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1770发布日期:2021-12-11 12:1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压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pp玻纤板生产的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压机。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行业和建材行业的发展,耐火板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些耐火板材大多是复合材料制成,例如,麻毡板、玻璃纤维板、碳纤维板、复合材料板等,传统的复合板材生产主要是使用热压机对复合材料进行热压加温达到熔合材料的熔点,然后再经过人工周转至冷却机进行冷却成型,由于热压机的上模和下模温度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复合板材粘连在上模或者下模上,产生残次品,影响产品成型质量。
3.pp玻纤板基材是一种新兴材料,其材料简单,主要成分为聚丙烯和玻璃纤维,原材料及加工过程中基本无voc成分,其材料韧性也好,受外力作用下不宜损坏且能恢复回原状态,基于以上优点,pp玻纤板在汽车内饰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p玻纤板生产工艺如上所述。因生产工艺中需对热压温度及热压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如果直接通过生产流水线进行试验,则会耗费太多的生产成本,比如原材料、劳动力和设备成本等,现有技术中针对此块的相关检测装置还有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尺寸小巧、检测精度高、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的用于汽车内饰pp玻纤板生产线的电动压机。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压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层固定有压机模具,支架下层固定有驱动压机模具上下移动的电动机构,所述压机模具由4根导杆依次穿过3块支撑板的4个角后与支架固定连接,3块支撑板从上到下依次为顶部支撑板、中间支撑板和底部支撑板,所述导杆为分为上部的细杆和下部的粗杆,所述顶部支撑板固定在细杆的上部,所述中间支撑板活动设置在细杆的下部,所述底部支撑板与粗杆为紧密的滑动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加热块,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加热块,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冷却块,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冷却块,两个加热块之间形成加热复合腔,两个冷却块之间形成冷却成型腔。
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电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丝杆,丝杆上面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导套和滑动螺母,所述导套与丝杆活动连接,所述滑动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丝杆旋转,促使位于丝杆上的滑动螺母做上下移动,再由滑动螺母带动导套做上下运动。采用伺服电机进行驱动,能够精确的控制产品的厚度,提高了设备的精确度。
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导套通过其顶部的连接圆盘与底部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电动机构下面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为空
腔,所述同步带位于空腔内。
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丝杆外面还套有轴套,所述导套和滑动螺母位于轴套与丝杆之间。所述轴套用于保护其内部的装置与结构。
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支架外面包裹有壳体。壳体用于保护整个设备,避免其受到外界的损坏。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丝杆的驱动方式,故能够达到高精度的检测,其定位精度可控制在
±
0.02mm内,压力精度可控制在
±
0.1kn内;整个设备的尺寸小巧,便于搬运;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丝杆,再由丝杆驱动压机模具即可实现检测,操作简单,易于实现,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动压机,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层固定有压机模具2,支架下层固定有驱动压机模具上下移动的电动机构3,所述压机模具2由4根导杆5依次穿过3块支撑板6的4个角后与支架1固定连接,3块支撑板6从上到下依次为顶部支撑板61、中间支撑板62和底部支撑板63,所述导杆5为分为上部的细杆51和下部的粗杆52,细杆51与粗杆52便于对中间支撑板62进行限位,所述顶部支撑板61固定在细杆51的上部,所述中间支撑板2活动设置在细杆51的下部,所述底部支撑板63与粗杆52为紧密的滑动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板61的下表面固定有加热块7,所述中间支撑板62的上表面固定有加热块7,中间支撑板62的下表面固定有冷却块8,所述底部支撑板63的上表面固定有冷却块8,两个加热块7之间形成加热复合腔9,两个冷却块8之间形成冷却成型腔10。
17.所述电动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31和丝杆32,丝杆32上面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导套321和滑动螺母322,所述导套321与丝杆32活动连接,所述滑动螺母322与丝杆32螺纹连接,伺服电机31通过同步带11驱动丝杆32旋转,促使位于丝杆32上的滑动螺母322做上下移动,再由滑动螺母322带动导套321做上下运动,所述导套321通过其顶部的连接圆盘12与底部支撑板6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最终由导套驱动压机模具2沿着导杆做上下移动,分别对加热复合腔9和冷却成型腔10内的原材料小样进行加热复合与冷却成型,原材料小样最终在冷却成型腔10定型,形成规定厚度的产品小样;所述电动机构3下面设有底座13,所述底座内为空腔,所述同步带11位于空腔内。
18.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一些保护机构,为了保护丝杆32、导套321和滑动螺322及相关的机构,所述丝杆外面还套有轴套14,所述导套321和滑动螺322母位于轴套14与丝杆32之间;为了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保护整个设备,所述支架外面还包裹有壳体15,所述壳体下面还设有用于支撑壳体的支撑脚16。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第一块原材料小样放置加热复合腔,启动伺服电机,
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丝杆旋转,丝杆旋转带动其上面的滑动螺母向上移动,从而驱动导套向上移动,最终使底部支撑板向上移动,底部支撑板向上移动至中间支撑板,与中间支撑板抵接后一起向上做同步运动,直至原材料小样在加热复合腔内加热、挤压,记录相关需要的数据,比如压力、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完成后,上述运动反向,直至所有机构回程至初始位置,将第一块原材料小样放置冷却成型腔,第二块原材料小样放置加热复合腔,底部支撑板向上移动,直至对加热复合腔内的第一块原材料小样进行加热、挤压,对冷却成型腔内的第二块原材料小样进行挤压成型,再次记录需要的数据,比如两个腔内的时间、温度和压力,此时,通过电动机构控制冷却成型腔的高度,进而控制第二块原材料小样的厚度。如此周而复始,对原材料小样进行检测,以获得相关的数据,便于在实际的生产线上进行应用。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压机,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层固定有压机模具,支架下层固定有驱动压机模具上下移动的电动机构,所述压机模具由4根导杆依次穿过3块支撑板的4个角后与支架固定连接,3块支撑板从上到下依次为顶部支撑板、中间支撑板和底部支撑板,所述导杆为分为上部的细杆和下部的粗杆,所述顶部支撑板固定在细杆的上部,所述中间支撑板活动设置在细杆的下部,所述底部支撑板与粗杆为紧密的滑动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加热块,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加热块,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冷却块,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冷却块,两个加热块之间形成加热复合腔,两个冷却块之间形成冷却成型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丝杆,丝杆上面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导套和滑动螺母,所述导套与丝杆活动连接,所述滑动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丝杆旋转,促使位于丝杆上的滑动螺母做上下移动,再由滑动螺母带动导套做上下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通过其顶部的连接圆盘与底部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构下面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为空腔,所述同步带位于空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外面还套有轴套,所述导套和滑动螺母位于轴套与丝杆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外面包裹有壳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PP玻纤板生产的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压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层固定有压机模具,支架下层固定有驱动压机模具上下移动的电动机构,所述压机模具由4根导杆依次穿过3块支撑板的4个角后与支架固定连接,3块支撑板从上到下依次为顶部支撑板、中间支撑板和底部支撑板,所述顶部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加热块,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加热块,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冷却块,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冷却块,两个加热块之间形成加热复合腔,两个冷却块之间形成冷却成型腔。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丝杆的驱动方式,故能够达到高精度的检测。度的检测。度的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张载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金冠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1
技术公布日:2021/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