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型换热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443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并联型换热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联型换热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戊烷发泡剂的常规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经常出现不符合生产设计要求、轻组分含量太高等问题,同时由于生产所需的换热器负荷普遍不足,因此只能采用降量生产的方式应对上述问题。而当降量生产时,由于多数生产设备的选型无法完善的匹配,因此会影响相应生产装置的使用寿命,不仅降低了效率,而且还增加了整体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并联型换热器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并联型换热器组件,包括上冷凝器和下冷凝器,上冷凝器上端连有上冷凝水管道;下冷凝器下端连有下冷凝水管道;其中,下冷凝水管道与上冷凝器之间连有冷凝水接入管道;此外,下冷凝器与上冷凝水管道之间连有下热水管道相连。其中,所述下冷凝水管道、上冷凝水管道、冷凝水接入管道和下热水管道上均设有控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变动,将常规的换热器进行并联,增加了冷却面积、换热能力和换热面积,使不负符合要求的原也料能正常生产,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生产中后,能够降低循环水的压力降,增大循环水用量,有效的改变换热效果,增加换热能力,满足了进塔原料的生产及冷换条件,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了生产装置的损耗,减小了整体成本。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为可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并联型换热器组件,包括上冷凝器I和下冷凝器2,在生产将所述的上冷凝器I和下冷凝器2进行并联。具体的,冷凝器I上端连有上冷凝水管道5,上冷凝水管道5用于将上冷凝器I内的循环冷凝水排出。下冷凝器2下端连有下冷凝水管道3,下冷凝水管道3用于将下冷凝器2内的循环冷凝水排出。其中,下冷凝水管道3与上冷凝器I之间连有冷凝水接入管道6,冷凝水接入管道6将下冷凝器2内的循环冷凝水的一部分引入上冷凝器I中。此外,下冷凝器2与上冷凝水管道5之间连有下热水管道7相连;下热水管道7将下冷凝器2内的热水引入上冷凝水管道5中。通过上述连接,增加了换热器组件的冷却面积、换热面积和循环水用量,进而提高了换热能力,提升了换热能力,可以将原先系统所不能生产的原料也进行生产,拓展了生产中的应用性,因此可以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并联型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冷凝器(I)和下冷凝器(2),上冷凝器(I)上端连有上冷凝水管道(5);下冷凝器(2)下端连有下冷凝水管道(3);其中,下冷凝水管道(3)与上冷凝器(I)之间连有冷凝水接入管道(6);此外,下冷凝器(2)与上冷凝水管道(5)之间连有下热水管道(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型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冷凝水管道(3)、上冷凝水管道(5)、冷凝水接入管道(6)和下热水管道(7)上均设有控制阀(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联型换热器组件,包括上冷凝器和下冷凝器,上冷凝器上端连有上冷凝水管道;下冷凝器下端连有下冷凝水管道;其中,下冷凝水管道与上冷凝器之间连有冷凝水接入管道;此外,下冷凝器与上冷凝水管道之间连有下热水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变动,将常规的换热器进行并联,增加了冷却面积、换热能力和换热面积,使不负符合要求的原料也能正常生产,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生产中后,能够降低循环水的压力降,增大循环水用量,有效的改变换热效果,增加换热能力,满足了进塔原料的生产及冷换条件,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了生产装置的损耗,减小了整体成本。
文档编号F28D21/00GK203037122SQ20132003378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唐征宇 申请人:珠海长炼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