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安装孔的盒形层叠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3962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带有安装孔的盒形层叠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安装孔的盒形层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由各换热板片相互层叠构成的角孔流通空间、流道及换热装置中的任何地方,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分布在其中,这些安装垫板上的安装通孔被孔周边的延展面所包围,这些延展面与换热板片之间紧密联接,使得换热介质不能进入到这些安装通孔之中,在各换热板片上,在换热器的前、后外挡板及加强板上,与这些安装通孔相对应的部位,亦存在其口径与该安装通孔口径相当的通孔,在该换热器经过密封联接之后,安装垫板中的安装通孔,换热板片和换热器前、后外挡板及加强板上相对应的通孔将会形成一个与各换热介质封闭,贯穿于换热器的孔形通道,紧固螺栓可穿过该孔形通道将换热器紧固在应用设备上。
【专利说明】带有安装孔的盒形层叠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安装孔的盒形层叠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盒形层叠换热器是指边缘为斜面的多个换热板片依序层叠,周边的密封方式依靠各换热板片边缘的斜面相互密封联接在一起,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部有可供换热介质流通的角孔以及进行间壁换热的换热装置,换热器中的角孔分布在各换热板片的两端,换热装置位于换热板片中部,两端角孔之间。
[0003]上述这类盒形层叠换热器的不足之处在于,这类盒形层叠换热器在安装时需要外加紧固装置,这对产品的应用造成一定的麻烦,会在安装时需要更多地零件与之配套并增加安装成本。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产品安装所需的配套零件,使产品的安装和应用更加便利并降低成本。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安装孔的盒形层叠换热器,该换热器由多个具有斜面边缘盒形且可以相互层叠在一起的换热板片组成,各换热板片在斜面边缘部位被相互密封联接在一起,在换热板片两端有角孔分布,层叠的换热板片使角孔周边延展面形成换热介质角孔流通空间,在由各换热板片层叠构成的流道中有换热装置,换热装置位于换热板片中部,两端角孔之间,其特征在于,在由各换热板片相互层叠构成的角孔流通空间、流道及换热装置中的任何地方,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分布在其中,这些安装垫板上的安装通孔被孔周边的延展面所包围,这些延展面与换热板片之间紧密联接,使得换热介质不能进入到这些安装通孔之中,在各换热板片上,在换热器的前、后外挡板及加强板上,与这些安装通孔相对应的部位,亦存在其口径与该安装通孔口径相当的通孔,在该换热器经过密封联接之后,安装垫板中的安装通孔,换热板片和换热器前、后外挡板及加强板上相对应的通孔将会形成一个与各换热介质封闭,贯穿于换热器的孔形通道,紧固螺栓可穿过该孔形通道将换热器紧固在应用设备上。
[0006]当换热板片两端的角孔位于高、低平面之中,这些角孔分别被具有上板平面和下板平面的角孔周边延展面所围绕,上板平面与下板平面的高度之差为一个流道的高度,上板平面与下板平面之间有斜面过渡,这样的换热板片层叠在一起,由高、低平面角孔周边延展面形成的换热介质角孔流通空间高度为两个相邻流道高度之和,在该角孔流通空间中放置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安装垫板的高度等于两个相邻流道高度之和。
[0007]当换热板片上的角孔是平面分布在换热板片的底板两端,各角孔及其周边延展面均与底板在同一的平面中,这样的换热板片层叠在一起,由平面角孔周边延展面形成的换热介质角孔流通空间高度为单个流道高度,则放置在该角孔流通空间中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高度等于单个流道高度。[0008]在各换热板片层叠后形成的流道中有换热装置,可按需求在换热装置中放置其高度与换热装置相同的,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
[0009]在上述换热芯体中,在各种换热板片之间的流道内,换热装置的高度与所对应的流道高度相同,这些换热装置与换热板片之间紧密联接在一起,其换热装置为波纹形式、翅片形式、排列有序的凹凸泡形式、紊流板形式、栓钉形式、卷边形式这六种方式中的一种,以及将上述六种不同类型的换热装置相互组合。
[0010]在上述换热芯体中,在各换热板片周边用密封联接的边缘斜面之间,各换热板片层面之间,以及用紧密联接的各安装垫板与换热板片之间,换热装置与换热板片之间,其相互联接的形式是指采用钎焊、焊接、粘接、密封胶条这四种方式中的一种进行,以及将上述四种不同类型的联接形式相互组合。
[0011]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2]1、减少了产品安装所需的配套零件,降低了产品的安装成本,使产品的安装和应用更加便利。
[0013]2、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适于应用在具有相同板间距流道高度,具有不同板间距流道高度,换热介质之一具有多流道等各种形式的盒形层叠换热器中。
[0014]3、当密封连接工艺采用真空钎焊的方式时,在产品钎焊过程中,各安装通孔在换热器中所形成的贯穿孔形通道可以有效地加快产品内部的真空度,从而降低产品的钎焊时间和制造成本。
[0015]3、当密封连接工艺采用真空钎焊的方式时,换热板片边缘斜面和内部的换热装置并不能在钎焊高温环境中使换热板片的中部平稳均衡地支撑沉重的钎焊夹具,在钎焊高温环境中,换热器还会在中部出现塌陷的现象,而放置在换热器内的安装垫板是以实心的材质贯穿在产品内部,可以作为支撑块均衡地抵御沉重的钎焊夹具板,并避免在换热器中部出现塌陷现象,亦可防止产品在真空钎焊过程中产生歪斜和变形。
[0016]4、放置在换热器内的安装垫板如果在真空钎焊过程中仅作为支撑块使用,则可以取消其中的安装通孔,随之可以取消换热板片和换热器前、后外挡板及加强板上相对应的通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盒形层叠换热器示意图
[0019]图2对角流的换热板片层叠示意图
[0020]图3图4的A-A剖面示意图
[0021]图4换热板片11示意图
[0022]图5图6的B-B剖面示意图
[0023]图6换热板片12示意图
[0024]图7同边流的换热板片层置不意图
[0025]图8换热板片12e示意图
[0026]图9换热板片Ile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图示做进一步说明。
[0028]图1中的1、2、3、4、5均表示是分布且贯穿在盒形层叠换热器6中,用于安装固定的孔形通道,7、10表不换热器的管嘴,8、8e表不换热器上的加强版,9表不换热器的前外挡板。
[0029]图2表示了换热形式为对角流的三个换热板片11与两个换热板片12相互层叠组装示意,换热板片11、12是相同的,只是其中的角孔联体垫板14、19以及组装的形式不同。
[0030]图3为图4的A-A剖面,其中13为安装通孔周边的延展面,17为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18为换热装置,11表示换热板片以及边缘具有斜面角a。从图3中可以看出,安装垫板17的高度与换热装置18的高度一致,结合图4可以看出,梳形垫板16和带有安装通孔20的角孔联体垫板19与换热装置18的高度一致。
[0031]图4表示了换热板片11,其中13为安装通孔周边的延展面,14为带有安装通孔15的角孔联体垫板,16为梳形垫板,17为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18为换热装置,19为带有安装通孔20的角孔联体垫板,X表示对角流的换热介质。
[0032]图5为图6的B-B剖面,图6中的B-B剖面是一个穿过不在一条线上的三个通孔的折弯型剖面,19e为带有安装通孔20e的角孔联体垫板,12表示为换热板片以及边缘具有斜面角a。从图5中可以看出,角孔联体垫板19e的高度与换热装置18e的高度一致,结合图6可以看出,梳形垫板16e和带有安装通孔20e的角孔联体垫板19e与换热装置18e的
高度一致。
[0033]图6表示了与换热板片11相互层叠,对角流的换热板片12,其中16e为梳形垫板,He为带有安装通孔15e的角孔联体垫板,18e为换热装置,19e为带有安装通孔20e的角孔联体垫板,Y表示对角流的换热介质。
[0034]综合图2、3、4、5、6可知,为了表示在由各换热板片相互层叠构成的角孔流通空间和流道及换热装置中的任何地方,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分布在其中,在对角流换热板片11、12上各展示的五个安装通孔,其中两个分别在流道两端角孔流通空间中的角孔联体垫板内,另外三个在流道中部的换热装置中。
[0035]综合图2、3、4、5、6可知,换热板片11、12的角孔是平面分布在换热板片的底板两端,各角孔及其周边延展面均与底板在同一的平面中,换热板片11、12层叠在一起,由平面角孔周边延展面形成的换热介质角孔流通空间高度为单个流道高度,该流道高度与换热装置18、18e的高度一致。
[0036]图7表示了换热形式为同边流的三个换热板片lie与三个换热板片12e相互层叠组装示意,由于有安装垫板的存在,换热板片Ile与12e并不相同。
[0037]图8表示了换热板片12e,其中22s为下板平面及角孔周边延展面,该下板平面与换热板片12e的底板为同一平面,16s为梳形垫板,15s为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21s为上板平面及角孔周边延展面,18s为换热装置,13s为安装通孔周边的延展面,17s为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23s表示上板平面21s与下板平面22s之间的斜面过渡,20s为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V表示同边流的换热介质。
[0038]图9表示了换热板片lie,其中13e为安装通孔周边的延展面,17e为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21为上板平面及角孔周边延展面,15d为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16d为梳形垫板,22为下板平面及角孔周边延展面,该下板平面与换热板片lie的底板为同一平面,18d为换热装置,20d为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W表示同边流的换热介质,23表示上板平面21与下板平面22之间的斜面过渡。
[0039]综合图7、8、9可知,为了表示在由各换热板片相互层叠构成的角孔流通空间和流道及换热装置中的任何地方,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分布在其中,在同边流换热板片lle、12e上各展示的四个安装通孔,其中两个分别在流道两端角孔流通空间中,另外两个在流道中部的换热装置中。
[0040]综合图7、8、9,可以看出换热板片Ile和12e两端的角孔位于高、低平面之中,这些角孔分别被具有上板平面21、21s和下板平面22、22s及角孔周边延展面所围绕,上板平面21、21s与下板平面22、22s之间有斜面过渡23、23s,这样的换热板片层叠在一起,由高、低平面角孔周边延展面形成的换热介质角孔流通空间高度为两个相邻流道高度之和,在该角孔流通空间中放置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15d、15s、20d、20s,这些安装垫板15d、15s、20d、20s的高度等于两个相邻流道高度之和,但是在图7、8、9中,在换热装置中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17d、17s,其高度与换热装置18d、18s高度一致,均为单个流道的高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安装孔的盒形层叠换热器,该换热器由多个具有斜面边缘盒形且可以相互层叠在一起的换热板片组成,各换热板片在斜面边缘部位被相互密封联接在一起,在换热板片两端有角孔分布,层叠的换热板片使角孔周边延展面形成换热介质角孔流通空间,在由各换热板片层叠构成的流道中有换热装置,换热装置位于换热板片中部,两端角孔之间,其特征在于,在由各换热板片相互层叠构成的角孔流通空间、流道及换热装置中的任何地方,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分布在其中,这些安装垫板上的安装通孔被孔周边的延展面所包围,这些延展面与换热板片之间紧密联接,使得换热介质不能进入到这些安装通孔之中,在各换热板片上,在换热器的前、后外挡板及加强板上,与这些安装通孔相对应的部位,亦存在其口径与该安装通孔口径相当的通孔,在该换热器经过密封联接之后,安装垫板中的安装通孔,换热板片和换热器前、后外挡板及加强板上相对应的通孔将会形成一个与各换热介质封闭,贯穿于换热器的孔形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当换热板片两端的角孔位于高、低平面之中,这些角孔分别被具有上板平面和下板平面的角孔周边延展面所围绕,上板平面与下板平面的高度之差为一个流道的高度,上板平面与下板平面之间有斜面过渡,这样的换热板片层叠在一起,由高、低平面角孔周边延展面形成的换热介质角孔流通空间高度为两个相邻流道高度之和,在该角孔流通空间中放置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安装垫板的高度等于两个相邻流道高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当换热板片上的角孔是平面分布在换热板片的底板两端,各角孔及其周边延展面均与底板在同一的平面中,这样的换热板片层叠在一起,由平面角孔周边延展面形成的换热介质角孔流通空间高度为单个流道高度,则放置在该角孔流通空间中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高度等于单个流道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各换热板片层叠后形成的流道中有换热装置,可按需求在换热装置中放置其高度与换热装置相同的,带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垫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换热芯体中,在各种换热板片之间的流道内,换热装置的高度与所对应的流道高度相同,这些换热装置与换热板片之间紧密联接在一起,其换热装置为波纹形式、翅片形式、排列有序的凹凸泡形式、紊流板形式、栓钉形式、卷边形式这六种方式中的一种,以及将上述六种不同类型的换热装置相互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换热芯体中,在各换热板片周边用密封联接的边缘斜面之间,各换热板片层面之间,以及用紧密联接的各安装垫板与换热板片之间,换热装置与换热板片之间,其相互联接的形式是指采用钎焊、焊接、粘接、密封胶条这四种方式中的一种进行,以及将上述四种不同类型的联接形式相互组合。
【文档编号】F28F3/08GK103471450SQ201310446346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缪志先 申请人:缪志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