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却器的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884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风冷却器的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冷却器的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冷却器由于其冷却管束外露面亦称背面无任何防尘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受风机的吸附作用,灰垢、昆虫等杂物大量吸附到冷却管束上,日积月累则使冷却管束的传导效率降低,直接影响风冷却器的热交换效率,导致主设备温度超出工况要求,因 此,需清洗冷却管束,清洗时只能采取停产停设备后用高压水冲洗的方式,这样不仅影响生产而且由于冷却管束分布紧密只能对其背部外露部分管束进行清洗,无法彻底清除附着的污垢及灰尘,即使清洗到的部位灰垢油污与水的作用也会产生经多次清洗后形成死垢的现象,所以风冷却器运行数年或十年左右,由于多数未清洗到的冷却管束被灰垢、昆虫等杂物完全覆盖,加上清洗形成的死垢导致风冷却器已达不到使用要求,无奈将其淘汰更换新的风冷却器,导致风冷却器的使用寿命缩短,引起了成本增加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风冷却器的防尘装置,加工容易,清洗方法简单,清洗时无需停产停设备,且提高了风冷却器使用寿命,减少经济及资源浪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冷却器的防尘装置,包括覆盖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外部的防尘网I以及用于固定防尘网I的防尘网固定框2。所述防尘网固定框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防尘网固定框2的一面框分别固定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的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上,另一面框沿长度方向均开有同样的挂钩型长槽3,所述防尘网I带有上横杆6和下横杆7,上横杆6和下横杆7置于防尘网固定框2的挂钩型长槽3内,以使防尘网I覆盖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外部。所述防尘网固定框2为L型。所述防尘网固定框2为U型,在U型底部开有挂钩型长槽3。所述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的左侧板4和右侧板5间设置有一个以上加强筋8,则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与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的上端板9以及下端板10或加强筋8围成多个矩形框,所述防尘网I的数量和矩形框数量相同且和矩形框形状相适配,防尘网I置于所述矩形框外部,所述防尘网固定框2的数量和防尘网I数量相同,固定在防尘网I外部。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防尘网,需进行清洗时,只需取下防尘网并清洗,无需停产停设备即可完成对风冷却器进行全面维护保养,本实用新型防尘装置做为风冷却器的一个新增部件,此部件往复精度高、易拆卸、方便清洗、可靠性好、彻底保护冷却管束不受灰垢、昆虫及杂物的污染。所以本实用新型彻底改变了风冷却器不能全面清洗管束的缺陷,实现了全面即时对风冷却器热传导效率低下进行清洗并维护保养,提高了风冷却器使用寿命,增加经济产能及冷却效果。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防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防尘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防尘网固定框为L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防尘网固定框为U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防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风冷却器的防尘装置,所述防尘网固定框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防尘网固定框2的一面框分别用螺钉11固定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的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上,另一面框沿长度方向均开有同样的挂钩型长槽3,如图2所示,所述防尘网I带有上横杆6和下横杆7,上横杆6和下横杆7置于防尘网固定框2的挂钩型长槽3内,以使防尘网I覆盖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外部。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尘网固定框2可以为L型,把两个L型的防尘网固定框2的一面框通过螺钉11分别固定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的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上,另一面框沿长度方向均开有同样的挂钩型长槽3,防尘网I带有上横杆6和下横杆7,带有上横杆6和下横杆7置于防尘网固定框2的挂钩型长槽3内,以使防尘网I覆盖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外部。当然也可以不用在另一面框开挂钩型长槽3,只是在另一面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一挂钩,将防尘网I的上下横杆挂在挂钩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防尘网固定框2也可以为U型,在U型底部开有挂钩型长槽3,其它结构同图2的L型。当然也可以不用在U型底部开挂钩型长槽3,只是在U型底部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一挂钩,将防尘网I的上横杆6和下横杆7挂在挂钩上。本实施例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为首先将两个防尘网固定框2固定安装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的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上,然后将防尘网I的上下横杆置于挂钩型长槽3内,用一长杆将防尘网I的上横杆6挑起挂在挂钩型长槽3顶部的挂钩上,即完成安装过程;当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洗时,只需用一长杆将防尘网I的上横杆6从挂钩中挑出,然后顺着长槽拉出后,即可对防尘网I进行清洗。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的左侧板4和右侧板5间设置有一个以上加强筋8,则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与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的上端板9以及下端板10或加强筋8围成多个矩形框,所述防尘网I的数量和矩形框数量相同且和矩形框形状相适配,防尘网I置于所述矩形框外部,所述防尘网固定框2的数量和防尘网I数量相同,在防尘网固定框2外部用螺钉11将防尘网I固定在冷却管束外露面的外部。本实施例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为首先将多个防尘网I设置在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与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的上端板9以及下端板10或加强筋8围成多个矩形框外部,然后用螺钉将防尘网固定框2固定在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上,以使防尘网I固定在冷却管束外露面的外部,即完成安装过程;当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洗时,首先将防尘网固定框 2拆下,然后取下防尘网I即可对防尘网I进行清洗。
权利要求1.一种风冷却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外部的防尘网(I)以及用于固定防尘网(I)的防尘网固定框(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冷却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固定框(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防尘网固定框(2)的一面框分别固定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的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上,另一面框沿长度方向均开有同样的挂钩型长槽(3),所述防尘网(I)带有上横杆(6)和下横杆(7),上横杆(6)和下横杆(7)置于防尘网固定框(2)的挂钩型长槽(3)内,以使防尘网(I)覆盖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却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固定框(2)为L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却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固定框(2)为U型,在U型底部开有挂钩型长槽(3)。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冷却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的左侧板(4 )和右侧板(5 )间设置有一个以上加强筋(8 ),则左侧板(4 )和右侧板(5)与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的上端板(9)以及下端板(10)或加强筋(8)围成多个矩形框,所述防尘网(I)的数量和矩形框数量相同且和矩形框形状相适配,防尘网(I)置于所述矩形框外部,所述防尘网固定框(2)的数量和防尘网(I)数量相同,固定在防尘网(I)外部。
专利摘要一种风冷却器的防尘装置,包括覆盖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外部的防尘网以及用于固定防尘网的防尘网固定框,优选的,防尘网固定框的数量为两个,防尘网固定框的一面框分别固定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另一面框沿长度方向均开有同样的挂钩型长槽,所述防尘网带有上横杆和下横杆,上横杆和下横杆置于防尘网固定框的挂钩型长槽内,以使防尘网覆盖在风冷却器的冷却管束外露面外部;本实用新型加工容易,清洗方法简单,清洗时只需取下防尘网并清洗,无需停产停设备,且提高了风冷却器使用寿命,减少经济及资源浪费。
文档编号F28F19/01GK202660967SQ20122028425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吴光灿, 王伟, 李津, 袁勇全 申请人:陕西安得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