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炉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7745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锅炉炉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中的配套结构,特别涉及的是锅炉中所用炉膛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热水锅炉容量的放大,锅炉炉膛内需要布置更多的受热面,以维持合理的炉温和炉膛出口烟气温度。目前,锅炉炉膛烟气流程过短,使得烟气混合不够,燃烧不够完整,浪费燃料,且循环不够安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炉膛循环时间长,维修方便的锅炉炉膛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锅炉炉膛结构,炉膛结构分割为两区,分别为下部的密相区和上部的稀相区,所述密相区又分为位于下段的直段和位于上段的扩散段,稀相区为悬浮段,直段底部设有埋管,炉膛出口处设有折焰角,炉膛出口设有高温过热器和减温器,在减温器旁设有汽包,炉膛四周布置水冷壁。所述炉膛结构的底部设有次高温旋风筒分离器,以便合理选择分离器直径和材质,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也有利于分离下来的含碳颗粒回炉膛再次燃烧。本实用新型通过炉膛分割成两区,组成折叠式炉膛,并且在炉膛出口处设置折焰角,使得烟气在炉膛内作流程增长,满足了分离器不能分离的细灰的燃烧要求,而烟气多次转向造成的扰动,使烟气混合很好,即使在燃烧高挥发份烟煤,也能燃烧得极充分,炉膛四周布置水冷壁,炉膛出口设有高温过热器和减温器,使自然循环的热水锅炉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型底部的次高温旋风筒分离器结构示意图;I-埋管;2_炉膛密相区直段;3_炉膛密相区扩散段;4_折焰角;5_汽包;6_高温过热器;7_减温器;8_次高温旋风筒分离器;9_水冷壁;10_炉膛稀相区悬浮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锅炉炉膛结构,炉膛结构分割为两区,分别为密相区和上部的稀相区,所述密相区分为炉膛密相区直段2和炉膛密相区扩散段3,稀相区为炉膛稀相区悬浮段10,直段2底部为埋管1,炉膛出口处设有折焰角4,炉膛四周布置水冷壁9,炉膛出口设有高温过热6和减温器7,在减温器7旁设有汽包5。炉膛结构的底部设有次高温旋风筒分离器8,以便合理选择分离器直径和材质,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也有利于分离下来的含碳颗粒回炉膛再次燃烧。[0011]炉膛结构分割为两区,组成折叠式炉膛,并且在炉膛出口处设置折焰角4,使得烟气在炉膛内烟气流程增长,满足了次高温旋风筒分离器8不能分离的细灰的燃烧要求,而 烟气多次转向造成的扰动,使烟气混合很好,即使在燃烧高挥发份烟煤,也能燃烧得极充分,炉膛四周布置水冷壁9,炉膛出口设有高温过热器6和减温器7,使自然循环的热水锅炉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炉膛结构分割为两区,下部的密相区和上部的稀相区,炉膛出口处设有折焰角,炉膛出口设有高温过热器和减温器,在减温器旁设有汽包,炉膛四周布置水冷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锅炉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密相区分为位于下段的直段和位于上段的扩散段,稀相区为悬浮段,直段底部设有埋管。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锅炉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炉膛结构的底部设有次高温旋风筒分离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炉膛结构,炉膛结构分割为两区,分别为下部的密相区和上部的稀相区,所述密相区又分为位于下段的直段和位于上段的扩散段,稀相区为悬浮段,直段底部设有埋管,炉膛出口处设有折焰角,炉膛出口设有高温过热器和减温器,在减温器旁设有汽包,炉膛四周布置水冷壁。所述炉膛结构的底部设有次高温旋风筒分离器,本实用新型通过炉膛分割成两区,组成折叠式炉膛,并且在炉膛出口处设置折焰角,使得烟气在炉膛内作流程增长,满足了分离器不能分离的细灰的燃烧要求,而烟气多次转向造成的扰动,使烟气混合很好,炉膛四周布置水冷壁,炉膛出口设有高温过热器和减温器,使自然循环的热水锅炉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23J15/06GK202532451SQ2012201967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
发明者刘添福, 高晓明 申请人:福建铙山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