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醇基燃料分解燃烧的热反应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047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提高醇基燃料分解燃烧的热反应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醇基燃料分解燃烧的热反应盖,包括用于敞口式耐火圈上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外部的环体和中间部位的下凹球体,所述环体上均布开设有火焰孔,所述下凹球体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环体底部均布设置有3个以上卡装于耐火圈上的支脚,环体与炉膛座之间保留2mm~10mm的间隙。本发明热反应盖直接卡装在敞口式耐火圈上,形成近似封闭的燃烧腔,防止醇基燃料被甩到燃烧器外,提供高温的环境保证醇基燃料按最佳的分解方式进行燃烧,从而实现高燃烧率和热利用率。
【专利说明】提高醇基燃料分解燃烧的热反应盖
(一)【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醇基燃料燃烧的炉膛,具体为一种提高醇基燃料分解燃烧的热反应盖。
(二)【背景技术】:
[0002]根据专利《采用碳化硅炉膛的节能环保燃烧炉》ZL201120279945.3的实施,碳化硅炉膛座的敞口形状与所需加热的炊具的底部形状相配合,并使得炊具置入炉底座后,炉底座对炊具底部近距离加热;耐火圈为敞口式,套装在燃烧器上面。燃烧器设计获得从炉芯中喷射出来的火焰在气流的带动下形成螺旋状,从耐火圈上端过渡到碳化硅炉膛座表面,贴着炊具的底部逐渐向外圆扩散。火焰经过碳化硅炉膛座表面,炉膛被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对炊具的底部辐射加热,同时炉膛高温有利于燃料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得到多次汽化分解燃烧。燃烧产生的水汽和尾气从炉膛灶圈上的排气口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0003]通过实际使用证明,炊事过程中如炒菜抛锅、放调料等操作时,炒锅需要经常离开炉膛,会导致下列现象发生:
[0004]1、敞口式的耐火圈会导致很少部分来不及分解燃烧的醇基燃料,被螺旋风的形成的离心力作用下甩到炉膛外。
[0005]2、炒锅离开炉膛时间长会导致炉膛温度下降,不利于醇基燃料按最佳的分解方式进行燃烧。
[0006]3、上述现象会导致醇基燃料燃烧率和热利用率降低。
(三)
【发明内容】
:
[0007]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提高醇基燃料分解燃烧的热反应盖,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保证螺旋状火焰对碳化硅炉膛座加热,防止敞口式的耐火圈导致很少部分来不及分解燃烧的醇基燃料被甩到炉膛外;提供高温的环境保证醇基燃料按最佳的分解方式进行燃烧,从而实现高燃烧率和热利用率。
[0008]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提高醇基燃料分解燃烧的热反应盖,其技术方案包括用于敞口式耐火圈上的盖体,所不同的所述盖体包括外部的环体和中间部位的下凹球体,所述环体上均布开设有火焰孔,所述下凹球体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环体底部均布设置有3个以上卡装于耐火圈上的支脚,环体与炉膛座之间保留2mm?IOmm的间隙。
[0009]本发明直接卡装在敞口式耐火圈上,形成近似封闭的燃烧腔,防止醇基燃料被甩到燃烧器外,同时封闭的燃烧腔内温度高,可保证醇基燃料按最佳的分解方式进行燃烧;并利盖体上的均布火焰孔,形成向上喷射燃烧的带热压火焰,对炒锅底部直接加热;所述炉膛座蓄热温度升高后,对炒锅底部进行辐射加热。
[0010]所述火焰孔可采用圆孔、或采用椭圆孔、或采用方孔、或采用腰子孔、或采用三角孔。
[0011]所述盖体常规上采用不锈钢铸造成型。[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3]1、本发明提高醇基燃料分解燃烧的热反应盖直接卡装在敞口式耐火圈上,可形成近似封闭的燃烧腔,提高热效率。
[0014]2、本发明采用不锈钢铸造成型,其截面下部呈球形,有利于燃烧器风腔形成向周边发散的螺旋状火焰和向上带热压的直火焰,使火焰分布合理。
[0015]3、本发明根据需要在盖体的环体上均布火焰孔,以获得向上喷射燃烧的带热压火焰。
[0016]4、本发明通过支脚卡装在耐火圈上,形成盖体与碳化娃炉膛座底之间2mm?IOmm的间隙,适合螺旋状火焰喷出对炉膛座加热。
(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 (a)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1 (b)为图1 (a)的A—A首I]不图。
[0019]图2为图1实施方式用于敞口式耐火圈上的示意图。
[0020]图号标识:1、耐火圈;2、盖体;3、火焰孔;4、支脚;5、炉膛座;6、炒锅;7、炉灶;8、
燃烧器。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2]本发明提高醇基燃料分解燃烧的热反应盖为采用不锈钢铸造成型的盖体2,所述盖体2分两部分,即外部的环体和中间部位的下凹球体,所述环体上均布开设有火焰孔3,根据需要,所述火焰孔3的数量在10个?20个之间选择,火焰孔3的形状可选择圆孔、或椭圆孔、或方孔、或腰子孔、或三角孔,所述下凹球体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环体底部均布设置有3个支脚4,如图1 (a)、图1 (b)所示。
[0023]本发明的具体运用:
[0024]所述盖体2通过3个支脚4直接卡装在敞口式耐火圈I上并就位于碳化硅炉膛座5中间,盖体2与耐火圈I形成近似封闭的燃烧腔,盖体2与碳化硅炉膛座5之间形成2_?IOmm的间隙,如图2所示。
[0025]在耐火圈I的底部套装有采用不锈钢制成的燃烧器8,它包括同轴设置的炉芯、内胆和外罩,内胆周壁上还安装有燃油嘴。
[0026]鼓风机连接风管,风管穿过炉灶7的灶壳,将空气通过进风口送入燃烧器8的外罩内壁与内胆外壁之间风腔内,由内胆周壁上的通风孔进入内胆内,由于通风孔的开设角度,使得进入内胆内的空气自下向上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流并进入到耐火圈I中,在盖体2的下凹球体结构作用下形成向周边发散的螺旋状火焰和向上带热压的直火焰:一部分螺旋状火焰气流从盖体2与碳化娃炉膛座5之间的间隙(2_?IOmm)通过,形成压力喷出对碳化娃炉膛座5加热;另一部分带热压的直火焰通过盖体2的火焰孔3获得向上喷射对炒锅6直接加热。
[0027]本发明热反应盖直接卡装在敞口式耐火圈I上,形成近似封闭的燃烧腔,防止醇基燃料被甩到燃烧器8外,提供高温的环境保证醇基燃料按最佳的分解方式进行燃烧,从而实现高燃烧率和热利用率。
[0028]经实验对比,使用热反应盖的耐火圈I相比于敞口式耐火圈1,其加热速度得到提高,燃料节省10%用量。
【权利要求】
1.提高醇基燃料分解燃烧的热反应盖,包括用于敞口式耐火圈(I)上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包括外部的环体和中间部位的下凹球体,所述环体上均布开设有火焰孔(3),所述下凹球体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环体底部均布设置有3个以上卡装于耐火圈(I)上的支脚(4),环体与炉膛座(5 )之间保留2mm?IOmm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醇基燃料分解燃烧的热反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孔(3)为圆孔、椭圆孔、或为方孔、或为腰子孔、或为三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提高醇基燃料分解燃烧的热反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采用不锈钢铸造成型。
【文档编号】F23D11/36GK103939896SQ201410157314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发明者】陶积勇, 卢昌锐, 徐庆富 申请人:桂林市淦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