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的拉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644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的拉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的拉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内部,并可使毛细组织与拉勾不产生松脱分离的拉勾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热管具有高热传性能、快速传热、高热传导率、重量轻、结构简单及多用途等特性,可以传递大量的热量且不消耗电力,因此非常适合电子产品的散热需求。此外,热管内部都装有毛细组织及吸附于毛细组织的工作流体,因此如何将毛细组织以最简易、方便的方式装入热管内,是本实用新型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公知的用于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的拉勾装置,如公告号为593960号的台湾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具有夹持部的拉勾,该夹持部为圆柱体,在其中心处横向剖开,并形成两个相对应的上爪臂及下爪臂,于上述各爪臂内侧设置有多个爪齿,通过利用爪臂的弹性夹持力及爪齿的咬合作用力,将毛细组织的一端夹持固定,从热管的一开口端拉向另一开口端,而将毛细组织卷绕分布于热管内。
上述公知的用于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的拉勾装置,虽能够将毛细组织卷绕分布于热管内,但仍存在下述问题,由于该夹持部的夹持力仅依靠其本身的弹性作用力,而拉动毛细组织往前移动的摩擦力是随着移动距离增加而成正比例上升的,因此经常于操作过程中产生毛细组织与拉勾的松脱分离现象,而使毛细组织滞留于热管中,必须将毛细组织重新拉回装填,造成返工及浪费工时的情况;另外,为使所述夹持部具有较大弹性夹持力及较佳的强度,势必要增加上爪臂与下爪臂的厚度,加上夹持部夹持毛细组织后的外缘直径变大,经常于拉动过程中对热管的内壁造成刮伤,而使热管产生瑕疵及缺陷,且因拉动阻力的增加,而须大幅提高施加的作用力。
鉴于此,本设计人为改进并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经过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的拉勾装置,该装置可避免装入过程中毛细组织从该装置松脱分离,而装入完成后可使毛细组织与该装置自动分离,使操作更为方便。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内部的拉勾装置,该拉勾装置包括夹持部及勾部,该勾部具有从夹持部延伸形成的连接段、与连接段连接的弯曲段及与弯曲段连接的延伸段,并于连接段、弯曲段及延伸段间形成有容置口。
在装入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拉勾装置利用毛细组织折叠后的折叠部分紧贴在热管内壁面上产生的摩擦力,使毛细组织与该拉勾装置不产生松脱分离;而当该拉勾装置移出热管后,因滞留在热管内的毛细组织的摩擦力作用,使毛细组织的折叠部分自动脱离容置口,从而更加提升了操作的方便性。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前段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中段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后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拉勾11-夹持部 12-勾部121-连接段 122-弯曲段
123-延伸段 124-容置口125-折起段20-毛细组织21-料轮22-折叠部分30-热管40-固定机构50-卷网成型模具51-第一模块52-第二模块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贵审查委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而所附图示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
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的拉勾装置,拉勾装置10可由圆形杆、矩形杆、多边形杆或其它各种不同几何形状的金属材料制成,其主要包括有夹持部11及勾部12,夹持部11与勾部12可为一体成型的或组合成一体的,其中夹持部11可为拉环或供夹具夹持的扁平段,在本实施例中为拉环;而勾部12可呈开放状,其具有连接段121、弯曲段122及延伸段123,连接段121是从夹持部11的末端直接向外倾斜延伸形成的,而其另一端则与弯曲段122连接,弯曲段122呈弧形,且其另一端与延伸段123连接,并在连接段121、弯曲段122及延伸段123之间形成容置口124,另外在延伸段123的末端形成有折起段125。
请参阅图2、3和4所示的应用本实用新型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前段、中段及装入热管后的工作状态图,本实用新型的拉勾装置10可用于将毛细组织20装入热管30内,其工作过程是将热管30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机构40上,而毛细组织20被制成长条形的连续料带,并卷绕在料轮21上,从而方便连续加工作业;另外在料轮21与固定机构40间安装有卷网成型模具50,成型模具50由第一模块51及第二模块52组成,通过成型模具50可以循序渐进地将扁平状的毛细组织20卷绕成环形体。
使用时将拉勾装置10的勾部12从热管30的一端插入穿过整个热管30从另一端露出,把毛细组织20的前端往回折叠形成折叠部分22,再将折叠部分22放入勾部12的容置口124中,拉动拉勾装置10向后移动,进入热管后折叠部分22的前端紧贴在热管30的内壁面上,从而使毛细组织20与拉勾装置10形成稳固的连接,而不产生松脱分离的现象;另外,当拉勾装置10移出热管30后,因滞留在热管30内的毛细组织20的摩擦力作用,而使毛细组织20的折叠部分22自动脱离勾部12的容置口124,更加提升了操作的方便性;此外,在拉勾装置10的拉动过程中,只有毛细组织20紧贴在热管30的内壁上,因此不会刮伤热管30内壁并且所需施加的拉力相当的小。
请参阅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勾部12除可为第一实施例的形式外,也可使延伸段123与折起段125相连的一端与夹持部11的末端相互紧密接触,由此形成封闭状的结构,并在前述的接触区域进行焊接处理,以增加勾部12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为不可多得的新型产品,其确实可以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及创造性,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申请的要求,根据专利法提出申请,敬请详查并授予本案专利,以保障设计人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的拉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部及勾部,所述勾部具有从夹持部延伸形成的连接段、与连接段连接的弯曲段及与弯曲段连接的延伸段,并于连接段、弯曲段及延伸段间形成有容置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由圆形杆、矩形杆或多边形杆制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与勾部是一体成型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具有拉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具有扁平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部呈封闭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部呈开放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部的连接段是从所述夹持部的一端向外倾斜延伸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部的弯曲段呈弧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部的延伸段末端具有折起段。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将毛细组织装入热管内部的拉勾装置,该拉勾装置包括夹持部及勾部,该勾部具有从夹持部延伸形成的连接段、与连接段连接的弯曲段及连接弯曲段的延伸段,并于连接段、弯曲段及延伸段间形成容置口;这样,在装入过程中可使毛细组织与拉勾不产生松脱分离,且当拉勾移出热管后,可使毛细组织的一端自动脱离容置口,从而提升操作的方便性。
文档编号F28D15/04GK2773600SQ200520004839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7日
发明者徐惠群 申请人:徐惠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