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007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ニ)
背景技术
有机热载体炉又称导热油炉,是指以油类、联苯、こ醚、溴化锂等有机质液体为热载体,通过循环泵将热载体输送给用热设备,并返回锅炉循环加热形成闭式循环的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具有低温高压、无水处理环节、加热温度稳定、调节方便、投资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建材、石油、化工、合成纤维、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石膏板、橡胶、塑料、医药、浙青加热、纸箱生产、蔬菜脱水、烤漆、鋳造砂模烘干等众多领域上百个行业。但是由于其结构特点,烟程相对较短,造成排烟热损失高、运行热效率低的问题。目前的导热油锅炉排烟温度一般为390°C,热效率为66. 5%,不符合节能要求,浪费严重。为充分利用烟气余 热,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热效率。现提供一种可以把锅炉烟气排烟温度降至140°C以下并可把这部分热量转变为可以方便利用的具有一定压カ的饱和蒸汽的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效率高、实用方便的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包括筒体和烟箱,其特征是所述烟箱内安装有若干前排管和后排管,前排管和后排管之间通过若干套管相连接,套管内插装有若干热管,前排管上部连接有前上集箱,前上集箱通过若干连接管与筒体底部相连接,前排管下部连接有前下集箱,前下集箱通过下降管与筒体底部相连接,后排管下部连接有后下集箱,后下集箱和前下集箱通过两个短管相连接,后排管上部连接有后上集箱,后上集箱通过若干导汽管与筒体中上部相连接,前排管之间安装有隔板。所述前排管和后排管均垂直放置,套管倾斜15度角,热管放热端通过前排管的开孔插入套管内,热管吸热端游离在烟箱的烟道内。所述前下集箱下部开设有进水ロ,后下集箱连接有排污阀。所述烟箱上分别开设有进烟口和出烟ロ,烟箱安装有用干支撑的钢架,并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检查ロ、蒸汽出口、排污ロ、止回阀、压カ表、安全阀和双色水位计,蒸汽出口、止回阀和排污阀前端分别设置有截止阀。所述热管吸热端外表面上焊接有螺旋翅片。所述烟箱前侧侧板上开设有若干人孔检查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回收有机热载体锅炉余热,可使排烟温度降至140度以下,节能效果好;热管烟侧加装翅片,换热效率高;结构简单,烟气流动阻カ低,无需增加动力,安装方便;采用钢板全焊接结构密封,保证不漏风。[0016]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筒体,2烟箱,3前排管,4后排管,5套管,6热管,7前上集箱,8连接管,9前下集箱,10下降管,11后下集箱,12短管,13后上集箱,14导汽管,15进水ロ,16排污ロ,17排污阀,18进烟ロ,19出烟ロ,20钢架,21保温层,22检查ロ,23蒸汽出口,24止回阀,25压力表,26安全阀,27双色水位计,28截止阀,29螺旋翅片,30人孔检查门,31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ー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筒体I和烟箱2,烟箱2内安装有若干前排管3和后排管4,前排管3和后排管4之间通过若干套管5相连接,套管5内插装有若干热管6,前排管3上部连接有前上集箱7,前上集箱7通过若干连接管8与筒体I底部相连接,前排管3下部连接有前下集箱9,前下集箱9通过下降管10与筒体I底部相连接,后排管4下部连接有后下集箱11,后下集箱11和前下集箱9通过两个短管12相连接,后排管4上部连接有后上集箱13,后上集箱13通过若干导汽管14与筒体I中上部相连接,前排管3之间安装有隔板31。前排管3和后排管4均垂直放置,套管5倾斜15度角,热管6放热端通过前排管3的开孔插入套管5内,热管6吸热端游离在烟箱2的烟道内。前下集箱9下部开设有进水口 15,后下集箱11连接有排污阀17。烟箱2上分别开设有进烟ロ 18和出烟ロ 19,烟箱2安装有用干支撑的钢架20,并设置有保温层21。筒体I上设置有检查ロ 22、蒸汽出口 23、排污ロ 16、止回阀24、压カ表25、安全阀26和双色水位计27,蒸汽出口23、止回阀24和排污阀17前端分别设置有截止阀28。热管6吸热端外表面上焊接有螺旋翅片29。烟箱2前侧侧板上开设有若干人孔检查门3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热流体如带热量的烟气经烟箱2的进烟ロ 18、热管6吸热端,然后从出烟ロ 19排出,隔板31保证了烟气从上往下一直经过热管6而不扩散,热管6吸热端吸收热量后传热至放热端,放热端把热量传至套管5内的介质水,补充水经进水口 15流入前下集箱9经前排管3分散到各套管5内,套管5内被加热并形成的蒸汽经后排管4进入后上集箱13,后上集箱13通过三个导气管14送入筒体1,然后通过蒸汽出ロ 23排出,套管5内被加热没有变成蒸汽的热水通过前上集箱7再经过连接管8进入筒体1,筒体I内的没有形成蒸汽的水经下降管10进入前下集箱9,再经前排管3被分配到各套管5被热管6放热端加热形成蒸汽,如此循环往复。后下集箱11内的热水同样可通过连接短管12回流至前下集箱9重复以上循环。该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采用负压运行,筒体I采用钢板全焊接密封结构,外衬保温层21,保证炉膛密封。烟箱2 一侧为热管6的吸热端,为对流受热面,作烟侧主受热面。为了提高吸热量,热管6的烟侧焊接有螺旋翅片29。热管6放热端安装在套管5内,采用管套式混合受热面作水侧换热面。筒体I为20#钢钢制压カ罐,内部布置表面排污ロ 16用以改善锅水7JC质。两端封头上各有两对管座,用以接ー只双色水位计27,内含高低水位报警及水位自动控制电极点。筒体I上部设置有安全阀26、检查ロ 22和ー只电接点压カ表25实现超高压报警。受热面下部设置有ニ到四组定期排污ロ 16排出炉内杂质。在受热面侧烟箱2板上开有上中下三个人 し检查门30,可以在运行的间歇进行受热面表面清灰,以提高受热面的热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包括筒体(I)和烟箱(2),其特征是所述烟箱(2)内安装有若干前排管(3)和后排管(4),前排管(3)和后排管(4)之间通过若干套管(5)相连接,套管(5)内插装有若干热管(6),前排管(3)上部连接有前上集箱(7),前上集箱(7)通过若干连接管(8)与筒体(I)底部相连接,前排管(3)下部连接有前下集箱(9),前下集箱(9)通过下降管(10)与筒体(I)底部相连接,后排管(4)下部连接有后下集箱(11),后下集箱(11)和前下集箱(9)通过两个短管(12)相连接,后排管(4)上部连接有后上集箱(13),后上集箱(13)通过若干导汽管(14)与筒体(I)中上部相连接,前排管(3)之间安装有隔板(3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是前排管(3)和后排管(4)均垂直放置,套管(5)倾斜15度角,热管(6)放热端通过前排管(3)的开孔插入套管(5 )内,热管(6 )吸热端游离在烟箱(2 )的烟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前下集箱(9)下部开设有进水口( 15 ),后下集箱(11)连接有排污阀(17 )。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烟箱(2)上分別开设有进烟ロ( 18)和出烟ロ( 19),烟箱(2)安装有用于支撑的钢架(20),并设置有保温层(21)。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筒体(I)上设置有检查ロ(22)、蒸汽出ロ (23)、排污ロ(16)、止回阀(24)、压カ表(25)、安全阀(26)和双色水位计(27 ),蒸汽出口( 23 )、止回阀(24 )和排污阀(17 )前端分别设置有截止阀(28 )。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热管(6)吸热端外表面上焊接有螺旋翅片(29 )。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烟箱(2)前侧侧板上开设有若干人孔检查门(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该管套式热管余热蒸汽发生器,包括筒体和烟箱,其特征是所述烟箱内安装有若干前排管和后排管,前排管和后排管之间通过若干套管相连接,套管内插装有若干热管,前排管上部连接有前上集箱,前上集箱通过若干连接管与筒体底部相连接,前排管下部连接有前下集箱,前下集箱通过下降管与筒体底部相连接,后排管下部连接有后下集箱,后下集箱和前下集箱通过两个短管相连接,后排管上部连接有后上集箱,后上集箱通过若干导汽管与筒体中上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节能效果明显,换热效率高,不漏风,结构简单,烟气流动阻力低,无需增加动力,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F22B1/18GK202598470SQ20122015632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4日
发明者谌贻恩, 潘世勋 申请人:山东恒涛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