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680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点火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由操作构件的点火操作使火焰从燃气喷嘴喷出的点火器具中,在通常情况下使锁定构件与器具本体卡止而进行点火锁定;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将卡止脱开就能解除点火锁定并进行点火的机构。
背景技术
虽然点火器具是一种通过火棒推入操作构件就能简单地进行点火的方便的器具,但由于要求其设有不能因不小心而点火、或发生偶然点火的锁定机构,因而至今已提出过设有各种机构的点火器具。
例如,在特开平8-6167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如下所述结构的点火器具,即、可在与操作构件移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地设置锁定部与操作构件的一部分发生干涉而进行点火锁定的锁定构件,配设将该锁定构件弹向锁定方向的施力构件,上述锁定构件还设有能克服施力构件而移动的解除操作部,将该解除操作部突出地设置在操作构件的操作部附近。
而且,在美国专利6,217,313号说明书中也公开了一种锁定机构,它是将锁定构件能滑动地设置在进行点火操作的操作构件的操作部的一部分上,当由施力构件将该锁定构件弹到锁定位置时,在操作构件内部延伸的臂部的前端与压电组件的一部分相干涉而形成锁定状态;在滑动操作到锁定解除位置时,将干涉脱开、使操作构件成为能动作的状态。
但是,在前者这种锁定机构中,由于锁定构件和将该锁定构件弹向锁定方向的弹簧构成的施力构件是用不同途径组装到器具本体上的,因而较难进行这些构件的组装,成为实现提高批量生产中的生产率的障碍。而且在点火操作时需要进行多阶段操作,因而在操作性方面也有难点。
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用与操作构件不同的途径对锁定构件和施力构件等这2个零件进行组装是较烦杂的工作,而且必需在使施力构件处于一定程度变形的状态下进行组装,就很难高效地将这些零件组装到配设着其他零件的器具本体内部。而且在通常使用状态下的点火操作时的锁定被解除操作也由于解除操作部是与操作构件分离的凸起状,因而该解除操作和操作构件的压入操作没有连贯性,成为多阶段的烦杂的操作,有时很难进行稳定的点火。
而在后者那样的锁定机构中,由于它的结构是锁定构件的臂部沿着操作构件的移动方向而延伸,会与操作构件内部的压电组件发生干涉,因而在操作构件的内部空间较窄的场合下,锁定构件的移动范围就很小,很难得到锁定位置和解除位置的稳定操作性,此外,由于臂部和压电组件的干涉部分较小,很难确保可靠的锁定状态和解除状态,在多次使用而前端磨损的场合下,有可能使机能受到影响。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锁定机构的点火器具,该锁定机构在由操作构件的操作而进行点火方面,确保良好的组装性的同时能进行点火锁定、锁定解除和自动恢复,还能提高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点火器具包括器具本体、燃气储存槽部、对从该燃气储存槽部向燃气喷出喷嘴供给的燃气进行开关的阀门机构、进行电点火用的发火装置和进行点火操作的能自由滑动的操作构件,其特征在于,设有与上述操作构件成一体地向点火操作方向移动、而且设置成能在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操作的锁定构件,沿着该锁定移动方向延伸地设置在该锁定构件上、与形成在上述器具本体上的卡合部发生干涉而将上述操作构件的点火操作锁定的锁定部,以及将上述锁定构件弹向锁定位置的施力构件,在操作上述锁定构件而将点火锁定解除的状态下,使操作构件与该锁定构件一起滑动而进行点火操作,随着操作构件的回归移动、使锁定构件自动地回归到锁定位置。
本发明的点火器具最好是将组装着上述锁定构件和上述施力构件的上述操作构件组装到上述器具本体上而构成。
最好上述锁定构件是兼作为上述操作构件的操作部分而与该操作构件成一体地设置的。
可以借助将上述锁定构件和上述操作构件组合而配设成可使上述发火装置的一部分移动到能点火的位置。
上述锁定构件也可以配设在上述操作构件内。
另一方面,最好是由与上述操作构件的点火操作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构件形成上述器具本体的卡合部,上述锁定构件的锁定部卡止在其前端部上。
上述锁定构件的锁定部最好是在由上述器具本体的卡合部保持在锁定解除状态保持下能沿着点火操作方向移动。
上述器具本体的卡合部也可以设有上述锁定构件的锁定部插通的纵沟。
上述器具本体的卡合部可以形成并配设在该器具本体的内部。而且,上述锁定构件的锁定部也可以配设在上述器具本体的内部。
上述发火装置由压电组件、电池式放电组件、通电发热组件等构成,是随着操作构件的操作进行点火的组件。
用本发明的点火器具,由施力构件的作用使锁定构件处于锁定位置时,使锁定构件的锁定部处于与器具本体的卡合部发生干涉的状态,阻止操作构件的移动而进行点火锁定。而一旦克服施力构件的施力而将锁定构件操作到解除位置,则上述锁定部也移动,其与卡合部的干涉脱开,由此就能使操作构件移动,由操作构件的操作、在喷出的燃气上进行点火。一旦将操作构件和锁定构件的操作解除,随着操作构件回归移动、由施力构件的施力使锁定构件的锁定部移动到与器具本体的卡合部发生干涉的位置,自动地回归到上述的点火锁定状态,由于在不使用时操作构件总是不能点火操作,能防止不小心的点燃,因而能得到所要求的锁定机能。
根据本发明的点火器具,由于在操作构件的点火操作之前必需进行锁定构件的锁定解除的操作,不知道合适使用方法的人是很难进行锁定解除操作的,因而能阻止不小心引起的点火;而借助在回归移动时能自动地回归到锁定状态,即使不放置在锁定解除状态,也能确保在熄火状态下可靠的锁定状态,从而能提高可靠性。由于使锁定构件的锁定部沿着锁定移动方向延伸、并使其与器具的卡合部发生干涉而得到锁定状态,因而能确保较大的锁定构件的移动范围,能得到可靠的锁定状态,有优良的向锁定解除位置的操作性。而且,能将锁定构件的解除操作和操作构件的压入操作相联系地进行、使点火操作不再是多阶段操作、而是一连串地进行,从而能得到操作性优良、稳定点火的点火器具。
此外,能预先将锁定构件和施力构件和操作构件组装成一体之后组装到器具本体上,能高效地进行组装、能提高批量生产中的生产率。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具处于点火锁定状态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点火器具处于点火操作状态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图3A是图1所示的锁定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3B是图1所示的锁定机构的组装状态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具处于点火锁定状态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点火器具处于点火操作状态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图6A是图4所示的锁定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6B是图4所示的锁定机构的组装状态的斜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具处于点火锁定状态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点火器具处于锁定解除状态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着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图3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由点火棒构成的点火器具,图1是主要部分断面图,图2是动作状态的断面图,图3A和图3B是锁定机构的斜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具(点火棒)1由器具本体2、成棒状延伸的延长前端部分3(图中省略表示前端部分)构成。器具本体2由合成树脂成形的燃气储存槽部5和中间壳体6形成,中间壳体6是在上述燃气储存槽部5的前方大致中央沿纵向分割的,图1和图2表示中间壳体6的一个。
在器具本体2的基端侧(图的右侧)设有燃气储藏室(图中没有表示),用于将丁烷燃气等高压燃气收容在燃气储存槽部5内,在该燃气储藏室的上部侧壁部分上配设着阀门机构8,对燃气的供给进行开关。该阀门机构8具有加装在上述燃气储藏室的燃气被送出的燃气通路中的喷嘴构件10。该喷嘴构件10的前端部分与转动杆14的一端部相卡合,该转动杆14对该喷嘴构件10进行打开操作,由该转动杆14的动作使喷嘴构件10向前方移动,使燃气通路打开而进行燃气的供给,另一方面,由配设在阀门机构8内的弹簧使喷嘴构件10后退移动,将燃气通路关闭而停止燃气的供给。阀门机构8设有向外部突出的火焰调整旋钮13,通过其转动就能调整燃气的供给量,即调整火焰的大小。
在喷嘴构件10的最前端部的延长线上还配设着连接器构件16,由此使喷嘴构件10与燃气管路18相连接。该燃气管路18一直延伸到延长前端部3的前端部,与图中没有表示的燃气喷出喷嘴相连接,将燃气送出。
在上述器具本体2的中间壳体6中,在上述阀门机构8的一侧配设着能与该阀门机构8的中心线平行地自由滑动的操作构件20,在该操作构件20的内部和上述燃气储存槽部5之间配置着一个作为发火装置的压电组件22。
上述操作构件20具有从中间壳体6的开口自由滑动地支持在内部的箱状底部20b,在该箱状底部20b的前面部设置着兼用作操作部分的下述的锁定构件25(参照图3B)。在箱状底部20b的阀门机构8侧的端部设有沿滑动方向延长的脚部20d。在点火移动时,该脚部20d与上述转动杆14的端部相连接,由此就能使其转动。
上述转动杆14形成大致L字形,以中间部分的支点为中心而保持成能自由转动,由上述操作构件20的脚部20d的进行转动操作,随着点火操作的转动使上述阀门机构8的喷嘴构件10向打开方向拉出地前进移动。
上述压电组件22是供给放电电压的构件,进行伸缩动作的滑板部22a被嵌装在上述操作构件20的箱状底部20b内的中壁20e的上部一侧,随着该操作构件20的后退动作而使滑板部22a没入移动,由此产生放电电压。与该压电组件22的一个极相连接的引线23与图中没有表示的放电电极相连接。而另一个极是经过图中没有表示的路径而与喷出燃气的喷嘴相连接。
上述中间壳体6在与延长部3成直线状相连的部位一侧、在上述操作构件20的前侧形成手指插入的空间、同时成一体地设有包围的保护框6a。在处于非操作状态的操作构件20的前端上部的中间壳体6(器具本体2)内部的内表面上,具有从两侧与操作构件20的点火操作方向平行地向中心方向突出地配设的板状构件形成的卡合部6b、6b。两侧的卡合部6b、6b的内侧面如图3A所示、在中央部分,以比下述的锁定构件25的锁定部25b还窄的幅度而相互接近,该卡合部6b、6b的前侧端面能与该锁定部25b卡止。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点火器具1上还设置着锁定机构,以限制上述操作构件20的点火动作。该锁定机构设有对上述操作构件20的点火操作进行锁定或解除的、装在上述操作构件20上的锁定构件25和由螺旋弹簧形成的施力构件26。
锁定构件25兼用作上述操作构件20的操作部分,能沿着与操作构件的移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进行滑动、而且与操作构件20不分离地安装在操作构件20的前面整个面上。该锁定构件25如图3A所示,在大致呈矩形的底板25a的上端部设有向上方(锁定移动方向)延伸地突出的锁定部25b,底板25a的前表面形成操作部25c(锁定解除操作部和点火操作部),该操作部25c被做成弯曲的、设有便于手指作用的凹凸形状。而且在底板25a背面的上部两侧设有向后方突出并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滑动凸起25d,在该滑动凸起25d上形成向前端的侧方突出的防止脱出的凸起。在上述滑动凸起25d下方的底板25a的背面上还设有支承部25e,它是向后方突出成板状、下面附设着圆筒状凸起。
另一方面,在上述操作构件20的箱状底部20b的前端上部设有在两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引沟20f。锁定构件25的滑动凸起25d从前面一侧压入并嵌装在该导引沟20f中,这时,将上述支承部25e插入到操作构件20的箱状底部20b的中壁20e下方的空间中,组装成图3B所示那样、使螺旋弹簧构成的施力构件26朝下地安装在圆筒状凸起上的状态。
由锁定构件25相对于上述操作构件20的组装,使锁定构件25能上下移动到上方的锁定位置(参照图1)和下方的锁定解除位置(参照图2),而且由被压缩地安装在锁定构件25的支承部25e和箱状底部20b的对向内壁之间的施力构件26的施力、将锁定构件25弹向锁定部25b从操作构件20突出的上方的锁定位置的方向。
一旦将安装着上述锁定构件25的操作构件20组装到中间壳体6上,就形成这样的结构,即、在被弹向上方的锁定位置,锁定部25b配置在中间壳体6内、与卡合部6b发生卡合而干涉;在移动到下方的锁定解除位置时、两者的干涉就被解除,此外,锁定解除状态的锁定部25b还能随着压入点火操作而沿着卡合部6b的下表面进行移动。
下面,对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具1的锁定机构的作用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状态是锁定构件25上升的锁定位置(放置位置),在这个状态下,即使进行操作构件20的点火用的移动操作,具体地说、即使如压入操作构件20那样地操作锁定构件25的前面操作部25c,但由于锁定构件25的锁定部25b与器具本体2的卡合部6b相抵接而形成点火锁定,不能进行上述的压入动作,因而不能进行点火操作。
接着,在使用点火器具1时,如图2所示,一旦使锁定构件25沿着与操作构件20的操作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向下方的锁定解除方向滑动操作,则该锁定部25b从卡合部6b的前端向下方移动而使干涉脱开,点火锁定被解除,就能进行将操作构件20压入的点火操作。在维持该状态的同时,借助对锁定构件25和操作构件20压入操作,就能进行燃气的供给和放电点火而点燃。
在为了结束使用而将手离开锁定构件25的操作部25c时,由压电组件22内的弹簧的作用下操作构件20突出移动并恢复到初始的位置,同时由施力构件26的施力使锁定构件25移动到锁定位置,自动地回归到锁定部25b与卡合部6b发生干涉的图1的点火锁定状态。
<第2实施方式>
图4是设有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的点火器具的主要部分断面图;图5是表示动作状态的断面图;图6A和图6B是锁定机构的斜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具11中的锁定机构除了锁定构件27和卡合部6c的形态不同外,操作构件20、压电组件22(发火装置)和施力构件26等其余部分都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因而相同部分都标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构件27的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锁定构件25相反地构成。
锁定构件27兼用作上述操作构件20的操作部分、能沿着与操作构件的移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进行滑动、而且与操作构件20不分离地装在操作构件20的整个前面上。该锁定构件27如图6A所示、在大致呈矩形的底板27a的上端部设有向上方(锁定移动方向)延伸地突出的大致呈T字形状的锁定部27b,底板27a的前表面形成操作部27c,该操作部27c被做成弯曲的、设有便于手指作用的凹凸形状。而且在底板27a背面的上部两侧设有向后方突出并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滑动凸起27d,在该滑动凸起27d上形成向前端的侧方突出的防止脱出的凸起。在底板27a的背面的下端部附近还设有支承部27e,它是向后方突出成板状、上面附设着圆筒状凸起。上述锁定部27b设置成大致呈T字形状,它是由直立地设置在底板27a的上部中央的细幅的连接头部以及在其上端向两侧延伸地连续设置的横棒部构成。
另一方面,由形成在中间壳体6上的板状构件构成的卡合部6c、6c如图6A所示,在处于非操作状态的操作构件20的前端上部的中间壳体6(器具本体2)的内部的内表面上、从两侧与操作构件20的点火操作方向相平行地朝中心方向突出,两侧的卡合部6c、6c的内侧面以在中央部分形成纵沟6d的方式具有比上述锁定部27b的连接头部的幅度还宽的间隔相互对向。该卡合部6c、6c的前侧端面和锁定部27b的横棒部是可卡止的。
上述的锁定构件27组装到上述操作构件20是从前面一侧将锁定构件27的滑动凸起27d压入并嵌装到箱状底部20b的导引沟20f中,将上述支承部27e插入到操作构件20的箱状底部20b的中壁20e下方的空间中,组装成图6B所示那样、使螺旋弹簧构成的施力构件26朝上地安装在圆筒状凸起上的状态。由此,锁定构件27能上下移动到下方的锁定位置(参照图4)和上方的锁定解除位置(参照图5),而且由被压缩地安装在锁定构件27的支承部27e和箱状底部20b的中壁20e之间的施力构件26的施力、将锁定构件27弹向锁定部27b接近操作构件20的下方的锁定位置的方向。
一旦将装着上述锁定构件27的操作构件20组装到中间壳体6上,就形成这样的结构,即、则在被弹向下方的锁定位置上、锁定部27b配置在中间壳体6内,其横棒部与卡合部6b的前端部卡合而干涉;在移动到上方的锁定解除位置时两者的干涉被解除,而且,锁定解除状态的锁定部27b的横棒部还能随着压入点火操作而移动到卡合部6c的上方、锁定部27b的连接头部在纵沟6d内进行移动。
下面,对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具11的锁定机构的作用进行说明。图4所示的状态是锁定构件27下降的锁定位置(放置位置),在该状态下,即使进行操作构件20的点火用的移动操作,具体地说、即使如将操作构件20压入那样地操作锁定构件27的前面操作部27c,但由于锁定构件27的锁定部27b的横棒部与器具本体2的卡合部6c相抵接而形成点火锁定,不能进行上述的压入动作,因而不能进行点火操作。
接着,在使用点火器具11时,如图5所示,一旦使锁定构件27沿着与操作构件20的操作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向上方的锁定解除的方向移动,则该锁定部27b的横棒部移动到卡合部6c的前端上方而使干涉脱开,点火锁定被解除,使锁定部27b的连接头部与纵沟6d一致,就能进行操作构件20的压入点火操作。在维持该状态的同时,借助对锁定构件27和操作构件20压入操作,就能进行燃气的供给和放电点火而点火。
在为了结束使用而将手离开锁定构件27的操作部27c时,由压电组件22内的弹簧的作用而使操作构件20突出移动并恢复到初始的位置,同时由施力构件26的施力使锁定构件27下降移动到锁定位置,自动地回归到锁定部27b的横棒部与卡合部6c发生干涉的图4的点火被锁定状态。
<第3实施方式>
图7是设有本发明再一个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的点火器具的主要部分断面图,图8是表示锁定解除状态的断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具(再一个实施方式的点火棒)12由形态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器具本体4和从该器具本体4的中央延伸成棒状的延长前部7(图中将前端部分省略)构成。器具本体4由合成树脂成形的燃气储存槽部9、以及在其前方大致中央被纵向地分割的中间壳体60形成,图7和图8表示中间壳体60的一方。该中间壳体60在中央部形成开有手指插入窗60a的圆状。
器具本体4的基端侧(图中的右侧)的燃气储存槽部9设有收容丁烷燃气等高压燃气的燃气储藏室(图中没有表示),在该燃气储藏室的下部侧的壁部分上配设着与上述同样的阀门机构8,其对燃气的供给进行开关。该阀门机构8设有同样的对燃气通路进行开关的喷嘴构件10、对该喷嘴构件10进行打开操作的转动杆14和火焰调整旋钮13。在喷嘴构件10的最前端部配设着连接器构件17并与燃气管19(在图7、图8中、将断面的影线省略)相连接,送给燃气。
设置着能与上述阀门机构8的侧方平行地自由滑动的操作构件30、作为发火装置的一种的压电组件32。操作构件30设有从而对中间壳体60的手指插入窗60a的开口自由移动地支持在内部的箱状底部30b,该箱状底部30b的前面部设有锁定构件29、其兼作为操作部分。
上述压电组件32是滑动部32a嵌装在上述操作构件30的箱状底部30b的上部侧背部上,在该滑动部32a上设有凸起部32b,随着上述操作构件30的后退动作而使滑动部32a后退移动,由此产生放电电压;上述凸起部32b还与大致呈L字形的转动杆14的端部相抵接而使其转动,由此使喷嘴构件10朝打开方向前进移动。在该压电组件32的一个极上连接着端子板35,与端子板35相连接的引线33与图中没有表示的放电电极相连接;压电组件32的另一个极由上述凸起部32b、经过转动杆14、连接器构件17、插入在燃气管19内的引线34而与图中没有表示的燃气喷出喷嘴相连接。
上述中间壳体60在处于非操作状态的操作构件30的前端上部的手指插入窗60a的一侧部设有卡合部60b,它是由与操作构件30的点火操作方向平行地配设的壳体壁面的板状构件形成的。在该卡合部60b的前端侧部位上开有贯通孔60c、锁定构件29的锁定部29b能插入到该贯通孔60c中;卡合部60b的前侧端面(贯通孔60c的开口后端)能与锁定构件29的锁定部29b卡止。
对上述操作构件30的点火操作进行锁定或解除的锁定构件29由安装在操作构件30上的螺旋弹簧构成的施力构件26弹向锁定方向(图中的上方)。
锁定构件29兼作为操作构件30的操作部分、并安装在操作构件30的除了框架的整个前面上,使它能沿着与操作构件30的移动方向大致相垂直的方向进行滑动、而且与操作构件30不脱离。该锁定构件29在大致呈矩形的底板29a的上端部设有锁定部29b,它是向上方(锁定移动方向)延伸、并突出成销状;底板29a的前表面被做成弯曲的、设有便于手指作用的凹凸形状的操作部29c。底板29a的背面的上部两侧设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的、向后方突出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滑动凸起29d。在上述底板29a的上端部背面还设有向后方突出成板状、由下表面支承施力构件26的上端的支承部29e。
另一方面,将上述操作构件30的箱状底部30b的上半部形成凹部30c,在它的两侧设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引沟30f。将滑动凸起29d插入到该导引沟30f中、将锁定构件29组装到操作构件30上,这时。就将施力构件26安装在上述支承部29e和凹部30c的底部的中壁30e之间。
借助锁定构件29相对于上述操作构件30的组装,锁定构件29能在上方的锁定位置(参照图7)和下方的锁定解除位置(参照图8)之间上下移动,而且由压缩地安装在锁定构件29的支承部29e和箱状底部30b的中壁30e之间的施力构件26的施力、锁定构件29被弹向锁定部29b从操作构件30突出的锁定位置。
一旦将装着上述的锁定构件29的操作构件30组装到中间壳体60上,锁定部29b在被弹向上方的锁定位置而被插入到中间壳体60的贯通孔60c中,与卡合部60b的前端部卡合而干涉;在移动到下方的锁定解除位置时,锁定部29b从贯通孔60c脱出而解除两者的干涉,而且随着压入点火操作、处于锁定被解除状态的锁定部29能沿着结合面60b的下面移动。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具12的锁定机构的作用进行说明。图7所示的状态是使锁定构件29上升的锁定位置(放置位置),在该状态下,即使进行操作构件30的点火用的移动操作,具体地说、即使将操作构件30压入地对锁定构件29的前面操作部29c进行操作,由于锁定构件29的锁定部29b与器具本体4的卡合部60b相抵接而使点火被锁定,不能进行上述的压入动作,因而点火操作不能进行。
其次、在使用点火器具1的场合下,如图8所示,一旦使锁定构件29沿着与操作构件30的操作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进行滑动、即、沿着向下方的锁定解除方向滑动,该锁定部29b从卡合部60b的前端向下方移动而使干涉脱开、点火锁定被解除,就能将操作构件30压入而进行点火操作。在维持该状态的同时对锁定构件29和操作构件30进行压入操作就能进行燃气的供给和放电点火而点火。
在为了结束使用而将手离开锁定构件29的操作部29c时,由压电组件32内的弹簧使操作构件30突出移动并恢复到初始的位置,而且由施力构件26的施力使锁定构件29移动到锁定位置,自动地回归到使锁定部29b插入到贯通孔60c中而与卡合部60b发生干涉的图7所示的点火锁定状态。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锁定构件25、27、29装在操作构件20、30的整个前面上,兼作为点火操作的操作部分而配设成一体。但也可以把固定在该操作构件上的操作部设置在操作构件20的前面,将锁定构件能滑动装在操作构件20的一部分上;也可以将锁定构件配设在操作构件内。
作为进行电点火的发火装置,除了将上述的具备产生放电电压的压电元件的压电组件22、32之外,还可以使用电池式放电组件、通电放热组件等,前者是设有将电池作为电源而产生放电电压的放电回路;后者是将电池作为电源而对发热线供电,在这些发火装置中,根据操作构件的操作而使接点进行开关动作,而且附设着使操作构件进行回归动作的弹簧。
权利要求
1.一种点火器具,包括器具本体、燃气储存槽部、对从该燃气储存槽部向燃气喷出喷嘴供给的燃气进行开关的阀门机构、进行电点火用的发火装置和进行点火操作的能自由滑动的操作构件,其特征在于,设有与上述操作构件成一体地向点火操作方向移动、而且设置成能在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操作的锁定构件,沿着该锁定移动方向延伸地设置在该锁定构件上、与形成在上述器具本体上的卡合部发生干涉而将上述操作构件的点火操作锁定的锁定部,以及将上述锁定构件弹向锁定位置的施力构件,在操作上述锁定构件而将点火锁定解除的状态下,使操作构件与该锁定构件一起滑动而进行点火操作,随着操作构件的回归移动、使锁定构件自动地回归到锁定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具,其特征在于,将组装着上述锁定构件和上述施力构件的上述操作构件组装到上述器具本体上而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构件是兼作为上述操作构件的操作部分而与该操作构件成一体地设置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具,其特征在于,借助将上述锁定构件和上述操作构件组合而配设成可使上述发火装置的一部分移动到能点火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构件配设在上述操作构件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器具本体的卡合部是与上述操作构件的点火操作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构件,上述锁定构件的锁定部卡止在前端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火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构件的锁定部在由上述器具本体的卡合部保持在锁定解除状态下能沿着点火操作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火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器具本体的卡合部设有上述锁定构件的锁定部插通的纵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器具本体的卡合部是与上述操作构件的点火操作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器具本体的壁构件,上述锁定构件的锁定部卡止在开有贯通孔的前端部上。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器具本体的卡合部配设在该器具本体的内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器具本体的卡合部是与上述操作构件的点火操作方向平行地延伸配设在该器具本体内部的构件,上述锁定构件的锁定部卡止在前端部上。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构件的锁定部配设在上述器具本体内部。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器具本体的卡合部配设在上述器具本体的内部,而且上述锁定构件的锁定部也配设在上述器具本体的内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由操作构件(20)的操作而进行点火的点火器具(1)、设有在非操作状态下使操作构件(20)锁定的锁定构件(25),点火之后自动地回归到锁定状态,能改善操作性和能提高组装性。其中,与操作构件(20)成一体地向点火操作方向移动的锁定构件(25)设置成能在锁定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移动操作,该锁定构件(25)的在锁定移动方向延伸的锁定部(25b)与器具本体(2)的卡合部(6b)发生干涉而将操作构件(20)的点火操作锁定。由施力构件(26)将锁定构件(25)弹向锁定位置。在对锁定构件(25)进行操作而解除了点火锁定的状态下,使操作构件(20)与锁定构件(25)一起滑动而进行点火操作。
文档编号F23Q2/00GK1529802SQ0281430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6日
发明者中村保昭, 森下利教, 教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