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辊筒时加热圆筒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133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用于装配辊筒时加热圆筒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装配辊筒时加热圆筒的机构,包括加热炉体、隔板、导气管及升降调节机构,其中,隔板设置在加热炉体内且分隔加热炉体内部构成燃烧室和加热室,隔板上构成有接通燃烧室与加热室的下进气口,加热炉体构成有接通燃烧室与外界的燃料进口。加热炉体的顶板构成接通加热室的上进气口,上进气口通过导气管与燃烧室接通,加热炉体的前端板包括与加热炉体底板连接的固定板及设于固定板上方的活动板,加热炉体前端板的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构成圆筒进口,升降调节机构与活动板连接且用于驱动活动板升降。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本发明应用时便于使圆筒端头部分均匀受热,能提高加热效率和辊筒加工效率。
【专利说明】用于装配辊筒时加热圆筒的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中零、部件加工的辅助工具,具体是用于装配辊筒时加热圆筒的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许多工业设备都会应用到辊筒,其中,辊筒由厚壁圆筒、两根心轴及两个闷头构成,其装配时常采用过盈热装配工艺,即将圆筒两端加热到500?600°C,把两个闷头嵌入圆筒内且分别位于圆筒的两端,待圆筒自然冷却后与闷头紧密配合成一体,然后再将两根心轴分别连接在两个闷头的中央部分。
[0003]厚壁圆筒两端加热是实现辊筒热装配的关键,现今在加热圆筒时直接把圆筒两端嵌入燃烧的焦炭内,采用该方式加热易造成圆筒受热不均匀,常常需要多次返工,影响加工效率和热装配制成的辊筒质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对圆筒加热时便于使圆筒受热均匀,进而能提高加工效率的用于装配辊筒时加热圆筒的机构。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装配辊筒时加热圆筒的机构,包括加热炉体、隔板、导气管及升降调节机构,所述隔板设置在加热炉体内且分隔加热炉体内部构成燃烧室和加热室,隔板上构成有接通燃烧室与加热室的下进气口,所述加热炉体构成有接通燃烧室与外界的燃料进口,加热炉体的顶板构成接通加热室的上进气口,上进气口通过导气管与燃烧室接通,所述加热炉体的前端板包括与加热炉体底板连接的固定板及设于固定板上方的活动板,加热炉体前端板的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构成圆筒进口,所述升降调节机构与活动板连接且用于驱动活动板升降。本发明应用时,厚壁圆筒通过圆筒进口嵌入加热室内,可嵌入多排圆筒,在将圆筒嵌入加热室前,可通过调节升降调节机构来调节圆筒进口的高度,进而来适应不同管径大小的圆筒,在需加热圆筒时,燃料加入燃烧室内并在燃烧室内燃烧,燃烧产生的热气通过下进气口和上进气口进入加热室内,进而对圆筒进行加热。
[0006]为了对活动板升降时操作便捷,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承板、定滑轮、吊绳及配重块,所述支承板位于加热炉体顶板上方且固定在支撑架上,定滑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滑轮均固定在支承板上,所述配重块位于加热炉体后侧,所述吊绳一端与活动板连接,其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后与配重块连接。其中,活动板调整到适当高度时,通过一锁止件对吊绳锁止,进而来避免活动板移位。
[0007]进一步的,所述圆筒进口处设置有垫块。本发明应用时由垫块对圆筒进行支承,使圆筒与活动板下端接触,能减少圆筒的晃动。
[0008]为了便于卸掉燃烧室内燃烧后的废弃物料,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炉体底板构成有接通燃烧室的卸料口。其中,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时,通过一块挡板封闭卸料口。
[0009]为了使热气能得到充分利用,保证加热室内热量分布均匀,进一步的,所述下进气口和上进气口的数量均多个,多个下进气口在横向上等间距排布,多个上进气口在横向上等间距排布。
[0010]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本发明应用时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燃烧产生的热气进入加热室内,厚壁圆筒需加热端从圆筒进口嵌入加热室内进行加热,本发明通过热气加热,热量分布均匀,进而能使圆筒均匀受热,能降低返工率,在加热圆筒时可多根圆筒同时加热,进而能提高辊筒加工效率。
[0011](2)本发明应用时可通过调节升降调节机构来对活动板进行升降,来改变圆筒开口的高度,进来使本发明应用时能适应不同管径大小的圆筒。
[0012](3)本发明设有接通加热室的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从上下两处向加热室内填充热气,能使加热室内热气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更有利于圆筒均匀加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加热炉体侧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加热炉体,2、隔板,3、燃烧室,4、加热室,5、燃料进口,6、下进气口,7、卸料口,8、圆筒进口,9、垫块,10、支撑架,11、支承板,12、定滑轮,13、吊绳,14、活动板,15、配重块,16、导气管,17、上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6]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用于装配辊筒时加热圆筒的机构,包括加热炉体1、隔板2、导气管16及升降调节机构,其中,加热炉体I由前端板、后端板、底板、顶板及两块侧壁板组成,隔板2设置在加热炉体I内且分隔加热炉体I内部构成燃烧室3和加热室4,燃烧室3位于隔板2后侦牝加热室4位于隔板2前侧,隔板2上构成有接通燃烧室3与加热室4的下进气口 6。加热炉体I构成有接通燃烧室3与外界的燃料进口 5,加热炉体I底板构成有接通燃烧室3的卸料口 7。加热炉体I的顶板构成接通加热室4的上进气口 17,上进气口 17通过导气管16与燃烧室3接通,加热炉体I的前端板包括与加热炉体I底板连接的固定板及设于固定板上方的活动板14,加热炉体I前端板的固定板与活动板14之间构成圆筒进口 8,其中,升降调节机构与活动板14连接且用于驱动活动板14升降。
[0017]本实施例应用时,厚壁圆筒从圆筒进口 8嵌入加热室4内,为了保持圆筒的平稳,圆筒进口 8处设置有用于支承圆筒的垫块9。
[0018]实施例2:
为了使升降机构实施起来更加便捷,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10、支承板11、定滑轮12、吊绳13及配重块15,其中,支承板11位于加热炉体I顶板上方且固定在支撑架10上,支承板11由支撑架10进行支承。本实施例中定滑轮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滑轮12均固定在支承板11上。本实施例的配重块15可采用砝码,配重块15位于加热炉体I后侧,吊绳13 —端与活动板14连接,其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12后与配重块15连接。
[0019]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下进气口 6和上进气口 17的数量均多个,多个下进气口 6在横向上等间距排布,多个上进气口 17在横向上等间距排布,导气管16与上进气口 17的数量相同,每个上进气口 17分别通过一根导气管16与燃烧室3接通。
[0020]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权利要求】
1.用于装配辊筒时加热圆筒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体(I)、隔板(2)、导气管(16)及升降调节机构,所述隔板(2)设置在加热炉体(I)内且分隔加热炉体(I)内部构成燃烧室(3 )和加热室(4),隔板(2 )上构成有接通燃烧室(3 )与加热室(4)的下进气口( 6 ),所述加热炉体(I)构成有接通燃烧室(3 )与外界的燃料进口( 5 ),加热炉体(I)的顶板构成接通加热室(4)的上进气口( 17),上进气口( 17)通过导气管(16)与燃烧室(3)接通,所述加热炉体(I)的前端板包括与加热炉体(I)底板连接的固定板及设于固定板上方的活动板(14),加热炉体(I)前端板的固定板与活动板(14)之间构成圆筒进口(8),所述升降调节机构与活动板(14)连接且用于驱动活动板(14)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辊筒时加热圆筒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10)、支承板(11)、定滑轮(12)、吊绳(13)及配重块(15),所述支承板(11)位于加热炉体(I)顶板上方且固定在支撑架(10)上,定滑轮(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滑轮(12)均固定在支承板(11)上,所述配重块(15)位于加热炉体(I)后侧,所述吊绳(13)—端与活动板(14)连接,其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12)后与配重块(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辊筒时加热圆筒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进口(8)处设置有垫块(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辊筒时加热圆筒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体(I)底板构成有接通燃烧室(3)的卸料口(7)。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装配辊筒时加热圆筒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气口( 6 )和上进气口( 17 )的数量均多个,多个下进气口( 6 )在横向上等间距排布,多个上进气口(17)在横向上等间距排布。
【文档编号】F23D14/00GK104154536SQ201410363350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林华业 申请人:成都派莱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