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毛细组织限位效果的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757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毛细组织限位效果的热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特别涉及其网体或条状束合体形态毛细组织的限位结
构创新设计。
背景技术
在热管结构设计上,通常是借由毛细组织的增设来达到加速冷凝液回流效率的目 的。 所述毛细组织的结构形态多种多样,例如烧结、网体、条状束合体、沟槽等均为常 用形态,其中当所述毛细组织为网体、条状束合体的形态时,由于该毛细组织与热管管壁之 间仅借由局部接触部位加热熔融而产生固定作用,此种固定状态的牢固强度相当低,因此, 如图1所示,当所述热管10须由笔直管状弯成弯曲形时,其内部毛细组织20与热管10管壁 ll之间的局部结合固定部往往会承受不住热管弯曲时所产生的拉扯作用力,进而当该热管 10呈弯曲状态时,其内部毛细组织20会出现未与热管10管壁11同步弯曲而发生局部偏位 的现象,如此一来,所述毛细组织20与热管10管壁11之间所必须存在且平均分布的蒸汽 流动空间30,将会因为局部变宽、局部变窄甚至堵塞的情况(如图1中箭号Ll所指部位) 而丧失其正常导流功能,这使得热管10弯曲后的不良率大幅增加,成为热管10加工制造过 程中的一大问题与缺弊。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热管毛细组织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 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为使用者所企盼,亦为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目标,详加设计 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创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毛细组织限位效果的热管,其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热管的网 体或条状束合体毛细组织与管壁之间欠缺稳固定位性,易于热管弯曲时产生偏位而丧失正 常导流功能的问题加以改良突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毛细组织限位效果的热 管,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周状延伸的一管壁以及该管壁内所相对界定形成的一内部 空间; —毛细组织,为网体或条状束合体形态,所述毛细组织容设于所述管体内部空间 中随着该内部空间延伸设置,所述毛细组织与所述管体管壁之间形成间隔状的蒸气导流空 间; 多个支撑翼架体,撑持于所述毛细组织至少相对二侧与所述管体管壁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翼架体撑持于所述毛细组织至少相对二侧与所述管体管壁之间,以使所述毛细组织与管体管壁之间的相对位置获得支撑限位效果。 2、上述方案中,所述管体的管壁为扁管或圆管。 3、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翼架体包括一第一侧支撑片以及一第二侧支撑片,所述 第一、第二侧支撑片中段具有相对称的弧形区段,相对夹置于所述毛细组织二侧,所述第 一、第二侧支撑片的二端相对应侧具有结合部以相对贴靠结合固定,所述第一、第二侧支撑 片的二端抵撑于管体的管壁。 4、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翼架体由一片状体构成,所述片状体沿着所述毛细组织 延伸方向设有顺序设置的至少一上拱形缘部及一下拱形缘部,所述上、下拱形缘部之间相 对界定形成一穿套部套合于所述毛细组织外部,所述片状体相对二端抵撑于管体的管壁。 5、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翼架体由针状体构成,所述针状体的中间段呈侧向剌穿 所述毛细组织,所述针状体的二端抵撑于管体的管壁。 6、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翼架体由沿着所述毛细组织延伸的长形片状体或网状体 构成,且所述长形片状体或网状体的侧边部设有间隔分布的断开缝口,以利所述长形片状 体或网状体顺畅弯曲。 7、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翼架体由所述毛细组织本身结构一体凸伸构成,该毛细 组织由一反复曲折状的网体构成,该毛细组织至少相对二侧具有凸伸状曲折缘结构而直接 构成所述支撑翼架体。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为本实用新型可凭借所述支撑翼架体的设置,使所 述网体或条状束合体形态的毛细组织能够常态稳固的定位于热管管体中,纵使热管进行弯 曲,毛细组织仍无偏位之虞,使其蒸气导流空间于热管弯曲后仍可保持预设顺畅空间状态, 达到有效降低热管加工不良率、降低成本以及提升热管质量的进步性与较佳的产业利用效 益的效果。

附图1为现有热管弯曲时其毛细组织产生偏位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管弯曲时其毛细组织仍可稳固定位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翼架体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翼架体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翼架体设有断开缝口的实施例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翼架体由毛细组织一体凸伸形成的实施例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翼架体结构又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翼架体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0、热管;11、管壁;20、毛细组织;30、蒸汽流动空间;A、热管;40、管 体;41、管壁;42、内部空间;50、毛细组织;50B、毛细组织;51、蒸汽导流空间;60、支撑翼架
体;60B、支撑翼架体;60C、支撑翼架体;60D、支撑翼架体;60E、支撑翼架体;61、第一侧支撑
片;62、第二侧支撑片;63、弧形区段;64、结合部;65、端部;66、片状部;661、上拱形缘部;
4662、下拱形缘部;663、穿套部;664、端部;67、长形片状体;671、断开缝口 ;68、针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请参阅图2 4所示, 一种具毛细组织限位效果的热管,所述热管A主要 由下述构成 —管体40,其包括周状延伸的一管壁41以及该管壁内所相对界定形成的一内部 空间42 ; —毛细组织50,为网体或条状束合体形态(注本案所针对的毛细组织并不适用 于烧结式毛细组织),所述毛细组织50容设于所述管体40的内部空间42中呈随着该内部 空间延伸设置,所述毛细组织50与所述管体40管壁41之间形成有间隔状的蒸气导流空间
51 ; 多数支撑翼架体60,撑持于所述毛细组织50至少相对二侧与所述管体40管壁41 之间,以使所述毛细组织50与管体40管壁41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获得一种支撑限位效 果。 其中,所述管体40的管壁41可为扁管结构(如图2 4所示),或者如图10、图 11所示的热管A管体40的管壁41B,为圆管结构。 其中,所述支撑翼架体60的实施形态可为多种,首先如图2 4所示的支撑翼架 体60,由一第一侧支撑片61以及一第二侧支撑片62构成,所述第一、第二侧支撑片61、62 中段具有相对称的弧形区段63以相对夹置于所述毛细组织50 二侧,所述第一、第二侧支撑 片61、62的二端相对应侧具有结合部64以相对贴靠结合固定,所述第一、第二侧支撑片61、 62的二端部65抵撑于管体40的管壁41。 由上述结构组成设计可知,本实用新型热管A的核心设计,主要在于所述毛细组 织50与管体40管壁41之间增设有所述支撑翼架体60的技术特点;由此如图5所示,当所 述热管A的管体40进行弯曲加工时,所述毛细组织50与管体40管壁41之间的相对位置, 将能够凭借所述支撑翼架体60的撑持作用而获得支撑限位效果,如此,使得所述热管A的 管体40弯曲后,毛细组织50与管体40管壁41之间所预先规划留设的蒸气导流空间51,仍 可保持其预期的顺畅平均状态而无偏位之虞。 接着如图6、图7所示,为所述支撑翼架体形态的另一实施例,该支撑翼架体60B由 一片状体66构成,所述片状体66沿着所述毛细组织50延伸方向设有顺序设置的至少一上 拱形缘部661及一下拱形缘部662,所述上、下拱形缘部661、662之间相对界定形成一穿套 部663以供套合于所述毛细组织50外部,所述片状体66相对二端部664抵撑于管体40的 管壁41。 接着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撑翼架体60C由沿着该毛细组织50延伸的长形片 状体67(或网状体)构成,所述长形片状体67的侧边部设有间隔分布的断开缝口 671,以使 长形片状体67顺畅弯曲,方便对应热管管体的弯曲加工,而所述支撑翼架体60C与毛细组 织50的结合定位结构则可套用前述图6、图7所示的结构或是图2 4所示的结构,即不赘 述。 接着如图9所示,所述支撑翼架体60D由所述毛细组织50B本身结构一体凸伸构成,所述毛细组织50B由一反复曲折状的网体构成,所述毛细组织50B至少相对二侧具有凸 伸状曲折缘结构而直接构成所述支撑翼架体60D。 接着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支撑翼架体60E由针状体68构成,所述针状体68的 中间段呈侧向剌穿毛细组织50,所述针状体68的二端部抵撑于管体40的管壁41 ;对应本 实施例所述管壁41的圆管断面型式,其各针状体68互成交错角度设置分布,以将毛细组织 50定位于该管体内部空间42中央位置。 本实用新型可产生新功效如下 1、凭借所述支撑翼架体的侧边部设有间隔分布的断开缝口的结构设计,利于长形 片状体形态的支撑翼架体顺畅弯曲,以方便热管管体的弯曲加工。 2、所述支撑翼架体凭借毛细组织结构一体凸伸构成的结构设计,故可以最简单的 结构形成该支撑翼架体,无须再增设其它构件,因此本实施例具有精简构件、制造简单、节 省成本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一种具毛细组织限位效果的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周状延伸的一管壁以及该管壁内所相对界定形成的一内部空间;一毛细组织,为网体或条状束合体形态,所述毛细组织容设于所述管体内部空间中随着该内部空间延伸设置,所述毛细组织与所述管体管壁之间形成间隔状的蒸气导流空间;多个支撑翼架体,撑持于所述毛细组织至少相对二侧与所述管体管壁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毛细组织限位效果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 为扁管或圆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毛细组织限位效果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翼架体 包括一第一侧支撑片以及一第二侧支撑片,所述第一、第二侧支撑片中段具有相对称的弧 形区段,相对夹置于所述毛细组织二侧,所述第一、第二侧支撑片的二端相对应侧具有结合 部以相对贴靠结合固定,所述第一、第二侧支撑片的二端抵撑于管体的管壁。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毛细组织限位效果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翼架体 由一片状体构成,所述片状体沿着所述毛细组织延伸方向设有顺序设置的至少一上拱形缘 部及一下拱形缘部,所述上、下拱形缘部之间相对界定形成一穿套部套合于所述毛细组织 外部,所述片状体相对二端抵撑于管体的管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毛细组织限位效果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翼架体 由针状体构成,所述针状体的中间段呈侧向剌穿所述毛细组织,所述针状体的二端抵撑于 管体的管壁。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毛细组织限位效果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翼架体 由沿着所述毛细组织延伸的长形片状体或网状体构成,且所述长形片状体或网状体的侧边 部设有间隔分布的断开缝口。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毛细组织限位效果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翼架体 由所述毛细组织本身结构一体凸伸构成,该毛细组织由一反复曲折状的网体构成,该毛细 组织至少相对二侧具有凸伸状曲折缘结构而直接构成所述支撑翼架体。
专利摘要一种具毛细组织限位效果的热管,其特点包括一管体,具有周状延伸的一管壁及一内部空间;一毛细组织,为网体或条状束合体形态,其容设于管体内部空间中随着该内部空间延伸设置,毛细组织与管体管壁之间形成有间隔状的蒸气导流空间;多个支撑翼架体,撑持于毛细组织至少相对二侧与该管体管壁之间,以使毛细组织与管体管壁之间的相对位置获得支撑限位效果。凭借所述支撑翼架体的设置,使所述网体或条状束合体形态的毛细组织能够常态稳固定位于热管管体中,纵使热管进行弯曲,毛细组织仍无偏位之虞,使其蒸气导流空间于热管弯曲后仍可保持预设顺畅空间状态,达到有效降低热管加工不良率、降低成本以及提升热管质量的进步性与较佳产业利用效益的效果。
文档编号F28D15/04GK201463679SQ20092004789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
发明者何信威, 张中彦, 饶振奇 申请人: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