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芯及节能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291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炉芯及节能炉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芯及装有该炉芯的节能炉灶。
背景技术
炉芯是炉灶内的核心构件,炉芯技术的优越与否直接影响炉灶的工作性能,使用 状态下的炉芯处于逾千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现有的炉芯采用目前工业常用的耐高温网, 为满足透气率的要求,现有耐高温网炉芯所用的网丝较细小,而这种过于细小的网丝在高 温的条件下出现高温氧化而被烧穿,一旦炉芯被烧穿,则造成回火状况的发生,带来安全威 胁;目前还有采用管材开孔制作的炉芯,如果用管材开孔加工制作炉芯,若所开孔的孔径 过大,则容易产生回火现象,为防止回火,则要求所开孔径足够小,然而过小的孔径导致加 工工艺复杂,常规钻具难以解决,如果用激光穿孔因料厚孔多耗时且成本高,不利于商用开 发。因此,现有的炉芯难于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综上所述,现有的炉芯及节能炉灶存在使用不稳定、安全性低、加工难度大、成本 高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简易、成 本低、节能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炉芯及装有该炉芯的节能炉灶。本实用新型所述炉芯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炉芯包括若干支撑柱,所述支 撑柱上缠绕耐高温线形成炉网,所述炉网的耐高温线之间的线距为0. 05mm 1. 0mm。所述炉芯还包括密封平板、固定环,所述若干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密封平板与所述 固定环之间,并分布在所述密封平板边缘处。优化地,所述支撑柱外表面设有绕线螺纹,所述炉网的耐高温线缠绕在所述绕线 螺纹上,炉网的耐高温线的直径为0. 5mm 3mm。本实用新型所述节能炉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节能炉灶包括炉腔、炉芯、燃 气通道,所述炉腔内自下到上分别是依次连通的进气区、混合区、燃烧区,所述进气区设置 有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入口处设有风机,所述燃气通道从所述炉腔外部经过所述进气区伸 入到所述混合区所述炉芯安装在所述炉腔内的混合区与燃烧区之间,所述炉腔上部设有炉 膛,所述炉膛上表面与该炉膛使用时位于该炉膛上面的锅具底部形状相适配。优化地,所述炉膛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三颗用于支撑锅具的膛钉,所述膛钉的高 度为 0. 5mm 40mmο进一步优化地,所述进气区内设置有勻流器,所述勻流器的竖直截面呈上大下小 的梯形状,所述进气区内壁截面呈上窄下宽的“八”字型。所述炉腔空腔内的混合区与燃烧区交界处设置有电子打火针。更进一步优化的,所述节能炉灶还包括控制所述燃气通道流通量大小及所述风机 转速的控制器。
3[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炉芯包括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 缠绕耐高温线形成炉网,所述炉网可采用直径为0. 5mm 3mm较粗大的耐高温线进行缠绕, 较粗的耐高温线则可避免高温氧化而被烧穿的危险,采用耐高温线在所述支撑柱上缠绕即 可完成炉芯的加工制作,加工简易快捷,且成本低;所述炉网的耐高温线之间的线距为0. 05mm 1. 0mm,从而形成狭小的细缝,所形 成的细缝使穿缝而过的燃气变薄易燃,如燃油雾化易燃同一原理;其次,细缝也促使燃气与 空气混合更充分,更利于燃烧。相比之下,传统的炒炉燃气出口直径3mm,不具备燃气与空气 充分混合的条件,所以,燃烧不充分,常见绿或深蓝火苗;本实用新型所述炉网形成的细缝 另一作用是防止回火,由于燃烧区的气体因燃烧而膨胀产生压力,加上架锅下压时也对炉 芯产生压力,在高温的情况下火苗极易受压力推动往混合区烧进去,造成的回火的危险状 况。但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炉芯的炉网形成的细缝使燃气、空气的局部压强增大,如同水枪 嘴缩小压强增大,射程更远一样,阻挡了火苗倒灌。细缝使燃气变薄易燃也保证了炉灶不熄 火。由于所述支撑柱外表面设有绕线螺纹,所述炉网的耐高温线缠绕在所述绕线螺纹 上,因此采用较粗大的耐高温线直接在所述支撑柱的绕线螺纹上缠绕即可,制作更方便快 捷,还可通过所述绕线螺纹对所述炉网的耐高温线进行定位,使所述炉网的耐高温线不易 产生位移,工作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所述节能炉灶中,所述炉芯安装在所述炉腔内的混合区与燃烧区之 间,所述炉芯是所述燃烧区与混合区之间的界面,燃气与空气须穿过所述炉芯的炉网才能 进入燃烧区,可有效避免回火和熄火,提高炉灶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述炉膛上表面与 该炉膛使用时位于该炉膛上面的锅具底部形状相适配,使用时,利用炉膛、锅具及炉芯构成 一个相对密闭扁小的空间,这一空间能使配比合理的燃气和空气混合进入后得到较为充分 的燃烧,并促使燃烧区的温度迅速提升,热量散失极少,使燃气得到充分利用。所述炉膛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三颗用于支撑锅具的膛钉,所述膛钉的高度为 0. 5mm 40mm,使得锅具与炉膛之间的间隙狭小,形成相对密闭的狭小燃烧空间,废气的排 放被适度控制,伴随废气一起排出的热能减少;废气排放贴近锅具底部和炉膛,与锅具的热 交换更为有效,同时也让另一部分没能及时进行热交换、要随废气排走的热能被储存在炉 膛里以待再用;所述炉网的耐高温线之间的线距为0.05mm 1.0mm的炉芯,能使燃气与空 气得到进一步的混合,从而达到两者在配比合理时产生更充分的燃烧,同时,又能保障燃气 在相对密闭扁小的空间里燃烧时揭锅和架锅不发生熄火和回火。以上本实用新型所述节能 炉灶特有的结构与构造保证了本实用新型所述节能炉灶具有热能综合利用率高、加热速度 快、成本低、节能效果好、安全性高、使用稳定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所述节能炉灶中,所述进气区内设置有勻流器,所述勻流器的竖直截 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状,所述进气区内壁截面呈上窄下宽的“八”字形,由于风机吹出来的 风从空气入口进入所述进气区,经过九十度的转向后,在管道里的分布是不均勻的,通常反 射方向的风较为集中,不利于燃空气混合后充分的燃烧。对此,竖直截面呈上大下小梯形状 的勻流器及所述进气区内壁竖直截面呈上窄下宽的“八”字型,可使气流经过所述勻流器向 外分散后在竖直截面呈上窄下宽的“八”字型的所述进气区内壁截面收缩作用下再向中心 聚合,加速气流再重新分布,使其进入燃气和空气混合区时迅速达到勻布状态可使进入混
4合区前的风分布均勻,保障通过所述炉芯的炉网后燃空混合气燃烧更充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炉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节能炉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勻流器与炉腔内壁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炉膛与锅具适配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炉芯包括若干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上缠绕耐高 温线形成炉网14,所述炉网14的耐高温线之间的线距为0. 05mm 1. 0mm,本实施例中,所 述炉网的耐高温线之间的线距为0. 0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炉芯还包括密封平板11、固定环 12,所述若干支撑柱13设置在所述密封平板11与所述固定环12之间,并分布在所述密封 平板11边缘处,所述炉网14可采用直径为0. 5mm 3mm较大的耐高温线进行缠绕,本实施 例中,所述炉网14采用的耐高温线直径为0. 5mm,在缠绕所述耐高温线时,可采用夹纸的方 式进行缠绕,即耐高温线在所述支撑柱13上缠绕一圈后夹上一片厚度与所述线距相等的 纸片,再缠绕第二圈耐高温线,如此往复即完成耐高温线的缠绕形成所述炉网14。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节能炉灶包括炉腔2、炉芯1、燃气通道3、 控制器5,所述炉腔2为上端开口的柱状,所述炉腔2内腔自下到上分别是依次连通的进气 区21、混合区22、燃烧区23,所述进气区21设置有空气入口 211,所述进气区21的空气入 口 211处设置有风机213,所述燃气通道3从所述炉腔2外部经过所述进气区21伸入到所 述混合区22,通过所述控制器5控制所述燃气通道3流通量大小及所述风机213的转速, 所述炉芯1安装在所述炉腔2内腔的混合区22与燃烧区23之间,所述炉腔2上部为炉膛 24,所述炉膛24上表面与该炉膛24使用时位于该炉膛24上面的锅具底部形状相适配,所 述炉膛2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三颗用于支撑锅具的膛钉25,具体实施时,可以设置多颗膛 钉25形成膛钉间隙墙,并可在所述炉膛24上表面设置有多层膛钉间隙墙,其中,至少一层 膛钉间隙墙与锅具接触,起支撑锅具的作用,所述膛钉25的高度为0. 5mm 40mm,本实施例 中,所述膛钉25的高度为0. 5mm,锅具与所述炉膛边缘部位的间隙形成废气排放出口,利用 所述膛钉、炉膛、锅具及炉芯构成一个相对密闭扁小的空间,这一空间能使配比合理的燃气 和空气混合进入后得到较为充分的燃烧,并促使燃烧区的温度迅速提升。所述进气区21内设置有勻流器212,所述勻流器212的竖直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梯 形状,所述进气区21内壁竖直截面呈上窄下宽的“八”字形,所述风机213吹出的气流从所 述空气入口 211进入所述进气区21经过90度转弯后,先由所述勻流器212使气流向外分 散,然后在竖直截面呈上窄下宽的“八”字形的所述进气区21内壁收缩作用下向中心聚合, 加速气流再重新分布,使其进入所述混合区22时迅速达到勻布状态可使进入混合区22前 的风分布均勻。所述炉腔2内的混合区22与燃烧区23交界处设置有电子打火针4,在使用时,利 用所述电子打火针4对燃气进行点火,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点火方式。
5[0028]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13外表面设有绕线螺纹,所述支撑柱13的绕线螺纹上缠 绕耐高温线形成炉网14,所述支撑柱13的绕线螺纹上缠绕的耐高温线采用线径较粗大的 耐高温线,可避免高温氧化而被烧穿的危险,本实施例中,所述炉网14采用的耐高温线直 径为1. 5mm,所述炉网14的耐高温线之间的线距为0. 5mm,所述膛钉25的高度为20mm ;本 实施例的其他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实施例三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可适当调节所述炉网14采用的耐高温线的直径和耐高温 线之间的线距以及所述膛钉25的高度,本实施中,所述炉网14采用的耐高温线直径为3mm, 所述炉网14的耐高温线之间的线距为1mm,所述膛钉25的高度为40mm ;本实施例的其他特 征与实施例二相同。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炉具领域。
权利要求一种炉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上缠绕耐高温线形成炉网(14),所述炉网(14)的耐高温线之间的线距为0.05mm~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密封平板(11)、固定环 (12),所述若干支撑柱(13)设置在所述密封平板(11)与所述固定环(12)之间,并分布在 所述密封平板(11)边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3)外表面设有绕 线螺纹,所述炉网(14)的耐高温线缠绕在所述绕线螺纹上。
4.一种装有权利要求1所述炉芯的节能炉灶,包括炉腔(2)、炉芯(1)、燃气通道(3), 所述炉腔(2)内自下到上分别是依次连通的进气区(21)、混合区(22)、燃烧区(23),所述 进气区(21)设置有空气入口(211),所述空气入口(211)处设有风机(213),所述燃气通道 (3)从所述炉腔(2)外部经过所述进气区(21)伸入到所述混合区(22),其特征在于所述 炉芯(1)安装在所述炉腔(2)内的混合区(22)与燃烧区(23)之间,所述炉腔(2)上部设 有炉膛(24),所述炉膛(24)上表面与该炉膛(24)使用时位于该炉膛(24)上面的锅具底部 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24)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 三颗用于支撑锅具的膛钉(25),所述膛钉(25)的高度为0. 5mm 4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区(21)内设置有勻流 器(212),所述勻流器(212)的竖直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状,所述进气区(21)内壁竖直截 面呈上窄下宽的“八”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2)空腔内的混合区(22) 与燃烧区(23)交界处设置有电子打火针(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炉灶还包括控制所述燃气 通道⑶流通量大小及所述风机(213)转速的控制器(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芯,旨在提供一种加工简易、成本低的炉芯,该炉芯应用于节能炉灶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炉芯包括若干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上缠绕耐高温线形成炉网(14),所述炉网(14)的耐高温线之间的线距为0.05mm~1.0mm,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装有上述炉芯的节能炉灶,提供了一种节能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节能炉灶,所述节能炉灶利用炉膛(24)、锅具及炉芯(1)构成一个相对密闭扁小的空间,这一空间能使配比合理的燃气和空气混合进入后得到较为充分的燃烧,促使燃烧区的温度迅速提升,热量散失极少,使燃气得到充分利用,并防止熄火和回火,提高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炉具领域。
文档编号F23D14/00GK201753924SQ20102027780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曾文洲 申请人:曾文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