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多层毛细组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644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管多层毛细组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多层毛细组织,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具有多层毛细组织的热管上,具有良好毛细力及贴附性的热管多层毛细组织。
背景技术
由于热管具有传热能力强、传热速度快、热传导率高、重量轻、无可动组件、结构简单及用途多等特性,所以可以大量传热且不消耗电力,非常适合电子产品的散热需求。此外,公知的热管内壁都设置有毛细组织(wick structure),所述毛细组织可为具有毛细管作用的编织网等,利用毛细组织的毛细管作用,可方便热管内工作流体(working fluid)的传输。同时,为了提高毛细组织的毛细力与工作流体的毛细传输量,可将毛细组织多层化,增加工作流体的传输量。



图1所示,公知热管的编织网毛细组织1a,用连续卷曲方式构成多层;然而,当毛细组织1a卷曲并置入热管管体2a内部后,必须经过一道烧结(sintering)制造过程,使毛细组织1a贴合在热管管体2的内壁上;然而,毛细组织1a在此烧结制造过程中,由于编织网很软,毛细组织1a重叠部分A的贴壁密合度不好,且没有额外的支撑结构,所以在高温退火的程序中会因遇热软化造成塌陷等烧结不良的缺陷产生,使毛细组织1a无法完整地与热管管体2a的内壁相贴合。
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凭借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潜心研究并配合实际的运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研究改良,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多层毛细组织,其将编织网直径较细的毛细组织贴附在热管管体的内壁上,用直径较粗的毛细组织提供内层毛细组织所需的支撑力,使毛细组织同时具有毛细力及支撑特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多层毛细组织,包括具有内壁的中空热管管体、贴附在所述热管管体内壁上的外层毛细组织、以及与所述外层毛细组织重叠设置的内层毛细组织;其中,所述外、内层毛细组织为编织网所构成,各编织网为多条编织线交织而成,且构成所述外层毛细组织的编织线的直径比构成所述内层毛细组织的编织线的直径细。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公知热管成品的断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将多层毛细组织作卷曲的动作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管体与多层毛细组织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热管成品的断面示意图;图5为图4的部分放大详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a-毛细组织2a-热管管体1-热管管体 10-内壁2-外层毛细组织 20-编织网200-编织线 3-内层毛细组织30-编织网 300-编织线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多层毛细组织,包括中空热管管体1、外层毛细组织2及内层毛细组织3;其中如图2所示,外、内层毛细组织2、3都为编织网20、30所构成;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外层毛细组织2由二层编织网20重叠设置而成,内层毛细组织3也由多层编织网30重叠设置而构成。将外、内层毛细组织2、3的编织网20、30彼此重叠设置后,再对所有的编织网20、30进行卷曲,从而形成全圆周状。
如图3及图4所示,热管管体1内部呈中空状,卷曲后的外、内层毛细组织2、3设置其中。热管管体1内部形成有内壁10,外层毛细组织2贴附在热管管体1的内壁10上,而内层毛细组织3与外层毛细组织2重叠设置,外层毛细组织2位于热管管体1与内层毛细组织3之间。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内层毛细组织2、3的编织网20、30为多条编织线200、300交织而成,且构成外层毛细组织2的编织线200的直径比构成内层毛细组织3的编织线300的直径细。由于外层毛细组织2的编织线200的直径较细,所以较柔软,具有较好的贴壁特性,从而能提高热管管体1的内壁10的毛细力,且形成的纤维也较细,所以又能增大其毛细力;然而,也因为外层毛细组织2的直径较细,而容易在切管时塌陷、或在高温退火的程序中遇热软化,影响与热管管体2内壁的贴合性。由于内层毛细组织3的编织线300较粗直径的刚硬特性,在高温退火程序中不易遇热软化而塌陷,所以在退火时可支撑外层毛细组织2,使外层毛细组织2紧密贴合在热管管体1的内壁10上,同时内层毛细组织3也能提供额外的毛细力及传输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多层毛细组织,由于内层毛细组织3的编织线300的直径较粗,所以可支撑外层毛细组织2,确保外层毛细组织2在退火时与热管管体2内壁贴合的完整性,并能利用外层毛细组织2的编织线200较细的直径,获得较好的毛细力及贴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多层毛细组织,的确能利用上述构造,实现所述功效。且本实用新型申请前未见于刊物也未公开使用过,符合新型专利的新颖性及创造性等要求,根据专利法提出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热管多层毛细组织,包括热管管体,设置有内壁;外层毛细组织,贴附在所述热管管体在内壁上;内层毛细组织,与所述外层毛细组织重叠设置,所述外层毛细组织设置在所述热管管体与所述内层毛细组织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内层毛细组织为编织网所构成,各编织网为多条编织线交织而成,构成所述外层毛细组织的编织线的直径比构成所述内层毛细组织的编织线的直径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多层毛细组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毛细组织由多层所述编织网重叠设置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多层毛细组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毛细组织由多层所述编织网重叠设置而成。
专利摘要一种热管多层毛细组织,包括具有内壁的中空热管管体、贴附在该热管管体内壁上的外层毛细组织、以及与该外层毛细组织重叠设置的内层毛细组织;其中,该外、内层毛细组织为编织网所构成,各编织网为多条编织线交织而成,且构成该外层毛细组织的编织线的直径比构成该内层毛细组织的编织线的直径细。这种变化使毛细组织同时具有毛细力及支撑特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文档编号F28D15/04GK2773601SQ200520004840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7日
发明者徐惠群 申请人:徐惠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