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092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24根紫铜管、顶部管板和底部管板,其中:所述壳体呈圆筒形;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管程出汽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管程进液口;所述顶部管板将所述壳体的顶端部分分割成一个顶部管箱;所述底部管板将所述壳体的底端部分分割成一个底部管箱;所述24根紫铜管呈三角形排列,且其各自的两端分别接通所述顶部管箱和底部管箱;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顶部管箱的侧壁部分设置有壳程进液口;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底部管箱的侧壁部分设置有壳程出液口。本实用新型具有换热效率高、换热均匀、安全可靠和寿命长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单程管壳式,换热效率有限。往往需要使用两台甚至多台换热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在空间有限的系统中更是十分不便,安装和维护工作举步维艰。同时,常规冷却所用的单程管壳式换热器缺乏合理的设计结构,容易造成换热不均匀的现象,影响传热效果,且影响换热器的寿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价比高且多管程的管壳式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高、换热均匀、安全可靠和寿命长的优点。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24根紫铜管、顶部管板和底部管板,其中:
[0006]所述壳体呈圆筒形,其管径为Φ 159mmX2.5mm,高度为2150mm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管程出汽口,该管程出汽口的管径为Φ 114_X 2.5mm ;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管程进液口,该管程进液口的管径为Φ 32mm X 2mm ;
[0007]所述顶部管板将所述壳体的顶端部分分割成一个顶部管箱,该顶部管箱高200mm ;
[0008]所述底部管板将所述壳体的底端部分分割成一个底部管箱,该底部管箱高150mm ;
[0009]所述的每根紫铜管的管径为Φ16πιιηΧ1πιιη,管长1800mm,各紫铜管分别竖直地安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其各自的两端分别接通所述顶部管箱和底部管箱;
[0010]所述24根紫铜管呈三角形排列,且各管间中心距为24mm ;
[0011 ] 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顶部管箱的侧壁部分设置有壳程进液口,该壳程进液口的管径为080mmX2mm;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底部管箱的侧壁部分设置有壳程出液口,该壳程出液口的管径为Φ80_Χ2_。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达24根紫铜管,实现超高的换热效率;并通过将24跟紫铜管呈三角形排列,以及将需换热介质从上而下、冷却介质自下而上的对流方式,使得换热均匀,安全可靠。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性价比高以及寿命长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的A-A向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24根紫铜管2、顶部管板3和底部管板4,其中:
[0017]壳体I呈圆筒形,其高度为2150mm,其管径为Φ 159mmX 2.5mm,表示直径(即壳体I的截面圆的直径)为159mm,厚度(即壳体I的侧壁厚度)为2.5mm,为叙述方便,下面管径表不的含义类似;
[0018]壳体I的顶部设置有管程出汽口 101,该管程出汽口 101呈管状,其管径为Φ114πιπιΧ2.5mm;壳体I的底部设置有管程进液口 102,该管程进液口 102呈管状,其管径为 Φ 32mm X 2mm ;
[0019]顶部管板3将壳体I的顶端部分进行分割,形成一个顶部管箱31,该顶部管箱31高200mm,即顶部管板3距离壳体I的上底面高度为200mm ;
[0020]底部管板4将壳体I的底端部分进行分割,形成一个底部管箱41,该底部管箱41高150mm,即底部管板4距离壳体I的下底面高度为150mm ;
[0021]顶部管箱31、底部管箱41与壳体I剩余部分不连通;
[0022]每根紫铜管2的管径为Φ 16_X lmm,管长1800_,各紫铜管2分别竖直地安置于壳体I内部,且其各自的两端分别正好接通(因为1800mm+150mm+200mm=2150mm)顶部管箱31和底部管箱41 ;也即,各紫铜管2通过顶部管板3和底部管板4连通顶部管箱31和底部管箱41 ;也即,各紫铜管2通过顶部管箱31连通管程出汽口 101,通过底部管箱41连通管程进液口 102 ;
[0023]如图2所示,24根紫铜管2呈三角形排列,且各管间中心距为24mm,即:任何相邻的三根紫铜管2各自的中心点呈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24mm ;以此实现换热均匀,提高换热效率;
[0024]壳体I靠近顶部管箱31的侧壁部分设置有壳程进液口 103,该壳程进液口 103呈管状,其管径为Φ80.ιΧ2πιπι;壳体I靠近底部管箱41的侧壁部分设置有壳程出液口 104,该壳程出液口 104呈管状,其管径为080mmX2mm。
[0025]管程出汽口 101、管程进液口 102、壳程进液口 103和壳程出液口 104各自的管段上,均留内螺纹短管作为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的接口。
[0026]本实用新型中,需换热介质(例如:热变压器油)从壳程进液口 103进入,走壳程,从壳程出液口 104流出,自上而下;冷却介质从管程进液口 102进入,依次经底部管箱41、紫铜管2和顶部管箱31,吸热蒸发,从管程出汽口 101出,自下而上;形成对流,并且因为紫铜管2三角形排列,换热均匀,得到很高的换热效率。
[0027]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4根紫铜管、顶部管板和底部管板,其中: 所述壳体呈圆筒形,其管径为Φ159πιπιΧ2.5mm,高度为2150mm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管程出汽口,该管程出汽口的管径为Φ 114mmX 2.5mm ;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管程进液口,该管程进液口的管径为Φ 32mm X 2mm ; 所述顶部管板将所述壳体的顶端部分分割成一个顶部管箱,该顶部管箱高200mm ; 所述底部管板将所述壳体的底端部分分割成一个底部管箱,该底部管箱高150mm ;所述的每根紫铜管的管径为016mmXlmm,管长1800mm,各紫铜管分别竖直地安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其各自的两端分别接通所述顶部管箱和底部管箱; 所述24根紫铜管呈三角形排列,且各管间中心距为24mm ; 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顶部管箱的侧壁部分设置有壳程进液口,该壳程进液口的管径为Φ80mmX 2mm ;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底部管箱的侧壁部分设置有壳程出液口,该壳程出液口的管径为Φ80_Χ2_。
【文档编号】F28D7/16GK203385314SQ201320323969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6日
【发明者】姚建歆, 魏巍, 张洁, 胡旭东, 贲志棠, 范进军, 林俊杰, 卢远劼, 蒋大为, 李永光, 卞晖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上海市电力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