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物料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40334发布日期:2023-12-02 00: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物料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所述定模(1)和动模(2)之间具有型腔(3),所述动模(2)内设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表面具有成型面(41),所述成型面(41)为所述型腔(3)内壁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沿脱离所述型腔(3)的滑移方向与该动模(2)限位抵靠,该滑块(4)内具有进料通道(42),所述进料通道(42)的一端端口位于所述成型面(41)上,所述进料通道(42)的另一端端口与所述定模(1)上的二次注料口(11)连通,该滑块(4)能朝所述型腔(3)内滑移并使所述成型面(41)的四周侧边与相对的型腔(3)内壁密封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能沿横向滑动,所述动模(2)的顶面与所述定模(1)之间具有横向设置的料把腔(5),所述料把腔(5)与所述二次注料口(11)连通,所述动模(2)的顶面具有连通所述料把腔(5)一端和进料通道(42)另一端端口的孔道(21),所述孔道(21)的内壁与所述进料通道(42)的内壁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42)呈牛角状且该进料通道(42)的另一端端口为大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成型面(41)与相对的型腔(3)内壁抵靠时所述进料通道(42)的另一端端口能被所述孔道(21)周边的动模(2)部分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上具有绕所述成型面(41)外周布置的台阶面(43),所述台阶面(43)为所述型腔(3)的一部分且台阶面(43)的外缘与相邻部分的型腔(3)内壁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2)包括位置固定的模座(22)和与所述模座(22)抵靠且能相对该模座(22)沿所述滑块(4)滑动方向分离的滑模(23),所述滑模(23)内具有横向布置的滑孔(236),该滑块(4)滑动嵌设于所述滑孔(236)内,该滑块(4)上具有限位部(44),所述限位部(44)沿横向与所述滑孔(236)的内壁限位抵靠以阻止滑块(4)脱出所述型腔(3),所述定模(1)上固设有自上而下倾斜朝外侧布置的导向杆(12),所述滑模(23)上具有倾斜布置的导向孔(231),所述导向孔(23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导向杆(12)的径向尺寸,所述导向杆(12)插设于所述导向孔(231)内且当定模(1)开模时能通过所述导向杆(12)带动滑模(23)与模座(22)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模(23)沿所述滑块(4)滑动方向靠近所述模座(22)的一侧设有弹簧件(6),所述弹簧件(6)与该模座(22)相顶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模(23)内连接有可竖向滑动的推杆(232),所述推杆(232)的下端伸出该滑模(23)的底面,该推杆(232)的上端与所述料把槽的位置相对且能伸出该滑模(23)的顶面,所述滑模(23)和所述模座(22)的下方设有能上下活动的顶针板(7),所述顶针板(7)上固设有竖向布置的顶杆(71),当所述滑模(23)与模座(22)分离时所述该推杆(232)能移动至与下方的所述顶杆(71)竖向正对,所述顶杆(71)上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推杆(232)的径向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模(23)内固设有贯穿所述滑块(4)的套管(233),该滑块(4)能沿横向相对所述管套滑动,所述推杆(232)的上端定位插设于所述管套内,该推杆(232)的外围套设有复位弹簧(234),所述复位弹簧(234)的上下两端分别作用于滑模(23)和该推杆(23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物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模(23)内设有可沿竖向主动动作的驱动杆(8),该动模(2)内具有活动腔(235),所述驱动杆(8)的上端连接有嵌设于所述活动腔(235)内的锁紧块(9),所述锁紧块(9)上具有倾斜设置的滑槽(91),所述滑块(4)远离成所述型腔(3)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91)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物料注塑模具,属于多色模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注塑模具对空间布置的要求过高,且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多物料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和动模之间具有型腔,动模内设有滑块,滑块的表面具有成型面,成型面为型腔内壁的一部分,滑块沿脱离型腔的滑移方向与该动模限位抵靠,该滑块内具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的一端端口位于成型面上,进料通道的另一端端口与定模上的二次注料口连通,该滑块能朝型腔内滑移并使成型面的四周侧边与相对的型腔内壁密封抵靠。本多物料注塑模具在保障注塑效果的同时的空间布置要求更低而结构紧凑。

技术研发人员:虞伟炳,傅建华,李金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