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246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供热系统设备,适用于化工行业废液、废渣余热回 收,特别涉及一种单汽锅筒箱体式余热锅炉系统设备。
背景技术
化工行业废液、废渣以显热形式直接排入大气,既浪费了热能又污染了 环境,如集中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回收,实现了蒸汽自给目的, 并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目前,烟道式余热锅炉以双锅筒纵置式结构居多,经运行才全测经常存在
几方面不足
1. 烟气沖刷不充分,余热利用率不高;炉体结构扁长,占地面积大,并 且是整体保温,
设备中部不易抬r修。
2. 锅炉受热面为单一光管设计,钢材耗量大,且系统烟气阻力大,增大 了引风的电力损耗,设备的运行成本增加。
3. 垃圾焚烧烟气中含尘量高,灰粒对管子磨损严重,影响设备的安全运 行。
4. 化工垃圾焚烧烟气中S02 、 HC1含量达1%以上,低温受热面酸点腐 蚀现象严重。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研制了一种结构紧凑、系统阻力小、 耐腐防磨的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设备。
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余热锅炉系统设备,包括锅筒、平 台、锅炉钢架、中间烟道、两组鳍片管式蒸发区、 一组光管式蒸发区、烟气 沉降室、软水加器,锅炉钢架为双i夸结构,其顶部通过平台相连,平台上设 置锅筒;两组锅炉钢架与中间烟道连成一个倒U型烟气通道;前置烟道中从 下向上布置烟气沉降室、光管式蒸发区、 一组鳍片管式蒸发区,后置烟道中 从上向下布置另一组鳍片管式蒸发区、软水加热器,软水加热器设置在锅炉 钢架的横梁上,箱体密封焊接;鳍片管式蒸发区、光管式蒸发区上的汽水引 出管分别与锅筒上的下降管、上升管连接,形成独立的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鳍片管式蒸发区上的鳍片管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5° ,第一 对流管上垂直焊接"3Gmm钢带,管束错列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软水加热器呈翅片式,翅片的节距为13mm,翅片与第二对 流管采用高频电阻焊,第二对流管穿过管板与弯头连接,第二对流管采用耐 酸腐蚀钢。
本实用新型在光管式蒸发区的烟气入口端设置若干排第三对流管,在第 三对流管的迎风面处设置两件防磨罩,防磨罩与短节对接,两件防磨罩之间 留有膨胀间隙,两件防磨罩的一端与连接盖焊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1、 锅炉受热面整休采用分箱体设计,烟气沖刷充分,余热利用率高; 烟气两回程倒U型布置,锅炉结构紧凑,现场安装周期短,分体设计便于检 修。
2、 光管受热面、高扩展受热面的综合运用,降低了系统阻力,减少了 设备的运行成本。化工垃圾焚烧的高温烟气温度高达1000。C以上,高温受热 面采用光管设计,传热稳定可靠;中温段二组蒸发区采用直鳍片换热管设计, 烟气速度场和烟气浓度更趋均勾;尾部受热面采用螺旋翅式软水加热器,受 热面得到大幅度增加。
3、 换热管均采用厚壁管防磨设计,并在高温烟气入处设置了防磨护管 装置,有效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4、 采用耐酸腐蚀钢,避免低温受热面酸点腐蚀现象。四、 附图
i兌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布置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布置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鳍片管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翅管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磨结构。
图中l、锅筒,2、平台,3、钢架,4、中间烟道,5、鳍片管式蒸发区, 6、光管式蒸发区,7、烟气沉降室,8、软水加热器,9、第一对流管,10、 钢带,11、弯头,12、第二对流管,13、管板,14、翅片,15、第三对流管, 16、防磨罩,17、短节,18、连接盖,19、汽水引出管,20、下降管,21、 上升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筒l、平台2、锅炉钢架3、中间烟道4、 两组鳍片管式蒸发区5、 一组光管式蒸发区6、烟气沉降室7、软水加器8, 锅炉钢架3为双跨结构,其顶部通过平台2相连,平台2上设置锅筒1;两 组锅炉钢架3与中间烟道4连成一个倒U型烟气通道;前置烟道中从下向上 布置烟气沉降室7、光管式蒸发区6、 一组鳍片管式蒸发区5,后置烟道中从 上向下布置另一组鳍片管式蒸发区5、软水加热器8,软水加热器8设置在 锅炉钢架3的横梁上,箱体密封焊接;鳍片管式蒸发区5、光管式蒸发区6 上的汽水引出管19分别与锅筒1上的下降管20、上升管21连接,形成独立 的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鳍片管式蒸发区5上的鳍片管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5° ,第 一对流管9上垂直焊接"30mm钢带,管束错列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软水加热器8呈翅片式,翅片14的节距为13mm,翅片14 与第二对流管12采用高频电阻焊,第二对流管12穿过管板13与弯头11连 接,第二对流管12采用耐酸腐蚀钢。本实用新型在光管式蒸发区6的烟气入口端设置若干排第三对流管15, 在第三对流管15的迎风面处设置两件防磨罩16,防磨罩16与短节17对接, 两件防磨罩16之间留有膨胀间隙,两件防磨罩16的一端与连接盖18焊接。
实施例l:在图l实施例中,钢架3上部用平台2连接,在平台2设置 锅筒1,高温烟气进口端为烟气沉降室7,沿烟气流向依次布置了光管式 蒸发区6、鳍片管式蒸发区5两组、软水加热器8,鳍片管式蒸发区5两组 之间用中间烟道4连接。蒸发区5、 6汽水引出管19与锅筒1的下降管20 上升管21连接,组成可靠汽水循环回路。
实施例2:鳍片管与水平方向倾斜15° ,对流管I上垂直焊接4*30mm 钢带,管束错列布置;翅片式软水加热器,翅片14节距为13mm,翅片14 与对流管I112采用高频电阻焊,对流管I112穿过管板13与弯头11连接, 对流管II12采用耐酸腐蚀钢Q9CrCuSb。
实施例3:在光管式蒸发区6烟气入口端,第一二排对流管III15迎风面 处设置防磨罩16两件,防磨罩16与数个短节17对接,两件防磨罩16之间 留有膨胀间隙, 一端与连接盖18焊接。
权利要求1.一种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筒(1)、平台(2)、锅炉钢架(3)、中间烟道(4)、两组鳍片管式蒸发区(5)、一组光管式蒸发区(6)、烟气沉降室(7)、软水加器(8),锅炉钢架(3)为双跨结构,其顶部通过平台(2)相连,平台(2)上设置锅筒(1);两组锅炉钢架(3)与中间烟道(4)连成一个倒U型烟气通道;前置烟道中从下向上布置烟气沉降室(7)、光管式蒸发区(6)、一组鳍片管式蒸发区(5),后置烟道中从上向下布置另一组鳍片管式蒸发区(5)、软水加热器(8),软水加热器(8)设置在锅炉钢架(3)的横梁上,箱体密封焊接;鳍片管式蒸发区(5)、光管式蒸发区(6)上的汽水引出管(19)分别与锅筒(1)上的下降管(20)、上升管(21)连接,形成独立的循环回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鳍片管式 蒸发区(5)上的鳍片管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5° ,第一对流管(9)上垂直焊 接"30mm钢带,管束错列布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软水 加热器(8)呈翅片式,翅片(14)的节距为13mm,翅片(14)与第二对流 管(12)采用高频电阻焊,第二对流管(12)穿过管板(13)与弯头(11) 连接,第二对流管(12)采用耐酸腐蚀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光管 式蒸发区(6)的烟气入口端设置若千排第三对流管(15),在第三对流管(15 )的迎风面处设置两件防磨罩(16 ),防磨罩(16 )与短节(l7 )对接, 两件防磨罩(16 )之间留有膨胀间隙,两件防磨罩(16 )的一端与连接盖(18 ) 焊接。
专利摘要一种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设备,属于一种供热系统设备,适用于化工行业废液、废渣余热回收,特别涉及一种单汽锅筒箱体式余热锅炉系统设备。本实用新型的锅炉钢架为双跨结构,其顶部通过平台相连,平台上设置锅筒;两组锅炉钢架与中间烟道连成一个倒U型烟气通道;前置烟道中从下向上布置烟气沉降室、光管式蒸发区、一组鳍片管式蒸发区,后置烟道中从上向下布置另一组鳍片管式蒸发区、软水加热器,软水加热器设置在锅炉钢架的横梁上,箱体密封焊接;鳍片管式蒸发区、光管式蒸发区上的汽水引出管分别与锅筒上的下降管、上升管连接,形成独立的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结构紧凑、系统阻力小、耐腐防磨的目的。
文档编号F22B1/00GK201355029SQ20092003708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7日
发明者周亚城, 华 曹, 朱葛琴, 杨宏伟, 林仟国, 许荣政, 陈长景, 韩玉红 申请人:盐城市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