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把式射吸割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360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把式射吸割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割炬,具体说是ー种压把式射吸割炬。
背景技术
射吸式割炬是ー种使用氧气、可燃气体(こ炔、丙烷等)的气体割炬,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的火焰热能,先将物体工作切割处预热到一定温度后,再喷出高速切割氧气流,使金属剧烈氧化并放出热量,把溶化状态的金属氧化物吹掉,从而实现切割。现有的射吸式割炬存在以下缺点
(I)、现有的普通射吸式割炬,其切割氧是采用旋钮式开关控制,当工作时,按顺序打开こ炔阀点燃割炬,马上打开预热氧开关调节火焰,预热金属,使金属达到一定温度,打开控制切割氧的旋钮式开关(旋钮ニ至三周)切割物体。如工作量大、需不停的切割下ー个物体时,需要逆时工作,先把切割氧关掉(旋钮ニ至三周)再预热物体,再打开控制切割氧的旋钮式开关(旋钮ニ至三周)。反复的操作,这时开、关控制切割氧的旋钮式开关的间隙时间中,切割氧处于开启状态(开启状态氧压力O. 5mPA流速)浪费了不少氧气和工作时间。(2)、现有割炬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回火,普通割炬一般是在こ炔减压器的出口处装有回火装置,然后装上软管,软管接上割炬。发生比较严重的回火时,往往会在割炬的射吸管处(氧气和こ炔混合处)爆掉,割炬报废。(3)、现有割炬一般采用铜管,使割炬本身结构不牢固,使用寿命不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把式射吸割炬,结构合理,外形线条流畅,手握方便,操作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氧气用量。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把式射吸割炬,包括中部主体10和后部主体14,二者之间通过手柄13连接,后部主体14的尾端设有氧气进气接头15和燃气进气接头16,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进气接头16内设有燃气单向防逆接头17,
手柄13内分别设有连接氧气进气接头15和燃气进气接头16的铜管,
输送氧气的铜管在中部主体10处通过Y形分路接头分成两路,
第一路氧气连接到中部主体10的高压阀孔室,高压管4的尾端与高压阀孔室连接,高压管4的首端与头部3连接,所述高压阀孔室内设有压把式调节机构,
第二路氧气连接到设置在中部主体1 0上的氧气预热阀9,从氧气预热阀9下方进入,从氧气预热阀9上方流出,通过调节氧气预热阀9的阀杆实现第二路氧气流量的调节,
射吸管6的尾端通过喷嘴ロ 7与氧气预热阀9上方的第二路氧气出ロ连接,
射吸管6的首端通过混合管5与头部3连接,
所述头部3的下端通过割嘴螺母2与割嘴I连接,
输送燃气的铜管连接到中部主体10上的燃气阀8,利用燃气阀8的阀杆来调节燃气,射吸管6的尾端直接和燃气阀8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压把式调节机构包括
设于高压阀孔室内的高压阀杆11,所述高压阀杆11由带弹簧18的堵头19限位于高压阀孔室之内,
所述高压阀杆11还能由压把式的切割氧开关12控制其在高压阀孔室内往复移动实现对氧气的开和关控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用于输送切割氧气的高压管4为不锈钢管。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用于混合输送氧气和燃气的混合管5为不锈钢管。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高压管4输送的氧气从割嘴I的内环孔内喷出,
混合管5输送的氧气和燃气的混合气从割嘴I的外环流出。 本发明所述的压把式射吸割炬,结构合理,外形线条流畅,手握方便,操作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氧气用量。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I压把式射吸割炬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压把式射吸割炬,包括
中部主体10和后部主体14,二者之间通过手柄13连接,
后部主体14的尾端设有氧气进气接头15和燃气进气接头16,
所述燃气进气接头16内设有燃气单向防逆接头17,
手柄13内分别设有连接氧气进气接头15和燃气进气接头16的铜管,
输送氧气的铜管在中部主体10处通过Y形分路接头分成两路,
第一路氧气连接到中部主体10的高压阀孔室,高压管4的尾端与高压阀孔室连接,高压管4的首端与头部3连接,所述高压阀孔室内设有压把式调节机构,
第二路氧气连接到设置在中部主体10上的氧气预热阀9,从氧气预热阀9下方进入,从氧气预热阀9上方流出,通过调节氧气预热阀9的阀杆实现第二路氧气流量的调节,
射吸管6的尾端通过喷嘴ロ 7与氧气预热阀9上方的第二路氧气出ロ连接,
射吸管6的首端通过混合管5与头部3连接,
所述头部3的下端通过割嘴螺母2与割嘴I连接,
输送燃气的铜管连接到中部主体10上的燃气阀8,利用燃气阀8的阀杆来调节燃气,射吸管6的尾端直接和燃气阀8连通。本发明增设了压把式调节机构用于实现切割氧的开关,使切割氧开关更加的灵敏更加的方便,还设置了独立的氧气预热阀9作为氧气预热开关、独立的燃气阀8作为燃气开关,使三个开关统ー集中在中部主体上,可以避免整个射吸式割炬的手柄13处前后比重不同的问题,使得手握久后不至于太累,通体线条更美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压把式调节机构包括 设于高压阀孔室内的高压阀杆11,所述高压阀杆11由带弹簧18的堵头19限位于高压阀孔室之内,高压阀杆11在弹簧18的作用下进行工作,实现第一路氧气流量的调节,所述高压阀杆11还能由压把式的切割氧开关12控制其在高压阀孔室内往复移动实现对氧气的开和关控制,人工手压切割氧开关12即可控制氧气通断。本发明通过压把式的切割氧开关12带动作为调节柱塞的高压阀杆11移动(压把式的切割氧开关12的受カ方向是上下的,施加向下的压力,则高压阀杆11后移且弹簧18受压变形积蓄弹力,松开切割氧开关12,则弹簧18在积蓄的弾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使高压阀杆11前移),从而调节送往切割氧气管(即高压管4)中的氧气的流量,可以方便地随时调节或关闭切割氧气,大大方便了调节,同时避免了浪费氧气,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用于输送切割氧气的高压管4为不锈钢管。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用于混合输送氧气和燃气的混合管5为不锈钢管。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高压管4输送的氧气从割嘴I的内环孔内喷出,
混合管5输送的氧气和燃气的混合气从割嘴I的外环流出。本发明所述的压把式射吸割炬,其工作过程如下
当工作时,先打开氧气预热阀9时,氧气从喷嘴ロ 7喷出至射吸管6内,这时会在喷嘴ロ 7的周围形成真空状态,在打开燃气阀8时,燃气单向防逆接头17内的弹簧会自动伸缩(气压的作用),燃气从燃气进气接头16处直接进入到混合管5内,两种气体同时混合,在割嘴I的外环流出点燃气体进行对待切割的金属的预热工作。待切割的金属预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压下切割氧开关12,切割氧气从高压管4直接进入割嘴I的内环孔喷出对金属的预热部位进行分割,利用氧气的气流对金属的厚度进行切割。发生回火时,火焰的传播速度大于气体的流速时,燃气单向防逆接头17的弹簧伸缩自动切断燃气,回火停止。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木。
权利要求
1.一种压把式射吸割炬,包括中部主体(10)和后部主体(14),二者之间通过手柄(13)连接,后部主体(14)的尾端设有氧气进气接头(15)和燃气进气接头(16),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进气接头(16)内设有燃气单向防逆接头(17), 手柄(13)内分别设有连接氧气进气接头(15)和燃气进气接头(16)的铜管, 输送氧气的铜管在中部主体(10)处通过Y形分路接头分成两路, 第一路氧气连接到中部主体(10)的高压阀孔室,高压管(4)的尾端与高压阀孔室连接,高压管(4)的首端与头部(3)连接,所述高压阀孔室内设有压把式调节机构, 第二路氧气连接到设置在中部主体(10)上的氧气预热阀(9),从氧气预热阀(9)下方进入,从氧气预热阀(9)上方流出,通过调节氧气预热阀(9)的阀杆实现第二路氧气流量的调节, 射吸管(6)的尾端通过喷嘴ロ(7)与氧气预热阀(9)上方的第二路氧气出ロ连接, 射吸管(6)的首端通过混合管(5)与头部(3)连接, 所述头部(3)的下端通过割嘴螺母(2)与割嘴(I)连接, 输送燃气的铜管连接到中部主体(10)上的燃气阀(8),利用燃气阀(8)的阀杆来调节燃气,射吸管(6)的尾端直接和燃气阀(8)连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把式射吸割炬,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把式调节机构包括 设于高压阀孔室内的高压阀杆(11),所述高压阀杆(11)由带弹簧(18)的堵头(19)限位于高压阀孔室之内, 所述高压阀杆(11)还能由压把式的切割氧开关(12)控制其在高压阀孔室内往复移动实现对氧气的开和关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把式射吸割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输送切割氧气的高压管(4)为不锈钢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把式射吸割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混合输送氧气和燃气的混合管(5)为不锈钢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把式射吸割炬,其特征在于高压管(4)输送的氧气从割嘴(I)的内环孔内喷出, 混合管(5)输送的氧气和燃气的混合气从割嘴(I)的外环流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把式射吸割炬,包括中部主体、手柄和后部主体,后部主体上设有氧气进气接头和燃气进气接头,手柄内设有连接两个接头的铜管,输送氧气的铜管在中部主体处分成两路,第一路氧气连接到中部主体的高压阀孔室,所述高压阀孔室内设有压把式调节机构,再经高压管与头部连接,第二路氧气连接到设置在中部主体上的氧气预热阀,再经射吸管、混合管与头部连接,所述头部的下端通过割嘴螺母与割嘴连接,输送燃气的铜管连接到中部主体上的燃气阀,射吸管的尾端直接和燃气阀连通。本发明所述的压把式射吸割炬,结构合理,外形线条流畅,手握方便,操作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氧气用量。
文档编号F23D14/42GK102644921SQ2012101460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陈金楼 申请人:陈金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