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尽风喷口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4080阅读:1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尽风喷口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粉燃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尽风喷口布置结构,用于墙 式对冲燃烧煤粉锅炉。
背景技术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是美国在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煤粉锅炉燃烧技术。其原理 是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阶段完成。在第一阶段,将从煤粉燃烧器供入炉膛的空气量减少到 总燃烧空气量的70% 75%,使燃料在缺氧富燃料的燃烧条件下燃烧。此时,过量空气系 数α < 1,从而降低了燃烧区域内的燃烧速度和温度水平,不仅延迟了燃烧过程,而且在还 原气氛中降低了生成NOx的反应率,抑制了 NOx在这一区域的生成。其余燃烧所需的空气 在距煤粉燃烧器上方一定距离处通过专门的空气喷口 OFA(Over Fire Air)送入炉膛,与第 一级燃烧区域产生的烟气混合,在α > 1的条件下完成全部燃烧过程。该技术的关键在于燃尽风风量、喷口安装位置及布置方式的选取。当燃尽风风量 选取过低时,煤粉燃烧器内的二次风风量就难以降低至空气分级燃烧所需数值,使燃烧器 区域内的过量空气系数仍旧接近1,不能达到良好的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效果。当燃尽风风量足够时,炉膛内煤粉燃烧器对应的区域处于欠氧状态,煤粉在这种 条件下燃烧可大幅度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氧气,燃料不能完全燃 烧,从而产生较多的未燃尽碳和CO气体。如果燃尽风喷口安装位置或布置方式选取不当, 煤粉燃烧器区域内生成的未燃尽碳和CO气体在炉膛内不能与燃尽风内的氧气充分掺混, 从而影响了燃料的燃尽程度,最终导致锅炉整体燃烧效率的降低。目前,300 600MW级别墙式燃烧煤粉锅炉燃烧设备的布置方式通常为每层等 距布置4 6只旋流煤粉燃烧器,前、后墙(或仅前墙)各设3 4层煤粉燃烧器,在燃烧 器区域的上方一定距离处设置一层OFA喷口,其数量与每层燃烧器数量相等,并且在水平 方向一一对应。为保护炉膛侧墙,最外侧燃烧器距侧墙通常较远。这使得外侧燃尽风喷口 与侧墙之间很容易形成“烟气走廊”,即煤粉燃烧器区域生成的烟气在向上运动过程中,受 燃尽风气流扰动影响,偏向两侧墙处“溜走”,致使燃尽风气流与烟气中未燃尽物质的混合 程度下降,影响了燃料的燃烧效率。而且,由于这部分烟气中含有较多H2S,在缺少燃尽风中 氧气的保护时,易在侧墙水冷壁上形成高温腐蚀,影响锅炉安全运行。图1为一种已知的常规墙式燃烧煤粉锅炉燃烧器中燃尽风喷口布置的示意图。如 图ι所示,煤粉燃烧器02喷出的煤粉及二次风进入炉膛内的主燃区101后开始着火、燃烧。 由于部分二次风作为燃尽风从主燃区101上方一定距离的燃尽风喷口 03喷入炉膛,使得主 燃区101内处于一定的欠氧状态,煤粉燃烧不彻底,其生成物含有大量的CO气体、未燃尽碳 颗粒等物质。这些物质随烟气04上升,在燃尽区102内受燃尽风气流影响而发生偏折,部 分未燃尽物质从相邻两燃尽风喷口 03之间或者从燃尽风喷口 03与侧墙水冷壁01之间通 过,未能与燃尽风中的氧气充分混合、反应,致使锅炉整体燃烧效率降低。实际运行中,从经 济效益角度考虑,经常将燃尽风喷口 03关小,以使主燃区101内的氧量提高,从而影响了抑制NOx生成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墙式对冲燃烧煤粉锅炉的燃尽风喷口布 置结构,用于解决燃尽风量较高时容易出现的燃烧效率下降及侧墙高温腐蚀等问题,以实 现其深度的空气分级燃烧,进而在确保燃烧效率不降低的前提下降低锅炉NOx生成量。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于墙式对冲燃烧煤粉锅炉的燃尽风喷口布置结构, 墙式对冲燃烧煤粉锅炉的前墙和/或后墙的燃烧器区域包括多层燃烧器,在燃烧器区域的 上方布置两层燃尽风喷口,包括上层的主燃尽风喷口和下层的辅助燃尽风喷口,主燃尽风 喷口的数量与每层燃烧器的数量相同并且主燃尽风喷口在竖直方向上与每层的各个燃烧 器一一对准,或者,辅助燃尽风喷口的数量与每层燃烧器的数量相同并且辅助燃尽风喷口 在竖直方向上与每层的各个燃烧器一一对准,两层燃尽风喷口数量相差一个,主燃尽风喷 口相对于辅助燃尽风喷口在竖直方向上呈错列地布置。目的是减小烟气走廊的影响。优选地,主燃尽风喷口数量与每层燃烧器数量相同,且辅助燃尽风喷口数量较主 燃尽风喷口数量多一个。高温腐蚀多发区为最上层燃烧器到燃尽风之间处,下层多一个可 扩大覆盖面积,即最外侧两个距侧墙更近,有利于保护其不发生高温腐蚀。优选地,主燃尽风喷口数量与每层燃烧器数量相同,且辅助燃尽风喷口数量较主 燃尽风喷口数量多一个。优选地,主燃尽风喷口直径大于辅助燃尽风喷口直径。优选地,主燃尽风喷口和辅助燃尽风喷口分别设置在单独的风箱中,各风箱内设 有独立的流量调节装置,用于分别调节主燃尽风喷口和辅助燃尽风喷口的风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两层燃尽风喷口同时使用时,总燃尽风风量较高,可以 使主燃区的过量空气系数降低至空气分级技术所要求的程度,达到较好的抑制NOx生成的 效果。同时,由于两层燃尽风喷口在竖直方向上错列布置,增大了燃尽风气流的覆盖范围, 增强了燃尽风气流对烟气中未燃尽物质的捕捉能力。下层燃尽风正对上行的烟气吹出,由 于气流刚性较强,使烟气气流轨迹产生偏斜,从相邻燃尽风喷口间通过。上层燃尽风喷口恰 好能够捕捉到这些烟气。

图1为一种已知的常规墙式燃烧煤粉锅炉燃烧器中燃尽风喷口布置的示意图;图2为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尽风喷口错列布置的示意图;图3为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尽风风箱布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图2为按本实用新型的燃尽风喷口错列布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墙式对冲 燃烧煤粉锅炉的前墙和/或后墙上,燃尽风分为上、下两层射入炉膛。其中,下层燃尽风喷 口的数量与每层煤粉燃烧器02的数量相等,并且下层燃尽风喷口在竖直方向上与煤粉燃 烧器02 —一对准。上层燃尽风喷口的数量较下层燃尽风喷口的数量多一个,并且上层燃尽风喷口在竖直方向上与下层燃尽风喷口呈错列布置。下层燃尽风喷口的直径相对较小,最 大风量较低,称为“辅助燃尽风”;上层燃尽风喷口的直径相对较大,风量较大,称为“主燃尽 风”。煤粉在主燃区101内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气体及未燃尽碳颗粒等物质随烟气上 升,在燃尽区102内受下层燃尽风喷口、即辅助燃尽风喷口 31喷出的风的影响而发生偏折, 部分经由相邻的辅助燃尽风喷口 31之间或者经由辅助燃尽风喷口 31与侧墙水冷壁01之 间通过。这部分未燃尽物质恰好与上层燃尽风喷口、即主燃尽风喷口 32喷出的气流相混 合,进而充分燃烧。由于采用了两层燃尽风喷口,燃尽风风量得以提高,确保主燃区101内的过量空 气系数低于1,呈现欠氧燃烧条件,能够有效降低NOx的生成量。而且,两层燃尽风喷口呈错 列布置形式,可高效捕捉烟气中的未燃尽物质,确保燃烧效率。图3为一种燃尽风风箱布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上、下两层燃尽风喷口分别处于 不同高度位置的两组风箱06、05中,风箱内设有独立的流量调节装置07,可分别调整两组 燃尽风喷口的风量。上层的主燃尽风喷口 32数量与每层燃烧器数量相同,并且主燃尽风喷口 32与每 层燃烧器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准,下层的辅助燃尽风喷口 31数量较主燃尽风喷口 32数量 多一个,辅助燃尽风喷口 31相对于主燃尽风喷口 32在竖直方向上呈错列布置。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墙式对冲燃烧煤粉锅炉的燃尽风喷口布置结构,墙式对冲燃烧煤粉锅炉 的前墙和/或后墙的燃烧器区域包括多层燃烧器,在燃烧器区域的上方布置两层燃尽风喷 口,包括上层的主燃尽风喷口(3 和下层的辅助燃尽风喷口(31),主燃尽风喷口(32)的 数量与每层燃烧器的数量相同并且主燃尽风喷口(3 在竖直方向上与每层的各个燃烧器 (02) 一一对准,或者,辅助燃尽风喷口(31)的数量与每层燃烧器的数量相同并且辅助燃尽 风喷口(31)在竖直方向上与每层的各个燃烧器(0 —一对准,两层燃尽风喷口数量相差 一个,主燃尽风喷口(3 相对于辅助燃尽风喷口(31)在竖直方向上呈错列地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尽风喷口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主燃尽风喷口(32)数量与 每层燃烧器数量相同,且辅助燃尽风喷口(31)数量较主燃尽风喷口(3 数量多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尽风喷口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辅助燃尽风喷口(31)数量 与每层燃烧器数量相同,且主燃尽风喷口(3 数量较辅助燃尽风喷口(31)数量多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尽风喷口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主燃尽风喷口(32)直径大 于辅助燃尽风喷口(31)直径。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尽风喷口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主燃尽风喷 口(3 和辅助燃尽风喷口(31)分别设置在单独的风箱(05、06)中,各风箱内设有独立的 流量调节装置(07),用于分别调节主燃尽风喷口(3 和辅助燃尽风喷口(31)的风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墙式对冲燃烧煤粉锅炉的燃尽风喷口布置结构,墙式对冲燃烧煤粉锅炉的前墙和/或后墙的燃烧器区域包括多层燃烧器,在燃烧器区域的上方布置两层燃尽风喷口,包括上层的主燃尽风喷口和下层的辅助燃尽风喷口,主燃尽风喷口或辅助燃尽风喷口的数量与每层燃烧器的数量相同并且主燃尽风喷口或辅助燃尽风喷口在竖直方向上与每层的各个燃烧器一一对准,两层燃尽风喷口数量相差一个,主燃尽风喷口相对于辅助燃尽风喷口在竖直方向上呈错列地布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总燃尽风风量较高,达到较好的抑制NOx生成的效果;同时两层燃尽风喷口在竖直方向上错列布置,增大了燃尽风气流的覆盖范围,增强了燃尽风气流对烟气中未燃尽物质的捕捉能力。
文档编号F23C7/00GK201925914SQ20102058755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
发明者孙树翁, 张玉斌, 李明, 林淑胜, 苗雨旺 申请人: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