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红外线燃烧器的文氏管装置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487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瓦斯红外线燃烧器的文氏管装置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瓦斯红外线燃烧器改良,尤其是指一种通过陶片接收瓦斯燃烧的热量,使陶片燃烧产生红外线波长达到加热的瓦斯红外线燃烧器文氏管装置改良。
背景技术
目前瓦斯红外线燃烧器的文氏管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外置型如图1所示,其燃烧器本体10利用冲压方式成型的中空壳体,该壳体大致上为一长方体而具有略呈拱型的底部,底部中央部位设有一进气通口101,其文氏管20略呈L状,设置于燃烧器本体10下侧,与燃烧器本体10底部的进气通口101周缘焊接,使瓦斯与空气混合后由该文氏管20流经进气通口101,进入燃烧器本体10内部燃烧,藉以产生热能及传达热能,另外其燃烧器本体10内部水平锁结一长矩形导流板30,与燃烧器本体10内部底面形成一适当间距,且该导流板30底面偏离进气通口101中心点的位置设有一垂直状挡片301,用于引导瓦斯分散,达到较均匀燃烧的效果。
另一种内置型如图2所示,其燃烧器本体40利用冲压方式成型的中空壳体,该壳体大致上为一长方体,其一端面设置一圆孔401,其文氏管50呈直管状,由燃烧器本体40的圆孔401穿入焊接固定,使瓦斯与空气混合后得由该文氏管50进入燃烧器本体40内部燃烧,藉以产生热能及传达热能,再者其燃烧器本体10内部于文氏管50前侧位置固设一遮气装置60,该遮气装置60上设有平均分布的气孔,用于引导瓦斯分散,达到较均匀燃烧的效果。
如上所述的目前瓦斯红外线燃烧器,其在设计结构上不够理想,具有以下的缺点1.其文氏管20、50呈独立构件,设置于燃烧器本体10、40外侧或内部焊接固定,因而不仅体积较大,尤其是使用在空间狭小的炉体,造成使用上相当的不便,且成型不易、组装复杂、结构耐用性不佳。
2.其瓦斯进气时会产生撞击回弹逆流的情形,尤其是内部空间狭小的炉体,文氐管又设置于内部时,空气混合率不足,易造成回火及热传导不平均的现象。
3.使用时,如为垂直状竖立时,因瓦斯气体上飘,而容易造成只有上方有热能产生的情况,实用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本发明人有鉴于此,本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精益求精的目的,积极不断地加以研究改良,并经多方探讨与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推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瓦斯红外线燃烧器的文氏管装置改良,其包括一燃烧器本体,其大致为矩形中空壳体,该壳体一端面设置一连接套管,上端设置一垂直向外扩张的阶缘及一水平往外延伸的固定板;一文氏管,成型于燃烧器本体底部,一部份位于燃烧器本体内侧,另一部份位于燃烧器本体外侧,其成型方式有分开成型及一体成型两种,分开成型于燃烧器本体以冲压方式成型时,一并在底部成型一文氏管下半部,该文氏管下半部尾端呈圆弧状,再将另行冲压成型的文氏管上半部焊接在对应处而组成,一体成型在燃烧器本体成型如铸造时,一并成型在燃烧器本体底部内外侧;一混合进气管,其一端套接在燃烧器本体的连接套管内焊接固定;一导流器,断面略呈W状,其两侧各延伸一水平状搭接凸缘,另其弯折面上等距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通气孔,并通过该两侧的搭接凸缘,搭接在燃烧器本体的阶缘上固定;一陶片,套置于燃烧器本体的阶缘内,并叠置在导流器两侧的搭接凸缘上;两抵压片,呈L型,对合呈长方形框状以锁结组件固设在燃烧器本体的固定板上,而抵压固定陶片及导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其文氏管成型在燃烧器本体底部,一部份位于燃烧器本体内侧,另一部份位于燃烧器本体外侧,从而可有效减少体积、提高使用方便性,以及成型容易、组装方便、结构耐用性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其瓦斯进气时可通过文氏管的曲线及文氏管下半部圆弧状尾端形成导引作用,有效引导瓦斯与空气混合的气体进入燃烧器本体内部,防止逆流回火的现象,并能顺利将气体引导向上,令陶片可进行全面均匀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其使用时无论是平放或垂直置放,均可藉W状导流器弯折面相互交错排列的通气孔,有效将混合气体导引平均分布,而达到燃烧器热传导效益较平均的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瓦斯红外线燃烧器文氏管装置改良,可得到下述的效果1.其文氏管2成型于燃烧器本体1底部,一部份位于燃烧器本体1内侧,另一部份位于燃烧器本体1外侧,因而可有效减少体积,提升使用方便性,以及成型容易、组装方便、结构耐用性佳。
2.其瓦斯进气时可通过文氏管2的曲线及文氏管下半部21的圆弧状尾端211形成导引作用,而有效引导瓦斯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顺利进入燃烧器本体1内部,防止逆流回火的现象,且能顺利将气体引导向上,使陶片5达到全面均匀燃烧。
3.其使用时可通过W状导流器4弯折面42相互交错排列的通气孔421,有效将混合气体导引平均分布于燃烧器本体1内部,从而达到燃烧器热传导效益平均的效果,而且当使用状态为垂直状竖立时,依然可将混合气体导引平均分布,从而具有较佳的实用性。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组合剖面图。
图2为另一现有技术的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本体的反面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状态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燃烧器本体ll 连接套管
12阶缘13 固定板131 固定孔 2文氏管21文氏管下半部211 尾端22文氏管上半部221 连接弧缘222 连接凸片3混合进气管4 导流器 41 搭接凸缘42弯折面 421 通气孔5 陶片6抵压片61锁结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及图4本实用新型燃烧器本体的反面立体图所示,其包括一燃烧器本体1、一文氏管2、一混合进气管3、一导流器4、一陶片5及两抵压片6,其中燃烧器本体1大致为矩形中空壳体,该壳体一端面往内延伸一连接套管11,上端设置一垂直向外扩张的阶缘12及一水平往外延伸的固定板13,固定板13上设置复数固定孔131,文氏管2成型于燃烧器本体1底部,一部份位于燃烧器本体1内侧,另一部份位于燃烧器本体1外侧,其成型方式有分开成型及一体成型两种,分开成型如图所示,在燃烧器本体1以冲压方式成型时,一并在底部成型一具曲状弧凹,而且尾端211呈圆弧状的文氏管下半部21,再将另行冲压成型的文氏管上半部22焊接于对应处对合组成,该文氏管上半部22设置有与文氏管下半部21对应的曲状弧凹,其一端设置一连接弧缘221,两侧各延伸一水平状连接凸片222,该连接弧缘221贴抵于燃烧器本体1的连接套管11上,两连接凸片22贴抵于文氏管下半部21两侧,一体成型在燃烧器本体1成型如铸造时,一并于燃烧器本体1底部内外侧成型文氏管2,导流器4断面概呈W状,其两侧各延伸一水平状搭接凸缘41,弯折面42上等距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通气孔421,抵压片6呈L型,其上设有复数锁结孔61。
另如图5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及图6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所示,混合进气管3一端套接在燃烧器本体1的连接套管11内缘焊接固定,导流器4两侧的搭接凸缘41搭接在燃烧器本体1的阶缘12上,陶片5套置在燃烧器本体1的阶缘12内,而叠置在导流器4的两搭接凸缘41上方,接着将两抵压片6对合呈长方形框状贴抵在燃烧器本体1的固定板13上,并以拉钉穿过固定板13的固定孔131及两抵压片6的锁结孔61铆结固定,令两抵压片6抵压固定陶片5及导流器4,即完成组合。
如图7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状态示意图及图8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状态示意图所示,使用时,瓦斯与空气由混合进气管3经文氏管2进入燃烧器本体1内部,而通过文氏管2的缩径曲线配合文氏管下半部21圆弧状尾端211形成导引作用,以及通过导流器4弯折面42相互交错排列的通气孔421,有效将瓦斯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导引平均分布,而使热传导效益较平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突破性的结构,具有改良的实用新型内容,能够达到产业上利用性与进步性,而且本实用新型未发布在任何刊物上,具有新颖性,符合专利法第九十七条、第九十八条的规定。
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而且按照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各种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所涵盖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瓦斯红外线燃烧器的文氏管装置改良,其瓦斯红外线燃烧器包括一燃烧器本体、一文氏管、一混合进气管、一导流器、一陶片及两抵压片,其中燃烧器本体为矩形中空壳体,该壳体一端面设置一连接套管,上端设置一垂直向外扩张的阶缘及一水平往外延伸的固定板,陶片套置于燃烧器本体的阶缘内,其特征在于文氏管成型于燃烧器本体底部,一部份位于燃烧器本体内侧,另一部份位于燃烧器本体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红外线燃烧器的文氏管装置改良,其特征为,文氏管的成型方式有分开成型及一体成型两种,分开成型在燃烧器本体以冲压方式成型时,一并在底部成型一文氏管下半部,再将另行冲压成型的文氏管上半部焊接在对应处而组成,一体成型于燃烧器本体成型时,一并成型于燃烧器本体底部内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瓦斯红外线燃烧器的文氏管装置改良,其特征为,文氏管下半部尾端呈圆弧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瓦斯红外线燃烧器的文氏管装置改良,其特征为,文氏管上半部一端设置一连接弧缘,两侧各延伸一水平状连接凸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红外线燃烧器的文氏管装置改良,其特征为,导流器断面呈W状,其两侧各延伸一水平状搭接凸缘,另其弯折面上等距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通气孔,通过该两侧的搭接凸缘搭接在燃烧器本体的阶缘上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瓦斯红外线燃烧器的文氏管装置改良,其包含有一燃烧器本体、一文氏管、一混合进气管、一导流器、一陶片及两抵压片,其中燃烧器本体大致为矩形中空壳体,文氏管成型于燃烧器本体底部,一部分位于燃烧器本体内侧,另一部分位于燃烧器本体外侧,其成型方式有分开成型及一体成型两种,导流器断面概呈W状,其两侧各延伸一搭接凸缘,弯折面上等距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通气孔,抵压片呈L型,锁设于燃烧器本体上,抵压固定陶片及导流器。
文档编号F23D14/72GK2736657SQ20042008770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3日
发明者谢森茂 申请人:旭光红外线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