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发热熔融塑料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4431发布日期:2022-06-18 02:5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装配领域内的热塑装备。


背景技术:

2.汽车配件装配中很多部件会用到塑料件,需要将塑料件进行加热成型。而现有技术中,塑料成型多为加热棒热传导到成型模具,从而进行塑料二次熔融加工的方式,此方式弊端较多,热损失严重、无法进行梯度加热、无法实现急速冷却,效率低下,成型良品效果差,成型表面不光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频发热熔融塑料成型设备,加热快,能够急速冷却,效率高,成型良品效果好,成型表面光滑。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发热熔融塑料成型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正上方设置有一对热铆头,所述热铆头与垂直升降机构相连,所述升降机构上配套设置有限位机构,热铆头还配套设置有吹扫机构,所述吹扫机构设置在垂直升降机构上。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法待熔融的塑料件放入放置槽内,垂直升降机构动作,带动热铆头下降至塑料件上表面,由于塑料件本身是硬质的,在未被熔融前,热铆头无法继续下降,直至塑料件与热铆头接触的部分熔融后,升降机构带动热铆头继续下移,直至达到设定熔融深度,此时吹扫机构进行吹风,加速塑料件的冷却,使得热铆头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上升时,塑料件不会与热铆头粘粘在一处,加热快,能够急速冷却,效率高,成型良品效果好,成型表面光滑,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塑料件的快速成型。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热铆头设置在连接块底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经限位机构与升降气缸相连,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行程板上,所述行程板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设置在工作台上。
7.这样升降气缸动作,使得连接块沿着行程板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热铆头上下移动,实现热铆头对塑料件的热塑成型。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扫机构包括吹扫管,所述吹扫管一端与连接块相连,一端对准热铆头下部设置,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与压缩空气管相连。
9.这样热铆的设定时间到后,压缩空气管通入压缩空气,通过气道送入吹扫管,并从吹扫管内对着热铆头下部以及塑料件吹,实现塑料件的快速降温,使得热铆头升起后不会与塑料件之间发生粘粘拉丝的情况。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块顶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凸起部分插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开设在行程板上,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与升降气缸相连;这样限位块由于其凸起部分只能处于限位槽内上下移动,在连接块上升和
下降时,一旦发生故障,由于限位块的行程限制,使得连接块不会超越限位块的行程,进而避免热铆头将塑料件融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的正面设置有位移传感器;这样在热铆头刚与塑料件接触的瞬间,受阻无法继续向下,位移传感器记录此时的距离,在热铆头继续下移至设定深度,位移传感器记录此时的距离,以此判断热铆头实际下移的深度是否达到设定深度,以此进行校准。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架的前端设置有一对定位柱,这样通过定位柱可以将待加工的产品的前端卡在定位柱之间,使得产品放置后的位置与热铆头能正好相互对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的下部设置有通行块,所述通行块内开设有电缆孔,所述热铆头的连接电缆穿过电缆孔设置;这样连接电缆在电缆孔内留有一定的位移量,使得热铆头上下移动的时候,不受连接电缆影响,并且连接电缆也被限定在电缆孔的垂直方向上,也不受其他机构影响,布线更为更合理。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图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二。
16.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其中,1工作台,2放置架,3固定架,4限位块,5行程板,6限位槽,7位移传感器,8升降气缸,9连接块,10连接电缆,11通行块,12放置槽,13定位柱,14塑料件,15产品,16吹扫管,17热铆头。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3所示的一种高频发热熔融塑料成型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放置架2,所述放置架2上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放置槽12正上方设置有一对热铆头17,所述热铆头17与垂直升降机构相连,所述升降机构上配套设置有限位机构,热铆头17还配套设置有吹扫机构,所述吹扫机构设置在垂直升降机构上;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块9,所述热铆头17设置在连接块9底部,所述连接块9的顶部经限位机构与升降气缸8相连,所述升降气缸8设置在行程板5上,所述行程板5设置在固定架3上,所述固定架3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吹扫机构包括吹扫管16,所述吹扫管16一端与连接块9相连,一端对准热铆头17下部设置,所述连接块9内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与压缩空气管相连;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块9顶部的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的凸起部分插在限位槽6内,所述限位槽6开设在行程板5上,所述限位块4的顶部与升降气缸8相连;所述连接块9的正面设置有位移传感器7;放置架2的前端设置有一对定位柱13;连接块的下部设置有通行块11,通行块11内开设有电缆孔,热铆头17的连接电缆10穿过电缆孔设置
20.工作时,将被加工的产品15放入放置架2上的放置槽12内,产品15的前端则刚好卡在一对定位柱13之间,使得产品15上的塑料件14处于热铆头17的正下方,启动升降气缸8,使得升降气缸8带动向下移动,由于塑料件14未被加热时为硬质,则热铆头17顶在塑料件14
上表面不再下降,位移传感器7记录此时的位移信息;热铆头17通电加热,塑料件14被熔融变软,升降气缸8继续带动热铆头17下降,直至达到设定的位置,此时气缸端头不再向下伸出,位移传感器7记录此时的位移信息,结合两次位移信息计算出塑料件14的实际熔融深度,进而与设定深度做对比,进行校核,避免实际熔融深度与设定深度不符;热铆头17停止加热,此时吹扫管16对着热铆头17和塑料件14进行吹风,进而快速降温,使得塑料件14快速成型,之后热铆头17上升,取出产品15,进行下一件的加工。
21.用变换工频的交流电为高频的交流电给热铆头17(特质合金材质)瞬间通高频的交流电,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电导体(热铆头17),原理是通电过程中产生蜗电流,因热铆头17材质本身的电阻而造成金属的焦耳加热,从而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被加工产品15的加工面,高温熔融产品15塑料件14,然后通过热铆头17特殊的成型腔体对塑料进行二次塑形,再经过急速风冷确保成型的塑料瞬间成型固化;在加热塑形过程中采用位移传感器7来监控热铆的深度,从而确保加工过程的一致性,确保产品15加工的良品率。
22.本实用新型采用程控方式,可精确控制加热过程中的实际温度,从而更好带来塑料的二次成型;塑料二次成型过程中对成型面的加热及冷却可以采用同一机构实现,提升了操作便利性及提升了效率,每个产品15从原来的加工时间65s提升到20s以内;提升加工环境清洁,避免电热棒方式加热成型过程中带来的塑料材质分解带来的环境污染。
23.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