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76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包括外浇口、直浇道、横浇道、集渣筒和缝隙浇道,外浇口的出口与直浇道的上端入口对接,直浇道的下端与横浇道的入口相连,横浇道的出口与集渣筒的下端相连,缝隙浇道与集渣筒在全高度上并列连通,缝隙浇道与铸件腔在全高度上并列连通,铸件腔的顶部设有顶冒口,铸件腔的高度方向至少设有一段铸件壁厚增大段,与铸件壁厚增大段高度相对应的缝隙浇道和集渣筒分别设有相应的缝隙浇道加宽段和集渣筒大直径段。缝隙浇道加宽段、集渣筒大直径段分别与上方或下方的缝隙浇道、集渣筒为圆弧光滑过渡连接。横浇道出口的下部通过内浇口与集渣筒的下端相连。该浇注系统在壁厚悬殊处不会出现疏松或缩孔。
【专利说明】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质合金浇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轻质合金例如铝合金、镁合金等密度小,溶积热容量小而导热率大,致使轻质合金液在流动过程中温度迅速降低,极易氧化和吸气,且氧化物的比重与轻质合金液相近,使混入轻质合金液中的氧化物难以浮起。轻质合金液凝固后体积收缩大,容易产生缩孔、缩松或夹渣等缺陷。根据上述特点,对轻质合金浇注系统的要求是:保证充型过程平稳,不发生涡流、飞溅和冲击现象,尽可能缩短充型时间,撇渣能力要强,有利于补缩。
[0003]为了实现以上目的,传统的轻质合金浇注多采用底注式缝隙浇注系统。缝隙式浇注系统包括外浇口、直浇道、横浇道、集渣筒和缝隙浇道,外浇口的出口与直浇道的上端入口对接,直浇道的下端与横浇道的入口相连,横浇道的出口与集渣筒的下端相连,缝隙浇道与集渣筒在全高度上并列连通,缝隙浇道与铸件腔在全高度上并列连通,铸件腔的顶部设有顶冒口。
[0004]对于结构复杂,尤其是壁厚相差悬殊的铸件,传统底注式缝隙浇注系统会造成铸件在壁厚悬殊处出现严重疏松、缩孔;同时传统底注式缝隙浇注系统撇渣能力差,易产生渣目艮,严重时引起疏松,无法铸出合格铸件。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在壁厚悬殊处不会出现疏松或缩孔。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包括外浇口、直浇道、横浇道、集渣筒和缝隙浇道,所述外浇口的出口与所述直浇道的上端入口对接,所述直浇道的下端与所述横浇道的入口相连,所述横浇道的出口与所述集渣筒的下端相连,所述缝隙浇道与所述集渣筒在全高度上并列连通,所述缝隙浇道与铸件腔在全高度上并列连通,所述铸件腔的顶部设有顶冒口,所述铸件腔的高度方向至少设有一段铸件壁厚增大段,与所述铸件壁厚增大段高度相对应的缝隙浇道和集渣筒分别设有相应的缝隙浇道加宽段和集渣筒大直径段。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轻质合金液从外浇口进入直浇道,直浇道横截面积大,合金液流速缓慢,易于撇渣;然后轻质合金液从直浇道的底部进入横浇道,再从横浇道进入集渣筒,集渣筒的横截面面积更大,合金液流速减缓,使合金液中渣分离,进一步加强撇渣能力,并使合金液平稳充型,浮渣上浮到集渣筒顶部;最后合金液进入缝隙浇道中,随缝隙浇道平稳上升,较轻的浮渣会不停地上浮到顶冒口。在铸件壁厚增大段相应设置缝隙浇道加宽段和集渣筒大直径段,可以实现铸件壁厚增大处的补缩凝固,有效防止壁厚悬殊处出现疏松或缩孔,提高了铸件质量和合格率;并且变径位置可随铸件厚大处的具体设置变化而变化,操作方便,适用性强。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直浇道的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直浇道缓冲槽。直浇道缓冲槽可以减缓拐弯处的流速,易于撇渣,使轻质合金液比较平稳地从直浇道进入横浇道,避免出现飞溅,也可以存放较重的杂质。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渣筒的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集渣筒缓冲槽。集渣筒缓冲槽可以减缓拐弯处的流速,易于撇渣,使轻质合金液比较平稳地从横浇道进入集渣筒,避免出现飞溅,也可以存放较重的杂质。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横浇道出口的下部通过内浇口与所述集渣筒的下端相连。内浇口与横浇道出口的下部连接,进一步加强了撇渣能力。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横浇道的出口位于所述横浇道长度方向的中部。横浇道出口以外存在一段盲道,可以减缓拐弯处的流速,易于撇渣并存在杂质。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横浇道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形状。上窄下宽的结构使得横浇道下半部的流速更慢,可以更平稳地流入内浇口。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缝隙浇道加宽段与上方或下方的所述缝隙浇道均为圆弧光滑过渡连接。圆弧光滑过渡连接使充型时合金液在缝隙浇道中平稳流动,不发生涡流、飞溅。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渣筒大直径段与上方或下方的所述集渣筒均为圆弧光滑过渡连接。圆弧光滑过渡连接使充型时合金液在集渣筒中平稳流动,不发生涡流、飞溅。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缝隙浇道加宽段的宽度是其余未加宽部位宽度的两倍。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集渣筒大直径段的直径是其余部位直径的两至三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的主视图。
[0019]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0]图3为图1的立体图。
[0021]图中:1.外浇口 ;2.直浇道;3.直浇道缓冲槽;4.横浇道;5.内浇口 ;6.集渣筒;6a.集渣筒大直径段;7.集渣筒缓冲槽;8.缝隙浇道;8a.缝隙浇道加宽段;9.铸件腔;9a.铸件壁厚增大段;10.顶冒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包括外浇口 1、直浇道2、横浇道4、集渣筒6和缝隙浇道8,外浇口 I的出口与直浇道2的上端入口对接,直浇道2的下端与横浇道4的入口相连,横浇道4的出口与集渣筒6的下端相连,缝隙浇道8与集渣筒6在全高度上并列连通,缝隙浇道8与铸件腔9在全高度上并列连通,铸件腔9的顶部设有顶冒口 10,铸件腔9的高度方向至少设有一段铸件壁厚增大段9a,与铸件壁厚增大段9a高度相对应的缝隙浇道8和集渣筒6分别设有相应的缝隙浇道加宽段8a和集渣筒大直径段6a。
[0023]缝隙浇道加宽段8a与上方或下方的缝隙浇道8均为圆弧光滑过渡连接,集渣筒大直径段6a与上方或下方的集渣筒6均为圆弧光滑过渡连接。圆弧光滑过渡连接使充型时合金液在集渣筒6、缝隙浇道8中平稳流动,不发生涡流、飞溅。
[0024]缝隙浇道加宽段8a的宽度是其余未加宽部位宽度的两倍,集渣筒大直径段6a的直径是其余部位直径的两至三倍。
[0025]直浇道2的底部优选设有向下凹陷的直浇道缓冲槽3,以减缓拐弯处的流速,易于撇渣,使轻质合金液比较平稳地从直浇道2进入横浇道4。
[0026]集渣筒6的底部优选设有向下凹陷的集渣筒缓冲槽7,以减缓拐弯处的流速,易于撇渣,使轻质合金液比较平稳地从横浇道4进入集渣筒6。
[0027]横浇道4出口的下部可以通过内浇口 5与集渣筒6的下端相连。横浇道4的出口优选位于横浇道4长度方向的中部。横浇道4的截面优选为上窄下宽的形状。
[0028]浇注时,轻质合金液从外浇口 I进入直浇道2,直浇道2横截面积大,合金液流速缓慢,易于撇渣;然后轻质合金液从直浇道2的底部进入横浇道4,再从横浇道4进入内浇口 5,进一步撇渣,再从内浇口 5进入集渣筒6,集渣筒6的横截面面积更大,合金液流速减缓,使合金液中渣分离,进一步加强撇渣能力,并使合金液平稳充型,浮渣上浮到集渣筒6顶部;最后合金液进入缝隙浇道8中,随缝隙浇道8平稳上升,较轻的浮渣会不停地上浮到顶冒口 10。在铸件壁厚增大段9a相应设置缝隙浇道加宽段8a和集渣筒大直径段6a,实现了铸件壁厚增大处的补缩凝固,有效防止壁厚悬殊处出现疏松或缩孔,提高了铸件质量和合格率;并且变径位置可随铸件厚大处的具体设置变化而变化,操作方便,适用性强。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包括外浇口、直浇道、横浇道、集渣筒和缝隙浇道,所述外浇口的出口与所述直浇道的上端入口对接,所述直浇道的下端与所述横浇道的入口相连,所述横浇道的出口与所述集渣筒的下端相连,所述缝隙浇道与所述集渣筒在全高度上并列连通,所述缝隙浇道与铸件腔在全高度上并列连通,所述铸件腔的顶部设有顶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件腔的高度方向至少设有一段铸件壁厚增大段,与所述铸件壁厚增大段高度相对应的缝隙浇道和集渣筒分别设有相应的缝隙浇道加宽段和集渣筒大直径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浇道的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直浇道缓冲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筒的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集渣筒缓冲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浇道出口的下部通过内浇口与所述集渣筒的下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浇道的出口位于所述横浇道长度方向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浇道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浇道加宽段与上方或下方的所述缝隙浇道均为圆弧光滑过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筒大直径段与上方或下方的所述集渣筒均为圆弧光滑过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浇道加宽段的宽度是其余未加宽部位宽度的两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轻质合金底注缝隙式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渣筒大直径段的直径是其余部位直径的两至三倍。
【文档编号】B22D21/02GK203992254SQ20142042086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眭怀明, 赵宏伟, 管思文, 肖亮, 蔡鑫梅 申请人:扬州峰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