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垢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093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除垢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除垢换热器,上隔板与筒体上部内腔构成热源进区,筒体顶部设置与热源进区连通的热源进口;下隔板与筒体下部内腔构成热源出区,筒体底部设置与热源出区连通的热源出口和排污口;筒体内腔中设置若干贯穿下隔板和上隔板的垂直布置的换热管,筒体内腔中上隔板、下隔板之间的空间构成换热腔,筒体外壁设置与换热腔连通的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有一个处于换热腔内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两面覆有刮板,每根换热管穿过支撑板和刮板上对应的通孔,支撑板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不用拆洗,不用化学清洗,基本不需维护,停工的情况大大减少,使用寿命延长,换热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专利说明】除垢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垢换热器,用于设备工艺降温的余热生产热水。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壳管换热器最大的弊端是换热器的结垢问题,由于换热器热交换过程难免有水垢产生,使用过程中热效率会降低,经常需要拆洗,造成人工上的浪费和热源上的损耗浪费,化学清洗又污染环境,清洗过程还需要停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垢换热器,解决壳管换热器结垢清理的难题,减少维护的过程及成本,避免换热效率降低以及停产损失。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有一个密封的筒体,筒体内腔上部有封堵横截面的上隔板,上隔板与筒体上部内腔构成热源进区,筒体顶部设置与热源进区连通的热源进口 ;筒体内腔下部有封堵横截面的下隔板,下隔板与筒体下部内腔构成热源出区,筒体底部设置与热源出区连通的热源出口和排污口 ;筒体内腔中设置若干贯穿下隔板和上隔板的垂直布置的换热管,筒体内腔中上隔板、下隔板之间的空间构成换热腔,筒体外壁上部设置与换热腔连通的热水出口,筒体外壁下部设置与换热腔连通的冷水进口,有一个处于换热腔内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两面覆有刮板,每根换热管穿过支撑板和刮板上对应的通孔,支撑板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使用时,热源通过热源进口进入热源进区,通过换热管内孔进入热源出区,通过热源出口排出;需要加热的水从冷水进口进入换热腔,通过换热管管壁与热源换热,从热水出口排出。支撑板、刮板和升降驱动装置构成除垢系统,升降驱动装置带动支撑板上下往复运动,刮板与换热管零间隙摩擦,通过刮板清除换热管外壁上附着的水垢,水垢在初结状态下比较松软,附着力小,刮板能很容易地清除初结的水垢并随水流方向冲走,并使用匹配的过滤器把水垢截留,可以根据水质情况设定清垢的间隔时间。支撑板用铸铁或热收缩小的材料制成,能适应各种介质,不受温度变化影响工作过程。刮板用聚四氟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做成,耐高温,耐磨,对换热管接触面无损伤。刮板行程可以用接近开关控制,通过内部视镜观察内部结垢的速度来调整刮板的工作频率。
[0005]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上密封座、下密封座、上轴承座、下轴承座、丝杆和丝母,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分别固定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上,上轴承座、下轴承座通过内部的轴承支撑竖直的丝杆,固定在支撑板上的丝母通过螺纹旋套在丝杆上,丝杆上部穿出筒体,上隔板上固定与丝杆密封的下密封座,筒体顶面上固定与丝杆密封的上密封座,筒体顶部固定带有马达的减速机,丝杆顶端与减速机输出轴动力连接。通过马达和减速机带动丝杆正向或反向旋转,通过丝母带动支撑板及刮板上下运动。升降驱动装置也可以采用电动推杆或液压油缸等往复推动装置代替。
[0006]支撑板上设置若干串通两面刮板的水循环管,水循环管两端口向一侧倾斜,便于使被加热的水形成紊流。[0007]换热管内孔中装有导流板,导流板是在片状基体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布置若干横向阻流片,使热源介质分布均匀,充分与管壁接触。
[0008]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不用拆洗,不用化学清洗,基本不需维护,停工的情况大大减少,使用寿命延长,换热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使用范围广,不受介质的影响,不受高温、高压、换热面积的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照图1,有一个密封的筒体17,筒体17内腔上部有封堵横截面的上隔板,上隔板与筒体17上部内腔构成热源进区,筒体17顶部设置与热源进区连通的热源进口 I ;筒体17内腔下部有封堵横截面的下隔板,下隔板与筒体17下部内腔构成热源出区,筒体17底部设置与热源出区连通的热源出口 12和排污口 16 ;筒体17内腔中设置若干贯穿下隔板和上隔板的垂直布置的换热管18,换热管18内孔中装有导流板19,导流板19是在片状基体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布置若干横向阻流片,筒体17内腔中上隔板、下隔板之间的空间构成换热腔,筒体17外壁上部设置与换热腔连通的热水出口 5,筒体17外壁下部设置与换热腔连通的冷水进口 6,筒体17外壁中部设置与换热腔连通的内视镜20,有一个处于换热腔内的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两面覆有刮板15,通过与支撑板7连接的螺钉将刮板15压紧在支撑板7外面上,每根换热管18穿过支撑板7和刮板15上对应的通孔,支撑板7上设置若干串通两面刮板15的水循环管8,水循环管8两端口向一侧倾斜,筒体17上设置检测支撑板7上下极限位置的上位接近开关14和下位接近开关13,支撑板7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2、上密封座3、下密封座4、上轴承座21、下轴承座11、丝杆10和丝母9,上轴承座21、下轴承座11分别固定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上,上轴承座21、下轴承座11通过内部的轴承支撑竖直的丝杆10,固定在支撑板7上的丝母9通过螺纹旋套在丝杆10上,丝杆10上部穿出筒体17,上隔板上固定与丝杆10密封的下密封座4,筒体17顶面上固定与丝杆10密封的上密封座3,筒体17顶部固定带有马达的减速机2,丝杆10顶端与减速机2输出轴动力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除垢换热器,有一个密封的筒体,筒体内腔上部有封堵横截面的上隔板,上隔板与筒体上部内腔构成热源进区,筒体顶部设置与热源进区连通的热源进口 ;筒体内腔下部有封堵横截面的下隔板,下隔板与筒体下部内腔构成热源出区,筒体底部设置与热源出区连通的热源出口和排污口 ;筒体内腔中设置若干贯穿下隔板和上隔板的垂直布置的换热管,筒体内腔中上隔板、下隔板之间的空间构成换热腔,筒体外壁上部设置与换热腔连通的热水出口,筒体外壁下部设置与换热腔连通的冷水进口,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处于换热腔内的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两面覆有刮板(15),每根换热管(18)穿过支撑板(7)和刮板(15)上对应的通孔,支撑板(7)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2)、上密封座(3 )、下密封座(4 )、上轴承座(21)、下轴承座(11)、丝杆(10 )和丝母(9 ),上轴承座(21)、下轴承座(11)分别固定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上,上轴承座(21)、下轴承座(11)通过内部的轴承支撑竖直的丝杆(10),固定在支撑板(7)上的丝母(9)通过螺纹旋套在丝杆(10)上,丝杆(10)上部穿出筒体(17),上隔板上固定与丝杆(10)密封的下密封座(4),筒体(17)顶面上固定与丝杆(10)密封的上密封座(3),筒体(17)顶部固定带有马达的减速机(2),丝杆(10)顶端与减速机(2)输出轴动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板(7)上设置若干串通两面刮板(15 )的水循环管(8 ),水循环管(8 )两端口向一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换热管(18)内孔中装有导流板(19),导流板(19)是在片状基体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布置若干横向阻流片。
【文档编号】F28G1/08GK203414011SQ201320324240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6日
【发明者】王根来, 王根立, 杨立峰, 高种建 申请人:济宁圣源环境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