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封火装置的型煤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333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有封火装置的型煤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型煤锅炉,特别是一种设有封火构造的型煤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型煤锅炉,特别是卧式型煤锅炉,封火是在锅炉的烟囱道上加一可关闭的档板,需要封火时,用档板将烟囱封堵住,使烟囱失去抽力作用。这样的方式虽能在一定成度上起到封火目的,但由于型煤不同于散煤,型煤对空气的阻力小,而且煤锅炉构造上开设的一些炉门、炉孔等开口漏风。因此,锅炉的燃烧速度仍然较快,封火效果不理想,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另外由于烟囱被档板关闭后,炉膛内的烟气失去烟囱的吸力,炉膛内形成正压,炉膛内烟气通过锅体上的炉门、炉孔缝隙流出,造成对锅炉房空气污染。同时煤依然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与锅内对流区受热面换热,即损失了热能,又使锅炉的各炉门、炉口温度大大升高,使进煤机构装置、炉门、除渣装置等过热变形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设有封火装置的型煤锅炉。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炉体1、炉排2、炉膛3、开设在炉膛前端的出烟道4、炉体内上部的横向对流换热烟腔5、与对流烟腔5相连的烟囱7、开设在炉体1前部的进煤装置、开设在炉体后部的出渣装置等,其特征是对应炉排的燃烧区的前部,即炉排的中后部开设有与炉体内的对流换热烟腔5相通连的封火烟道6,并在该烟道6和炉膛前端的出烟道4上分别设有挡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正常燃烧时,烟气在烟囱7抽力下由炉膛3前部的出烟道4进入对流换热烟腔5换热后从烟囱7排出。此时炉排后部不断燃烧的型煤高热烟气,不断加热前部未燃烧区的型煤,使其逐步升温开始燃烧。当关闭炉膛3前端的正常燃烧出烟道4的挡板、打开封火烟道6的挡板时,已燃烧区的型煤的高温烟气由封火烟道6直接进入对流换热烟腔5,高温烟气不向炉排上前部的未燃烧区的型煤流动,未燃烧区的型煤不被加热或加热较慢,未燃型煤只借助已燃型煤的传热才能达到燃点开始慢慢燃烧,达到锅炉封火的目的。同时,出渣端型煤得以充分燃烧,充分利用煤能,并降低除渣温度。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封火效果好。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炉体1、炉排2、炉膛3、开设在炉膛前端的出烟道4、炉体内上部的横向对流换热烟腔5、炉体后部与烟腔5相连的烟囱7、开设在炉体1前部的进煤装置、开设在炉体后部的出渣装置,对应炉排的燃烧区的前部,即炉排的中后部设有与炉体内上部的对流换热烟腔5相通连的封火烟道6,并在该封火烟道6和炉膛前端的出烟道4上分别设有挡板装置。附图实施例所示,封火烟道6横向向前与对流换热烟腔5的前端部相通连,在炉体1前端对应出烟道4和封火烟道6设有推拉挡板9,挡板9的前后移动分别打开和关闭出烟道4和封火烟道6。封火烟道6与换热烟腔5的前端部相通连,这样由封火烟道6流出的热烟气可完全流过换热烟腔5,可以充分利用热烟气换热。
权利要求1.设有封火装置的型煤锅炉,包括有炉体(1)、炉排(2)、炉膛(3)、开设在炉膛前端的出烟道(4)、炉体内上部的横向对流换热烟腔(5)、与烟腔(5)相连的烟囱(7)、开设在炉体(1)前部的进煤装置、开设在炉体后部的出渣装置,其特征是,对应炉排的燃烧区的前部,即炉排的中后部设有与换热烟腔(5)相通连的封火烟道(6),并在封烟道(6)和出烟道(4)上分别设有挡板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锅炉,其特征是,封火烟道(6)与换热烟腔(5)的前端部相通连,在炉体(1)上对应出烟道(4)和封火烟道(6)设有推拉挡板(9),挡板(9)的前后移动分别打开和关闭出烟道(4)和封火烟道(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有封火装置的型煤锅炉,包括有炉体(1)、炉排(2)、炉膛(3)、出烟道(4)、换热烟腔(5)、烟囱(7)、开设在炉体(1)前部的进煤装置和后部的出渣装置,其特征是,对应炉排的燃烧区的前部开设有与换热烟腔(5)相通连的封火烟道(6),并在封火烟道(6)和出烟道(4)上分别设有挡板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封火效果好,当封火时,已燃烧区的型煤的高温烟气由封火烟道(6)直接进入对流换热烟腔(5),未燃烧区型煤只能缓慢燃烧,达到锅炉封火的目的。
文档编号F23L13/00GK2632513SQ0321346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9日
发明者尹玉君 申请人:尹玉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