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617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内置疏水性吸附剂的调湿部件的除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执行室内的除湿或加湿以及换气时提供干燥剂除加湿装置,如日本公开专利公报“平11-241837号”。干燥剂除加湿装置为利用干燥剂(吸附剂或除湿剂)的除加湿装置。吸附水分的干燥剂由于其除湿能力降低,因而通过加热干燥剂向空气中蒸发水分以使干燥剂再生。因此,干燥剂除加湿装置就是通过轮流地反复进行该动作来执行除湿/加湿的装置。图3中示出现有的干燥剂除加湿装置的一例。
图3所示的干燥剂除加湿装置100通过使两个通道的空气经过内置干燥剂(吸附剂)的调湿部件111,并通过旋转该调湿部件111来执行空气中水分的吸附(除湿)和排出(解吸)。图3中,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向。该空气的流向被分为导入外部气体130并将由调湿部件111而除湿的干燥空气150排到室外的通道和导入室内空气140并将由调湿部件111而加湿的湿润空气160供应到室内的通道。
并且,调湿部件111被划分为干燥功能区域111A、加湿功能区域111D以及热回收功能区域111P,并通过旋转调湿部件111依次由干燥功能区域111A变换到加湿功能区域111D、由加湿功能区域111D变换到热回收功能区域111P以及由热回收功能区域111P变换到干燥功能区域111A。
所述干燥功能区域111A为使由室外导入的低温度外部气体130通过,并通过吸附而除去包含于该气体的水分的区域。加湿功能区域111D为使由加热器126加热而温度上升的空气通过,并向该空气供应水分使其湿润的同时使调湿部件111再生而恢复其吸附功能的区域。并且,热回收功能区域111P为使低温室内空气140通过温度上升的调湿部件111,以提高该空气温度的同时降低调湿部件111温度的区域。
在这种干燥剂除加湿装置100中,外部气体130通过调湿部件111的干燥功能区域111A,并将该空气中的水分吸附到吸附剂上而变为干燥空气150,然后由排风机120排到室外。另外,室内空气140通过调湿部件111的热回收功能区域111P而先降低调湿部件111的温度。然后,被加热器126加热并通过调湿部件111的加湿功能区域111D,并且由吸附剂向该空气排出水分而变为湿润空气160之后由排风机127供应到室内。通过轮流地反复执行该动作而完成调整湿度。
现有的干燥剂除加湿装置中作为吸附剂使用硅胶、沸石等。例如,图4为表示亲水性沸石和疏水性沸石的吸湿特性的曲线图。如图4所示,由于亲水性沸石的吸湿量比疏水性沸石多,因而内置于调湿部件的吸附剂材料通常采用亲水性沸石而不是疏水性沸石。
运行调湿部件中采用亲水性沸石的现有的干燥剂除加湿装置时,为了增加单位时间的加湿量(湿润空气中的水分量)一般使装置运行为增加加湿侧风量的同时通过除湿和加湿使其吸湿量之差增大。
例如,由于除湿侧空气通道中导入外部气体,因而其相对湿度接近60~90%,并由该空气实现向吸附剂的水分吸附。另外,若考虑到为了从吸附水分的吸附剂充分排出该水分而使除湿和加湿的吸湿量之差增大时,导入到加湿侧空气通道的空气尽可能为低相对湿度的空气。例如,相对湿度约为5%。为了由外部气体或室内空气产生这种低湿度空气,有必要用加热器加热空气之后导入到调湿部件,并且一般加热到约150~200度左右。由此,为了增大单位时间的加湿量而增大加湿侧风量时,用于加热器的输入能量也要相应增加,因而产生需要能量多的问题。
并且,若将这种150~200度的高温空气接触于调湿部件而继续进行加湿,则调湿部件的温度会上升过高而降低除湿时的水分吸附能力。由此,有必要冷却调湿部件,并且现有的干燥剂除加湿装置100如上述的图3所示,将热回收功能区域111P设置在调湿部件111的一个区域上。若调湿部件111中设置热回收功能区域111P,则对应于干燥功能区域111A和加湿功能区域111D区域的体积必然减小,因而产生不能使除湿侧及加湿侧风量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的问题是由于当初采用亲水性沸石等亲水性材料作为吸附剂而导致的问题。本发明考虑到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用于加热器的功率少、接触于调湿部件的加湿侧空气温度低,也可以使单位时间的加湿量较多的除加湿装置。
通过本发明人的认真讨论,得出除加湿装置的吸附剂采用疏水性材料时,即使用于加热器的输入能量少也可以使加湿量较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所提供的除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将由除湿侧吸气管道导入的空气送往排气管道的除湿侧通道、用于将由加湿侧吸气管道导入的空气送往供气管道的加湿侧通道、用于使经过所述除湿侧通道及所述加湿侧通道的空气通过的内置疏水性吸附剂的调湿部件、用于将通过所述除湿侧通道的空气送往所述排气管道的除湿侧排风机、用于将通过所述加湿侧通道的空气送往所述供气管道加湿侧排风机,其中,通过旋转所述调湿部件使通过所述除湿侧通道的空气中水分吸附到所述疏水性吸附剂,而向通过所述加湿侧通道的空气中排出来自所述疏水性吸附剂的水分。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所述调湿部件只被划分为吸附空气中水分的除湿区域和排出空气中水分的加湿区域,而并不具有热回收区域。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发明,所述加湿侧通道中导入温度为10~40度、相对湿度为10~50%的空气,并使空气经过所述调湿部件而执行加湿。
依据本发明,通过采用内置疏水性吸附剂的调湿部件,从而即使用于加热器的输入能量少、接触调湿部件的加湿侧空气温度低,也可以使单位时间的加湿量超过0.5kg/小时。


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除加湿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除加湿装置按照图1的II-II线所取的截面图;图3为表示现有的干燥剂除加湿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图4为表示亲水性沸石和疏水性沸石的吸水特性的曲线图。
符号说明1为除加湿装置,3为除湿侧吸气管道,4为加湿侧吸气管道,8为除湿侧通道,9为加湿侧通道,11为调湿部件,11A为除湿区域,11D为加湿区域,20为除湿侧排风机,24为排气管道,27为加湿侧排风机,29为供气管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除加湿装置的一例。
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除加湿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除加湿装置按照图1的II-II线所取的截面图。该除加湿装置1大概由长方体形状的外壳2、内部按长度方向设置的隔板7、圆柱形状的调湿部件11、除湿侧排风机20、加湿侧排风机27以及加热器26组成。
在外壳2内部按照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隔板7用于分割外壳2内部的空间,从而划分除湿侧通道8和加湿侧通道9。图1及图2中使用一个平板型隔板7进行了划分,以使除湿侧通道8和加湿侧通道9具有接近相同的体积,但也可以通过将隔板弯曲或组合几个隔板来划分,以使除湿侧通道8的体积大于加湿侧通道9的体积。该隔板7的约中间部分形成切口10。
除湿侧通道8中在外壳2的侧面2a设置除湿侧吸气管道3。该除湿侧吸气管道3主要用于导入外部气体。除湿侧通道8内沿着除湿侧吸气管道3的下游依次布置调湿部件11的除湿区域11A、除湿侧排风机20和排气管道24。
除湿侧排风机20为其内部可旋转地设置叶轮的吸入型风扇。排气管道24内设置作为流量调节单元的节气阀25,该节气阀25被预先设定旋转角度,以使通过排气口5的排气量为所定量。由此,除湿侧通道8中通过除湿侧吸气管道3导入的空气通过调湿部件11的除湿区域11A而吸入到除湿侧排风机20之后,通过排气管道24的排气口5排到室外或室内。
并且,加湿侧通道9中在外壳2的侧面2a设置加湿侧吸气管道4。该加湿侧吸气管道4主要用于导入外部气体。加湿侧通道9内沿着加湿侧吸气管道4的下游依次布置加热器26、调湿部件11的加湿区域11D、加湿侧排风机27和排气管道29。
加热器26为利用电、热水、蒸汽等来加热空气的加热源。加湿侧排风机27为与除湿侧排风机20相同的吸入型风扇。供气管道29内设置作为流量调节单元的节气阀30,该节气阀30被预先设定使通过供气口6的供气量为所定量的旋转角度,例如可以使旋转角度设定为其通道面积小于所述除湿侧排风机20侧的节气阀25的通道面积。通过使加湿侧排风机27侧的节气阀30的旋转角度调节为其通道面积小于除湿侧排风机20侧的节气阀25的通道面积,从而使加湿侧风量小于除湿侧风量,并由此可以充分地执行从吸附剂向经过加湿侧通道9空气的水分的排出。
并且,加湿侧通道9中通过加湿侧吸气管道4而导入的空气由加热器26加热之后,通过调湿部件11的加湿区域11D而吸入到加湿侧排风机27,然后通过供气管道29的供气口6供应到室内。
调湿部件11被夹到隔板7中,并在其轴线与该隔板7相一致的状态下设置于隔板7的切口10中。调湿部件11的前面12及后面13直交于除湿侧通道8和加湿侧通道9,并可以与通过除湿侧通道8及加湿侧通道9的空气接触。
调湿部件11的外周可旋转地支持于支持部14。该外周部分连接于未图示的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上,并随着驱动电机的旋转按照平行于除湿侧通道8及加湿侧通道9长度方向的轴线方向使调湿部件11以20rph的低速连续旋转。并且,调湿部件11被划分为接触通过除湿侧通道8的空气的除湿区域11A和接触通过加湿侧通道9的空气的加湿区域11D。
依据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调湿部件11,其外形基本为圆柱形,由如蜂窝状结构等可通气的结构构成,并内置由疏水性材料构成的干燥剂(吸附剂)。作为这种调湿部件,可以举例干燥剂转子。调湿部件的形状不仅可以有圆柱形或圆筒形,还可以有多棱柱形状。在其中,作为调湿部件最好为圆筒形、蜂窝状结构。并且,作为疏水性吸附剂可以列出疏水性硅胶、疏水性沸石。其中,最好为疏水性沸石。
疏水性沸石在化学式可表示成M2/No·Al2O3·xSiO2·yH2O(n为阳离子M的原子数,X为2以上的数,Y为0以上的数)的结晶性水合硅酸铝中用X表示的硅石/铝之比(Si/Al比)高。硅石/铝之比越高其疏水性随之提高的原因为沸石的表面极性变弱而降低与极性物质(例如水)的亲和性。
具体可以列出八面沸石(faujasite)结构(X,Y)型沸石(Si/Al比为2~6)、MFI结构(ZSM-5)型沸石(Si/Al比为10~数千)、发光沸石(Mordenite)型沸石(Si/Al比为10~300)、L型沸石(Si/Al比为5~10)、镁碱沸石(Ferrierite)型沸石(Si/Al比为15~20)、Beta型沸石(Si/Al比为25~500)等。
由于利用疏水性吸附剂,因而即使用于加热器的输入能量少、接触于调湿部件11的加湿侧空气温度比目前低,也可以使单位时间的加湿量超过0.5kg/小时。其原因将在后面描述。
并且,所述调湿部件11只被划分为吸附空气中水分的除湿区域11A和排出空气中水分的加湿区域11D,最好不具有热回收区域。热回收区域为使低温度空气经过温度上升的调湿部件,从而提高该空气温度的同时降低调湿部件温度的区域。现有的干燥剂除加湿装置中由于在加湿侧向调湿部件的加湿区域导入150~200度的高温空气,从而为了防止调湿部件的温度上升过高而减少除湿侧水分的吸附量,因而在干燥剂除加湿装置中设置热回收区域,以用于冷却调湿部件。
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除加湿装置1中,由于导入到调湿部件11加湿区域11D的空气温度低,从而不会引起调湿部件11的过热现象,由此不用设置热回收区域。
通过在调湿部件11中不设置热回收区域,从而与现有装置相比可以增大加湿侧及除湿侧的风量。
并且,由于没有设置热回收区域,调湿部件11的除湿区域11A和加湿区域11D的体积比最好为3∶1。通过使体积比为3∶1,使加湿侧风量少于除湿侧风量,从而可以充分地执行吸附剂向经过加湿侧的空气的水分排出。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除湿侧通道8的空气方向和通过加湿侧通道9的空气方向为相同方向。
现有的干燥剂除加湿装置100如图3所示,将干燥空气150排到室外的通道空气流向和将湿润空气160供到室内的通道空气流向一般为相反方向(对向流)。因此,除加湿装置100中设置用于划分两个空气通道的隔板(未图示)。
但是,现有的干燥剂除加湿装置100由于各通路间的静压差隔着所述隔板而增大,并由该静压差而产生空气通过调湿部件111和隔板间的空间从一侧的高压侧(上游侧)通路混入到另一侧的低压侧(下游侧)通路的问题。若产生这种空气的混入,例如用于将干燥空气150排到室外的通道中空气通路上游的未被除湿的外部气体130混入到用于将湿润空气160供应到室内的通道中空气通路的调湿部件111下游侧,从而降低湿润空气160的湿度而导致降低加湿能力。
但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除湿侧通道8的空气方向和通过加湿侧通道9的空气方向为相同方向,因而通过除湿侧通道8的空气和通过加湿侧通道9的空气之间不产生混入现象。对此,将在下面进行说明。
若参照图2比较所述除加湿装置1中调湿部件11的上游及下游的静压,则除湿侧通道8中调湿部件11上游侧的静压(P1)约为大气压,从而比下游侧的静压(P2,副压)高。与此相同,加湿侧通道9中调湿部件11的上游侧静压(P3)约为大气压,从而比下游侧静压(P4,副压)高。
因此,若通过除湿侧通道8的空气方向和通过加湿侧通道9的空气方向为相同方向,则调湿部件11的上游侧静压P1与静压P3之差比现有的对向流时的情况小。与此相同,调湿部件11的下游侧静压P2与静压P4之差也比现有的对向流时的情况小。由此,通过调湿部件11前面12和隔板7之间的间隙泄漏而混入的空气量减少。并且,通过调湿部件11后面13和隔板7之间的间隙漏出而混入的空气量也减少。
由此,通过使除湿侧通道8的空气方向和通过加湿侧通道9的空气方向为相同方向,以抑制除湿侧通道8与加湿侧通道9之间泄漏空气而防止空气混入,从而可以在除加湿装置1中减少吸附损失或加湿损失。
并且,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除加湿装置1通过旋转调湿部件11而将通过除湿侧通道8的空气中水分吸附到疏水性吸附剂上,同时从该疏水性吸附剂向通过加湿侧通道9的空气中排出水分。对此作用,将在下面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由驱动电机旋转调湿部件11的同时驱动除湿侧排风机20和加湿侧排风机27。此时,除湿侧排风机20和加湿侧排风机27可以由一台电机同时驱动,从而可以使两台排风机具有相同的转速。
除湿侧通道8中由除湿侧排风机20而从除湿侧吸气管道3吸入所定流量的空气。该空气通过调湿部件11的除湿区域11A内而被吸入到除湿侧排风机20,在其中途包含于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到除湿区域11A的吸附剂上而变成干燥的除湿空气。该除湿空气经过除湿侧排风机20的排气管道24之后经过排气口5排出。在此,除湿侧通道8的风量由设置在该路径上的节气阀25调节。
并且,加湿侧通道9中由加湿侧排风机27从加湿侧吸气管道4吸入所定流量的空气。该空气被送往加热器26加热。由加热器26加热的加温空气通过调湿部件11的加湿区域11D被吸入到加湿侧排风机27。此时,由于调湿部件11正在旋转,因而除湿侧通道8中的除湿区域11A移动到加湿侧通道9中而发挥加湿区域11D的作用。当加温空气接触加湿区域11D,则吸附剂所含有的水分被排(解吸)到所述空气中,其结果被吸入到加湿侧排风机27的空气变成被加湿的湿润空气。
所述湿润空气以由加湿侧排风机27供气管道29内的节气阀30调节流量的状态经过供气口6被供应到室内等。此外,在加湿侧通道9中排出水分的吸附剂随着调湿部件11的旋转而再次移动到除湿侧通道8中,并作为除湿区域11A用于吸附水分。通过轮流地反复执行该动作,使吸附剂未被饱和的情况下轮流执行水分的吸附及排出,从而完成湿度调节。
其次,针对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疏水性吸附剂的除加湿装置的运行条件予以说明。
通常,干燥剂除加湿装置向除湿侧通道通过相对湿度较高的空气以向吸附剂吸附水分,同时向加湿侧通道通过相对湿度较低的干燥空气由吸附剂向该空气排出水分。由此调节导入空气的相对湿度,以使除湿和加湿中的吸湿量之差变大。
如上所述,图4为表示亲水性沸石和疏水性沸石吸湿特性的曲线,按照该曲线,疏水性沸石的绝对吸湿量比亲水性沸石少。因此,现有的干燥剂除加湿装置中没有用过疏水性沸石为吸附剂的先例。
若详细探讨图4的曲线,亲水性沸石在0~20%附近其吸湿量急剧上升,在20~90%形成缓慢的直线,从而形成在20%左右具有极大值的曲线。即,相对湿度为20~90%的缓慢直线上可以认为处于吸湿量饱和状态。由此,如若使加湿侧相对湿度设定为20%而运行,则除湿侧相对湿度为60~90%而两侧均处于缓慢的直线上,从而在除湿和加湿中难以增大吸湿量之差。
亲水性沸石为了增大除湿和加湿的吸湿量之差,其有效方法为将导入到加湿侧的空气相对湿度设为低于20%。因此,一般将相对湿度为5%左右的空气导入到调湿部件的加湿区域而运行,从而使除湿和加湿中的吸湿量差增大。为了使加湿侧空气的相对湿度为5%,有必要将外部气体或室内空气加热到150~200度左右。
与此相反,疏水性沸石如图4所示,表示相对湿度和吸湿量关系的曲线倾斜度接近一定的直线。并且,在0~90%的范围内未发现吸湿量的饱和。因此,即使将除湿和加湿的相对湿度条件设为百分之几,也可以获得某一程度的吸湿量之差。
例如,即使将加湿侧相对湿度设定为高于现有的一般值5%的20%,也可以获得除湿和加湿时的吸湿量之差。若使加湿侧空气的相对湿度为20%,则勿需提高由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而只要可以加热到40度左右即可。
在此,由于调湿部件中采用疏水性吸附剂,因而加湿侧空气温度即使低于150度也可以获得除湿和加湿时的吸湿量之差,由此可以减少用于加热器的输入能量。
并且,由于在调湿部件中采用疏水性吸附剂而加湿侧空气温度低于150度,从而不会产生调湿部件的过热现象并勿需冷却该调湿部件,并由此如上所述勿需设置热回收区域。因此,可以增加加湿侧及除湿侧风量,其结果即使加湿侧风量增大也不会导致用于加热器的输入能量增大,并且可以增加单位时间的加湿量。
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除加湿装置,最好按照下述方法运行。
从除湿侧吸气管道3导入外部气体(温度为5~10度,相对湿度为60~90%),并由除湿侧排风机20使其经过调湿部件11的除湿区域11A内而将该空气中的水分吸附到疏水性吸附剂上。通过除湿区域11A的空气风速优选为1.6~3.2m//秒,最好为2m//秒。例如,若将半径为210mm的干燥剂转子的3/4体积为除湿区域11A,则通过除湿侧通道8的空气风量优选为10~20m3/分,最好为12.5m3/分。除湿之后的干燥的除湿空气经过除湿侧排风机20的排气管道24之后通过排气口5排到室外或室内。
此外,通过加湿侧吸气管道4也导入外部气体(温度为5~10度,相对湿度为60~90%),并由加热器26加热之后使其通过调湿部件11的加湿区域11D,并由疏水性吸附剂向通过加湿通道9的空气中排出水分。加热器加热空气时以1kW的功率将空气加热到优选10~40度,最好为20~30度的温度,并使相对湿度为优选10~50%,最好为10~20%。通过加湿区域11D的空气风速优选为1.6~3.2m/秒,最好为2m/秒。例如,若将半径为210mm的干燥剂转子的1/4体积设为加湿区域11D,则通过加湿侧通道9的空气风量优选为3~5m3/分,最好为4.2m3/分。加湿之后的湿润空气由加湿侧排风机27经过加湿侧排风机27的供气管道29通过供气口6供应到室内。
此时,调湿部件11的除湿区域11A和加湿区域11D的体积之比如上所述最好为3∶1。并且,当外部气体温度更低时(温度为-5~0度,相对湿度为60~70%),也可以在加热器26的前面设置电热交换器等,由此以两个阶段加热通过加湿侧吸气管道4而吸入的空气。
所述除加湿装置1中可以使单位时间的加湿量超过0.5kg/小时。此外,在所述条件中若要通过加热器26将经过加湿侧吸气管道4的外部气体加热到200度时,需要接近14~20kW的加热器功率。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调湿部件11中内置疏水性吸附剂,因而即使向加湿侧通道导入相对湿度为10~50%的空气,也可以供应被加湿的空气。
并且,如要将20度、50%的室内空气或将7度、87%的外部空气变成相对湿度为5%的空气,则需要将其加热到150~200度,并且有必要增加曲加热器的输入能量。但使用疏水性吸附剂时,由于导入到调湿部件11加湿区域11D的空气相对湿度只要为10~50%即可,因而温度也只要加热到10~40度即可,由此减少用于加热器的输入能量。
此外,在采用亲水性沸石的一般的干燥剂除加湿装置中,若要将加热器功率抑制为1kW以下,则有必要将风量调节为本实施方式的1/4~1/5左右,并且单位时间的加湿量也会变为小于0.5kg/小时。并且,由于在调湿部件中需要设置热回收区域,而且除湿区域加湿区域热回收区域的体积之比为2~3∶1∶1,因而要对应于热回收区域而减少加湿侧及除湿侧风量。
依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内置疏水性吸附剂的调湿部件,因而即使用于加热器的功率小为1kW左右、接触调湿部件的加湿侧空气温度低为10~40度,也可以使加湿侧及除湿侧风量较多,并且还可以使单位时间的加湿量超过0.5kg/小时。
此外,依据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除加湿装置由于将用于使空气通过各通道的两个排风机20、27均设置在调湿部件11的下游侧,因而可以使调湿部件11上游侧的静压(P1,P3)之差和下游侧的静压(P2,P4)之差分别减小。因此,可以使调湿部件11和隔板7之间的泄漏空气量减少,并由此防止通过除湿侧通道8的空气和通过加湿侧通道9的空气在除加湿装置1中被混入,从而可以发挥稳定的性能。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如下实施例。

作为疏水性吸附剂采用了疏水性沸石,并使用依据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除加湿装置执行了加湿。调湿部件的除湿区域加湿区域的体积比设为3∶1,通过除湿侧通道的空气风量设为12.5m3/分,通过加湿侧通道的空气风量设为4.2m3/分。加热器功率设为1Kw,在加热器前面设置电热交换器等,以两个阶段加热通过加湿侧吸气管道而吸入的空气。
通过除湿侧吸气管道及加湿侧吸气管道而吸入的外部气体温度为3.5度,相对湿度为(RH)70%。在加湿侧通道将该空气加热到温度为16.1度、相对湿度为40%之后导入到加热器。由加热器加温之后导入到调湿部件之前的空气温度为28度、相对湿度为18%。加湿之后的湿润空气单位时间的加湿量为0.62kg/小时。表1中分别显示这些条件和结果。
表1
除吸附剂采用亲水性沸石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其余条件而进行试验。该湿润空气的单位时间加湿量为0.46kg/h。该条件和结果已分别列在表1中。
通过如上结果可以确定,依据本发明即使加热器功率为1Kw,并且导入到调湿部件加湿区域的空气温度低,也可以使单位时间的加湿量超过0.5kg/小时。
权利要求
1.一种除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除湿侧通道,用于将从除湿侧吸气管道导入的空气送往排气管道;加湿侧通道,用于将从加湿侧吸气管道导入的空气送往供气管道;内置疏水性吸附剂的调湿部件,用于使经过所述除湿侧通道及所述加湿侧通道的空气通过;除湿侧排风机,用于将通过所述除湿侧通道的空气送往所述排气管道;加湿侧排风机,用于将通过所述加湿侧通道的空气送往所述供气管道;其中,通过旋转所述调湿部件使通过所述除湿侧通道的空气中水分吸附到所述疏水性吸附剂,而向通过所述加湿侧通道的空气中排出来自所述疏水性吸附剂水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湿部件只被划分为吸附空气中水分的除湿区域和向空气中排出水分的加湿区域,而并不包含热回收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侧通道中导入温度为10~40、相对湿度为10~50%的空气,并使其通过所述调湿部件而执行加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用于加热器的输入能量少、接触调湿部件的加湿侧空气温度低,也可以使单位时间的加湿量较多的除加湿装置。该除加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用于将从除湿侧吸气管道导入的空气送往排气管道的除湿侧通道、用于将从加湿侧吸气管道导入的空气送往供气管道的加湿侧通道、用于使经过除湿侧通道及加湿侧通道的空气通过的内置疏水性吸附剂的调湿部件、用于将通过除湿侧通道的空气送往排气管道的除湿侧排风机、以及用于将通过加湿侧通道的空气送往供气管道的加湿侧排风机,其中,通过旋转调湿部件使通过除湿侧通道的空气中水分吸附到疏水性吸附剂,而向通过加湿侧通道的空气中排出来自疏水性吸附剂的水分。
文档编号F28D19/00GK1789836SQ20051011752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5日
发明者多久岛朗, 青山繁男, 胁坂英司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