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塑料回收造粒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8242发布日期:2021-07-30 18:0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弃塑料回收造粒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资源再利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弃塑料回收造粒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塑料之一,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耐水性、绝热性、绝缘性、低吸湿性以及较强的抗震强度,及其质轻、坚固、易成型、价格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与包装、保温、防水、隔热、减震、装潢、餐饮业等领域,渗透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塑料大都是一次性使用,数以百万吨的白色垃圾废弃后散于自然界中,既不能腐烂转化,又不能自行降解而消失,这样一方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如何有效的回收利用废弃聚苯乙烯塑料已引起各国科研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现有的专利申请号为cn102785299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回收造粒工艺,属于资源再利用技术领域,经过破碎、一级流化、二级流化、冷却、切粒等步骤工艺将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回收再利用制成通用型的聚苯乙烯颗粒。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行大量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回收造粒工作,各部分有序连接,省时省力,且工作效率高,设备的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塑料废料的尺寸不一,当直接经过破碎,存在塑料废料尺寸大不能正常进入到破碎工序,需要工作人员人工瓣断后才能进入破碎程序,影响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塑料尺寸过大不方便破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废弃塑料回收造粒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废弃塑料回收造粒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弃塑料回收造粒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将形状不一的塑料废料通过切割装置进行预切割得到塑料废块;

s2、破碎,将塑料废块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得到塑料碎屑;

s3、第一次挤出,通过一级挤出机对塑料碎屑进行第一次熔融挤出流体状塑料;

s4、第二次挤出,通过二级挤出机对流体状塑料进行再次熔融后,通过过滤挤出形成塑料条;

s5、冷却成型,通过冷却装置对塑料条进行冷却成型;

s6、颗粒成型,通过切粒机将塑料条切割形成颗粒状;

s7、收料,对颗粒状塑料进行收集;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切割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切割架上的切割罩,所述切割罩的两端均设置为开口,所述切割罩的一端与所述破碎机连接,所述切割罩内可拆设置有切割框,所述切割框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电热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大尺寸塑料被推入至切割罩内时,在电热丝的高温切割作用下,实现对大尺寸塑料的切割效果,切割得到的塑料废块从竖直开口掉落至破碎机内,破碎机对塑料废块进行打碎操作后得到塑料碎屑,完成对塑料的破碎处理,塑料碎屑通过抽风操作被抽至一级挤出机的位置,一级挤出机对塑料碎屑进行第一次熔融操作,熔融后的塑料挤出成流体状塑料,流体状的塑料进入到二级挤出机中,二级挤出机对流体状塑料进行再次熔融,且通过过滤后挤出形成塑料条,待条状塑料冷却成型后,通过切粒机对条状塑料进行切割,最后对塑料颗粒进行收集。

可选的,所述切割罩远离于所述破碎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位于所述切割罩端部顶面且为水平设置,所述铰接轴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塑料废料进行切割时,只需要推动塑料朝向切割罩内运动,此时防护门实现开启,若无塑料进入到切割罩内时,防护门摆动至竖直位置,实现对切割罩水平开口处的闭合效果。

可选的,所述切割罩内壁的对立两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切割框周壁设置有两个用于所述固定柱穿出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柱穿出所述固定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接件。

可选的,所述卡接件设置为卡接块,所述固定柱的端部与所述卡接块通过轴套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卡接块长度尺寸小于所述固定槽长度尺寸,所述卡接块长度尺寸大于所述固定槽的宽度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以及卡接块一起穿过固定槽,卡接块长度尺寸小于固定槽的长度尺寸,待卡接块穿过固定槽后,驱动卡接块绕着固定柱端部转动,卡接块转动至与固定槽垂直的位置,卡接块长度尺寸大于固定槽开口的宽度尺寸,实现卡接块对切割框的限位效果,完成切割框的可拆效果。

可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池以及安装于所述冷却池上方的冷却架,所述冷却架安装有冷却辊,所述冷却辊朝向塑料条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多个吹风孔,所述冷却辊端部连接有鼓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鼓风机以及冷却辊对条状塑料进行鼓风冷却,大大提升条状塑料的冷却速率。

可选的,所述冷却架于所述冷却辊下方设置有传递辊,所述传递辊为中空设置,所述冷却池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传递辊之间连接有循环装置,所述传递辊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池连接有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循环装置,实现将冷却池内的冷却水与传递辊内的冷却水进行循环流动,保证传递辊对条状塑料的冷却同时也能合理利用冷却水资源。

可选的,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水泵以及进水管,所述水泵输入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传递辊端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冷却池内的冷却水从出水管抽至传递辊的进水管内,实现对冷却水的循环操作。

可选的,所述传递辊靠近于所述进水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冷却套,所述冷却套内可拆设置有滤柱,所述滤柱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闭合,所述滤柱设置有用于放置冰块的布袋,所述滤柱外壁设置有多个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柱内的布袋对传递辊内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降低冷却水温度,实现条状塑料与传动辊之间进行热传递,大大提升条状塑料冷却速率。

可选的,所述滤柱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冷却套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闭合设置,所述冷却套于所述滑槽闭合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滑槽连通,且所述卡接槽所在平面与所述滑槽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凸块由所述滑槽转动至与所述卡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带动凸块运动至冷却套内,凸块运动至滑槽内,凸块运动至卡接槽开口处时,驱动凸块转动至卡接槽内,实现冷却套与滤柱之间沿滤柱轴向方向的卡接效果,确保滤柱与冷却套的固定稳固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大尺寸塑料被推入至切割罩内时,在电热丝的高温切割作用下,实现对大尺寸塑料的切割效果,切割得到的塑料废块从竖直开口掉落至破碎机内,破碎机对塑料废块进行打碎操作后得到塑料碎屑,完成对塑料的破碎处理;

2.将冰块放置于布袋内,驱动滤柱运动至冷却套内,凸块运动至滑槽内且转动至卡接槽内时,实现冷却套与滤柱之间的固定效果;

3.将固定柱带动卡接块一起穿过固定槽后,驱动卡接块转动至与固定槽垂直的位置,实现对切割框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切割罩以及电热丝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进水管、传递辊、滤柱以及凸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切割装置;2、破碎机;3、一级挤出机;4、二级挤出机;5、切粒机;6、切割架;7、切割罩;8、切割框;9、电热丝;10、铰接轴;11、防护门;12、管道;13、轴套;14、固定柱;15、固定槽;16、卡接块;17、冷却池;18、冷却架;19、冷却辊;20、吹风孔;21、鼓风机;22、传递辊;23、出水管;24、水泵;25、进水管;26、滤柱;27、冷却套;28、凸块;29、滑槽;30、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废弃塑料回收造粒工艺。参照图1,一种废弃塑料回收造粒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将形状不一的塑料废料通过切割装置1进行预切割得到塑料废块;

s2、破碎,将塑料废块通过破碎机2进行破碎得到塑料碎屑;

s3、第一次挤出,通过一级挤出机3对塑料碎屑进行第一次熔融挤出流体状塑料;

s4、第二次挤出,通过二级挤出机4对流体状塑料进行再次熔融后,通过过滤挤出形成塑料条;

s5、冷却成型,通过冷却装置对塑料条进行冷却成型;

s6、颗粒成型,通过切粒机5将塑料条切割形成颗粒状;

s7、收料,对颗粒状塑料进行收集。

参照图1和图2,切割装置1包括切割架6以及安装于切割架6上的切割罩7,切割罩7的两端设置为开口,切割罩7靠近于破碎机2的一端为竖直开口,切割罩7进料的一端为水平开口,便于将塑料放进到切割罩7内,切割罩7竖直方向的开口与破碎机2连接,切割罩7内可拆设置有切割框8,切割框8内壁固定连接有三个平行设置的电热丝9,电热丝9为竖直设置;当大尺寸塑料被推入至切割罩7内时,在电热丝9的高温切割作用下,实现对大尺寸塑料的切割效果。

切割得到的塑料废块从竖直开口掉落至破碎机2内,破碎机2对塑料废块进行打碎操作后得到塑料碎屑,完成对塑料的破碎处理;为了实现对切割罩7内电热丝9的防护效果,切割罩7远离于破碎机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铰接轴10,铰接轴10位于切割罩7端部顶面且为水平设置,铰接轴10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门11,防护门11底端绕着铰接轴10转动,防护门11在竖直方向实现开合关闭的效果;当需要对塑料废料进行切割时,只需要推动塑料朝向切割罩7内运动,此时防护门11实现开启,若无塑料进入到切割罩7内时,防护门11摆动至竖直位置,实现对切割罩7水平开口处的闭合效果。

参照图2和图5,为了便于实现对切割框8的可拆效果,切割罩7内壁的对立两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4,切割框8周壁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柱14穿出的固定槽15,固定柱14穿出固定槽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接件,卡接件设置为卡接块16,卡接件设置为卡接块16,固定柱14端部与卡接块16之间转动连接有轴套13,固定柱14端部与轴套13内圈固定连接,卡接块16与轴套13的外圈固定连接,实现卡接块16绕着固定柱14端部转动连接的效果。

固定柱14以及卡接块16一起穿过固定槽15,卡接块16长度尺寸小于固定槽15的长度尺寸,待卡接块16穿过固定槽15后,驱动卡接块16绕着固定柱14端部转动,卡接块16转动至与固定槽15垂直的位置,卡接块16长度尺寸大于固定槽15开口的宽度尺寸,实现卡接块16对切割框8的限位效果,完成切割框8的可拆效果。

参照图1和图3,塑料碎屑通过抽风操作被抽至一级挤出机3的位置,一级挤出机3对塑料碎屑进行第一次熔融操作,熔融后的塑料挤出成流体状塑料,流体状的塑料进入到二级挤出机4中,二级挤出机4对流体状塑料进行再次熔融,且通过过滤后挤出形成塑料条。

为了便于对塑料条进行冷却成型,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池17以及安装于冷却池17上方的冷却架18,冷却架18安装有冷却辊19,冷却辊19位于塑料条上方,且冷却辊19朝向塑料条方向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多个吹风孔20,冷却辊19端部连接有鼓风机21,冷却池17用于存放冷却水,从二级挤出机4到冷却池17之间通过冷却辊19对塑料条进行吹风冷却,加快塑料条的冷却进度。

冷却架18于冷却辊19下方设置有传递辊22,传递辊22对中空设置,冷却池17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23,为了保证冷却池17内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冷却池17内的冷却水需要循环流动,出水管23与传递辊22之间连接有循环装置,传递辊22远离于循环装置的一端与冷却池17之间连接有管道12。

循环装置包括水泵24以及进水管25,水泵24输入端与出水管23连接,水泵24的输出端与进水管25连接,进水管25与传递辊22端部连通,冷却水从冷却池17内进入到传递辊22内后从管道12进入到冷却池17内,完成冷却水的循环操作。

参照图3和图4,传递辊22靠近于进水管2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冷却套27,冷却套27内可拆设置有滤柱26,进水管25设置为软管,进水管25与冷却套27之间通过管箍固定连接;滤柱26朝向进水管25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闭合,滤柱26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冰块的布袋,布袋为帆布袋,便于冰块与冷却水之间热交换,滤柱26外壁设置有多个通孔。

滤柱26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块28,冷却套27内壁设置有滑槽29,滑槽29靠近于滤柱26开口处的一端为开口设置,滑槽29的另一端为开口设置,冷却套27于滑槽29闭合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槽30,卡接槽30与滑槽29连通,且卡接槽30所在平面与滑槽29长度方向垂直设置,卡接槽30设置为弧形槽;滤网带动凸块28运动至冷却套27内,凸块28运动至滑槽29内,凸块28运动至卡接槽30开口处时,驱动凸块28转动至卡接槽30内,实现冷却套27与滤柱26之间沿滤柱26轴向方向的卡接效果,确保滤柱26与冷却套27的固定稳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废弃塑料回收造粒工艺的实施原理为:将冰块放置于布袋内,驱动滤柱26运动至冷却套27内,凸块28运动至滑槽29内且转动至卡接槽30内时,实现冷却套27与滤柱26之间的固定效果;同时将固定柱14带动卡接块16一起穿过固定槽15后,驱动卡接块16转动至与固定槽15垂直的位置,实现对切割框8的固定效果;

将塑料废料放入至切割罩7内,防护门11绕着铰接轴10上摆动,塑料废料在电热丝9的作用下被切割成塑料废块,塑料废块掉落至破碎机2内且落入至一级挤出机3以及二级挤出机4,待条状塑料运动至切粒机5过程中,条状塑料运动至冷却池17内,在冰块以及水泵24的作用下,确保冷却水温度低且与条状塑料进行热传递,同时,在鼓风机21以及冷却辊19的作用下,进一步提升条状塑料冷却速度,待条状塑料进入到冷却吃池内后,进一步对条状塑料进行冷却成型,大大提升条状塑料的冷却成型效果,在切粒机5的作用下,完成对条状塑料进行切割工作,最后对颗粒状塑料进行收集。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