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智能无人飞行器螺旋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9342发布日期:2023-03-29 01:3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智能无人飞行器螺旋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智能无人飞行器螺旋桨的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智能无人飞行器所用的螺旋桨主要是双叶螺旋桨,其具体结构是在螺旋桨主体正中处开设有中心孔来用于进行安装固定,两片桨叶则对称设置。在其在生产时,主要是采用注塑装置一体成型进行生产,在注塑装置每生产完成一个螺旋桨后,都需要将成型的螺旋桨排出,通常是直接在注塑装置下方设置有一个收集框,然后在注塑装置中的注塑模具打开时,成型的螺旋桨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至下方的收集框体内,然后收集人员在每一个收集框内的螺旋桨装满后,换掉给收集框,然后再手动地将收集框内的混在一起的螺旋桨进行整理后有序放置,然后才能在后续对螺旋桨进行进一步加工,操作起来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出的螺旋桨混在一起需要人工进行整理后存放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智能无人飞行器螺旋桨的设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设计一种用于生产智能无人飞行器螺旋桨的设备,包括注塑装置,所述注塑装置正下方设置有螺旋桨承接模块,所述承接模块一侧设置有与之对应的螺旋桨拿取分类模块,所述螺旋桨承接模块用于承接从注塑装置中加工完成后落下的螺旋桨,以使得所述螺旋桨拿取分类模块可以将螺旋桨承接模块中的螺旋桨取出并分类放置;所述螺旋桨承接模块包括承接水池、导流斗、出水孔、承接筒、第一运动机构、所述注塑装置的模具下方设置有承接水池,所述承接水池的侧壁上部的固定设有与之内部相连通的导流斗,所述导流斗底部固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下方设置有承接筒,所述承接筒固定安装在第一运动机构上,所述承接筒内底部正中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件。
6.优选的,所述螺旋桨拿取分类模块包括拿取模块、分类放置模块,所述拿取模块与分类放置模块对应设置,所述拿取模块用于从承接筒中将螺旋桨取出,并将所述螺旋桨送入至分类放置模块中分类存放;
7.所述拿取模块包括第一气缸、第二运动机构、第一拿取机构,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二运动机构上,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垂直于第一运动机构设置,所述第一气缸平行于承接筒设置,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末端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拿取机构;
8.所述第一拿取机构包括第一筒体、第一固定环、第一活动杆、第一限位块、第一柔性头、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筒体同轴可拆卸连在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筒体内同轴固定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上同轴插设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上远离第一气缸一端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柔性头,所述第一活动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
块,所述第一柔性头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筒体的外径,所述第一柔性头内嵌入安装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第一磁吸件相互吸引。
9.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头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柔性头为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的最大直径要大于第一筒体的外径,所述锥形头的最小直径端与第一活动杆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分类放置模块包括转盘、驱动机构、吹风机构,所述转盘外表面环绕其中轴线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拿取机构,所述第二拿取机构包括第二筒体、第二固定环、第二活动杆、第二限位块、第二柔性头、第三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相互排斥;
11.环绕所述转盘还设置有两个第三拿取机构,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拿取机构保持水平状态,另一个所述第三拿取机构置于上一个第三拿取机构下方,处于水平状态的所述第三拿取机构一侧设置有吹风机构,所述吹风机构用于向着该第三拿取机构方向吹风。
12.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盘带动其上设置的若干个第二拿取机构做圆周运动,以使得每个所述第二拿取机构均可依次与两个第三拿取机构进行接触;
13.所述第三拿取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三筒体、第三固定环、第三活动杆、第三限位块、第三柔性头、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气缸平行于第三筒体设置,所述第三筒体同轴固定在第三气缸输出轴上,所述第四磁吸件与第三磁吸件相互吸引。
14.优选的,所述导流斗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出水孔同轴设置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内径大于出水孔的内径。
15.优选的,所述承接筒外壁上部环绕其中轴线开设有若干溢流孔。
16.优选的,所述螺旋桨承接模块正下方还设置有储液模块,所述储水模块用于收集从螺旋桨承接模块中排出的液体,所述储水模块中还内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螺旋桨承接模块中的承接水池相连通。
17.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智能无人飞行器螺旋桨的设备,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螺旋桨承接模块和螺旋桨拿取分类模块,一方面螺旋桨承接模块中的流动的水流和安装在第一直线往复运动模块上的承接筒来实现螺旋桨的输送和定位,另一方面还利用螺旋桨分类模块中的吹风机构来利用伯努利效应实现对螺旋桨正反区分放置,从而实现了螺旋桨生产过程中螺旋桨整理的自动化,方便了后续对于螺旋桨的加工,大为提高了螺旋桨的生产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智能无人飞行器螺旋桨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智能无人飞行器螺旋桨的设备的螺旋桨承接模块和螺旋桨拿取分类模块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智能无人飞行器螺旋桨的设备的承接筒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智能无人飞行器螺旋桨的设备的第一拿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智能无人飞行器螺旋桨的设备的第一拿取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智能无人飞行器螺旋桨的设备的分类放置模块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注塑装置;3、承接水池;4、导流斗;5、出水孔;6、导流筒;7、承接筒;8、第一磁吸件;9、溢流孔;10、托盘;11、第一运动机构;12、第二运动机构;13、第一气缸;14、第一筒体;15、第一固定环;16、第一活动杆;17、第一限位块;18、第一柔性头;19、第二磁吸件;20、转盘;21、伺服电机;22、第二筒体;23、吹风机构;24、第三气缸;25、第三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实施例1
27.参照图1-6,一种用于生产智能无人飞行器螺旋桨的设备,包括注塑装置1,注塑装置1正下方设置有螺旋桨承接模块,承接模块一侧设置有与之对应的螺旋桨拿取分类模块,螺旋桨承接模块用于承接从注塑装置1中加工完成后落下的螺旋桨,以使得螺旋桨拿取分类模块可以将螺旋桨承接模块中的螺旋桨取出并分类放置;螺旋桨承接模块包括承接水池3、导流斗4、出水孔5、承接筒7、第一运动机构11、注塑装置1的模具下方设置有承接水池3,承接水池3的侧壁上部的固定设有与之内部相连通的导流斗4,出水孔5的内径要大于双叶螺旋桨的外径。导流斗4整体呈现v字形,承接水池3的侧壁上部开设有与v字型导流斗4开口相对应的出水口,出水口与v字型导流斗4开口进行连接,由于承接水池3为了更大范围地承接落下的螺旋桨,所以其表面需要做的较大,但是由此带来落入至承接水池3内的螺旋桨可能会难以及时地从导流斗4上的出水孔5中排出,此时设置v字型导流斗4,可以利用其逐渐变窄的内部空间,对水流进行导向,从而让螺旋桨可以跟随水流更快的从出水孔5中排出。导流斗4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出水孔5同轴设置的导流筒6,导流筒6的内径大于出水孔5的内径。设置导流筒6是为了避免当螺旋桨从出水孔5排出后,可能会由于水流冲击作用导致其发生偏移,难以落入至其下方设置的承接筒7中,设置导流筒6可以对其进行导向,以避免位置偏移的情况发生。导流斗4底部固设有出水孔5,出水孔5下方设置有承接筒7,承接筒7外壁上部环绕其中轴线开设有若干溢流孔9。当水和螺旋桨均从落入至承接筒7中后,如果承接筒7内的水装满后,螺旋桨漂浮在承接筒7内的液面上,当水继续落入承接筒7中时,会冲击承接筒7内的水,可能会将螺旋桨冲出,设置溢流孔9,可以让承接筒7内的水位在装满前就从溢流孔9中排出,进而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承接筒7的内径要略微大于双叶螺旋桨的外径。
28.承接筒7固定安装在第一运动机构11上,承接筒7内底部正中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件8。第一运动机构11包括托盘10、活动件、螺杆、导杆、侧板、底座,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对应设置的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活动件,活动件上螺纹贯穿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在对应的侧板上,活动件上还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平行于螺杆设置的导杆,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侧板上,托盘10固定在活动件上,承接筒7固定在托盘10上,螺杆传动连接有电力驱动机构。
29.螺旋桨拿取分类模块包括拿取模块、分类放置模块,拿取模块与分类放置模块对应设置,拿取模块用于从承接筒7中将螺旋桨取出,并将螺旋桨送入至分类放置模块中分类
存放;
30.拿取模块包括第一气缸13、第二运动机构12、第一拿取机构,第一气缸13固定安装在第二运动机构12上,第二运动机构12垂直于第一运动机构11设置,第一气缸13平行于承接筒7设置,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末端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拿取机构;
31.第一拿取机构包括第一筒体14、第一固定环15、第一活动杆16、第一限位块17、第一柔性头18、第二磁吸件19,第一筒体14同轴可拆卸连在第一气缸13的输出轴上,第一筒体14内同轴固定有第一固定环15,第一固定环15上同轴插设有第一活动杆16,第一活动杆16上远离第一气缸13一端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柔性头18,第一活动杆16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17,第一柔性头18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筒体14的外径,第一柔性头18内嵌入安装有第二磁吸件19,第二磁吸件19与第一磁吸件8相互吸引。
32.第一柔性头18为橡胶材料制成,第一柔性头18为锥形头,锥形头的最大直径要大于第一筒体14的外径,锥形头的最小直径端与第一活动杆16固定连接。
33.分类放置模块包括转盘20、驱动机构、吹风机构23,转盘20外表面环绕其中轴线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拿取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与转盘20进行传动连接,伺服电机21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盘20做间歇性旋转运动。第二拿取机构包括第二筒体22、第二固定环、第二活动杆、第二限位块、第二柔性头、第三磁吸件,第三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19相互排斥;第二筒体22一端可拆卸连转盘20上,第二筒体22内同轴固定有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上同轴插设有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上远离转盘20一端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二柔性头,第二活动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块,第二柔性头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二筒体22的外径,第二柔性头内嵌入安装有第三磁吸件。
34.环绕转盘20还设置有两个第三拿取机构,其中一个第三拿取机构保持水平状态,另一个第三拿取机构置于上一个第三拿取机构下方,处于水平状态的第三拿取机构一侧设置有吹风机构23,吹风机构23用于向着该第三拿取机构方向吹风;由于桨叶是在空气动力学知识的基础上,将桨叶的形状做成前宽后窄,目的是为了使高速旋转的桨叶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从而拉动无人机上升。当螺旋桨套设在处于水平状态的第二拿取机构上的第二筒体22时,螺旋桨的正反方向的不同,会导致吹风机构23朝着其吹出的气流,由于伯努利效应,产生向不同方向移动的作用力,从而实现螺旋桨的正反区分。
35.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盘20带动其上设置的若干个第二拿取机构做圆周运动,以使得每个第二拿取机构均可依次与两个第三拿取机构进行接触;
36.第三拿取机构包括第三气缸24、第三筒体25、第三固定环、第三活动杆、第三限位块、第三柔性头、第四磁吸件,第三气缸24平行于第三筒体25设置,第三筒体25同轴固定在第三气缸24输出轴上,第四磁吸件与第三磁吸件相互吸引。第三筒体25一端可拆卸连第三气缸24的输出轴上,第三筒体25内同轴固定有第三固定环,第三固定环上同轴插设有第三活动杆,第三活动杆上远离第三气缸24一端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三柔性头,第三活动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限位块,第三柔性头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三筒体25的外径,第三柔性头内嵌入安装有第四磁吸件。
37.实施例2
38.参照图1-6,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螺旋桨承接模块正下方还设置有储液模块,储水模块用于收集从螺旋桨承接模块中排出的液体,储水模
块中还内置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螺旋桨承接模块中的承接水池3相连通。如果不设置有储液模块和抽水泵,由于承接水池3需要不断的往其中加水,而排出的水也难以得到收集利用,这样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设置这两个机构后,可以将其中排出的水进行收集,然后再利用抽水泵进行循环利用,从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9.本发明的总体工作流程如下:
40.s1、向承接水池3中不断的注入自来水,操作第一运动机构11带动承接筒7移动至对准出水孔5的位置,然后操作注塑装置1进行螺旋桨成型加工,成型加工完成后的螺旋桨随着模具的打开,会落入其下方设置的承接水池3内的自来水中,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由于承接水池3内的自来水会通过导流斗4上的出水孔5流出,承接水池3内的水整体会呈现一个朝向出水孔5方向进行流动的趋势,漂浮在水面上的螺旋桨会跟随水流流向至出水孔5,最后从出水孔5中跟着水流排出,最后落入至承接筒7中,且承接筒7的内径要略微大于螺旋桨的外径,当螺旋桨落入至承接筒7中后处于漂浮状态,而螺旋桨的中心位置会大致与承接筒7中心位置重合;
41.s2、控制第一运动机构11带着承接筒7移动至第一气缸13正下方,且承接筒7与第一气缸13上设置的第一拿取机构中的第一筒体14同轴设置,然后控制第一气缸13下方推动第一拿取机构下移,直至第一拿取机构中第一筒体14穿过螺旋桨的中心孔,直至第一筒体14的底端与承接筒7内的第一磁吸件8相接触,此时第一磁吸件8与第一拿取机构中的第二磁吸件19相互吸引,然后第一气缸13带动第一拿取机构上移,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磁吸件8对第二磁吸件19的吸引作用,第二磁吸件19会带动第一拿取机构中的第一柔性头18伸出至第一筒体14外,由于第一柔性头18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筒体14的外径,而第一筒体14的外径要略微小于螺旋桨中心孔内径,第一柔性头18的最大外径大于螺旋桨中心孔内径,这样第一柔性头18在伸出至第一筒体14外后,会阻碍螺旋桨从第一筒体14上脱离,在第一磁吸件8与第二磁吸件19分离后,由于重力作用,第一柔性头18仍然保持伸出状态,这样第一拿取机构就可以带动其上套设的螺旋桨从承接筒7中移出;
42.s3、控制第二运动机构12带着第一气缸13、第一拿取机构以及螺旋桨移动至对准分类放置模块中处于竖直设置状态的第二拿取机构,此时第一拿取机构中的第一筒体14与第二拿取机构中的第二筒体22同轴设置,然后控制第一气缸13推动第一拿取机构下移,直至伸出第一拿取机构的第一柔性头18与第二拿取机构中的第二筒体22对应端相接触,此时第一筒体14继续移动,直至第一筒体14的对应端与第二筒体22的对应端相接触,第一筒体14内的第一柔性头18由于第二筒体22的阻挡作用,会被压回至第一筒体14内,这样就实现了第一柔性头18的复位,此时由于第一柔性头18的收回,第一筒体14上套设的螺旋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落,最后套设在第二拿取机构上的第二筒体22上,然后在控制第一气缸13带动第一拿取机构上移,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拿取机构中的第二磁吸件19与第二拿取机构中的第三磁吸件相互排斥,第一柔性头18仍然保持收回状态;
43.s4、启动驱动机构驱动转盘20旋转,转盘20带动着套设有螺旋桨的第二拿取机构转动至处于水平状态,并与处于水平状态中的第三拿取机构对准,此时第二拿取机构没有与第三拿取机构接触,第二拿取机构中的第二筒体22与第三拿取机构中的第三筒体25同轴横置,然后控制该第三拿取机构中的第三气缸24推动第三筒体25朝向第二筒体22方向运动,直至第三筒体25与第二筒体22的对应端相接触,然后启动吹风机构23,吹风机构23朝着
该第三拿取机构吹风,吹出的气流也会经过第二拿取机构,这样第二拿取机构中的螺旋桨由于气流作用,在伯努利效应下,沿着第二拿取机构上第二筒体22向左右两侧移动,当螺旋桨向右侧移动时,螺旋桨会沿着第二筒体22移动至第三拿取机构中的第三筒体25上;当螺旋桨向左侧移动时,螺旋桨会依然留在第二筒体22。
44.然后停止吹风机构23,接着控制第三气缸24带动第三筒体25收回,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三拿取机构中的第四磁吸件与第二拿取机构中的第三磁吸件相互吸引,第三拿取机构和第二拿取机构中的柔性头均被拽出至筒体外。
45.s5、启动驱动机构驱动转盘20继续旋转,转盘20带动着套设有螺旋桨的第二拿取机构转动直至与另一个第三拿取机构对准,然后重复步骤4的操作,在此过程中,在步骤4中向左侧移动的螺旋桨会由于重力作用滑落至该第三拿取机构上,这样就可以根据螺旋桨的正反来实现螺旋桨的分类放置。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