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7802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空调房或房屋,汽车等有隔间的通风系统中,可对具有不同温度和湿度的两种流体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一般的金属制换热器只能应用与实际产生的热量转换中,对于潜热——状态变化过程 (冷凝,蒸发,凝固,熔化或升华)中,释放掉或吸收掉的热量热交换率非常低,或有些其他材质(石棉或含有氯化锂等吸附剂)的换热器换热效果也并不理想或者造价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造价低廉,便于多种不同压力或流量的流体进行热交换以及热交换率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其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平面导热隔板,其中,相邻两个平面导热隔板之间设置有活性碳导热层,所述活性碳导热层采用瓦楞波浪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采用瓦楞波浪形结构的活性碳换热层,增加了热交换器的传热表面积,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能有效转换潜热,提高热气和湿气换热率,并能移除和吸附悬浮在环境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避免有害物质进入室内。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碳纤维含量与热交换率关系图;图4为碳纤维含量与换湿效率关系图。图中1、热交换器;2、平面导热隔板;3、活性碳导热层;4、通风管道;5、墙壁;6、挡板; 7、电驱动风机;8、室外排风管道;9、室外进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1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平面导热隔板2,所述平面导热隔板2由一种碳纤维和粘合纤维的复合材料制成纸状,这种复合材料纸有更好的导热系数,且相邻两个平面导热隔板2之间设置有活性碳导热层3,所述活性碳导热层3采用瓦楞波浪形结构;增加了热交换器1的传热表面积,所述平面导热隔板2和活性碳导热层3 相互间隔叠加设置,形成室内进风口 X、室外进风口 Y、室内出风口 A以及室外出风口 B。请参阅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的安装示意图;安装时,先将热交换器1置放于通风管道4中,所述通风管道4固定于墙壁5之上,通过挡板 6将通风管道4的室外空间分成室外排风管道8和室外进风管道9,所述热交换器1的室内进风口 X和室内出风口 A处均设置有电驱动风机7。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图3是碳纤维含量与热交换率关系图,横轴为碳纤维含量(%),纵轴为热交换率(%);图4为碳纤维含量与换湿效率关系图,横轴为碳纤维含量 (% ),纵轴为湿气转换率(% )。其中,实线表示平板隔板不添加任何溶剂,虚线表示平板隔板加入氯化锂溶剂。实验数据表明活性碳纤维含量占总复合材料为50-90%之间所制作的隔板应用于此发明中换热器中效果最好所述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不仅能有效转换潜热,提高热气和湿气换热率,并能移除和吸附悬浮在环境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避免有害物质进入室内。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其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平面导热隔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平面导热隔板之间设置有活性碳导热层,所述活性碳导热层采用瓦楞波浪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适用于空调房或房屋,汽车等有隔间的通风系统中,其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平面导热隔板,所述平面导热隔板由一种碳纤维和粘合纤维的复合材料制成纸状,且相邻两个平面导热隔板之间设置有活性碳导热层,所述活性碳导热层采用瓦楞波浪形结构,上述用于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采用瓦楞波浪形结构的活性碳换热层,增加了热交换器的传热表面积,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能有效转换潜热,提高热气和湿气换热率,并能移除和吸附悬浮在环境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避免有害物质进入室内。
文档编号F28F21/02GK202057216SQ2011201112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
发明者缪君明 申请人:江苏宝得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