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加热器底部进水淹没式疏水冷却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2875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加热器底部进水淹没式疏水冷却段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疏水冷却段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加热器底部进水淹没式疏水冷却段结构,属于电力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早期卧式低压加热器带内置淹没式疏水冷却段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端部半敞开,疏水从末端开口处水平流入,在流动中来回折流,最后从前端流出,在流动中与换热管内的冷却水进行热量交换。此进水方式有部分换热管子无法在尾部得到支撑,导致未支撑的管子跨距不能满足振动要求,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加,U型换热管子弯曲半径越来越大,此种淹没式疏水冷却段的进水方式偏离振动安全跨距越来越大,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带内置式疏水冷却段的卧式换热器换热管尾部支撑过大、管子振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低压加热器底部进水淹没式疏水冷却段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尾部支撑板、顶板、两个侧板、密封板、多个换热管和折流板组件,顶板和底板由上至下并排平行设置,两个侧板并排平行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之间,底板、顶板、两个侧板组成一个长方体,所述长方体设置在底架壳体内,多个换热管设置在所述长方体内,尾部支撑板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的尾部端,底板尾部的下表面设有疏水入口,顶板尾部的上表面设有放气孔,折流板组件设置在所述长方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尾部支撑板使所有换热管在尾部得到支撑,减少振动,此支撑方式生产制造工艺简单、施工方便;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板末尾开放气孔还能使从小孔流入疏冷段的疏水得到充分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低压加热器底部进水淹没式疏水冷却段结构包括底板1、尾部支撑板4、顶板6、两个侧板8、密封板11、多个换热管2和折流板组件7,顶板6和底板1由上至下并排平行设置,两个侧板8并排平行设置在底板1的上表面与顶板6的下表面之间,底板1、顶板2、两个侧板8组成一个长方体,所述长方体设置在底架壳体9内,多个换热管2设置在所述长方体内,尾部支撑板4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的尾部端,底板1尾部的下表面设有疏水入口3,顶板6尾部的上表面设有放气孔5,折流板组件7设置在所述长方体内,密封板11布置在所述长方体前端的下表面,密封板11与底板1、两个侧板8、顶板6焊接为一体。

本实施方式中尾部支撑板4的厚度与折流板的厚度相同;当机组突然降负荷时,疏冷段闪蒸的蒸汽可从顶部的放气孔5溢出,末尾开小孔还能使从小孔流入疏冷段的疏水得到充分冷却。所有疏水从疏水入口3进入疏冷段,开孔大小与具体的疏水量、壳体入口面积、管束的入口面积有关,通过限制疏水速度来确定,一般速度不大于0.6m/s,底板1与其它侧板8采取密封焊。顶板6的末端开2-Φ8的放气孔5,顶板6与侧板8进行密封焊,放气孔5能使机组突然降负荷时,疏冷段闪蒸的蒸汽溢出,在顶板6末尾开放气孔5还能使从小孔流入疏冷段的疏水得到充分冷却。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低压加热器底部进水淹没式疏水冷却段结构还包括多个滑动支座10,多个滑动支座10均不设置在底架壳体9的下表面。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低压加热器底部进水淹没式疏水冷却段结构的折流板组件7由多个第一折流板组7-1和多个第二折流板组7-2组成,多个第一折流板组7-1与多个第二折流板组7-2沿所述长方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交错设置在所述长方体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低压加热器底部进水淹没式疏水冷却段结构的每个第一折流板组7-1由两个并排设置的折流板组成,每个第一折流板组7-2由一个折流板组成。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