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螺旋除尘、脱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477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螺旋除尘、脱硫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螺旋除尘、脱硫设备。
背景技术
原有的圆筒立式带文丘里式的除尘脱硫设备、缺点如下1、占地面积大,设备笨重;2 、系统阻力大(1600-2400Pa) ; 3、耗材原材料多,基础负荷重,垂直点力;4、除尘、脱 硫率低,除尘低于95%,脱硫低于80%; 5、对于室燃式锅炉和工业窑炉都无法达到国家制订 的排放标准;6、耗能大;7、系统配套不灵活,由其对于改造性除尘脱硫处理的单位,因为 它占地面积大、高;8、雾化喷嘴易坏、易堵,维修难度大;9、首次投资大;10、安装时存 在安全隐患,主、副塔一般设计都在12-18m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提供一种卧式螺旋除 尘、脱硫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
设备壳体由外墙组成水平螺旋和垂直的烟气通道,其中烟气进口设在水平螺旋段烟气通 道一端外墙的上方,排气口设在垂直段烟气通道一侧底部,人孔门设在垂直烟气通道的外墙 顶端;
所述的水平螺旋段烟气通道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由水管和喷头组成,用于喷淋脱硫
剂;
设备壳体的螺旋烟气通道内设有机械离心装置,烟气由烟气进口接入,其中尘粒由机械 离心装置甩向墙壁;
设备壳体的垂直烟气通道内设有上行气体通道和下行气体通道,在上行气体通道内设有 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三部分组成,喉部、腹部、尾部,而且这三个部位都建立于同一个基础之 上,连接非常紧密,如l台20吨/h锅炉的除尘脱硫设备只需15-16m2。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废 气在设备内的运行处理时间长达6秒钟以上,全离心力运行距离45-50m (6-8m/s),消烟、 除尘、脱硫的主要功况是离心力+时间。本实用新型采用全花岗岩制作而成,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1、 占地面积小,同等炉型比立式圆筒式的总重量少35-40%。
2、 系统阻力小(1200-1400Pa)。
3、 耗原材料少,基础负荷轻(平面型基础)。
4、 除尘、脱硫率高除尘>95%,脱硫》95%。
5、 对室燃式锅炉和工业窑炉都能达到国家制定的排放标准。
6、 耗能少。
7、 系统配套灵活。
8、 雾化喷嘴随时供换,不影响正常运行。
9、 投资少,比立式圆筒式的少30%。
10、 安装时没有安全隐患,因为它最高不超过10米。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主视图 图2为图1A-A剖面图 图3为图1B-B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3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
设备壳体由外墙7组成水平螺旋和垂直的烟气通道,其中烟气进口l设在水平螺旋段烟气 通道一端外墙7的上方,排气口14设在垂直段烟气通道一侧底部,人孔门ll设在垂直烟气通 道的外墙7顶端;
所述的水平螺旋段烟气通道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由水管15和喷头16组成,用于喷淋 脱硫剂;
设备壳体的螺旋烟气通道内设有机械离心装置,烟气由烟气进口l接入,其中尘粒由机 械离心装置甩向墙壁;
设备壳体的垂直烟气通道内设有上行气体通道12和下行气体通道13,在上行气体通道12 内设有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淋装置的喷头16设在烟气进口 1的周围和水平螺旋段烟气通道的一 侧。所述的机械离心装置包括外圆筒3、内圆筒4、螺旋道板2,其中外圆筒3设在水平螺旋烟 气通道的墙体内,内圆筒4设在外圆筒3的中心,外圆筒3和内圆筒4之间设置螺旋道板2。所 述的设置在上行气体通道12内的脱水装置包括脱水板8和脱水板支柱9,其中脱水板8设在外 墙7的内壁上和下行气体间墙10的壁上。所述的垂直段烟气通道内设置一下行气体间墙10 ,下行气体间墙10底部形成排灰沟5。所述的水平螺旋段烟气通道内外圆筒3和外墙7之间填有 混凝土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分三部分喉部、腹部、尾部
喉部含灰粉尘和S02的烟气在进口喉部收縮管内逐渐加速,到达喉部处烟气流速高达 18-20m/s,烟气呈强烈的紊流运动,在喉部位置设有压力水(脱硫剂)喷入,呈雾状布满整 个喉部,烟气中高速运动的烟气、S02、尘粒冲破雾膜而凝聚面大颗粒黑灰水珠,送入消烟 脱硫除尘器腹部内。
腹部本实用新型属机械离心式装置,由内外双筒构成,其腹部另设有几层导流板,其
中上部装喷淋,下部有积水,含尘烟气从圆筒上侧面进口处螺旋翻身运转,在整个流动过程
中,烟气中的S02、尘粒受机械离心力的作用甩向筒壁,冲向导流板和下部积水处,被(脱
硫剂)水膜粘附后带到圆筒底部,经水封排灰口排出。
尾部将腹部内的气体进行烟水分离,烟气流速3〈m/s,使处理后的气体不带水(因为 水中含尘、H2S03、 C02 )
烟气中的S02属于酸性物质,与碱性水接触时 2Na (OH) + S02= Na2S03+H20 Ca S03+ S02+ H20 = Ca (HS) 2 S02+ H20 = H2S03 =H+1+HS03—1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筒体旋转圈数多(4-5圈),S02与碱性的雾滴可得到充分的时间和空 间进行接触,吸附、溶解、中和、分离等净化过程,大面积旋转喷雾和旋流技术既使气液接 触面积大,又使烟气紊流有利于碱性水对S02的的吸收(1Kg水表面积仅有0.065m3,若雾化 直径0.04mm的液滴,则表面积猛增至175 m2,增大2692倍),酸碱中和首先取决于雾化质量 ,雾化越细则酸和碱的中合越充分,液雾与烟气接触面积也越大,净化效果也越高。利用碱 性水洗涤烟气中的酸性物质,当PH值8-10的碱液吸收发生中和反应后的值降为显中性时可以 自由排放,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酸碱中和后的吸收液较易氧化,因此不必担心筒内雾化装置 和废水管道的结垢与堵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 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题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 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 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螺旋除尘、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壳体由外墙(7)组成水平螺旋和垂直的烟气通道,其中烟气进口(1)设在水平螺旋段烟气通道一端外墙(7)的上方,排气口(14)设在垂直段烟气通道一侧底部,人孔门(11)设在垂直烟气通道的外墙(7)顶端;所述的水平螺旋段烟气通道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由水管(15)和喷头(16)组成,用于喷淋脱硫剂;设备壳体的螺旋烟气通道内设有机械离心装置,烟气由烟气进口(1)接入,其中尘粒由机械离心装置甩向墙壁;设备壳体的垂直烟气通道内设有上行气体通道(12)和下行气体通道(13),在上行气体通道(12)内设有脱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卧式螺旋除尘、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喷淋装置的喷头(16)设在烟气进口 (1)的周围和水平螺旋段烟气通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卧式螺旋除尘、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机械离心装置包括外圆筒(3)、内圆筒(4)、螺旋道板(2),其中外圆筒(3)设在水 平螺旋烟气通道的墙体内,内圆筒(4)设在外圆筒(3)的中心,外圆筒(3)和内圆筒(4 )之间设置螺旋道板(2)。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卧式螺旋除尘、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设置在上行气体通道(12)内的脱水装置包括脱水板(8)和脱水板支柱(9),其中脱水 板(8)设在外墙(7)的内壁上和下行气体间墙(10)的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卧式螺旋除尘、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垂直段烟气通道内设置一下行气体间墙(10),下行气体间墙(10)底部形成自动排灰沟 (5)。
6.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卧式螺旋除尘、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水平螺旋段烟气通道内外圆筒(3)和外墙(7)之间填有混凝土 (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螺旋除尘、脱硫设备。本实用新型包括设备壳体由外墙组成水平螺旋和垂直的烟气通道,其中烟气进口设在水平螺旋段烟气通道一端外墙的上方,排气口设在垂直段烟气通道一侧底部,人孔门设在垂直烟气通道的外墙顶端;所述的水平螺旋段烟气通道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由水管和喷头组成,用于喷淋脱硫剂;设备壳体的螺旋烟气通道内设有机械离心装置,烟气由烟气进口接入,其中尘粒由机械离心装置甩向墙壁;设备壳体的垂直烟气通道内设有上行气体通道和下行气体通道,在上行气体通道内设有脱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系统阻力小,耗原材料少,基础负荷轻,除尘、脱硫率高,且对室燃式锅炉和工业窑炉都能达到国家制定的排放标准。
文档编号F23J15/04GK201329251SQ20082030372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
发明者周仁帮 申请人:周仁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