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束管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0102发布日期:2021-08-03 12:50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束管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冷却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束管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电缆线在现在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人们对于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加强安全防范,集束管由高密度聚合物构成,弹性高、绝缘性好等特点,可以更好的保护电缆线。随着高产量挤出机的广泛应用,管件的牵引速度也随之提高。管件在生产过程中的需要进行充分冷却,冷却水箱作为主要的冷却定型部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一种组合式单螺杆集束管挤出机上的冷却箱,包括冷却箱,冷却箱内盛放有冷却液,冷却箱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输送孔(221)和输出孔。集束管从冷却箱一侧的输送孔(221)进入冷却箱,进行冷却,再从输出孔输出冷却箱。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工作人员根据预设冷却的集束管直径在冷却箱上开设输送孔(221)和输出孔。实际使用中,集束管直径小于预设孔径时,冷却箱漏水较快,需要对冷却箱进行快速补水,从而使冷却箱需要的能耗较大;当集束管直径大于预设孔径时,集束管较难穿入冷却箱,发明人认为该冷却箱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冷却箱的适应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束管冷却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束管冷却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集束管冷却设备,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呈水平设置,所述冷却箱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呈敞开设置,并形成有敞口,所述冷却箱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封堵板,两个所述封堵板可拆卸固定在冷却箱上,两个所述封堵板上均设置有输送孔(221),两个所述输送孔(221)均沿封堵板厚度方向贯穿封堵板,所述输送孔(221)与集束管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试作业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集束管直径,更换适配的封堵板,使冷却箱适用于多种型号的集束管,有助于提高冷却箱的适应性。

优选的,所述封堵板上设置有垫布;当集束管沿输送孔(221)穿入冷却箱内,所述垫布抵紧在输送孔(221)内壁和集束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布有助于减少输送孔(221)和集束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冷却液从输送孔(221)和集束管之间的间隙渗出,同时,垫布可以减少输送管挤压集束管的压力,从而减小集束管受到压迫形变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呈水平设置,所述转动轴轴线方向与冷却箱宽度方向平行,所述转动轴上同轴套设有压紧轮,所述压紧轮与转动轴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工作中,压紧轮将集束管压紧在冷却液液面之下,提高冷却液与集束管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均固定有滑移条,所述滑移条呈竖直设置,所述转动轴固定在滑移块上,所述滑移块与滑移条滑移配合,所述滑移条上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固定滑移块和滑移条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试作业中,工作人员根据集束管的不同直径,调节压紧轮的高度,从而调节压紧轮对集束管的压力,有助于减少压紧轮压力过大从而使集束管形变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防溢水管,所述防溢水管贯穿冷却箱底壁,所述防溢水管的上端低于冷却箱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工作中,当冷却液过多时,冷却液会从防溢水管流出,从而有助于减少冷却液从冷却箱上侧向外溢流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下侧架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位于防溢水管下侧,所述接水槽的长度大于冷却箱的长度,两个所述封堵板均位于接水槽内侧上方,所述接水槽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抽水口与接水槽连通,所述循环水泵出水口与冷却箱内侧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工作中,当冷却液溢流至接水槽中后,循环水泵将接水槽中的冷却液抽回到冷却箱中,使冷却液循环流动,有助于提高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上侧设置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与冷却箱宽度方向的一侧侧壁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工作中,将防城盖盖住冷却箱上侧,有助于减少工厂中的杂质落入冷却液的可能性,提高冷却液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呈竖直设置,两个所述封堵板与两个插接槽分别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堵板与插接槽插接,方便工作人员更换封堵板。

优选的,所述压紧轮上设置有环形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限位槽与集束管抵接面积较小,有助于减小压紧辊和集束管接触产生的摩擦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借助封堵板与冷却箱可拆卸配合,有助于提高冷却箱的适应性;

借助压紧轮、接水槽和循环水泵,有助于提高冷却效率;

借助防溢水管,有助于减少冷却液溢流出冷却箱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集束管冷却设备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冷却箱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体现滑移条和滑移块的结构。

附图标记:1、机架;2、冷却箱;21、插接槽;22、封堵板;221、输送孔(221);222、垫布;23、滑移条;231、腰型槽;24、滑移块;241、滑移槽;242、固定件;2421、螺栓;2422、螺母;25、转动轴;251、压紧轮;2511、环形限位槽;26、防溢水管;3、水箱;31、接水槽;32、循环水泵;4、防尘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集束管冷却设备。

参照图1,集束管冷却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有冷却箱2,冷却箱2呈水平设置工作中,工作人员在冷却箱2内注入冷却液,将集束管放入冷却箱2中,对刚成型的集束管进行冷却。冷却箱2长度方向两侧均呈敞开设置,冷却箱2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21,插接槽21自上向下穿设冷却箱2侧板,插接槽21在冷却箱2长度方向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插接槽21内均设置有封堵板22,两个封堵板22与两个插接槽21分别插接配合。封堵板22呈竖直设置,封堵板22上开设有输送孔(221)221,输送孔(221)221沿封堵板22厚度方向贯穿封堵板22。调试作业中,工作人员根据集束管的直径,更换适配的封堵板22,将两块封堵板22分别与对应插接槽21配合,将集束管从一侧输送孔(221)221穿入,再从另一侧输送孔(221)221穿出冷却箱2,工作人员在冷却箱2内注入冷却液,使冷却液没过集束管,实现对集束管的冷却。

具体而言,参见图1、图2,封堵板22上还设置有垫布222。当集束管沿输送孔(221)221穿入冷却箱2内,垫布222抵紧在输送孔(221)221内壁和集束管之间。

冷却箱2内壁上一体成型有滑移条23,滑移条23呈竖直设置,滑移条23长度方向与冷却箱2深度方向平行,滑移条23厚度方向与冷却箱2长度方向平行,滑移条23上开设有腰型槽231,腰型槽231长度方向与冷却箱2深度方向平行,腰型槽231沿冷却箱2长度方向贯穿滑移条23。滑移条23沿冷却箱2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三组,一组滑移条23包括两个滑移条23,两个滑移条23沿冷却箱2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滑移条23上设置有滑移块24,滑移块24上设置有滑移槽241,滑移槽241自上而下贯穿滑移块24,滑移槽241靠近冷却箱2内壁的一侧呈敞开设置。滑移块24与滑移条23对应设置,滑移条23与滑移槽241滑移配合。滑移块24上设置有固定件242,固定件242包括螺栓2421和螺母2422,螺栓2421呈水平设置,螺栓2421沿冷却箱2长度方向贯穿滑移块24,并贯穿腰型槽231。螺母2422呈竖直设置,螺母2422与螺栓2421对应设置,螺母2422与螺栓2421螺纹配合,螺母2422靠近滑移块24的一侧与滑移块24抵接。

参见图2、图3,冷却箱2内架设有转动轴25,转动轴25呈水平设置,转动轴25轴线方向与冷却箱2宽度方向平行。转动轴25轴线方向两侧分别与冷却箱2宽度方向两侧的一组滑移块24固定连接。转动轴25上穿设有压紧轮251,压紧轮251呈水平设置,压紧轮251与转动轴25同轴设置,压紧轮251与转动轴25转动连接。压紧轮251上还开设有环形限位槽2511。调试作业中,工作人员根据集束管的直径,旋松螺母2422,将滑移块24调整至合适的位置,使压紧轮251压紧集束管,使集束管位于冷却液液面以下。工作人员再旋紧螺母2422,固定滑移块24和压紧轮251。

冷却箱2内设置有防溢水管26,防溢水管26呈竖直设置,防溢水管26贯穿冷却箱2底壁,并向下延伸,防溢水管26上端低于冷却箱2的侧壁。冷却箱2下侧设置水箱3,水箱3呈水平设置,水箱3上侧呈敞开设置并形成有接水槽31,接水槽31长度方向与冷却箱2长度方向平行,接水槽31的长度大于冷却箱2的长度。当冷却箱2中的冷却液液面高于防溢水管26的高度时,冷却液会沿防溢水管26流入水箱3中,减少冷却液溢流处冷却箱2的可能性。

参见图1,冷却箱2下侧还设置有循环水泵32,循环水泵32抽水口与水箱3固定连通,循环水泵32出水口与冷却箱2连通。实际工作中,循环水泵32将水箱3中的冷却液抽回到冷却箱2中,实现对冷却液的重复利用,也能使冷却液循环流动,提高冷却液与集束管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

冷水箱3上侧还设置有防尘盖4,防尘盖4长度方向与冷水箱3长度方向平行,防尘盖4宽度方向的一侧与冷水箱3宽度方向的一侧铰接。实际工作中,可以盖上防尘盖4,减少工厂环境对冷却液的污染,提高冷却液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集束管冷却设备的实施原理为:调试作业中,工作人员根据集束管的直径,更换有适配的封堵板22,将两块封堵板22分别与对应插接槽21插接,将集束管从冷却箱2一侧的输送孔(221)221穿入。根据集束管的直径,调节滑移块24与滑移条23的相对位置,使集束管穿过压紧轮251下侧。再从另一侧穿出冷却箱2。将垫布222放入集束管和输送孔(221)221之间的缝隙中,使垫布222在集束管与输送孔(221)221之间抵紧。向冷却箱2内注入冷却液,使冷却液没过集束管。实际工作中,集束管沿集束管轴线方向输送,冷却液对集束管进行冷却。当冷却液液面高度高于防溢水管26的高度时,冷却液沿防溢水管26流入水箱3中,再经过循环水泵32回到冷却箱2中,实现对冷却箱2中的冷却液的循环使用,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