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传输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809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余热传输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传输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套设在外管内,内管和外管的端部齐平,外管的端部为收口,外管与内管间有夹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节能效果好。
【专利说明】余热传输管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管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热传输管。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能源问题的凸显,各行各业都需要节能减排,合理利用每一分能源。对于工厂来说,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热能、气能和尾气,如果不进一步利用,就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还会对生活环境产生污染破坏。在余能余热的利用过程中,都需要用管路进行连通,因此,一种好的管路,能够提高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高利用效率的余热传输管。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余热传输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套设在外管内,内管和外管的端部齐平,外管的端部为收口,外管与内管间有夹层。
[0005]所述外管外部设有隔热层。
[0006]所述隔热层为石墨层。
[0007]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节能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
[0010]1、内管2、外管3、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余热传输管,包括内管I和外管2,内管I套设在外管2内,内管I和外管2的端部齐平,外管2的端部为收口,外管2与内管I间有夹层。
[0012]所述外管2外部设有隔热层3。
[0013]所述隔热层3为石墨层。
[0014]外管2的两端为收口,可以将进入的热水、热气能够在内管I和外管2的夹层内停留更长的时间,达到充分交换热量的目的。隔热层3的设置可以防止热量的流失。隔热层3采用石墨,可以适应高温的环境,更加安全。
[0015]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余热传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套设在外管内,内管和外管的端部齐平,外管的端部为收口,外管与内管间有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传输管,其特征在于:外管外部设有隔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传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石墨层。
【文档编号】F28D7/10GK103673684SQ20121035491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陈泉奎 申请人:天津顺海炭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