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7958发布日期:2021-06-01 23:2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注塑模具在连续的加工过程中,被注塑料不断加热,模具温度上升,由于散热不良,容易导致产品成型慢,延长了脱模时间,产品在脱模过程中发生变形问题,造成报废。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模具中设置水冷却水道,然后在冷却水道中通冷却水进行冷却,这样直接在模具中通冷却水,长时间下去,由于冷却水浸泡,会引起模具锈蚀变形,造成整个模具无法继续正常使用,此时就需要对模具进行更换,另外直接在冷却水道中通入冷却水,一旦冷却水道被堵塞就无法对进行维修,此时也需要对模具进行更换,然而更换新模具的成本较高通常是几万到几百万不等,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中部设有凹模,所述底座上端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顶板固定连接有凸模,所述凸模和凹模均设有前后贯穿的装配槽,两个所述装配槽均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水冷机构,两个所述水冷机构为上下对称设置,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伸缩杆,四个所述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伸缩杆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安装板上端设有蛇形冷却管,所述蛇形冷却管一端连接有进水接头,所述蛇形冷却管另一端连接有出水接头,所述底板和所述安装板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捏合把手,所述凸模的装配槽下端和所述凹模的装配槽上端均设有与蛇形冷却管相匹配的贴合槽。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底座配合支撑柱用于支撑顶板、气缸和凸模,气缸的输出端能够带动凸模上下运动,使凸模与凹模之间实现分模与合模;水冷机构安装在装配槽内时,四个弹簧配合四个伸缩杆将安装板和底板向上下两端推动,使蛇形冷却管与贴合槽紧密贴合;进水接头用于连接冷却水管,出水接头用于连接排水管,冷却水通过进水接头进入到蛇形冷却管,凹模和凸模的热量便能通过蛇形冷却管内的冷却水吸收带走,然后通过出水接头排出,这样便能对凸模和凹模进行水冷散热,由于冷却水是在蛇形冷却管中对模具进行散热,所以冷却水不会与模具直接接触,这样冷却水就不会长时间浸泡模具,防止模具锈蚀变形造成整个模具无法继续正常使用,由于水冷机构与装配槽可拆卸固定连接,所以蛇形冷却管堵塞时,可将其拆卸然后安装上新的水冷机构,这样就无需更换新的模具,由于水冷机构主要由简单的零件组成,其生产成本相比模具较低廉,所以更换水冷机构相比更换模具不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在装配槽中拆卸水冷机构时,将底板和安装板前后两端的捏合把手同时捏合,使底板和安装板压缩弹簧,水冷机构与装配槽侧壁之间便会产生间隙,此时将水冷机构向装配槽开口侧抽出,这样便能将水冷机构从装配槽内拆下;安装水冷机构时与上述原理一致,故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具有可拆卸的水冷机构,其水冷机构通过蛇形冷却管对模具进行水冷散热,所以冷却水就不会长时间浸泡模具,防止模具锈蚀变形,另外蛇形冷却管堵塞时可将其拆卸更换,这样就无需对模具进行更换,避免更换模具造成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下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凸模的装配槽上端和所述凹模的装配槽下端均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这样的结构,限位块能够卡入限位槽,避免水冷机构装配进限位槽后横向移动。

进一步限定,所述底座与顶板之间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滑杆,所述凸模侧面设有四个分别与四个滑杆滑动连接的滑块。这样的结构,在凸模上下运动时,能够对凸模进行导向,使凸模与凹模精确合模。

进一步限定,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筒和圆柱,所述套筒套设在圆柱外侧,所述圆柱靠近套筒一端设有伸入套筒内的限位圆板,所述套筒靠近圆柱一端设有与限位圆板相匹配的限位圆环。这样的结构,圆柱能够在套筒内轴向运动,使得伸缩杆能够伸长缩短,限位圆板配合限位圆环使得圆柱不会与套筒分离。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具有可拆卸的水冷机构,其水冷机构通过蛇形冷却管对模具进行水冷散热,所以冷却水就不会长时间浸泡模具,防止模具锈蚀变形,另外蛇形冷却管堵塞时可将其拆卸更换,这样就无需对模具进行更换,避免更换模具造成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实施例的水冷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实施例的水冷机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实施例的凸模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实施例的凹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实施例的伸缩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实施例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底座1、凹模2、支撑柱21、顶板22、气缸23、凸模24、装配槽3、底板31、伸缩杆32、安装板33、弹簧34、蛇形冷却管35、进水接头36、出水接头37、捏合把手38、贴合槽39、限位块4、限位槽41、滑杆42、滑块43、套筒44、圆柱45、限位圆板46、限位圆环4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中部设有凹模2,底座1上端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柱21,四个支撑柱21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22,顶板22上端设有气缸23,气缸23的输出端贯穿顶板22固定连接有凸模24,凸模24和凹模2均设有前后贯穿的装配槽3,两个装配槽3均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水冷机构,两个水冷机构为上下对称设置,水冷机构包括底板31,底板31上端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伸缩杆32,四个伸缩杆32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3,伸缩杆32外侧套设有弹簧34,安装板33上端设有蛇形冷却管35,蛇形冷却管35一端连接有进水接头36,蛇形冷却管35另一端连接有出水接头37,底板31和安装板33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捏合把手38,凸模24的装配槽3下端和凹模2的装配槽3上端均设有与蛇形冷却管35相匹配的贴合槽39。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底座1配合支撑柱21用于支撑顶板22、气缸23和凸模24,气缸23的输出端能够带动凸模24上下运动,使凸模24与凹模2之间实现分模与合模;水冷机构安装在装配槽3内时,四个弹簧34配合四个伸缩杆32将安装板33和底板31向上下两端推动,使蛇形冷却管35与贴合槽39紧密贴合;进水接头36用于连接冷却水管,出水接头37用于连接排水管,冷却水通过进水接头36进入到蛇形冷却管35,凹模2和凸模24的热量便能通过蛇形冷却管35内的冷却水吸收带走,然后通过出水接头37排出,这样便能对凸模24和凹模2进行水冷散热,由于冷却水是在蛇形冷却管35中对模具进行散热,所以冷却水不会与模具直接接触,这样冷却水就不会长时间浸泡模具,防止模具锈蚀变形造成整个模具无法继续正常使用,由于水冷机构与装配槽3可拆卸固定连接,所以蛇形冷却管35堵塞时,可将其拆卸然后安装上新的水冷机构,这样就无需更换新的模具,由于水冷机构主要由简单的零件组成,其生产成本相比模具较低廉,所以更换水冷机构相比更换模具不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在装配槽3中拆卸水冷机构时,将底板31和安装板33前后两端的捏合把手38同时捏合,使底板31和安装板33压缩弹簧34,水冷机构与装配槽3侧壁之间便会产生间隙,此时将水冷机构向装配槽3开口侧抽出,这样便能将水冷机构从装配槽3内拆下;安装水冷机构时与上述原理一致,故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具有可拆卸的水冷机构,其水冷机构通过蛇形冷却管35对模具进行水冷散热,所以冷却水就不会长时间浸泡模具,防止模具锈蚀变形,另外蛇形冷却管35堵塞时可将其拆卸更换,这样就无需对模具进行更换,避免更换模具造成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优选,底板31下端设有限位块4,凸模24的装配槽3上端和凹模2的装配槽3下端均设有与限位块4相匹配的限位槽41。这样的结构,限位块4能够卡入限位槽41,避免水冷机构装配进限位槽41后横向移动。实际上,也可根据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避免水冷机构装配进限位槽41后横向移动的结构。

优选,底座1与顶板22之间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滑杆42,凸模24侧面设有四个分别与四个滑杆42滑动连接的滑块43。这样的结构,在凸模24上下运动时,能够对凸模24进行导向,使凸模24与凹模2精确合模。实际上,也可根据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使凸模24与凹模2精确合模的结构。

优选,伸缩杆32包括套筒44和圆柱45,套筒44套设在圆柱45外侧,圆柱45靠近套筒44一端设有伸入套筒44内的限位圆板46,套筒44靠近圆柱45一端设有与限位圆板46相匹配的限位圆环47。这样的结构,圆柱45能够在套筒44内轴向运动,使得伸缩杆32能够伸长缩短,限位圆板46配合限位圆环47使得圆柱45不会与套筒44分离。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