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790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配套设备,特别是一种锅炉炉渣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建材等行业,广泛使用蒸汽做动力介质,锅炉是生产蒸汽的关键设备,在各行业广泛使用,但是锅炉排放的炉渣温度在800°C 1050°C之间,如果直接进行排放或进入除渣系统,会危及人生安全,也不利于除渣系统和设备的安全运行。解决炉渣的冷却和连续排放对于锅炉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燃用高灰份的低质燃料时, 大量的高温炉渣的排放不仅影响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大量的物理热损失也降低锅炉运行的经济性。目前锅炉行业广泛使用冷渣器对锅炉渣进行处理,冷渣器结构形式主要有沸腾式冷、绞龙式、滚筒式等,它们存在扬尘大、磨损快、使用寿命短、冷却效果差、出渣温度高等缺点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炉渣冷却设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包括夹套进料管、进料罩、夹套筒体、冷却管路、支撑组件、动力系统、出料罩和控制系统,夹套进料管穿过进料罩上端面、进入夹套筒体内,夹套进料管上段插入下段内,上段和下段间有 5 200毫米间隙;进料罩与夹套筒体外圆柱表面之间密封,进料罩底部设有进料罩锥斗, 进料罩锥斗底部有放料阀I,进料罩一端面上设有观察窗I,上部有抽风口,下部有上料位计和下料位计;所述夹套筒体由内夹套、外夹套和加强隔圈组成,加强隔圈将内夹套和外夹套分隔成数段,夹套筒体内部还设有冷却管支撑板、扬料输送板,夹套上设有排水接口、排渣接口,夹套筒体进料端有排空阀、安全阀,端部有进料锥、集水腔,夹套筒体出料端有出料挡板、出料锥;所述冷却管路包括冷却管、连接管、环形管、进出水管、旋转三通接头、水管和进水槽,并依次连接,其中冷却管、连接管、环形管位于夹套筒体内,冷却管位于冷却管支撑板下方,冷却水通过位置比进出水管高1 10米的进水槽溢流进入冷却管路;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滚圈、托轮和支架,滚圈位于夹套筒体上,托轮位于支架上;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 减速机、联轴器、齿轮、齿圈,其中电机、减速机、联轴器、齿轮依次相连,齿圈联接在筒体上; 出料罩与夹套筒体之间密封,出料罩与进出水管之间密封,出料罩与支架连接处有弹簧,出料罩一端面上有观察窗II,下部有温度计,底部有出料罩锥斗,出料罩锥斗底部有放料阀 II。作为优选加强隔圈上有通水孔。作为优选集水腔外侧端板上有检修孔,内侧端板上有与夹套相连的通水孔。作为优选冷却管支撑板有多块,相邻两块交错布置。[0009]作为优选所述扬料输送板为螺旋板、直抄板、折弯抄板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冷却管成环形分布,为一圈或多圈;且冷却管上焊接有防磨损的钢板。作为优选出料罩与夹套筒体之间采用迷宫密封进行密封,出料罩与进出水管之间采用填料密封,填料密封用厚度小于2毫米的不锈钢板固定在出料罩上。作为优选冷却管与环形管之间的连接管有转弯部分。作为优选进出水管和旋转三通接头与进出水管连接端都是夹套式结构。作为优选出料罩锥斗中设置有“井”字形隔板。控制系统在高料位计发出信号有料时,应打开进料端放料阀或发出打开进料端放料阀的信号,在低料位计发出信号无料时,应关闭进料端放料阀或发出关闭进料端放料阀的信号,并根据温度计测量的出渣温度,调整电机一减速机转速和提供冷却水流量调整信肩、ο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管、进料罩、夹套筒体、冷却管路、支撑组件、动力系统、出料罩和控制系统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冷渣器的缺点,有无扬尘、磨损缓慢、使用寿命长、冷却效果好、出渣温度低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夹套筒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进料管上段插入下段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冷却管与环形管之间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进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旋转三通接头与进出水管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出料罩与支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隔板的俯视图。图中标记1为夹套进料管,2为抽风口,3为观察窗I,4为进料锥,5为检修孔,6 为进料罩,7为上料位计,8为进料罩锥斗,9为下料位计,10为放料阀I,11为集水腔,12为进料迷宫密封,13为集水腔通水孔,14为鱼鳞板密封,15为扬料输送板,16为外夹套,17为内夹套,18为齿圈,19为冷却管支撑板,20为冷却管,21为环形管连接管,22为出料迷宫密封,23为出料罩,24为连接薄板,25为填料密封,26为旋转三通接头,27为进出水管,28为观察窗II,四为出料罩锥斗,30为温度计,31为放料阀II,32为隔板,33为夹套筒体连接管, 34为环形管,35为转弯连接管,36为齿轮,37为联轴器,38为电机一减速机,39为加强隔圈,40为托轮,41为滚圈,42为安全阀,43为支架,44为排空阀,45为加强隔圈通水孔,46为排水接口,47为排渣接口,48为进水口,49为进水槽,50为大气连通口,51为出水口,52为水管,53为料挡板,54为出料锥,55为直抄板,56为折弯抄板,57为螺旋板,58为进料管上段,59为进料管盖板,60为进料管下段,61为防磨钢板,62为弯头,63为进出水管内管,64 为进出水管夹套,65为进出水管通水孔,66为旋转三通接头夹套,67为旋转三通接头内管, 68为旋转三通接头通水孔,69为弹簧,70为隔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8所示,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包括夹套进料管、进料罩、夹套筒体、冷却管路、支撑组件、动力系统、出料罩和控制系统,夹套进料管穿过进料罩上端面、进入夹套筒体内,夹套进料管上段插入下段内,上段和下段间有5 200毫米间隙;进料罩与夹套筒体外圆柱表面之间密封,进料罩底部设有进料罩锥斗,进料罩锥斗底部有放料阀I,进料罩一端面上设有观察窗I,上部有抽风口,下部有上料位计和下料位计;所述夹套筒体由内夹套、 外夹套和加强隔圈组成,加强隔圈将内夹套和外夹套分隔成数段,夹套筒体内部还设有冷却管支撑板、扬料输送板,夹套上设有排水接口、排渣接口,夹套筒体进料端有排空阀、安全阀,端部有进料锥、集水腔,夹套筒体出料端有出料挡板、出料锥;所述冷却管路包括冷却管、连接管、环形管、进出水管、旋转三通接头、水管和进水槽,并依次连接,其中冷却管、连接管、环形管位于夹套筒体内,冷却管位于冷却管支撑板下方,冷却水通过位置比进出水管高1 10米的进水槽溢流进入冷却管路;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滚圈、托轮和支架,滚圈位于夹套筒体上,托轮位于支架上;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减速机、联轴器、齿轮、齿圈,其中电机、减速机、联轴器、齿轮依次相连,齿圈联接在筒体上;出料罩与夹套筒体之间密封,出料罩与进出水管之间密封,出料罩与支架连接处有弹簧,出料罩一端面上有观察窗II,下部有温度计,底部有出料罩锥斗,出料罩锥斗底部有放料阀II。作为优选加强隔圈上有通水孔。作为优选集水腔外侧端板上有检修孔,内侧端板上有与夹套相连的通水孔。作为优选冷却管支撑板有多块,相邻两块交错布置。作为优选所述扬料输送板为螺旋板、直抄板、折弯抄板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冷却管成环形分布,为一圈或多圈;且冷却管上焊接有防磨损的钢板。作为优选出料罩与夹套筒体之间采用迷宫密封进行密封,出料罩与进出水管之间采用填料密封,填料密封用厚度小于2毫米的不锈钢板固定在出料罩上。作为优选冷却管与环形管之间的连接管有转弯部分。作为优选进出水管和旋转三通接头与进出水管连接端都是夹套式结构。作为优选出料罩锥斗中设置有“井”字形隔板在使用时,锅炉渣通过夹套进料管1的进料管上段58和焊接在进料罩6上的进料管下段60进入夹套筒体的内夹套17内表面;进料管上段58和进料管下段60之间的间隙由进料管盖板59封闭。夹套筒体由外夹套16、内夹套17、加强隔圈39等焊接组成,整体由滚圈41、托轮 40稍微倾斜的支撑在支架43上,固定在支架43上的电机一减速机38通过联轴器37、齿轮 36和固定在夹套筒体上的齿圈18带动夹套筒体转动。随着夹套筒体转动,在直抄板55或折弯抄板56或螺旋板57组成的扬料输送板15 作用下,锅炉渣不停的扬起、落下,向出料端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将热量传递给冷空气和冷却水,直到夹套筒体内的锅炉渣溢过料挡板53,从出料锥M进入出料罩23为,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出料锥斗四中隔板32的隔板孔70、放料阀II 31排出。抽风口 2由管道接到锅炉的燃烧室,在燃烧室的负压作用下,将冷空气从出料迷宫密封22吸入,流过出料罩23、出料锥M进入夹套筒体的内夹套17内部吸收锅炉渣的热量,并携带少量飞灰从进料锥4、进料罩6、抽风口 2排出。冷却水从进水口 48进入进水槽49,进水槽49有大气连通口 50与大气相通,出水口 51位置比大气连通口 50低,当冷却水液面达到出水口 51时,冷却水依次流过出水口 51、 水管52、旋转三通接头沈的旋转三通接头内管67、旋转三通接头通水孔68、进出水管通水孔65、进出水管内管63、环形管连接管21、环形管34、转弯连接管35、支撑在冷却管支撑板 19上的冷却管20、集水腔11、集水腔通水孔13、外夹套16和内夹套17间的通道、加强隔圈通水孔45、夹套筒体连接管33、进出水管夹套64、进出水管通水孔65、旋转三通接头通水孔 68、旋转三通接头夹套66,从旋转三通接头沈排出。冷却水流动过程中通过与锅炉渣接触的冷却管20外表面和内夹套17内表面吸收锅炉渣的热量。随着夹套筒体转动的进出水管27由用连接薄板M固定在出料罩23上的填料密封25进行密封。出料罩23用弹簧69支撑在支架43上。运行时排空阀44能排出冷却水中的空气。当冷却水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安全阀42 能快速卸压。当进料罩6的锥斗8中的锅炉渣料位达到上料位计7时,控制系统控制放料阀 I 10打开,直到锅炉渣料位低于下料位计9时,控制系统控制放料阀I 10关闭。控制系统根据温度计30测量的出渣温度,调整电机一减速机38转速和提供冷却水流量调整信息。长期停机时,可以打开排水接口 46排尽冷却水;可以打开排渣接口 47排尽夹套筒体内锅炉渣。打开观察窗I 3或观察窗II观可以对内部进行检修。冷却管20上焊接有防磨钢板61减少锅炉渣对冷却管20的磨损,长期使用后,当某一根冷却管20损坏时,可以从检修孔5和两个弯头62处用堵板封闭该冷却管。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包括夹套进料管、进料罩、夹套筒体、冷却管路、 支撑组件、动力系统、出料罩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夹套进料管穿过进料罩上端面、进入夹套筒体内;进料罩与夹套筒体外圆柱表面之间密封,进料罩底部设有进料罩锥斗,进料罩锥斗底部有放料阀I,进料罩一端面上设有观察窗I,上部有抽风口,下部有上料位计和下料位计;所述夹套筒体由内夹套、外夹套和加强隔圈组成,加强隔圈将内夹套和外夹套分隔成数段,夹套筒体内部还设有冷却管支撑板、扬料输送板,夹套上设有排水接口、排渣接口, 夹套筒体进料端有排空阀、安全阀,端部有进料锥、集水腔,夹套筒体出料端有出料挡板、出料锥;所述冷却管路包括冷却管、连接管、环形管、进出水管、旋转三通接头、水管和进水槽, 并依次连接,其中冷却管、连接管、环形管位于夹套筒体内,冷却管位于冷却管支撑板下方;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滚圈、托轮和支架,滚圈位于夹套筒体上,托轮位于支架上;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减速机、联轴器、齿轮、齿圈,其中电机、减速机、联轴器、齿轮依次相连,齿圈联接在筒体上;出料罩与夹套筒体之间密封,出料罩与进出水管之间密封,出料罩与支架连接处有弹簧,出料罩一端面上有观察窗II,下部有温度计,底部有出料罩锥斗,出料罩锥斗底部有放料阀I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加强隔圈上有通水孑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集水腔外侧端板上有检修孔,内侧端板上有与夹套相连的通水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冷却管支撑板有多块,相邻两块交错布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扬料输送板为螺旋板、直抄板、折弯抄板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冷却管成环形分布,为一圈或多圈;且冷却管上焊接有防磨损的钢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出料罩与夹套筒体之间采用迷宫密封进行密封,出料罩与进出水管之间采用填料密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冷却管与环形管之间的连接管有转弯部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进出水管和旋转三通接头与进出水管连接端都为夹套式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出料罩锥斗中设置有“井”字形隔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套内冷管式锅炉渣冷却设备,属于锅炉配套设备领域,包括夹套进料管、进料罩、夹套筒体、冷却管路、支撑组件、动力系统、出料罩和控制系统,夹套进料管穿过进料罩上端面、进入夹套筒体内;所述夹套筒体由内夹套、外夹套和加强隔圈组成,所述冷却管路包括冷却管、连接管、环形管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滚圈、托轮和支架,滚圈位于夹套筒体上,托轮位于支架上,出料罩与夹套筒体之间密封,出料罩与进出水管之间密封,出料罩与支架连接处有弹簧下部有温度计,底部有出料罩锥斗,本实用新型具有无扬尘、磨损缓慢、使用寿命长、冷却效果好、出渣温度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F23J1/00GK202032595SQ20112012176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
发明者唐晓坤 申请人:江油黄龙破碎输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