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780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非对称性流体进行热交换的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板叠装而成的新型高效散热器,各个金属板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金属板片进行热交换,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的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的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传统的板式换热器换热板两端的流体进出口对于流体压力要求是一致的,不能存在压力差,所以进出口的开口都是一样大小,但是这种结构对于多种不同压力或流量的流体热交换,就无法进行,造成换热器的通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造价低廉,便于多种不同压力或流量的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板式换热器,其包括前、后固定板,设置于前、后固定板之间的若干个换热板, 所述换热板叠加层压连接,且所述前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组流体进、出入口,其中,所述流体进、出入口至少有两组的开口大小不同。特别地,所述前固定板上开设有两组流体进、出入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板式换热器于前固定板上开设的流体进、出入口至少有两组的开口大小不同,满足了多种不同压力或流量的非对称性流体进行热交换,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造价低廉,而且换热器的通用性好。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换热器;2、换热板;3、前固定板;4、后固定板;5、第一流体进口 ;6、第一流体出口 ;7、第二流体进口 ;8、第二流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板式换热器1包括平行设置的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4,所述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4之间固定有若干个换热板2,所述换热板2叠加层压连接,且所述前固定板3上开设有第一流体进口 5、第一流体出口 6、第二流体进口 7和第二流体出口 8,所述第一流体进口 5和第一流体出口 6的开口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流体进口 7和第二流体出口 8的开口大小相同,且所述第二流体进口 7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一流体进口 5。工作时,第一种流体从第一流体进口 5中进入,由第一流体出口 6中排出,若第二种流体比第一种流体的压力或流量大,其从开口较大的第二流体进口 7中进入,由第二流体出口 8中排出,两种不同流压的流体在整个换热器1中发生热转换达到热平衡。所述板式换热器满足了不同压力或流量的非对称性流体进行热交换,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造价低廉,而且换热器的通用性好。
权利要求1.一种板式换热器,其包括前、后固定板,设置于前、后固定板之间的若干个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叠加层压连接,且所述前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组流体进、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进、出入口至少有两组的开口大小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板上开设有两组流体进、出入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之间固定有若干个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叠加层压连接,且所述前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流体进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二流体进口和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进口和第一流体出口的开口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流体进口和第二流体出口的开口大小相同,且所述第二流体进口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一流体进口,上述板式换热器满足了不同压力或流量的非对称性流体进行热交换,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造价低廉,而且换热器的通用性好。
文档编号F28D9/00GK202032924SQ20112011121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
发明者缪君明 申请人:江苏宝得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