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链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1136阅读:1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环链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圆环链连接装置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涉^:一种圆环链连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矿山、电力、煤炭领域中, 尤其适用于在燃煤电站锅炉除渣设备上使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圆环链连接装置,用于将一定长度的链条接长或连接为一个封闭的环型, 一般仅具有達接环链的,用而不具备外接刮板或其它附件的作用,且结构及制造工艺复杂, 价格高。有一种"Q"型或"TS"接链环,具有连接环链的作用也具备外接刮板或其它附件 的作用,但其与刮极或其它附件的连接为刚性连接,在采用双链条的输送设备中会对链条的 传动及其附件造成有害约束,影响传动平稳性。在刮板捞渣机中广錄采用的刮板柔性连接装置有两种型式 一种为"牛角型"刮板连接 器,连接钩子钩在环链平环外侧,其重量大、造价高,仅适合"凸齿"链轮的传动型式;另一种为"铰叉型"刮板连接器,刮板铰叉叉于平环上下平面,其在刮板通过不带齿链轮时冲 击大、运行不平稳、易造成不带齿转向轮过快损坏的缺点,且其结构笨重、工艺性差。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传动平稳、成本低、既起链条 接链环的作用又起刮板或其它附件与链条之间实现柔性连接的作用、既适合"凸齿"链轮传 动又适合"凹齿"链轮传动的圆环链连接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包括一侧中部开口的链环体,嵌入链环体 开口部位安装并设有刮板连接孔的连接体。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所说的链环体,开口侧外端面设有燕尾体,与连接体的燕尾槽 嵌合于一体。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所说的链环体,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横截面为方形。 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所说的链环体,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横截面为圆形。 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所说的连接体,刮板连接孔为圆孔。 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所说的连接体,刮板连接孔为长圆孔。 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所说的连接体,刮板连接孔不局限于圆孔、长圆孔,也可以是 其他连接形式。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所说的链环体,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横截面不局限于圆形、 方形,,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将链环体套入待连接的链条,然后嵌入连接体 并固定安装,最后,通过连接体刮板连接孔将刮板或其它附件遂接在一起。 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零件少,结构简单,工艺制作方便,成本低。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由于链环体可套接环辯,连接体设有刮板连接孔,因此,既起 链条接链环的作用又起刮板或其它附件与链条之间实现柔性连接的作用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经实验证明,既适合"凸齿"链轮传动又适合"凹齿"链轮传 动,安全可靠,传动平稳。综上所述,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传动平稳,成本低,既起链 条接链环的作用又起刮板或其它附件与链条之间实现柔性连接的作用,既适合"凸齿"链轮 传动又适合"吗齿"链轮传动。

图l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l、图2中,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包括一侧中部开口的链环体l,嵌 入链环体开口部位安装并设有刮板连接孔c的连接体2。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所说的链环体l,开口侧外端面设有燕尾体a,与连接体2的燕 尾槽嵌合于一体。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所说的链环体l,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横截面为方形。 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所说的链环体l,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横截面为圆形。 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所说的连接体2,剖板连接孔为圆孔。 本发明圆环链连接装置,所说的连接体2,刮掖连接孔为长圆孔。 在图1中,b处为链环体一端横截面。
权利要求1、一种圆环链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中部开口的链环体,嵌入链环体开口部位安装并设有刮板连接孔的连接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环链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链环体,开口侧外端面 设有燕尾体,与连接体的燕尾槽嵌合于一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环链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链环体,与开口端 相对的另一端横截面为方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环链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链环体,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横截面为圆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环链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接体,刮板连接孔为圆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环链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接体,刮板连接 孔为长圆孔。
专利摘要一种圆环链连接装置,包括一侧中部开口的链环体,嵌入链环体开口部位安装并设有刮板连接孔的连接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传动平稳,成本低,既起链条接链环的作用又起刮板或其它附件与链条之间实现柔性连接的作用,既适合“凸齿”链轮传动又适合“凹齿”链轮传动。可广泛应用于矿山、电力、煤炭领域中,尤其适用于在燃煤电站锅炉除渣设备上使用。
文档编号F23J1/06GK201093508SQ20072002826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日
发明者姜尚旭 申请人:姜尚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