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908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件,更具体地说是套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套管式换热器通常使用在传热面积较小的场合中,它比同样换热面积的管壳式换热器所 需的空间要大,但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等优势而被广泛地用作各类冷却装置。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是由成组排列的管子组成,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由U形弯头连接 在一起。其核心是由两个同心的内、外管组成。套管式换热器一般分为单套管换热器结构 和多套管换热器结构。由于单套管换热器结构管外介质的处理量有限,更多的场合下使用多 套管换热器结构。传统的多套管换热器结构形式如图1和图la所示,其外管2焊接在外管管板6上,外 管管板6和外壳体组成外管管箱5,外管管箱5不可拆;内管组件和内管管板4的连接形式 如图1和图la所示,内管1的管端焊接有管接头3,管接头3由螺母7锁紧并固定在内管 管板4上,内管管板4夹持在两个法兰之间。这种套管式换热器在实际运行时,外管流动介 质从外管管箱流入时,冲刷在内管l上,会造成内管l的振动。这一振动常常引起用于锁紧 的螺母7的松动。另外,由于管接头3的密封面3a为一球面,在管接头3和内管管板4的 管孔之间的密封是线-面密封,预紧时的预紧力难于控制,加之管接头3和内管管板4之间 硬度的不匹配,常常会在球面上形成压痕。这种压痕以及拆卸维修重新组装后难以恢复到拆 卸前的位置等客观原因会造成密封失效,再加上螺母7的松动,内外管介质之间产生一定程 度的泄漏。泄漏轻则造成停工检修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重则会造成两种介质之间混合 产生的恶劣影响。另外,由于外管管箱5的不可拆,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清洗非常不便。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套管式换热器,以消除 因流动介质冲刷内管引起的振动,提高密封效果,提高重复安装的可靠性,便于内外管之间 的清洗。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设置在内管与内管管板之间的锁紧螺母为双螺 母结构;在内管的管端固定连接内管管接头,设置内管管接头的接头密封面为锥面,相应设 置内管管板与接头密封面形成密封配合的管板密封面亦为锥面;设置外管管箱为可拆结构,可拆结构是在管箱壳体的端面固定连接壳体法兰,在壳体法兰与外管管板之间,以可拆卸的螺栓固定连接。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1、 本实用新型在内管与内管管板之间采用双螺母锁紧结构,消除了因流动介质冲刷内 管引起振动而造成的螺母松动。2、 本实用新型将密封面由线-面密封改进成锥面密封,不仅提高了密封效果,同时提高 了重复安装的可靠性。3、 本实用新型外管管箱为可拆结构,极大地方便了内外管之间的清洗。


图l为已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la为图1所示己有技术中内管接头局部放大视图。图l及图la中的标号1内管、2外管、3管接头、4内管管板、5外管管箱、6外管管 板、7锁紧螺母。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内管接头局部放大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外管管箱可拆结构示意图。图2及图2a、图2b中的标号1内管、2管接头、2a接头密封面、3内管管板、3a管 板密封面、4锁紧螺母、5外管管板、6管箱壳体法兰、7管箱壳体。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2a和图2b,本实施例针对套管式换热器,设置在内管1与内管管板3之 间的锁紧螺母4为双螺母结构;在内管l的管端固定连接内管管接头2,设置内管管接头2 的接头密封面2a为锥面,相应设置内管管板3与接头密封面2a形成密封配合的管板密封面 3a亦为锥面;设置外管管箱为可拆结构,具体是在管箱壳体7的端面固定连接壳体法兰6, 在壳体法兰6与外管管板5之间,以可拆卸的螺栓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设置在内管(1)与内管管板(3)之间的锁紧螺母(4)为双螺母结构;在所述内管(1)的管端固定连接内管管接头(2),设置内管管接头(2)的接头密封面(2a)为锥面,相应设置内管管板(3)与所述接头密封面(2a)形成密封配合的管板密封面(3a)亦为锥面;设置外管管箱为可拆结构,所述可拆结构是在管箱壳体(7)的端面固定连接壳体法兰(6),在所述壳体法兰(6)与外管管板(5)之间,以可拆卸的螺栓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设置在内管与内管管板之间的锁紧螺母为双螺母结构;在内管的管端固定连接内管管接头,设置内管管接头的接头密封面为锥面,相应设置内管管板与接头密封面形成密封配合的管板密封面亦为锥面;设置外管管箱为可拆结构,是在管箱壳体的端面固定连接壳体法兰,在壳体法兰与外管管板之间,以可拆卸的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消除因流动介质冲刷内管引起的振动,提高密封效果,提高重复安装的可靠性,便于内外管之间的清洗。
文档编号F28F9/12GK201425438SQ20092017171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4日
发明者陈永东 申请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