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用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79654发布日期:2023-03-15 11:4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用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塑料包装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盒用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塑料制成的盒装包装容器,具有密度小、质量轻、易于加工等诸多特点,外观可透明也可不透明,被广泛的使用与食品包装行业中。
3.公开号为“cn11001549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包装盒的生产工艺,所述塑料包装盒包括盒身、盒盖、连接条与凸块,所述盒身与盒盖之间通过连接条相连接,盒身下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凹槽,盒盖上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凸块,且凹槽与凸块位置一一对应,盒盖包括盖体、辅助扣、卡块、弹片与压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塑料包装盒的生产工艺,包括混料、注塑模具固定、注塑成型、脱模、分切、精加工与码垛装箱,分切装置包括基板、工作台、工作气缸、安装架、定位架与分切刀具。本发明提供的塑料包装盒具有盒盖盒身连接牢固性高、码垛运输时稳定性高等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分切装置具有分切精度高、不会对塑料包装盒造成划伤与可直接进行码垛等优点。
4.现有的塑料包装盒用注塑模具在脱模的过程中,采用顶出的方式,会造成塑料包装盒的开裂和受损,在将塑料包装盒取出注塑模具的时候,难以完整脱模,而且在塑料包装盒的注塑过程中,塑料原料中会残留大量的气泡,在注塑成型后,造成塑料包装盒的质量下降,产品的残次率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包装盒用注塑模具。
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包装盒用注塑模具,包括顶模、底模,所述底模的内部设有与塑料包装盒形状相匹配的注塑槽,所述顶模的内部设有注塑管,所述注塑管的出口朝向注塑槽,所述注塑槽的内部设有用于塑料包装盒快速脱离底模的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设于底模内且靠近注塑槽外侧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设有震动网,所述震动网的底部设有用于震动网产生震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震动网包括若干组纵向纤维和横向纤维,所述若干组所述纵向纤维和横向纤维之间纵横交错编制呈网状结构,所述若干组纵向纤维和横向纤维的内侧均匀分布有震动杆,所述震动杆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所述震动杆的自由端设有震动球。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纵向纤维和横向纤维的材质均为金属钢或金属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钢的震动传导效果好。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震动杆的材质为金属铜,所述震动杆等间距分布在纵向纤维和横向纤维上;用于保证塑料包装盒的均匀受震。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震动球朝向容纳腔的内侧壁,当所述震动球发生点状敲击容纳腔的内侧壁时,容纳腔的内侧壁会发生点状往外扩散状的震动,震动效
果好,且更加的均匀,能有效的避免塑料包装盒局部受力过大,不易损伤塑料包装盒。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震动网的下侧与第一驱动组件的震动输出端之间设有震动板,所述震动板间歇性升降设于容纳腔的内部;用于整体震动震动网。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转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转盘之间呈偏心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震动板连接,所述震动板的底部设有用于限位震动板上下运动的限位件;用于限定震动板上下运动,通过启动驱动电机的外接电源,使得转盘发生转动,并带着连接杆发生连动,使连接杆在纵向上产生相对位移,并在限位件的作用下,使得震动板上下运动,并对震动网产生间歇性的压力。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限位件包括母杆和伸缩设于母杆内的子杆,所述母杆的底部与底模固定,所述子杆的顶部与震动板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顶模和底模之间设有扣盖组件,所述扣盖组件包括设于底模上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转动设有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自由端分别连接于顶模和底模上,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上设有使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产生相对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利用第二驱动组件,使得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围绕第一固定块发生相对转动,从而调节顶模和底模之间的距离大小,用于打开或关闭顶模。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y形杆、转动设于第一夹持杆上的第一连动杆和转动设于第二夹持杆上的第二连动杆,所述y形杆上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动杆与第一连接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动杆与第二连接端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接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块上;y形杆围绕第二连接端发生角度的变化,并使得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发生连动,从而控制顶模和底模之间的间距,整体性好,易于打开或关闭顶模。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y形杆上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转动设于底模上,用于自动化驱动,取代了手动安装顶模。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底模的内部设有可发生震动的震动网,震动网均匀分布在注塑槽的外侧,并借助第一驱动组件,能使注塑槽内的注塑原料进行均匀混合,震出注塑原料中的多余气泡,带注塑原料冷却成型后,驱动震动网产生震动,并经过底模辐射传导,使震动网产生的震动力均匀传递至注塑槽的各个方位,以便于注塑槽与塑料包装盒之间的快速分离。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塑料包装盒用注塑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底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底模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震动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缓冲块的撞击力震动传导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第一驱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顶模和底模连接状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顶模;2、底模;3、注塑槽;4、注塑管;5、脱模组件;51、容纳腔;52、震动网;521、纵向纤维;522、横向纤维;523、震动杆;524、震动球;53、第一驱动组件;531、驱动电机;532、转盘;533、连接杆;534、缓冲块;535、限位件;54、震动板;6、扣盖组件;61、第一固定块;62、第二固定块;64、第一夹持杆;65、第二夹持杆;66、第二驱动组件;661、第一连动杆;662、第二连动杆;663、y形杆;664、第一连接端;665、第二连接端;666、限位套筒;667、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20.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包装盒用注塑模具,包括顶模1、底模2,底模2的内部设有与塑料包装盒形状相匹配的注塑槽3,顶模1的内部设有注塑管4,注塑管4的出口朝向注塑槽3;通过注塑管4,将处于热熔状态的塑料注入到底模2的注塑槽3内,并经过冷却,制成塑料包装盒。
21.如图2-图3所示,注塑槽3的内部设有用于塑料包装盒快速脱离底模2的脱模组件5,脱模组件5包括设于底模2内且靠近注塑槽3外侧的容纳腔51,容纳腔51的内部设有震动网52,震动网52的底部设有用于震动网52产生震动的第一驱动组件53,通过第一驱动组件53,驱动震动网52产生震动,并经过底模2辐射传导,使震动网52产生的震动力均匀传递至注塑槽3的各个方位,以便于注塑槽3与塑料包装盒之间的快速分离,如图4所示,震动网52包括若干组纵向纤维521和横向纤维522,纵向纤维521和横向纤维522的材质均为金属钢,钢的震动传导效果好,若干组纵向纤维521和横向纤维522之间纵横交错编制呈网状结构,如图5所示,该网状结构均匀分布在注塑槽3的外侧,使位于注塑槽3内的塑料包装盒的各个部位均匀震动,若干组纵向纤维521和横向纤维522的内侧均匀分布有震动杆523,震动杆523的材质为金属铜,震动杆523等间距分布在纵向纤维521和横向纤维522上,用于保证塑料包装盒的均匀受震,震动杆523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震动杆523的自由端设有震动球524,震动球524朝向容纳腔51的内侧壁,当震动球524发生点状敲击容纳腔51的内侧壁时,容纳腔51的内侧壁会发生点状往外扩散状的震动,震动效果好,且更加的均匀,能有效的避免塑料包装盒局部受力过大,不易损伤塑料包装盒。
22.震动网52的下侧与第一驱动组件53的震动输出端之间设有震动板54,震动板54间歇性升降设于容纳腔51的内部,用于整体震动震动网52。
23.如图6所示,第一驱动组件53包括驱动电机531,驱动电机53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532,转盘532上转动设有连接杆533,连接杆533的一端与转盘532之间呈偏心设置,连接杆533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块534,缓冲块534与震动板54连接,震动板54的底部设有用于限位震动板54上下运动的限位件535;限位件535包括母杆和伸缩设于母杆内的子杆,母杆的底部与底模2固定,子杆的顶部与震动板54连接,用于限定震动板54上下运动,通过启动驱动电机531的外接电源,使得转盘532发生转动,并带着连接杆533发生连动,使连接杆533在纵向上产生相对位移,并在限位件535的作用下,使得震动板54上下运动,并对震动网52产生间歇性的压力。
24.实施例2如图1和图6所示,顶模1和底模2之间设有扣盖组件6,扣盖组件6包括设于底模2上的第一固定块61和第二固定块62,第一固定块61上转动设有第一夹持杆64和第二夹持杆65,第一夹持杆64和第二夹持杆65的自由端分别连接于顶模1和底模2上,第一夹持杆64和第二夹持杆65上设有使第一夹持杆64和第二夹持杆65产生相对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66,利用第二驱动组件66,使得第一夹持杆64和第二夹持杆65围绕第一固定块61发生相对转动,从而调节顶模1和底模2之间的距离大小,用于打开或关闭顶模1。
25.第二驱动组件66包括y形杆663、转动设于第一夹持杆64上的第一连动杆661和转动设于第二夹持杆65上的第二连动杆662,y形杆663上设有第一连接端664和第二连接端665,第一连动杆661与第一连接端664转动连接,第二连动杆662与第二连接端665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接端665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块62上,y形杆663围绕第二连接端665发生角度的变化,并使得第一连动杆661和第二连动杆662发生连动,从而控制顶模1和底模2之间的间距,整体性好,易于打开或关闭顶模1,y形杆663上设有限位套筒666,限位套筒666上设有气缸667,气缸667转动设于底模2上,用于自动化驱动,取代了手动安装顶模1。
26.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可驱动气缸667,使得y形杆663围绕第二连接端665发生相对运动,并使得第一连动杆661和第二连动杆662发生连动,从而使顶模1和底模2闭合在一起;通过注塑管4,将处于热熔状态的塑料注入到底模2的注塑槽3内,并经过冷却,制成塑料包装盒。
27.当使用者需要脱模的时候,使用者可反向驱动气缸667,使顶模1和底模2处于打开状态,然后启动驱动电机531的外接电源,使得转盘532发生转动,并带着连接杆533发生连动,使连接杆533在纵向上产生相对位移,并在限位件535的作用下,使得震动板54上下运动,并对震动网52产生间歇性的压力。
28.当震动网52受震时,通过底模2的辐射传导,使震动网52产生的震动力均匀传递至注塑槽3的各个方位,以便于注塑槽3与塑料包装盒之间的快速分离。
2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