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燃烧加热方法及燃烧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338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烧器、燃烧加热方法及燃烧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燃烧加热方法及燃烧加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 作为燃烧头应用于燃烧加热设备的燃烧器,并涉及该燃烧器所执行的燃烧加 热方法,以及采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炉灶、锅炉和热水器等多种燃烧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燃烧加热设备,例如目前市场上的中餐炒菜燃气灶、炖菜燃 气灶、民用燃气灶、中小型燃气锅炉和民用燃气热水器等,其均需使用燃烧 器来连通燃气源以进行燃烧加热。这些燃烧器通常又被称为灶头或燃烧头。 现有的燃烧器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自然通风助燃的燃烧器,另一类是风机强 制通风助燃的燃烧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自然通风助燃燃烧器的结构如图1A和1B所示,其 中图1A为该燃烧器的侧面剖视图,图1B为该燃烧器的俯视图。该燃烧器主 要包括燃烧器腔体101和燃烧盘102。燃烧盘102作为燃烧器腔体101的上 盖,通过一个位于中心的燃烧通孔103或多个分散布设的小燃烧通孔103来 连通燃烧器腔体101。在燃烧器腔体101上还连通有供给燃气的燃气管路4。 进行燃烧时,燃气源5提供的燃气通过燃气管路4直接送入燃烧器腔体101, 经燃烧盘102上的燃烧通孔102喷出。此时,从燃烧器腔体101之间和燃烧 盘102间隙中通入的外界空气,以及在燃烧盘102上方流通的外界空气均能 够与燃气进行自然混合。引燃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则燃气在与空气的混合 过程中进行燃烧。因此,该类燃烧器的气混燃烧方式又称为混合中燃烧方式。 因为该类燃烧器采用开放式燃烧以补充空气,所以其普遍存在的缺陷是因4边混合边燃烧,所以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效果不好,在混合不均匀时即开始燃 烧,导致火焰前锋处空气燃料比过大,燃烧热值不高,而火焰前锋之后的空 气燃料比过小,使得燃气的燃烧不完全;开放式燃烧与大气形成自然对流传 热,燃烧放出的热量大部分随着自然流通的冷空气向外扩散,因此浪费了大 量热能,无效功耗能效多。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风机强制通风助燃燃烧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主 要结构是由风机201、燃烧器燃烧碟202和压火帽204等组成。在进行燃烧 时,燃气通过燃气管路4引入压火帽204,而后喷入燃烧器燃烧碟202。风机 201强制引入的空气流通过燃烧器燃烧碟202两侧的强制通风口 205被送入 燃烧器燃烧碟202。燃气和空气在燃烧器燃烧碟202中进行混合和燃烧。该 类燃烧器的气混燃烧方式也属于混合中燃烧方式。因为采用风机强制通风混 合,所以该类燃烧器普遍存在下述缺陷1)风机强制通风的气流较快,燃气 流随高速空气流在燃烧器燃烧碟中顺势流动,边混合边燃烧,所以混合不充 分,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2)风机会产生强制对流传热,加快了热扩散,浪 费了很多热能,无效功耗能较多;3)大小火转换时小火易被风机吹灭,影响 工作效率;4)风机的运转耗费了电能,并且风机工作的噪音污染很严重。根据北京市燃气设备检测中心提供的数据,国家标准中餐炒菜灶的热效 率转换仅为20%,热能浪费十分严重,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市场 上出现的一些节能燃烧器均只是在结构方面作了一些改进,使得燃烧比有所 提高,但并没有改变混合燃烧的方式,仍采用混合中燃烧方式。因此,现有 技术中没有解决热效率低问题的燃烧器技术方案。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器、燃烧加热方法及燃烧加热设备,以实 现提高燃烧器和燃烧加热设备的燃烧热效率,并且能够节约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4是供了一种燃烧器,包括分配室,该分配室内设有一腔体,该分配室设有与该腔体连通的燃气入口,燃气管路中的燃气通过该燃气入口进入腔体;一个以上混气管,混气管的入口端与分配室内的腔体连通以获取燃气, 且混气管的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吸入助燃剂与燃气进行混合的进气 孔,混气管的出口端用于提供燃气和助燃剂的混合气进行燃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烧加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燃气引入一个以上混气管;向混气管内通入助燃剂,使助燃剂与燃气在混气管中经过设定行程进行 混合,形成混合气;使混合气从混气管流出燃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燃烧加热设备,包括本发明的 燃烧器,以及用于支撑待加热物的支撑架和/或用于容置待加热流体的受热 腔,该燃烧器固定在支撑架中位于待加热物的下方和/或固定在受热腔的下 方。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采用将燃气分流、自然抽吸空气、在设定 长度混气管中,利用燃气喷嘴近口段的涡流现象,将燃气和空气进行混合而 后再喷出混合气燃烧的混合后燃烧方式,避免了现有混合中燃烧方式中出现 的问题,具有下述优点1、 燃气分流,能够提高流速,形成涡流以利于混合;2、 高速燃气流产生的负压能自动从进气孔抽吸空气,自然形成燃气和空 气在涡流环境中的混合,混合均匀,效果良好;3、 燃气和空气进行充分混合后才喷出进行燃烧, 一方面混合均匀的混合 气能够燃烧完全,另一方面,燃烧时不再进行混合,避免了空气对流运动对 热能的扩散作用,因此提高了燃烧器的热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4 、自然抽吸空气不必采用风机来加速空气流动,在实现充分进气的同时, 避免了风机运转所需耗费的电能,也避免了风机噪声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A为现有技术中自然通风助燃燃烧器的侧面剖视图;图IB为现有技术中自然通风助燃燃烧器的俯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风机强制通风助燃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燃烧器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燃烧器具体实施例中混气管出口端收拢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燃烧器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燃烧器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燃烧器具体实施例四中助混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发明燃烧器具体实施例四中助混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发明燃烧加热方法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图10为本发明燃烧加热设备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燃烧加热设备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1 -燃烧器腔体102-燃烧盘103-燃烧通孔4 -燃气管路5-燃气源201-风机202 -燃烧器燃烧碟204-压火帽205-强制通风口301-分配室302-混气管303-连接座304-灶头底座305-燃气入口306-燃气出口307-燃气喷嘴308-混合气喷嘴309-腔体310-进气孔311-燃烧盘312-助混片313-燃烧通孔300-燃烧器401-支撑架402-排气口501-受热腔502-锅炉外壳503-排气口504-热7JC出口505-冷水进口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燃烧器各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包括分配室和多个混气管。该分配室 内设有一腔体,分配室壁面上设有连通腔体与燃气管路的燃气入口,燃气管路中的燃气通过该燃气入口进入腔体;各混气管的入口端与分配室内的腔体 连通以获取分流的燃气,且各混气管的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吸入助燃 剂与燃气进行混合的进气孔,各混气管的出口端用于提供燃气和助燃剂的混 合气进行燃烧。本发明燃烧器的各实施例中,通过分配室将燃气进行分流,而后引入各 混气管中,在混气管中抽吸入空气作为助燃剂,空气和燃气在混气管中经过 一定的行程后完成混合,当混合气从混气管的出口端喷出时,即可提供可燃 的混合气。由上述基本结构可知,本发明燃烧器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混 合后燃烧方式的燃烧器,能够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从而改善燃烧性 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燃烧器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燃烧器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燃 烧器包括分配室301和多个混气管302。其中,该分配室301可以由一个盘 状的连4矣座303和一个盘状的灶头底座304相对扣合而成,以在分配室301 内部形成一腔体309。分配室301的壁面上开设有燃气入口 305,如图3所示, 燃气入口 305具体可以开设在作为分配室301下端面的灶头底座304上,分 配室301内的腔体309通过燃气入口 305与燃气源5的燃气管3各4连通。在作 为分配室301上端面的连接座303上设有多个燃气出口 306,且每个燃气出口 306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燃气喷嘴307,各混气管302的入口端与分配室301内 的腔体309通过燃气出口 306连通。在各混气管302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 用于吸入空气与燃气进行混合的进气孔310,进气孔310可以与外界大气或 者氧气源等助燃剂环境连通来抽吸空气。燃气和空气在混气管302内混合, 而后各混气管302在其出口端喷出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以提供可燃的混合气。为增加混合气的喷出流速,可以在混气管302的出口端设置混合气喷嘴 308,这样更有利于火焰加热的集中。本实施例燃烧器的具体工作过程是首先由燃气源5提供一定压力的燃 气到分配室301的腔体309中;燃气进入分配室301的腔体309内之后,在 燃气源5的压力作用下被分流引入多个混气管302中;燃气在混气管302中 高速的流动,混气管302内形成的负压使得能够通过进气孔310将外界的空 气抽吸入混气管302中;在混气管302中,燃气与空气继续经过设定长度的 行程,在此过程中完成混合;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从混气管302的出口端喷 出,以便进行燃烧。为实现混合后燃烧方式,且为改善混合效果,提高燃烧性能,本实施例 燃烧器通过多个特有的结构设计来达到上述效果分配室301和多个混气管302相配合的结构。该结构设计主要的作用是 能够将燃气分流以提高流速。因为燃气源的压力是一定的,所以当燃气分为 多股,且每股燃气流通过燃气喷嘴307的横截面积较小时,每个混气管302 内的燃气流动速率相应提高。燃气流动速率的提高,以及每股燃气在混气管 302内流通界面与空气界面的接触面积相应较大,均是改善后续燃气和空气 混合效果的重要因素。另外,以混气管302进行分流,还可以通过调整混气 管302的个数来灵活地适应燃烧加热设备的不同需要,燃烧器的混气管302 个数可以为3~ 500个, 一般中餐炒菜灶采用的是30-60个、家庭用灶是3-30 个混气管302,既能提供足够的燃烧加热温度,又能够将燃气恰当分流。大 型锅炉,可根据锅炉的热负荷确定混气管的个数,也可用多组燃烧器组合设 置。混气管302上进气孔310的结构设计。进气孔310设置在混气管302侧 壁上,特别是紧随燃气喷嘴307后的位置,为空气提供了入口。进气孔310 可以借助燃气在混气管302内高速流动所产生的负压,自然将空气抽吸入混 气管302中,无需强制通风。进气孔310的设置,较佳的是沿混气管302的 周向均勻布设,例如设置四个进气孔310,彼此间隔90度。 一般情况下,每个混气管302上进气孔310的开口面积只要满足抽吸空气量的要求即可。所 谓抽吸空气量即单位时间内乂人每个混气管302上吸入空气的体积。因为燃气 源的压力是一定的,当混气管302的数量和横截面积一定时,每个混气管302 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燃气量也是可计算确定的;又因为空气中作为助燃剂的氧 气与空气的体积比例大致为1: 5;并且主要成份为曱烷(CH4)的燃气,其 与自身燃烧所需氧气的体积比例约为1: 2。所以,综合上述因素可以计算确 定每个混气管302上开设进气孔310的面积,因此,进气孔310的数量和面 积设置,较佳的是使每个混气管302的抽吸空气量能够按照理想空燃比要求 吸入足够的空气。在分配室301和混气管302入口端的连接处设置燃气喷嘴307。燃气在 分流之后通过孔径逐渐减小的燃气喷嘴307,能够进一步起到提高燃气流动 速率的作用,并且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能够使燃气在经过燃气喷嘴307后 形成涡流段,利于混合。从燃气喷嘴307到混气管302的混合气出口端保留有设定长度的混气管 302,这是本实施例燃烧器的一个关键点,该段混气管302能够为燃气和空气 的混合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利于其充分混合。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 当流体从较小孔径的喷嘴喷出后,在后续的一定距离内,即喷嘴孔径的1: 50-100处将形成涡流段,此后一段距离的流动状态为稳流段。本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利用了这一原理,依据燃气喷嘴307的孔径,设置混合气出口端到燃 气喷嘴307之间的混气管的长度,该段距离也可称为混合段。较佳的实施方 式是设置燃气喷嘴307的孔径为0. 2 ~ 0. 3毫米,设置混合段长度与燃气喷 嘴孔径307长度的比约等于50:1。实际应用中,混合段的长度较佳的是设置 为13厘米,兼具了混合效果、产品成本和体积的诸多因素考虑。才艮据试-验研 究结果,燃气喷嘴307和混合段的尺寸按照上述设计时可得到燃气和空气在 涡流状态下的最佳混合效果。当然,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燃气喷嘴307的 孔径等尺寸和个数的设计均可以进行调整。例如,燃气喷嘴307的孔径可以 在0. 1 ~ 1毫米的范围内变化,混合段长度与燃气喷嘴307孔径长度的比值可以小于或大于50。 一般来说,当该比值超过100时,因为燃气喷嘴307后所 产生的涡流混合状态已基本消失,所以混气管302长度的增长仅会导致成本 和产品体积的增加,而对混合效果的改善贡献则不大。综合对本实施例燃烧器的结构分析可知,该燃烧器中,燃气与空气在充 分混合后才喷出进行燃烧,属于混合后燃烧方式,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燃烧器 中,混合中燃烧方式所存在的混合不充分,燃烧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本实 施例技术方案的优势在于1)在进行燃烧时不存在外界空气的对流,避免了 边混合边燃烧导致的热扩散现象,热能浪费的现象也得到了避免,所以降低 了能量损耗率,能够节约能源,更可提高热效率达50%以上;2)采用多个 混气管将燃气分流成多份,因为燃气被分流,且每个混气管的横截面较小, 所以燃气流速相对提高,能够加速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在流通面积较小的空 间内也更利于燃气和空气进行混合,同时,燃气和空气的混合要经过混气管 内的一定行程,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混合,将混合均勻的混合气进行燃 烧,其空气燃料比均匀,不会存在氧气过多或过少的燃烧情况,能够显著改 善燃烧效果,使燃烧更充分,热效率更高;3)流速提高还使混气管内压力较 低,能够通过进气孔自然抽吸空气,无需采用风机,则能够节电,且降低噪 声污染;4)混气管暴露在空气之中,外界空气能够对混气管实施风冷冷却, 则一方面能够降低混气管材料耐高温的要求,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能够 增加混气管入口端和出口端的温差,进一步加速流动。综上所述,本实施例 的燃烧器兼具了热效率高、成本低、节能降耗和环保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本实施例的燃烧器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混气管的个数 为一根时,因为其提供了燃气和空气混合的足够空间和时间,所以也具有混 合后燃烧方式所固有的优势,如混合效果好,燃烧完全;避免热扩散,降低 无效能耗。并且,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混气管302的轴线形状和混气管302的分 布方式可以有多种设计形式。例如可以设计其轴线为直线形,各混气管302 以一定距离间隔开,平行布设;或者可以在平行混气管302的出口端处设计其轴线为折线形,使各混气管302的出口端朝向中心设置,如图4所示;或 者还可以根据需要将混气管引向多个方向,形成多簇火焰。多个混气管的设 计不仅能够改善燃烧效果,还可以使燃烧器的设计更加灵活,增加加热点的 数量,灵活调整加热点的位置。 燃烧器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燃烧器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 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燃烧器中设置一燃烧盘311,在燃烧盘311上开设多 个燃烧通孔313,各混气管302的出口端嵌设固定在燃烧盘311上的各燃烧 通孔313中,穿过燃烧通孔313露出燃烧盘311,用于提供混合气在燃烧盘 311上进行燃烧。燃烧盘311的设置可以固定各混气管302的出口端,集中燃烧火焰,适 用于通常燃烧加热设备的要求。并且,燃烧盘311的设置能够相对隔离火焰 和混气管302,对混气管3Q2有保护作用,降低了混气管302材质对耐热性 的要求,因而能P条低产品成本。在具体应用中,还可以在燃烧盘和分配室之间进一步设置一容置外壳, 容置外壳的一端固定在燃烧盘上,另一端悬空且高于混气管通气孔,起到对 混气管的保护作用。通常,燃烧器是嵌设固定在炉灶、热水器等燃烧加热设 备之中的,也可以无需容置外壳的保护。燃烧器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燃烧器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该燃烧器在实 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助混装置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燃烧器在混气管302内 还设置有一个助混片312作为助混装置,用于引导混合气形成紊流。助混片 312的形状和在混气管302内的设置位置可以有多种方式,较佳的是设置片 状的助混片312与混气管302的横截面平行,将外缘轮廓与混气管302横截 面内轮廓相适应的助混片312拦设在混气管302内,且助混片312的边缘上 开设有凹口,如图7所示。 一种较佳的设置方式为混气管302中部较长的 一段为完成混合的主要部分,助混片312可以设置在相对于混气管302中部管径渐增的出口端中,那么,助混片312上的开口面积与混气管302中部横 截面面积的比值范围可以为1:0.5~2,较佳的是1:1.2。当燃气和空气流经 图7所示的助混片312时,混合气流体受助混片312的阻挡被引向凹口处喷 出。因此,混合气流体经过助混片312的流动状态,能够达到较大的雷诺准 数,从而使燃气和空气在流经助混片312时形成紊流,进一步帮助燃气和空 气的充分混合。在本实施例中,将助混片在临近混气管出口端处设置。 一方面帮助燃气 和空气混合,起到助混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隔离燃烧火焰,即避免在混气 管内出现回火现象。当然,助混装置的形状不限于片状,助混片的形状也并不限于如图7 所示的一种形式,还可以为其他形式,例如在助混片312上周向均布开设 数个通孔,如图8所示,可以是三个 七个,其开口面积和混气管中部横 截面面积的比值可以在1:0. 5 ~ 2的范围内变化。或者可以组合开设凹口或 通孔。助混片的其他设置方式,也可以是在混气管的侧壁上以螺旋状肋片 的形式设置助混片,只要能有助于混合气形成紊流,使混合更充分即可。 在具体应用中,助混片的个数并不限于每个混气管中仅设置一个,也可以 设置多个。并且不限于设置在混气管的出口端,还可以设置在入口端或中 部等位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进一 步改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效果,使燃烧更 充分,从而提高热效率。还能够避免回火,是对混气管等非燃烧区域部件的 保护,降低了对该处材料的耐高温要求,能够降低产品成本。燃烧加热方法实施例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燃烧加热方法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采 用本发明燃烧器实施例 一 的装置来执行,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燃气源将燃气充入燃烧器分配室的腔体内,腔体将燃气分流引 入多个混气管中;步骤2、在混气管内高速流体的负压作用下,通过混气管上的进气孔从外界大气中抽吸空气,从而向混气管内通入空气作为助燃剂,空气与燃气在混气管中经过设定行程,进行混合而形成混合气; 步骤3、使混合气从混气管流出,以进行燃烧。本实施例的燃烧加热方法实现了在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后才喷出混合气 进行燃烧,属于混合后燃烧方式。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燃烧器的燃烧加热方法 中,混合中燃烧方式所存在的混合不充分,燃烧效率低的问题。该燃烧加热 方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燃气与空气在混合后再燃烧,避免了边混合边燃烧 导致的热扩散现象,降低了能量损耗率,能够节约能源,更可提高热效率达 50%以上;将燃气分流成多份,并经足够的涡流段行程进行混合,混合效果 好,燃烧效果得到改善,使燃烧更充分,热效率更高;气体流速提高还使混 气管内压力较低,能够通过进气孔自然抽吸空气,无需采用风机,则能够节 电,且降低噪声污染。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燃烧加热方法兼具了热效率高、 成本低、节能降耗和环保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在本实施例的&出上,可以在步骤3将从混气管喷出的混合气引燃以进 行燃烧之前,进一步使混合气流过混气管内拦设的助混片时,经助混片上的 凹口引导而形成紊流。该燃烧加热方法可以采用本发明燃烧器实施例三的技 术方案,能够进一步的改善混合效果,促进燃烧。具体应用中,本发明的燃烧加热方法可以为本发明燃烧器任意实施例所 执行的方法,均能够实现混合后燃烧的燃烧方法,改善燃烧效果,提高热效 率。燃烧加热设备实施例一如图IO所示为本发明燃烧加热设备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 例的燃烧加热设备具体可以为一种炉灶,例如中餐炒菜灶、中餐炖菜灶等。 该燃烧加热设备采用本发明燃烧器的任意实施例作为灶头,其结构主要包括 燃烧器300,用于支撑待加热物的支撑架401,该燃烧器300固定在支撑架 401中以位于待加热物的下方。作为一种炉灶,待加热物一般就是炒菜用的锅,锅放置在呈一凹口形状的支撑架401上,在锅底和支撑架401之间形成燃烧室。燃烧器300固定在 支撑架401的底部,且使燃烧器300混气管302上的进气孔310位于支撑架 401的下部,避免进入燃烧室的范围内。这样,在进行燃烧时,燃烧器300 提供可燃的混合气可以在完全不与外界空气混合的状态下进行燃烧。具体到中餐炒菜灶和炖菜灶时,燃烧器的上端面距离锅底部的距离为 10-15厘米时为较佳距离,即锅底应置于燃烧起火焰长度的中间位置为宜。 并且,在炒菜灶中可以灵活地设置混气管的混合气出口端向中心收拢,提供 更为聚集的火焰。在炖菜灶中,可以设置混气管的混合气出口端相互平行, 提供较为平均的加热面积。进一步的,可以通过控制中心与边缘处混气管的 直径、进气孔的面积和数量、燃气喷嘴的尺寸和位置、混合段的长度等参数, 从而控制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控制混合气流量,以得到所需的火焰分布。燃烧器本身的优点,还具有其他优势。现有开放式自然混合炉灶在支撑架的 边缘处和底部,通常需要设置燃烧废气排气口和空气孔,在排气的同时,还 不断引入新鲜空气,这样才能完成燃烧室的换气,保证提供足够的氧气。但 是,本实施例的燃烧加热设备,如图10所示,因为燃烧过程中无需在燃烧室 中引入空气,所以可以设置较小的燃烧废气排气口 402,这种结构设计在燃 烧室中基本形成了一个空气非自然交换的环境,其优势在于能够进一步减小 空气对流,避免热扩散及冷空气对燃烧室的冷却作用,燃烧放出的热量几乎 完全保留在燃烧室中用于加热。采用本发明燃烧器的燃烧加热设备,热效率高,且能够节约能源,还可 免除对风机强制通风的依赖,避免了对环境的噪声污染。燃烧加热设备实施例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燃烧加热设备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 例的燃烧加热设备具体可以为一种锅炉,采用本发明燃烧器的任意实施例作 为加热器,该锅炉的结构主要包括燃烧器300,用于容置待加热流体的受 热腔501,该燃烧器300固定在受热腔501的下方,用于加热受热腔501。具体的,该锅炉可以如图11所示,受热腔501放置在锅炉外壳502之内, 受热腔501的上部连4妄有热水出口 504,受热腔501的下部连接有冷水入口 505,本发明的燃烧器300固定在受热腔501的下方,受热腔501的外壁与锅 炉外壳502的内壁之间形成燃烧室,在锅炉外壳502的上方设置一燃烧废气 排气口 503。该燃烧器300可以嵌设固定在锅炉外壳502中,且使混气管302 上的进气孔310脱离燃烧室的范围,设置在锅炉外壳502之外,既能够提供 一完全混合后燃烧的条件,也有利于保护混气管302和进气孔310等部件不 受高温的损害。采用本发明燃烧器的燃烧加热设备,具备了该燃烧器本身的优点,热效 率高,能够节约能源,还可免除对风机强制通风的依赖,避免了对环境的噪 声污染。本实施例的锅炉式燃烧加热设备,还可以替换为家用或工业用的热水器。 当作为家用热水器时,同样采用本发明的燃烧器,适当改变受热腔的体积和例如可以在燃烧加热设备中结合支撑架和受热腔的结构,将该燃烧器固定在 待加热物和受热腔的下方,同时进行加热。本发明以混合后燃烧的燃烧方式 达到热效率提高、节能环保的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 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 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配室,所述分配室内设有一腔体,所述分配室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燃气入口,燃气管路中的燃气通过该燃气入口进入腔体;一个以上混气管,所述混气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分配室内的腔体连通以获取燃气,且所述混气管的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吸入助燃剂与所述燃气进行混合的进气孔,所述混气管的出口端用于提供燃气和助燃剂的混合气进行燃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管的出口端嵌 设固定在燃烧盘上的各通孔中,用于提供所述混合气在所述燃烧盘上进行燃 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气管内还设置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助混装置,用于引导所述混合气形成紊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混装置的形状为 片状,且边缘上开设有凹口和/或通孔,所述助混装置拦设在所述混气管内。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混装置临近 所述混气管的出口端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管的外侧围设 有容置外壳,所述容置外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燃烧盘上,另一端悬空且不低于 混气管进气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沿所述混气 管的侧壁周向均匀布设。
8、 一种燃烧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燃气引入一 个以上混气管;向混气管内通入助燃剂,使所述助燃剂与所述燃气在所述混气管中经过 设定行程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使所述混合气从混气管流出燃烧。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混合气 从混气管流出燃烧之前,还包括使用助混装置拦截所述混合气混气管并在 混气管内形成紊流。
10、 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一燃烧器的燃烧加热设备,其特 征在于包括所述的燃烧器以及用于支撑待加热物的支撑架和/或用于容置待 加热流体的受热腔,所述燃烧器固定在支撑架中位于所述待加热物的下方和/ 或固定在所述受热腔的下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燃烧加热方法和燃烧加热设备。该燃烧器包括设有腔体的分配室,该分配室上设有燃气入口;混气管,其入口端与分配室腔体连通以获取燃气,且各混气管的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吸入助燃剂与燃气进行混合的进气孔,各混气管的出口端用于提供燃气和助燃剂的混合气进行燃烧。该方法包括将燃气分流引入一个以上混气管;向混气管内通入助燃剂,使助燃剂与燃气在混气管中经过设定行程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使混合气从混气管流出燃烧。该燃烧加热设备采用本发明的燃烧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混合后燃烧的方式改善了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效果,提高了热效率,且能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F23C5/08GK101576257SQ20081010591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5日
发明者原所良 申请人:原所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