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治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248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烟尘治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尘治理装置,包括真空箱、大烟道、电除尘器、风机、消声器以及烟囱,真空箱的输出端与大烟道的输入端连接,大烟道的输出端与电除尘器的输入端连接,电除尘器的输出端与风机的输入端连接,风机的输出端与消声器的输入端连接,风机的输入出端与消声器的输入端连接,消声器的输出端与烟囱连接。本发明能够除去烟气中所含的尘粒。
【专利说明】
烟尘治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尘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燃煤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的加煤时段,由于煤中的挥发份突然蒸发裂解,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由于炉温及供氧条件的不足,使得大量黑烟产生,黑烟中含有大量的可燃固体和可燃气体,一般锅炉的排烟温度多在200-250°C,不但污染了空气质量,同时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烟尘治理装置,本发明能够除去烟气中所含的尘粒。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烟尘治理装置,包括真空箱、大烟道、电除尘器、风机、消声器以及烟囱,真空箱的输出端与大烟道的输入端连接,大烟道的输出端与电除尘器的输入端连接,电除尘器的输出端与风机的输入端连接,风机的输出端与消声器的输入端连接,风机的输入出端与消声器的输入端连接,消声器的输出端与烟囱连接。
[0006]采用了上述方案,从锅炉内排出的烟气首先进入到真空箱内,经过真空箱后进入到大烟道,在大烟道内进行除尘,将体积较大的尘粒除去,烟气再进入到电除尘器,由电除尘器将烟气中的小尘粒进行吸附,再由风机将烟气抽出,经消声器降噪后由烟囱排走。
[0007]还包括一个脱硫器,该脱硫器的输入端与电除尘器连接,脱硫器的输出端与风机连接。通过脱硫器去除烟气中的硫化物,减小排放烟气对空气产生的危害。
[0008]所述电除尘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集尘电极以及至少两个放电电极,集尘电极位于放电电极之间,所述壳体内设有气体均布装置,该气体均布装置靠近壳体的进口,且位于放电电极的上游。通过气体均布装置对从壳体进口流入的气体进行均散,同时,气流受到气体均布装置的阻碍,其流速得以降低,从而使得集尘电极对气体中的粉尘的吸附作用获得提闻。
[0009]所述壳体的进口和出口均为变径管的结构。所述壳体的进口和出口均为喇叭口。通过变径管的结构,有利于减小气流的阻力,使气流能顺利进入到壳体内。
[0010]所述壳体的进口和出口的外侧壁上设有安全防爆阀。通过安全防爆阀,可以疏导气流产生的压力冲击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电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4]参见图1,烟尘治理装置,烟尘治理装置,包括真空箱、大烟道、电除尘器、风机、消声器以及烟囱,真空箱的输出端与大烟道的输入端连接,大烟道的输出端与电除尘器的输入端连接,电除尘器的输出端与风机的输入端连接,风机的输出端与消声器的输入端连接,风机的输入出端与消声器的输入端连接,消声器的输出端与烟囱连接。
[0015]所述电除尘器包括壳体1,壳体I内设有集尘电极2以及至少两个放电电极3,集尘电极2位于放电电极3之间,所述壳体I内设有气体均布装置4,该气体均布装置4靠近壳体的进口,且位于放电电极的上游。气体均布装置4为均气网。所述壳体I的进口和出口均为变径管的结构。所述壳体I的进口和出口均为喇叭口。所述壳体I的进口和出口的外侧壁上设有安全防爆阀5。
【权利要求】
1.烟尘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箱、大烟道、电除尘器、风机、消声器以及烟囱,真空箱的输出端与大烟道的输入端连接,大烟道的输出端与电除尘器的输入端连接,电除尘器的输出端与风机的输入端连接,风机的输出端与消声器的输入端连接,风机的输入出端与消声器的输入端连接,消声器的输出端与烟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尘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脱硫器,该脱硫器的输入端与电除尘器连接,脱硫器的输出端与风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尘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除尘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集尘电极以及至少两个放电电极,集尘电极位于放电电极之间,所述壳体内设有气体均布装置,该气体均布装置靠近壳体的进口,且位于放电电极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尘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进口和出口均为变径管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尘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进口和出口均为喇叭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尘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进口和出口的外侧壁上设有安全防爆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尘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均布装置为均气网。
【文档编号】F23J15/02GK104383777SQ201410686875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5日
【发明者】庞小刚 申请人:常州常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