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抗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2020发布日期:2018-09-07 23:0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发生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电熨斗锅炉抗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配合电熨斗使用的蒸汽发生装置称为电熨斗锅炉,现有的工业电熨斗锅炉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压铸铝锅炉,即是铝采用压铸的方式成型,再通过硅胶密封,螺丝锁附起来;另外一种就是不锈钢锅炉,不锈钢锅炉是采用不锈钢板材通过拉深成型,并将拉深成型的上、下锅体焊接在一起,并锁上发热体,完成整个锅炉组件。

上述两种锅炉结构中,第一种的压铸铝锅炉结构的整体韧性很差,在做一部分安规测试时很难通过,另外当控制压力的元件失效时,锅炉内部压力很高,锅炉容易爆炸;另外一种的不锈钢锅炉结构,一般需要采用1.2mm的不锈钢板材进行拉深,以达到耐破、寿命等测试标准,但该方法成本太高,为了降低成本,可以采用0.8-1.0mm的不锈钢板材进行拉深,但是,由于钢板较薄,锅炉整体抗压力能力降低,特别是焊接在锅体上的部件与锅体的连接处容易拉裂、拉变形及控温不准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抗压能力高的锅炉抗压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锅炉抗压结构,包括上锅、下锅、拉杆及加热器,前述的上锅和下锅配合连接形成锅体,前述的拉杆固定于锅体上,前述的加热器设于下锅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锅上具有至少一个内凹或外凸的台阶。

作为改进,所述的拉杆贯穿通过上锅并里端与下锅的台阶焊接为一体。拉杆焊接在台阶上能提高焊接处的抗压力,防止焊接处出现拉裂、拉变形等情况。

改进,所述的加热体通过焊钉设于下锅体底部并用螺母固定,该焊钉的顶端与下锅体的台阶焊接为一体,以提高焊钉与下锅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阶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的拉杆贯穿通过上锅并里端与第一台阶焊接为一体,所述的加热体通过焊钉设于下锅底部并用螺母固定,该焊钉的顶端与第二台阶焊接为一体。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台阶与所述下锅为一体成型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锅体上设置台阶,使得锅体在受到内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具有一个延伸的空间,进而提升了锅体的抗压能力,防止锅体出现撕裂、变形等情况;同时,设于锅体上的拉杆使得锅体的受力大部分转移到拉杆上,降低了锅体本身的受力,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锅炉抗压结构,包括上锅1、下锅2、拉杆3和加热体4,上锅1和下锅2配合连接形成锅体,上锅1上设有与上锅相连通的进水接头11和出汽接头12,加热体4设于下锅2底部;下锅2上设有与下锅一体成型的内凹的台阶21,本实施例中台阶21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台阶21a和第二台阶21b,拉杆3的一端与第一台阶21a焊接为一体,另一端穿通过上锅1并与上锅1焊接连接,加热体4通过焊钉5设于下锅2底部并用螺母6固定,焊钉5的顶端与第二台阶21b焊接为一体。

在下锅2成型时,先在拉杆3及焊钉5的焊接处分别成型第一台阶21a和第二台阶21b,再在第一、第二台阶21a、21b上分别焊接拉杆3以及焊钉5,之后将上、下锅1、2焊接在一起,最后在焊钉5处装上加热体4,并采用螺母6固定,完成整个锅炉装配。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台阶21a、21b均为外凸结构,具体请参见图2。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第二台阶也可以分别为一个内凹、另一个外凸或一个外凸、另一个内凹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