迷你桌面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4759发布日期:2021-03-12 10:4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迷你桌面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迷你桌面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很多工厂叫啤机(píjī),注塑产品叫啤件。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按照注射装置和锁模装置的排列方式,可分为立式、卧式和立卧复合式。现有的注塑机,为了能够大批量生产注塑件,大都体积庞大、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机大都体积庞大、设备结构复杂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迷你桌面注塑机,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能够满足个人或家庭生产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迷你桌面注塑机,包括机架、合模机构、注射机构、合模驱动机构和注射驱动机构,

所述合模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实现安装在机架上的模具的开合;

所述注射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将熔料注射至所述模具的型腔内;

所述合模驱动机构与合模机构相连接,用于控制模具开合的轴向的前后往复运动;

所述注射驱动机构与注射机构相连接,用于控制注射机构上的进料螺杆转动以及轴向的前后往复运动。

进一步,具体地,根据结构设计,所述机架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导柱,所述导柱上从前往后依次套装有合模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动模底板、定模底板、注射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和物料挤压板,其中合模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定模底板和注射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均与导柱固定连接,动模底板和物料挤压板均与导柱活动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合模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固定设置于动模底板的后表面上,下模固定设置于定模底板的前表面上,上模和下模闭合后,上模和下模内形成模具型腔。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合模驱动机构安装于电机安装固定板上,且合模驱动机构和动模底板传动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合模驱动机构包括合模驱动电机和合模驱动螺杆,合模驱动螺杆的后端和动模底板的前端面固定连接,合模驱动螺杆的前部贯穿电机安装固定板,合模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电机安装固定板上,合模驱动螺杆上套装有驱动螺母,驱动螺母和电机安装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轴承,驱动螺母还固定套装有第一从动轮、合模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套装有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主动轮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注射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料筒和进料螺杆,所述料筒的前端穿过定模底板后,与模具型腔相连通,料筒的后端固定于注射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上,所述进料螺杆的前部贯穿注射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且位于料筒内,料筒上还设置有加料口,料筒的外周环设有电加热环,注射驱动机构和进料螺杆传动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加料口上连通设置有加料斗。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注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从动轮、第二主动轮和注射驱动电机,第二从动轮套装在进料螺杆的后部,且第二从动轮和进料螺杆键连接,第二主动轮和注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注射驱动机构还包括成对设置的物料挤压板推进装置,所述物料挤压板推进装置包括物料挤压板推进电机和挤压板螺杆,物料挤压板推进电机固定于物料挤压板上,物料挤压板推进电机的输出轴和挤压板螺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挤压板螺杆的另一端套装有挤压螺母,挤压螺母和物料挤压板固定连接,进料螺杆的后端通过进料螺杆联轴器和物料挤压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了防止动模底板脱模时撞击合模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所述合模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和动模底板之间还设置有脱模挡板,脱模挡板通过螺杆螺母组件与合模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迷你桌面注塑机,具有合模机构和注射机构、合模机构和注射机构分别独立连接有合模驱动机构和注射驱动机构,物料加入注射机构加热熔融,经注射驱动机构的推进使得物料进入合模机构,再依次进行充模、压实、成型和脱模,整个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节能,不涉及环保审批,能够快速满足个人或家庭生产的需要,迷你桌面注塑机的整体长度小于1000毫米,高度和宽度均低于500毫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迷你桌面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迷你桌面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导柱,12、合模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3、动模底板,14、定模底板,15、注射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6、物料挤压板,21、上模,22、下模,23、模具型腔,31、合模驱动电机,32、合模驱动螺杆,33、第一从动轮,34、第一主动轮,41、料筒,42、进料螺杆,43、电加热环,44、加料斗,51、第二从动轮,52、第二主动轮,53、注射驱动电机,54、物料挤压板推进电机,55、挤压板螺杆,56、挤压螺母,57、进料螺杆联轴器,60、脱模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一种迷你桌面注塑机,包括机架、合模机构、注射机构、合模驱动机构和注射驱动机构,

合模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实现安装在机架上的模具的开合;

注射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将熔料注射至所述模具的型腔内;

合模驱动机构与合模机构相连接,用于控制模具开合的轴向的前后往复运动;

注射驱动机构与注射机构相连接,用于控制注射机构上的进料螺杆转动以及轴向的前后往复运动。

机架包括四根相互平行设置的导柱11,四根导柱11上从前往后依次套装有合模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2、动模底板13、定模底板14、注射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5和物料挤压板16,其中合模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2、定模底板14和注射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5均与导柱11固定连接,动模底板13和物料挤压板16均与导柱11活动连接(动模底板13和导柱11之间安装有直线轴承,物料挤压板16和导柱11之间安装有直线轴承)。合模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2和动模底板13之间还设置有脱模挡板60,脱模挡板60通过螺杆螺母组件与合模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2的固定连接。

合模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21和下模22,所述上模21固定设置于动模底板13的后表面上,下模22固定设置于定模底板14的前表面上,上模21和下模22闭合后,上模21和下模22内形成模具型腔23。合模驱动机构安装于电机安装固定板12上,且合模驱动机构和动模底板13传动连接。

合模驱动机构包括合模驱动电机31和合模驱动螺杆32,合模驱动螺杆32的后端和动模底板13的前端面固定连接,合模驱动螺杆32的前部贯穿电机安装固定板12,合模驱动电机31固定设置于电机安装固定板12上,合模驱动螺杆32上套装有驱动螺母,驱动螺母和电机安装固定板12之间设置有轴承,驱动螺母还固定套装有第一从动轮33、合模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套装有第一主动轮34,第一从动轮33和第一主动轮34皮带传动连接。

注射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料筒41和进料螺杆42,料筒41的前端穿过定模底板14后,与下模22固定连接,且料筒41的前端与模具型腔23相连通,料筒41的后端固定于注射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5上,进料螺杆42的前部贯穿注射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5且位于料筒41内,料筒41上还设置有加料口,料筒41的外周环设有电加热环43,注射驱动机构和进料螺杆42传动连接。加料口上连通设置有加料斗44。

注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从动轮51、第二主动轮52和注射驱动电机53,第二从动轮51套装在进料螺杆42的后部,且第二从动轮51和进料螺杆42键连接,第二主动轮52和注射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从动轮51和第二主动轮52皮带传动连接。

注射驱动机构还包括成对设置的物料挤压板推进装置,所述物料挤压板推进装置包括物料挤压板推进电机54和挤压板螺杆55,物料挤压板推进电机54固定于物料挤压板16上,物料挤压板推进电机54的输出轴和挤压板螺杆55的一端传动连接(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挤压板螺杆55的另一端套装有挤压螺母56,挤压螺母56和物料挤压板16固定连接,进料螺杆42的后端通过进料螺杆联轴器57和物料挤压板16固定连接。

迷你桌面注塑机还包括注塑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和调节电加热环43的加热温度,以及控制合模驱动机构和注射驱动机构的开关和运动方向。

为了将注塑机放置于平台上,固定合模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2和注射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5底部平齐,固定合模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2和注射机构电机安装固定板15的底部均低于其它板(动模底板13、定模底板14和物料挤压板16)。迷你桌面注塑机的整体长度小于1000毫米,高度和宽度均低于500毫米。

工作原理:将固定物料放入加料斗44中,固定物料进入料筒41内,注塑控制系统将电加热环43预热至所需温度,注射驱动电机53带动第二主动轮52,第二主动轮52带动第二从动轮51,第二从动轮51带动进料螺杆42,进料螺杆42的转动使得熔融的固体物料在料筒41内向前传送,熔融物料在传送至料筒41的前端后,注射驱动电机53停止转动,两个物料挤压板推进电机54同步转动,使得挤压板螺杆55转动,挤压板螺杆55的转动使得挤压螺母56向前运动,挤压螺母56带动物料挤压板16向前运动,最终物料挤压板16推动进料螺杆42向前运动,进料螺杆42将料筒41内前端的熔融物料挤压至模具型腔23内。

物料挤压板16向前运动之前,上模21和下模22已完成合模状态,具体过程为:合模驱动电机31的正转带动第一主动轮34,第一主动轮34带动第一从动轮33,第一从动轮33带动驱动螺母转动,驱动螺母使得合模驱动螺杆32向后运动,从而使得动模底板13向后运动,上模21向下模22靠近,直至上模21和下模22完成合模。

上模21和下模22完成合模后,熔融物料挤压至模具型腔23内,熔融物料充满模具型腔23,物料挤压板16停止向前运动,合模驱动电机31反转,使得动模底板13向前运动,上模21远离下模22,动模底板13上的传感器接触到脱模挡板60时,上模21完成脱模,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注塑控制系统,注塑控制系统控制合模驱动电机31停止反转,启动正转。

如此循环上述工作原理,完成小批量生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