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带套用自动翻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6959发布日期:2022-12-24 08:2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带套用自动翻带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背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带套用自动翻带机。


背景技术:

2.在生活中,人们经常要借助书包来背负一些需要随身携带的生活必需品,书包的重量主要由书包的背带与肩膀的接触区域支撑,如图1所述,背带1包括背带套101与珍珠棉102,珍珠棉102插设在背带套101内,珍珠棉101能够减少背带1与肩膀的摩擦,对肩膀进行减压。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将珍珠棉插设入背带套内,由于背带套较长,难以手工将珍珠棉插设入背带套内,生产效率低下,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将珍珠棉插设入背带套内,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带套用自动翻带机。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带套用自动翻带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背带套用自动翻带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可拆卸设置有套筒,所述工作台面上且对应套筒下方设置有出料孔,所述机架上且对应套筒上方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用于将珍珠棉插设入背带套内。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珍珠棉插设入背带套内时,将背带套内侧外翻套设在套筒上,使得背带套的底部抵接在套筒的端面,将珍珠棉的一端放置在套筒的开口处,此时珍珠棉的一端抵接在背带套的内侧底部,顶出机构将珍珠棉从套筒的开口逐渐顶进套筒内,背带套底部逐渐朝套筒内移动使得背带套的内侧逐渐包裹住珍珠棉,当珍珠棉完全插设于背带套内时,背带从出料孔下掉落,实现便于将珍珠棉插设入背带套内的效果。
8.优选的,所述套筒靠近工作台面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可拆卸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连接板固定在工作台面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套筒上固定连接板,连接板可拆卸固定在工作台面上,方便随时更换套筒,以适应将珍珠棉插设入不同尺寸大小的背带套内的需求,提高自动翻带机的适用性。
10.优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设过连接板螺纹连接在工作台面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螺栓穿设过连接板螺接在工作台面上,便于快速将套筒固定在工作台面上。
12.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气缸或者液压缸,所述气缸或者液压缸的伸缩杆与套筒的开口相对。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气缸或者液压缸取材方便,操作简单,通过气缸或者液压缸伸缩杆的伸缩将珍珠棉顶进背带套内,实现快速将珍珠棉插设在背带套内的效果。
14.优选的,所述气缸或者液压缸的伸缩杆的端部套设有弹性体。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伸缩杆的端部套设弹性体,可以减少伸缩杆对珍珠棉的挤压或磨损。
16.优选的,所述套筒竖直设置在工作台面上,所述工作台面上且位于套筒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珍珠棉的一端水平支撑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沿着靠近或者远离套筒的方向滑移。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珍珠棉的两端分别水平支撑在套筒与支撑座上,可以不用人工手持珍珠棉放置在套筒处,解放双手,并且可以避免顶出机构冲压到人手,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将支撑座朝着靠近或者远离套筒的方向滑移,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珍珠棉的支撑需求。
18.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杆、支撑板和卡接板,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在支撑杆的端部,所述支撑板与套筒远离工作台面的端面平齐,所述卡接板固定在支撑杆上且抵接在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支撑杆穿设过条形孔且滑移于条形孔内,所述支撑杆沿着靠近或者远离套筒的方向滑移,所述工作台面远离支撑板的一面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螺接在支撑杆远离支撑板的端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水平设置且与套筒的端面平齐,可以使得珍珠棉被水平且稳定地支撑在套筒的开口处,支撑杆沿着条形孔朝靠近或者远离套筒的方向滑移,便于对不同长度珍珠棉的支撑,卡接板可以限制支撑杆从条形孔上掉落,将螺母螺接在支撑杆远离支撑板的端部,对支撑座的位置进行快速固定。
20.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面上且位于套筒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红外线安全光栅,所述红外线安全光栅与顶出机构控制相连。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红外线安全光栅控制顶出机构的工作,红外线安全光栅是通过红外线光束,形成保护光栅,当人手靠近设备的工作区域而遮挡光栅时,会使得顶出机构停止将珍珠棉顶进背带套内,以防顶出机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将背带套内侧外翻套设在套筒上,顶出机构将珍珠棉从背带套内侧底部逐渐顶进背带套内,实现便于将珍珠棉插设在背带套内的效果;
24.(2)通过将套筒可拆卸设置在工作台面上,以适应不同尺寸背带套的使用需求;
25.(3)通过设置支撑座使得珍珠棉被水平支撑在套筒的开口与支撑板上,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背带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施例自动翻带机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施例自动翻带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施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背带;101、背带套;102、珍珠棉;2、机架;3、工作台面;4、套筒;5、顶出机构;6、出料孔;7、弹性体;8、连接板;9、支撑座;91、支撑杆;92、支撑板;93、卡接板;10、螺栓;11、条形孔;12、螺母;13、红外线安全光栅。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背带套用自动翻带机。参照图2和图3,自动翻带机包括机架2、设置在机架2的工作台面3上的套筒4和设置在机架2上且位于套筒4上方的顶出机构5,套筒4竖直且可拆卸设置在工作台面3上,套筒4内部呈中空结构,在工作台面3上且位于套筒4下方开设有出料孔6,顶出机构5包括竖直设置在机架2上的气缸或者液压缸,气缸或者液压缸的伸缩杆与套筒4的开口相对。
33.当背带套101内侧外翻套设在套筒4上时,此时背带套101的底部抵接在套筒4远离工作台面3的端面,将珍珠棉102的一端放置在套筒4的开口处,此时珍珠棉102的一端抵接在背带套101的内侧底部,驱动气缸或者液压缸的伸缩杆朝靠近套筒4的方向伸长,伸缩杆将珍珠棉102逐渐顶进套筒4内,使得背带套101的内侧底部朝靠近出料孔6的方向移动,背带套101逐渐包裹住珍珠棉102,当珍珠棉102完全插设于背带套101内时,背带1从出料孔6下掉落,实现便于将珍珠棉102插设入背带套101内的效果。
34.参照图2,另外的,在气缸或者液压缸的伸缩杆的端部套设有弹性体7,弹性体7为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缓冲性,可以减少伸缩杆对珍珠棉102的冲压而造成珍珠棉102的挤压或磨损。
35.参照图2和图4,在套筒4靠近工作台面3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为环形板,连接板8套设在套筒4上,连接板8可以覆盖住出料孔6,连接板8与工作台面3相贴合,在连接板8上可拆卸设置有紧固件。当背带套101的尺寸大小不同时,需要相对应地更换套筒4,通过在套筒4上固定连接板8,可以限制套筒4从出料孔6上掉落,并且通过将连接板8可拆卸设置在工作台面3上,实现套筒4的可拆卸设置,连接板8上的紧固件用于将连接板8固定在工作台面3上,可以保证套筒4在工作台面3上的稳定。
36.具体的,紧固件包括螺栓10,螺栓10设置在连接板8相对的两侧上,在连接板8上开设有通孔,工作台面3上开设有内螺纹孔,螺栓10穿设过通孔螺纹连接在内螺纹孔上,便于快速将套筒4固定在工作台面3。
37.参照图2,在工作台面3上且位于套筒4的一侧滑移设置有支撑座9,支撑座9沿着靠近或者远离套筒4的方向滑移。支撑座9包括支撑杆91、支撑板92和卡接板93,支撑杆91竖直设置,在工作台面3上开设有条形孔11,条形孔11从靠近套筒4的一侧开始向外延伸,支撑杆91滑移于条形孔11上且沿着靠近或者远离套筒4的方向滑移,支撑板92水平固定在支撑杆91的端部,并且支撑板92与套筒4远离工作台面3的端面平齐,卡接板93固定在支撑杆91靠近工作台面3的一侧且卡接板93的一面抵接在工作台面3上,卡接板93可以限制支撑杆91从条形孔11上掉落,并且在工作台面3远离支撑板92的一面设置有螺母12,螺母12螺接在支撑杆91远离支撑板92的端部,从而快速对支撑杆91的滑移位置进行固定。
38.通过设置支撑座9使得珍珠棉102的两端分别水平支撑在支撑板92上和套筒4的开口处,可以不用人工手拿珍珠棉102放置在套筒4处,避免气缸或者液压缸的伸缩杆冲压到人手而造成安全事故,提高自动翻带机的使用安全性。并且,当珍珠棉102的长度不同时,可以滑移调节支撑板92相对于套筒4的距离,保证对不同长度珍珠棉102的稳定支撑。
39.参照图2,在工作台面3上且位于套筒4的相对两侧竖直设置有红外线安全光栅13,红外线安全光栅13与气缸或者液压缸控制相连,红外线安全光栅13通过发射红外线光束,
形成保护光栅,当气缸或者液压缸的伸缩杆在顶压珍珠棉102时,人手如果靠近红外线安全光栅13的感应区域而遮挡住红外线安全光栅13时,红外线安全光栅13会传递信号使得顶出机构5停止工作,以防顶出机构5对人体造成伤害,进一步提高自动翻带机的使用安全性。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背带套用自动翻带机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背带套101内侧外翻套设在套筒4上且背带套101的底部抵接在套筒4开口处,将珍珠棉102的两端分别水平放置在支撑板92和套筒4开口处,通过气缸或者液压缸的伸缩杆将珍珠棉102逐渐顶进套筒4内,使得背带套101的内侧底部往出料孔6处运动并逐渐包裹住珍珠棉102,实现便于将珍珠棉102插设入背带套101内的效果。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