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400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烧效率高,可以达到98%以上,比现有层燃燃烧方式的锅 炉热效率高20%以上,且煤种适应性广,不论是烟煤、无烟煤或者煤矸石,都可以燃用。现有 层燃燃烧方式的锅炉只能燃用优质烟煤。但是循环流化床最大的难题,就是受热面的磨损。 在炉膛的燃烧室及炉膛里,普通蒸汽锅炉布有的受热面短则1年,长则三五年,受热面就会 磨损爆管,导致受热面里的水泄漏到炉膛里,虽可以采取停炉修补的办法,但不会造成安全 事故。若热载体锅炉也采取普通的循环流化床结构,燃烧室及炉膛里布有受热面,一旦磨损 爆管,导热油泄漏到炉膛里面,轻则发生火灾,重则发生爆炸等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目前 来说,燃煤的热载体锅炉一般采用手烧炉、往复炉等层燃形式,没有采用流态化燃烧的循环 流化燃烧结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 燃烧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广、无潜热损失、热载体温度高、控制精确、无受热面磨损爆管、安 全可靠的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包括三组设备, 即无受热面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炉膛、分离器、布有受热面的换热器,无受热面的循环流化床 燃烧炉膛的高温烟气输出连接连通分离器,分离器输出的分离后干净高温烟气连接连通布 有受热面的换热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无受热面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炉膛,置于炉体内,炉膛一侧安 装给煤装置,底部安装风帽、风室,分离器与炉膛下部之间还连接安装返料器和返料风室。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布有受热面的换热器里面是导热油,外面是高温烟气,换热 器出烟口连接连通空气预热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是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小型化、快装 化的先进技术。是相关科研人员历时数年,独立开发成功的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 技产品。该产品具备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所有优点,且采取左、中、右三组的结构形式,确保每 一组的高度小于3. 5m,符合公路运输的规定,又使安装工期大为缩短,并可使旧锅炉房得以 利用,因而节省投资。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由于热效率高,可以炉内脱硫和低氮燃烧,因而其烟 气的排放指标低,特别是可以燃烧各种低劣燃料而使其运行费用大为降低,因此是传统层 燃式锅炉的升级换代产品。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为左、中、右三组的结构形式一组为循环流化床燃烧 设备、一组为分离设备、一组为换热设备,煤在循环流化床燃烧没备中充分燃烧后、经过高
3温分离的纯浄950度以上的高温烟气进入换热设备,在燃烧设备中没有布置受热面,所以 不存在受热面的磨损。进入换热设备是通过高温分离器的纯净烟气,也不会造成磨损。因 而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循环流化床对热载体锅炉的磨损问题,做到了安全稳定的运 行。技术要点1、分为左、中、右三组,安装工期短,旧链条炉锅炉房可以利用,土建投资省;2、采用新型分离器,分离效率高,燃烧效率可达99%以上;3、按照新的流化床容积理论设计,热效率达到80%_83% ;4、煤种适应性广,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选择,不论无烟煤、烟煤、劣质煤、煤矸石、工 业垃圾,只要发热量在4000-24000KJ/kg,都可以燃用;5、环保效率好,烟气黑度保证格林曼一级以内;6、可以实现炉内脱硫;7、批量化生产,交货期短,40天即可交货;8、安装工期短,30天就可安装完毕;9、燃烧设备、分离设备、换热设备分离,保证了换热设备无磨损,做到安全运行,这 是最重要的一点;10、循环流化床燃烧设备没有布置受热面,解决了循环流化床受热面磨损严重、爆 管爆炸的技术难题和安全隐患。技术指标燃烧效率尝99%锅炉热效率尝80-83%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120万大卡/小时一2000万大卡/小时的燃煤热载体锅炉。也适用 于120万大卡/小时一2000万大卡/小时链条式的燃煤热载体锅炉改造为循环流化床的 热载体锅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1——循环流化床燃烧炉膛,2——分离器,3——返料器,4——换热 器,5——风帽,6——风室,7——给煤装置,8——返料风室,9——空气预热器,10——炉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包括三组设备,即无受热面 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炉膛1、分离器2、布有受热面的换热器4,无受热面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炉 膛1的高温烟气输出连接连通分离器2,分离器2输出的分离后干净高温烟气连接连通布有 受热面的换热器4。无受热面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炉膛1置于炉体10内,炉膛1 一侧安装给 煤装置7,炉膛1底部安装风帽5、风室6,分离器2与炉膛1下部之间还连接安装返料器3 和返料风室8。上述布有受热面的换热器4里面是导热油,外面是高温烟气,换热器4出烟 口连接连通空气预热器9。[0033]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的创新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热载体锅炉受热面里流动的介质是导热油,普通蒸汽锅炉受热面里流动的是水, 导热油与水的区别在于1、导热油的沸点高,在常温下,导热油的沸点是320度,水的沸点是100度。2、导热油的温度可控,可以做到正负1度,对于水来说,在过热或过高压力下才能 有300度以上的温度,但这时温度的控制难以做到精确。在间接加热的,温度要求250度以 上工艺的地方,使用热载体锅炉,导热油可以以液态的形式运行,不需要汽化,也可以达到 工艺要求的温度,既满足了工艺的要求,又做到了温度可控,而且无潜热损失。如果以水为 介质,必须要较高的压力才能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且难以达到精确的温度控制,而且会有 潜热损失。所以,在间接加热的工艺上,如印染、木材加工、烘干等工艺上广泛应用热载体锅 炉。这样既可以做到满足工艺温度的要求,又可以节能30%以上,而且运行安全可靠。3、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烧效率高,可以达到98%以上,比现有层燃燃烧方式的 锅炉热效率高20%以上,且煤种适应性广不论是烟煤、无烟煤或者煤矸石,都可以燃用。现 有层燃燃烧方式的锅炉只能燃用优质烟煤。但是循环流化床最大的难题,就是受热面的磨 损。在炉膛的燃烧室及炉膛里,普通蒸汽锅炉布有的受热面短则1年,长则三五年,受热面 会磨损爆管,导致受热面里面的水泄漏到炉膛里,可以采取停炉修补的办法,但不会造成安 全事故。若热载体锅炉也采取普通的循环流化床结构,燃烧室及炉膛里布有受热面,一旦磨 损爆管,导热油泄漏到炉膛里面,轻则会发生火灾,重则会发生爆炸等严重的安全事故。所 以目前来说,燃煤的热载体锅炉一般采用手烧炉、往复炉等层燃形式,没有采用流态化燃烧 的循环流化燃烧结构。4、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特点在于将锅炉分为3组。第一组是流态化燃烧 的炉膛,第二组是分离器,第三组是布有受热面的换热器。煤进入第一组流化床燃烧室里燃 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第二组分离器分离,通过分离后的干净高温烟气进入第三组换热 器换热。热载体的导热油在第三组换热器内通过换热将导热油加热到工艺的要求的温度 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工艺的用热终端,加热工艺的物料。温度降低以后的导热油再通过管道 回送到换热器内加热加温,达到工艺要求以后再输出。导热油在换热器与用热终端之间反 复循环使用。在第一组中采用流态化燃烧的机理,既有燃烧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广的优点, 又由于没有布置受热面,不会导致受热面的磨损导热油的泄露而造成锅炉隐患。第二组采 用高温分离器,将烟气中固气分离,分离的粉尘返回炉膛燃烧,分离器的效率可以达到99% 以上。通过高温分离器分离后的干净烟气进入换热器,对换热器无磨损,导热油在换热器中 传热,输出热量。5、这种组合式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既具有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 高,煤种适应性广的优点,又具备普通热载体锅炉没有潜热损失,热载体输出温度高,且温 度精确控制的特点,比现有的层燃燃烧方式的热载体锅炉热效率高20%以上,且煤种适应 性广。市场前景相当广泛,节能效果十分显著。6、因现有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分离器、换热器均为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设备,因 此,本实用新型可采用这些现有技术设备,进行改造,或进行重新设计,非常简单,实施非常 容易,解决了传统技术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意义十分重大。
权利要求1.一种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组设备,即无受热面的循环 流化床燃烧炉膛、分离器、布有受热面的换热器,无受热面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炉膛的高温烟 气输出连接连通分离器,分离器输出的分离后干净高温烟连接连通坛布有受热面的换热器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受热面的 循环流化床燃烧炉膛,置于炉体内,炉膛一侧安装给煤装置,底部安装风帽、风室,分离器与 炉膛下部之间还连接安装返料器和返料风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有受热面 的换热器里面是导热油,外面是高温烟气,换热器出烟口连接连通空气预热器。
专利摘要一种组装循环流化床热载体锅炉,包括三组设备,即无受热面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炉膛、分离器、布有受热面的换热器,无受热面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炉膛的高温烟气输出连接连通分离器,分离器输出的分离后干净高温烟气连接连通布有受热面的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燃烧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广,无潜热损失,热载体温度高,控制精确,无受热面磨损爆管,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23C10/10GK201787725SQ20102028421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6日
发明者何相助 申请人:湘潭互创洁净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