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套以及具有该夹套的夹套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999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夹套以及具有该夹套的夹套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罐类设备用夹套以及使用该夹套的夹套罐。
背景技术
在啤酒、饮料等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罐类设备常需要冷却,例如,当罐内物料的过 程会释放出大量热量时,需要对罐进行冷却。因此,该罐类设备常要设置传热元件。 目前,以夹套类传热元件最为常用。图1为现有的一种蜂窝夹套罐的示意图(与蜂窝夹套相关的知识,请参见中国专 利CN 242617Y《蜂窝状传热元件结构》)。该夹套罐一般包括罐体1和夹套2,夹套2 围绕设置在罐体l的外侧,夹套2内成型有流体通道3 (如图2所示),流体通道3具 有流体输入口 4和输出口 5,冷却介质经输入口 4流入夹套2,并流经夹套2内的流 体通道3,最后从输出口 5流出夹套2。由于工业中应用的夹套罐体积较大,所以夹 套罐一般由多块夹套2构成。图2a为图1中的一块夹套2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2b为沿图2a的B-B的剖视 图;图2c为沿图2a的C-C的剖视图。所述夹套2内具有纵横交错的流体通道3 (图 2a中小圆圈是指焊点区域,焊点以外的区域为流体通道3区域)。如图2a所示,现有 的夹套2的输入口 4设置在夹套2—侧的下角,输出口 5设置在夹套2另一侧的上角 (即,通常所说的"下进上出"的布局)。图3为液氨流经现有夹套时的相变过程示意图,图中区域A为液氨区域,区域B 为液氨汽化两相区域,区域C为传热不良区域。如图3所示,液氨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汽化,即输入口 4至输出口 5的途径是汽液 两相流主要区域B,冷却效果良好;而区域C冷却效果远差于区域B,区域C大致为 整个夹套区域的1/3 1/4,这样,夹套整体冷却效果差。现有的夹套2的输入、输出口 4、 5的布局结构存在这样的缺点氨不能在夹套 的全部区域内实现汽液两相流状态,冷却效果差。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冷 却效果好的夹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套,所述夹套内具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 通道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其中,所述输入口位于所述夹套一侧的上角,所述输出口 位于所述夹套另一侧的上角。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夹套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套罐,所述夹套罐包括罐体和夹套,所述 夹套内具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其中,所述输入口位于所 述夹套一侧的上角,所述输出口位于所述夹套另一侧的上角。与现有的夹套和夹套罐相比较,本发明将夹套的输入、输出口分别布局在夹套上 侧的两角处,使得冷却流体能够到达夹套的全部区域,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


图1为现有的一种蜂窝夹套罐的示意图;图2a为图1中的一块夹套2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2b为沿图2a的B-B的剖视 图;图2c为沿图2a的C-C的剖视图;图3为氨流经现有的夹套时的相变过程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的夹套的示意图;图4b为沿图4a的B'-B'的剖视图;图4c为沿图 4a的C'-C'的剖视图;图5为液氨流经本发明的夹套的相变过程示意图; 图6为具有图4所示夹套的夹套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中的"上、下、左、右"都是以夹套 使用时所处的状态为参考基准。图4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夹套的示意图;图4b为沿图4a的B'-B'的剖视图; 图4c为沿图4a的C'-C'的剖视图。所述夹套2内具有纵横交错的流体通道3 (图中小 圆圈是指焊点区域,焊点以外的区域为流体通道3区域)。如图4a所示,流体通道3 具有输入口 4和输出口 5。输入口 4设置在夹套2右侧的上角,输出口 5设置在夹套2左侧的上角(这里称之为"上进上出"的布局)。当然,也可以将输入口4设置在夹 套2左侧的上角,而将输出口 5设置在夹套2右侧的上角。较佳的,所述夹套2为蜂窝型夹套。当然,所述夹套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夹套, 只要它适用于"上进上出"的布局即可。由于本发明并不涉及夹套具体类型的设计, 所以在此不再详细描述。图5为液流烃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夹套的相变过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液氨从 输入口4进入夹套后,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夹套内下部,即少量的液氨区D,同时在输 出口5的抽吸作用下,剧烈汽化且向出口5流动,形成汽液两相主体流动区E,如图 中大箭头所示,这样的实施方式,整个夹套板都起冷却作用,夹套冷却效果好。图6 为具有图4所示夹套的夹套罐的示意图;由于夹套罐体积较大,其又由多个筒节6组 成,每个筒节6又包括多块夹套2, ^套2焊接在罐体1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夹套罐体积较小,可以仅由一个筒节构成,每个筒节可仅包 括一块夹套板,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主要贡献在于将现有的"下进上出"的布局(即,夹套的输入口设置 在夹套一侧的下角,输出口设置在夹套另一侧的上角)改进成"上进上出"的布局(即, 夹套的输入口设置在夹套一侧的上角,输出口设置在夹套另一侧的上角)。使得液氨汽液两相流能够到达夹套的全部区域,大大提高了夹套的冷却效果。尽管上面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 而言,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总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 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夹套,所述夹套(2)内具有流体通道(3),所述流体通道(3)具有输入口(4)和输出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口(4)位于所述夹套(2)一侧的上角,所述输出口(5)位于所述夹套(2)另一侧的上角。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2)为蜂窝夹套。
3. —种夹套罐,所述夹套罐包括罐体(1)和夹套(2),所述夹套(2)内具有流体通道 (3),所述流体通道(3)具有输入口 (4)和输出口 (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口 (4)位于所述夹套(2) —侧的上角,所述输出口 (5)位于所述夹套(2)另一侧的上角。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套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罐为蜂窝夹套罐。
全文摘要
一种夹套,所述夹套(2)内具有流体通道(3),所述流体通道(3)具有输入口(4)和输出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口(4)位于所述夹套(2)一侧的上角,所述输出口(5)位于所述夹套(2)另一侧的上角。以及一种具有该夹套(2)的夹套罐。本发明将夹套(2)的输入、输出口(4)、(5)分别布局在夹套(2)上侧的两角处,使得液氨汽液两相流能够到达夹套(2)的全部区域,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
文档编号F28D7/10GK101261092SQ200710037840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6日
发明者赖云来, 黄粤宁 申请人:宁波乐惠轻工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