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9347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循环流化床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循环流化床技术的发展,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射程和扩散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容量不断增大,炉膛截面不断增大,炉膛高度不断增加,二次风难以到达炉膛中心区域,使炉膛中心区域处于严重缺氧状态。试验证明,炉膛中心缺氧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普遍存在,由于炉膛中心广大区域缺氧,导致燃料燃烧不充分,特别是锅炉飞灰可燃物高,降低了锅炉的燃烧效率。因此,随着循环流化床大型化的发展,重点需要解决的就是炉膛燃烧中心区域的二次风不足问题。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一种壁面_中心复合供给二次风的流化床燃烧装置(专利公开号CN 101196295A),该装置利用炉膛壁面上的若干个下倾式二次风管和由炉膛底端伸入炉膛燃烧中心区域的逆流型二次风柱联合供风的形式,补充锅炉的炉膛中央区域燃烧所需要的空气。但是这种装置不适应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裤衩腿结构和中隔墙都阻碍了这种装置的应用。 申请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一种内凹式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供风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公开号CN 101225954A),该方法将炉膛下部二次风喷口附近的壁面向炉膛内凹入,使二次风供风喷口由离炉膛中心更近的位置向炉膛内供风,以此改善炉膛燃烧中心区域氧浓度场的分布,消除炉膛中心区域缺氧的现象。但这种方法结构复杂,改变了炉膛结构,直接影响炉膛内部的物质流动。 申请人:福斯特韦德能源股份公司提出一种"裤衩"式炉膛布置结构(专利公开号CN 1270664A),该结构利用中间隔板壁形成二次风室供风,同时在炉膛底部形成两个燃烧室,燃烧室之间或者独立,或者利用通道进行连接。这种结构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炉膛上部气量补充困难,此外结构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 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具有炉顶二次风箱、至少一根二次风管和炉底二次风箱,二次风管连接炉顶二次风箱和炉底二次风箱,炉膛中设有中隔墙,所述二次风管布置于炉膛中隔墙的管屏工质流通管的间隔中,在管屏工质流通管中的工质为水、蒸汽或汽水的混合物,每根二次风管在炉膛不同高度处朝中隔墙的两侧开有多个二次风喷口。 所述的二次风喷口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在±45°以内。所述的二次风喷口的气流流通面积a与二次风管气流流通面积A之比a/A为1. 6X 10—3 3. 25。所述的二次风喷口上布置有风帽,所述风帽为侧置箭头型风帽或钟罩型风帽。所述的二次风管上的多个二次风喷口可平行或交错布置。所述的二次风管上敷设有耐火耐磨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隔墙夹心多级二 次风供风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存在的中隔墙,通过在中隔墙 管屏工质流通管间隔中布置二次风管来补充供给二次风,同时在二次风管上可以根据需要 开设二次风口 ,沿炉膛高度实现多级供风,通过这种中隔墙夹心式多级的供风系统,补充了 锅炉炉膛燃烧中心区域不同高度处燃烧所需要的空气,改善了燃烧区域氧浓度场分布,解 决日益增大炉膛面积和高度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心缺氧现象,促进锅炉内气固两 相的充分混合和反应,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供风方法和装置结构简 单,效果明显,适应大型循环流化床的要求。

图1是单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裤衩式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顶二次风箱1、二次风管2、炉底二次风箱3、炉膛4、中隔墙5管屏工质流 通管6、二次风喷口 7。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具有炉顶二次风 箱1、至少一根二次风管2和炉底二次风箱3, 二次风管2连接炉顶二次风箱1和炉底二次 风箱3,炉膛4中设有中隔墙5,所述的二次风管2布置于中隔墙5的管屏工质流通管6的 间隔中,在管屏工质流通管中的工质为水、蒸汽或汽水的混合物,每根二次风管2在炉膛不 同高度处朝中隔墙的两侧开有多个二次风喷口 7。 所述二次风管2可根据中隔墙5的结构以及供风需要选择管屏工质流通管6间 隔的其中几个间隔进行夹心布置。所述的二次风喷口 7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在±45°以 内。二次风喷口 7的气流流通面积a与二次风管2气流流通面积A之比a/A为1. 6 X 10—3 3. 25。 二次风喷口 7上布置有风帽,所述风帽为侧置箭头型风帽或钟罩型风帽。所述的二次 风管2上的多个二次风喷口 7可平行或交错布置。二次风管2上敷设有耐火耐磨材料层。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具有炉顶 二次风箱1、至少一根二次风管2和炉底二次风箱3, 二次风管2连接炉顶二次风箱1和炉 底二次风箱3,炉膛4中设有中隔墙5,所述的二次风管2布置于中隔墙5的管屏工质流通 管6的间隔中,在管屏工质流通管中的工质为水、蒸汽或汽水的混合物,每根二次风管2在 合适高度处朝中隔墙的两侧开有多个二次风喷口 7。所述的二次风喷口 7轴线与水平线的 夹角在±45°以内。二次风喷口7的气流流通面积a与二次风管2气流流通面积A之比a/ A为1.6X10—3 3. 25。所述的二次风管2上的多个二次风喷口 7可平行或交错布置。二次风管2上敷设有耐火耐磨材料层。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每根二次风管2根据供风需要在几个不同高度处朝中隔墙 的两侧开有多个二次风喷口7。所述的二次风喷口7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在±45°以内。二 次风喷口 7的气流流通面积a与二次风管2气流流通面积A之比a/A为1. 6 X 10—3 3. 25 。 所述的二次风管2上的多个二次风喷口 7可平行或交错布置。二次风管2上敷设有耐火耐 磨材料层。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每根二次风管2在合适高度处朝中隔墙的两侧开有多个二 次风喷口7。所述的二次风喷口 7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在±45°以内。二次风喷口7的气 流流通面积a与二次风管2气流流通面积A之比a/A为1. 6X 10—3 3. 25。 二次风喷口 7 上布置有风帽,所述风帽为侧置箭头型风帽。所述的二次风管2上的多个二次风喷口 7可 平行或交错布置。二次风管2上敷设有耐火耐磨材料层。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每根二次风管2在合适高度处朝中隔墙的两侧开有多个二 次风喷口7。所述的二次风喷口 7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在±45°以内。二次风喷口7的气 流流通面积a与二次风管2气流流通面积A之比a/A为1. 6X 10—3 3. 25。 二次风喷口 7 上布置有风帽,所述风帽为侧置钟罩型风帽。所述的二次风管2上的多个二次风喷口 7可 平行或交错布置。二次风管2上敷设有耐火耐磨材料层。 实施例5 :每根二次风管2在合适高度处朝中隔墙的两侧开有多个二次风喷口 7。 所述二次风管2可根据中隔墙5的结构以及供风需要选择管屏工质流通管6间隔的其中几 个间隔进行夹心布置。所述的二次风喷口 7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在±45°以内。二次风喷 口 7的气流流通面积a与二次风管2气流流通面积A之比a/A为1. 6 X 10—3 3. 25。所述 的二次风管2上的多个二次风喷口 7可平行或交错布置。二次风管2上敷设有耐火耐磨材 料层。
权利要求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炉顶二次风箱(1)、至少一根二次风管(2)和炉底二次风箱(3),二次风管(2)连接炉顶二次风箱(1)和炉底二次风箱(3),炉膛(4)中设有中隔墙(5),所述二次风管(2)布置于中隔墙(5)的管屏工质流通管(6)的间隔中,在管屏工质流通管中的工质为水、蒸汽或汽水的混合物,每根二次风管(2)在炉膛不同高度处朝中隔墙的两侧开有多个二次风喷口(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风喷口 (7)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在±45°以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风喷口 (7)的气流流通面积a与二次风管(2)气流流通面积A之比a/A为1. 6X 10—3 3. 2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二次风喷口 (7)上布置有风帽,所述风帽为侧置箭头型风帽或钟罩型风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二次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风管(2)上敷设有耐火耐磨材料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中隔墙夹心多级二次风供风装置。它具有炉顶二次风箱、至少一根二次风管和炉底二次风箱,二次风管连接炉顶二次风箱和炉底二次风箱,所述二次风管布置于炉膛中隔墙的管屏工质流通管的间隔中,每根二次风管在炉膛不同高度处朝中隔墙的两侧开有多个二次风喷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隔墙管屏工质流通管的间隔中布置二次风管,向炉膛补充供给二次风,在二次风管上可以沿炉膛高度根据需要开设二次风口,实现多级供风,改善炉膛燃烧中心区域氧浓度场分布,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本实用新型直接从锅炉炉膛的燃烧中心区域补充燃烧所需的二次风,效果直接可靠,同时依附于中隔墙,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F23L9/06GK201521952SQ200920197419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8日
发明者余春江, 倪明江, 周劲松, 岑可法, 方梦祥, 施正伦, 王勤辉, 王树荣, 程乐鸣, 骆仲泱, 高翔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