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291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通道换热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通道蒸发器。
背景技术
平行流微通道换热器(简称平行流换热器或微通道换热器)是一种紧凑式换热 器,由铝制集管、全铝质多孔扁管、铝质翅片通过气体保护焊节的方式加工而成,制冷剂侧 采用非圆截面通道和较小水力直径的多孔铝制微通道扁管,制冷剂在微通道内的传热系数 的强化效果明显,通过改变流程数和各流程的管数来改变冷凝过程中的流通截面而达到调 整流速的作用,从而可以保持较高的换热系数和较低的流动压降,与常规换热器相比有显 著的优越性。目前微通道换热器广泛的应用于汽车空调、商用空调、机房空调等领域,主要是作 为冷凝器使用,微通道换热器应用于蒸发器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一、由于气液两相冷媒密度不同,微通道换热器对于气液两相冷媒很难进行均勻 的分配,这会导致冷媒在微通道扁平管内流量不均,严重的甚至在部分通道内没有冷媒流 入,造成部分通道换热情况恶化,从而影响换热效果,降低制冷系统的效率;二、由于蒸发器是与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不是与温度和蒸发器相当的空气进 行热交换,所述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并在蒸汽的表面形成冷凝水。传统微通道换热器的翅 片是水平延伸,一旦表面如果产生了冷凝水,难以排除,会影响风量、传热效率以及产生吹 水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微通道换热器用作蒸发器 时的冷媒分配不均勻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媒分配均勻的微通道蒸发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微通道蒸发器,包括 上集管和下集管,所述上集管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分液腔和集气腔,每个分液腔相邻一个 集气腔,所述下集管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连通腔,每个所述连通腔对应一个分液腔和一个 与所述分液腔相邻的集气腔,所述连通腔和所述分液腔之间以及所述连通腔与所述集气腔 之间连接有微通道扁管;每个所述连通腔和连通腔所对应的分液腔和集液腔,以及连通腔和分液腔、集气 腔之间的微通道扁管构成一个热交换单元;所述微通道蒸发器还包括冷媒分配器和总集管,所述冷媒分配器具有至少一个冷 媒入口和多个冷媒分配口,每个所述分液腔连接一个冷媒分配口,每个所述集气腔与所述 总集管相连。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中,所述上集管和下集管水平设置。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中,所述上集管的位置高于所述下集管的位置。[0012]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中,所述微通道扁管竖直设置。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中,所述微通道扁管与竖直方向成一定夹角设置。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中,每个所述热交换单元中,与集气腔相连的 微通道扁管的数目多于与分液腔相连的微通道扁管的数目。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中,每个所述热交换单元中,与分液腔相连的 微通道扁管为一根或两根。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中,每个所述热交换单元中,与分液管相连的 微通道扁管为多根。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中,所述翅片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中,所述翅片和微通道扁管的表面设置有亲水膜。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蒸发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蒸发 器中,上集管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分液腔,气液两相的冷媒由冷媒分配器第一次分配后进 入各个分液腔,然后由分液腔进行二次分配到微通道扁管中,使冷媒分配更为均勻。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蒸发器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蒸发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微通道蒸发器 包括冷媒分配器1、总集管2、分液管3、集气管4、上集管5、下集管6和多根微通道扁管7, 微通道扁管7上设置有翅片8。上集管5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分液腔51和集气腔52,每个 分液腔51相邻一个集气腔52,下集管6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连通腔61,每个连通腔61对 应一个分液腔51和一个与分液腔51相邻的集气腔52,连通腔61和分液腔51之间以及连 通腔61与集气腔52之间连接有微通道扁管7。该微通道蒸发器具有多个热交换单元,现以最左边的一个热交换单元为例说明其 热交换单元的结构。该热交换单元包括一个分液腔51、一个集气腔52和一个连通腔61,还 包括连接分液腔51和连通腔61的微通道扁管7、连接集气腔52和连通腔61的微通道扁管 7,该热交换单元还包括与分液腔51相连的分液管3,以及与集气腔52相连的集气管4。在 本实施例中,与集气腔52相连的微通道扁管7的数目多于与分液腔51相连的微通道扁管7 的数目,这是由于冷媒蒸发变成气体后,体积会膨胀很多倍,需要更多的微通道扁管7来排 气。微通道蒸发器的冷媒分配器1为一多通装置,用于对气液两相冷媒进行第一次分配,冷 媒分配器1具有至少一个冷媒入口(未示出)和多个分别与每个热交换单元的分液管3相 连的冷媒分配口 11。为了使冷媒能够更为均勻的分配,与分液腔51相连的微通道扁管7的数目尽可能的少一些,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分液腔51对应两根微通道扁管7,实际中也可 以是一根或多根,但数目不宜过多。每个热交换单元的集气管4与总集管2相连。在本实施例中,上集管5和下集管6水平设置,进一步,上集管5的位置高于下集 管6的位置,上集管5位于下集管6的正上方,微通道扁管7竖直设置。需要理解的时,实际 应用中,微通道扁管7可以与竖直方向相倾斜设置,及微通道扁管7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 呈一定夹角设置,该角度不宜过大,这样可以保证冷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在微通道扁管7 中流动。为了使凝结在微通道扁管7及翅片8上的水能够快速的流走,翅片8的延伸方形 与水平方向相倾斜,及翅片8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夹角设置,该夹角尽可能大一 些,这样凝结在翅片8上的水滴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倾斜的翅片流下。进一步,为了 使水能够更为容易的流下,可以在翅片8以及微通道扁管7的表面喷涂亲水膜,方便的冷凝 水的流下。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蒸发器使用时,节流膨胀后的气液两相冷媒进入到冷媒分配 器1中,根据制冷量需求,气液两相冷媒在冷媒分配器1中被均勻的分成合适的几部分,由 冷媒分配口 11流入分液管3,然后分别进入到上集管5中的分液腔51中,分液管3的数量 与冷媒分配器的冷媒分配口 U的数量是相等的,在上集管5中分液腔51,气液两相冷媒进 行二次分配,不同于现有微通道换热器的是,进入上集管5的分液腔51的气液两相冷媒仅 仅对应很少的几根微通道扁管7,而不是一次性的将气液两相冷媒分配到数量众多的微通 道扁管7中,这样,在两次分配后,气液两相冷媒就能够均勻的分配到各个微通道扁管中7, 实现了冷媒均勻分配。均勻分配后的冷媒在微通道扁管7中进行换热,由于微通道扁管7 竖直或与竖直方向相倾斜设置,液体冷媒可以利用重力流下,降低了冷媒流动阻力,在经过 微通道扁管7流到下集管6的连通腔61后气液两相冷媒绝大部分变成气态,可以最大程度 利用气态冷媒的浮力经由与集气腔52相连的微通道扁管7返回到上集管5的集气腔52,经 过集气管4和总集管2后返回到压缩机,这样微通道蒸发器不仅实现了冷媒均勻分配,而且 换热器的阻力大幅降低,提高了换热效率。被冷却空气经过微通道换热器时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能够通过竖直微通道扁管 和倾斜的翅片流下,由于微通道扁管7和翅片8可以喷涂亲水性涂层,可以将冷凝水滴迅速 变成水膜排走,降低空气阻力,提高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蒸发器可以解决了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冷媒分配不 均的问题,以及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冷凝水排除问题。此外,相比传统的铜管翅片式 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具有风阻小、换热效率高、重量轻、结构简单、体积紧凑等优点。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 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集管和下集管,所述上集管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分液腔和集气腔,每个分液腔 相邻一个集气腔,所述下集管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连通腔,每个所述连通腔对应一个分液 腔和一个与所述分液腔相邻的集气腔,所述连通腔和所述分液腔之间以及所述连通腔与所 述集气腔之间连接有微通道扁管;每个所述连通腔和连通腔所对应的分液腔和集液腔,以及连通腔和分液腔、集气腔之 间的微通道扁管构成一个热交换单元;所述微通道蒸发器还包括冷媒分配器和总集管,所述冷媒分配器具有至少一个冷媒入 口和多个冷媒分配口,每个所述分液腔连接一个冷媒分配口,每个所述集气腔与所述总集 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管和下集管水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管的位置高于所述下 集管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竖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与竖直方向成一定夹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热交换单元中,与集气 腔相连的微通道扁管的数目多于与分液腔相连的微通道扁管的数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热交换单元中,与分液 腔相连的微通道扁管为一根或两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热交换单元中,与分液 管相连的微通道扁管为多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延伸方向 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和微通道扁管的表面 设置有亲水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通道蒸发器,包括上集管和下集管,上集管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分液腔和集气腔,每个分液腔相邻一个集气腔,下集管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连通腔,每个连通腔对应一个分液腔和一个与该分液腔相邻的集气腔,连通腔和分液腔之间以及连通腔与集气腔之间连接有微通道扁管;该微通道蒸发器还包括冷媒分配器和总集管,冷媒分配器具有至少一个冷媒入口和多个冷媒分配口,每个分液腔连接一个冷媒分配口,每个集气腔与所述总集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蒸发器中,上集管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分液腔,气液两相的冷媒由冷媒分配器第一次分配后进入各个分液腔,然后由分液腔进行二次分配到微通道扁管中,使冷媒分配更为均匀。
文档编号F28F9/02GK201844618SQ20102027717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殷海明 申请人: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