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壳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456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板壳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板束组件,所述壳体上下两端侧壁分别设有壳程介质进口管和壳程介质出口管,所述板束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板程介质出口管和板程介质进口管,其中,壳体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在壳体外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温层能够降低壳程内介质热量的散失,提高壳程内介质的热能利用率,具有热损失小、换热效果好、结构简单的特点。
【专利说明】板壳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板壳式换热器为以板管作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又称薄片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板束装在压力壳内,提高了安全可靠性,与管壳式换热器一样,除了受压力容器设计级别限制外,板壳式换热器的使用压力没有绝对的限制。板壳式换热器主要由板束组件和壳体两部分组成。将冷压成形的成对板条的接触处严密地焊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包含多个扁平流道的板管。A流体在板管内流动,B流体则在壳体内的板管间流动。板壳式换热器是介于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兼顾了二者的优点:①以板为传热面,传热效能好,传热系数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2倍;②结构紧凑,体积小;③耐温、抗压,最高工作温度可达800°C,最高工作压力达6.3兆帕;④扁平流道中流体高速流动,且板面平滑,不易结垢,板束可拆出,清洗也方便。板壳式换热器用于化工、造纸、制药和食品等工业部门。
[0003]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板壳式换热器换热壳程中的烟体温度高远远高于外部空气温度,壳体直接暴露于大气中,是存在热量损失,严重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损失小、换热效果好、结构简单的板壳式换热器,尤其适合应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高温烟气与空气之间的气-气换热。
[0005]板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板束组件,所述壳体上下两端侧壁分别设有壳程介质进口管和壳程介质出口管,所述板束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板程介质出口管和板程介质进口管,其中,所述壳体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在壳体外部。
[0006]本实用新型板壳式换热器的壳体外部设有保温层,能够防止壳程内介质的热量通过壳体向空气中辐射,减少壳程内介质的热量损失,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07]所述壳体和保温层分别为圆筒型,所述保温层的内壁与壳体的外侧壁相贴合。
[0008]壳体呈圆筒型,可承受壳程介质较高的压力,提高了板壳换热器的承压能力。保温层为中空圆筒型,其内壁与壳体外壁相贴合,能够使保温层紧密包覆在壳体的外壁上,保温效果好,防止热量损失和能源浪费。
[0009]保温层的上端位于壳程介质进口管下方,所述保温层的下端位于壳程介质出口管的上方。
[0010]所述壳体外侧壁上设有突起,所述保温层设有与突起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保温层通过安装孔与突起之间的配合连接挑挂在壳体外侧壁上。
[0011]所述突起均匀设置在壳体外侧壁上。
[0012]所述突起为带有外螺纹的螺栓,所述螺栓垂直于壳体外侧壁设置,所述螺栓的一端与壳体外侧壁相连接,另一端穿过保温层的安装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0013]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设有垫片,所述垫片设有中心通孔,所述螺栓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保温层的安装孔、垫片的中心通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
[0014]所述保温层为石棉纤维保温层或玻璃纤维保温层。
[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板壳式换热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热能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防止能源浪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板壳式换热器的主视图
[0017]图2是板壳式换热器的俯视图
[0018]图中:
[0019]1、壳体2、板束组件 3、壳程介质进口管4、壳程介质出口管
[0020]5、保温层6、板程介质出口管7、板程介质进口管8、螺栓
[0021]9、螺母1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板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I和设置于壳体I内部的板束组件2,壳体I上下两端侧壁分别设有壳程介质进口管3和壳程介质出口管4,板束组件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板程介质出口管6和板程介质进口管7,壳体I的外部设有保温层5。将冷压成形的成对板条的接触处严密地焊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包含多个扁平流道的板管,许多个宽度不等的板管按一定次序排列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构成板束组件2。板束组件2的端面呈现若干扁平的流道板管束装配在壳体I内。板束组件2的端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矩形、六边形等。壳体I为圆筒型,保温层5的内壁与壳体I的外侧壁相贴合。保温层5的上端位于壳程介质进口管3下方,保温层5的下端位于壳程介质出口管4的上方。在壳程介质进口管3下方与壳程介质出口管4上方之间的区域,壳程介质的流量最大,将保温层5设置在壳程介质进口管3与壳程介质出口管4之间能够有效的防止壳程介质的热量损失。
[0023]如图2所示,壳体I外侧壁上设有突起,保温层5设有与突起相配合的安装孔,安装孔与突起之间的配合连接,突起将保温层5挑挂在壳体I外侧壁上。突起均匀设置在壳体I外侧壁上。突起可以为带有外螺纹的螺栓8,螺栓8垂直于壳体I外侧壁设置,螺栓8的一端与壳体I外侧壁相连接,另一端穿过保温层5的安装孔后与螺母9螺纹连接。螺栓8的另一端还可设有带有中心通孔的垫片10,螺栓8依次穿过保温层5的安装孔、垫片10的中心通孔后与螺母9螺纹连接。
[0024]本实用新型中保温层5可以为石棉纤维保温层或玻璃纤维保温层。
[0025]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壳程介质在壳程内由上向下流动,板程介质在板束组件2中由下向上流动进行逆流换热。壳体I外部加装保温层5能够防止壳体I内部的壳程介质能力通过壳体I向外辐射,引起壳程介质的能量损失。
[00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板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板束组件,所述壳体上下两端侧壁分别设有壳程介质进口管和壳程介质出口管,所述板束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板程介质出口管和板程介质进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在壳体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保温层分别为圆筒型,所述保温层的内壁与壳体的外侧壁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上端位于壳程介质进口管下方,所述保温层的下端位于壳程介质出口管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侧壁上设有突起,所述保温层设有与突起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保温层通过安装孔与突起之间的配合连接挑挂在壳体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均匀设置在壳体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为带有外螺纹的螺栓,所述螺栓垂直于壳体外侧壁设置,所述螺栓的一端与壳体外侧壁相连接,另一端穿过保温层的安装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设有垫片,所述垫片设有中心通孔,所述螺栓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保温层的安装孔、垫片的中心通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石棉纤维保温层或玻璃纤维保温层。
【文档编号】F28F9/00GK203824386SQ201420211332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胡永生, 焦建清, 赵志恒, 宋维银, 郑若楠, 杨占鑫 申请人: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时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