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风道及其四合一汇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456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烟风道及其四合一汇流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合一汇流管,包括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第四分管、合流管,所述第一分管包括第一变径段、第一主体段,所述第二分管包括第二变径段、第二主体段,所述第三分管包括第三变径段、第三主体段,所述第四分管包括第四变径段、第四主体段,第一变径段的一端与第一主体段连通,另一端与合流管连通,第二变径段的一端与第二主体段连通,另一端与合流管连通,第三变径段的一端与第三主体段连通,另一端与合流管连通,第四变径段的一端与第四主体段连通,另一端与合流管连通,且第一变径段、第二变径段、第三变径段、第四变径段彼此相邻侧相互连通。其流场均匀,噪音小,阻力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烟风道。
【专利说明】烟风道及其四合一汇流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风道及其四合一汇流管。

【背景技术】
[0002] 四合一汇流管常见于火力发电厂六十万级及以下锅炉的烟风道布置中,其引风机 机组的两台除尘器共四个烟气出口通过四合一汇流管汇流至单台引风机入口,传统的矩形 四合一汇流管是将各侧单台除尘器的两个烟气出口对冲汇流之后再将两侧的烟气对冲汇 流至一台引风机入口,如图1所示,该类矩形四合一汇流管由三组烟气对冲汇流组合而成, 存在如下问题:流场:由于该矩形四合一汇流管存在多处对冲汇流点,故速度分布很不均 匀,涡流区域明显,流场不均匀通常是烟风道体振动和噪音的根源,机组安全可靠运行能力 相对较低;耗材:与该四合一汇流管配合的矩形烟风道耗材大,尤其是扁宽型的矩形道体, 其耗材比圆形烟风道多达50%左右;阻力:通过采用FLUENT流体模拟软件模拟计算得出该 类矩形四合一汇流管的阻力比较大,约800Pa,风机为克服该阻力电耗浪费大。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四合一汇流管,旨在解决 传统四合一汇流管阻力大、流场不均匀的问题。
[0004] 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 -种四合一汇流管,包括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第四分管、合流管,所述 第一分管包括第一变径段、第一主体段,所述第二分管包括第二变径段、第二主体段,所述 第三分管包括第三变径段、第三主体段,所述第四分管包括第四变径段、第四主体段,第一 变径段的一端与第一主体段连通,另一端与合流管连通,第二变径段的一端与第二主体段 连通,另一端与合流管连通,第三变径段的一端与第三主体段连通,另一端与合流管连通, 第四变径段的一端与第四主体段连通,另一端与合流管连通,且第一变径段、第二变径段、 第三变径段、第四变径段彼此相邻侧相互连通。
[0006]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
[0007] 所述第一变径段的轴心线与合流管的轴心线的夹角为第一角,所述第二变径段的 轴心线与合流管的轴心线的夹角为第二角,所述第三变径段的轴心线与合流管的轴心线的 夹角为第三角,所述第四变径段的轴心线与合流管的轴心线的夹角为第四角,该第一角、第 二角、第三角、第四角相等。
[0008] 所述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四角为0°?45°。
[0009] 所述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四角为35°。
[0010] 所述第一主体段、第二主体段、第三主体段、第四主体段、合流管的横截面均为圆 形,所述第一主体段、第二主体段、第三主体段、第四主体段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
[0011] 所述第一主体段、第二主体段、第三主体段、第四主体段的横截面面积之和等于合 流管的横截面面积。
[0012]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烟风道,其技术方案如下:
[0013] 一种烟风道,包括上述的四合一汇流管、第一除尘器管、第二除尘器管、第三除尘 器管、第四除尘器管、引风机管,所述第一除尘器管与第一主体段连通,所述第二除尘器管 与第二主体段连通,所述第三除尘器管与第三主体段连通,所述第四除尘器管与第四主体 段连通,所述引风机管与合流管连通。
[0014]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15] 上述四合一汇流管,通过将第一变径段、第二变径段、第三变径段、第四变径段分 别与合流管连通,而且第一变径段、第二变径段、第三变径段、第四变径段彼此相邻侧相互 连通,所述第一主体段、第二主体段、第三主体段、第四主体段、合流管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这样烟气从第一主体段、第二主体段、第三主体段、第四主体段进入后,可在第一变径段、第 二变径段、第三变径段和第四变径段直接汇流到合流管流出,相比传统的四合一汇流管,本 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合一汇流管内烟气充满度高且流场均匀,从而能避免烟风道体振动产 生噪音,通过采用FLUENT流体模拟软件模拟计算得出该四合一汇流管的阻力比较小,约 60Pa,能有效降低能耗。
[0016] 上述烟风道,烟气由风机排出后通过第一除尘器管、第二除尘器管、第三除尘器 管、第四除尘器管进入第一主体段、第二主体段、第三主体段、第四主体段,经第一变径段、 第二变径段、第三变径段和第四变径段直接汇流到合流管,然后通过引风机管排出,其烟气 汇流处流场均匀,从而能避免烟风道体振动,使得风机运行更加稳定、安全、噪音也更小,而 且本实用新型所述四合一汇流管给烟气的阻力远小于传统的四合一汇流管,大大降低能源 消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传统的四合一汇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四合一汇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四合一汇流管的俯视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说明:
[0021] 100、第一分管,110、第一变径段,120、第一主体段,200、第二分管,210、第二变径 段,220、第二主体段,300、第三分管,310、第三变径段,320、第三主体段,400、第四分管, 410、第四变径段,420、第四主体段,500、合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3] 如图2、3所示,一种四合一汇流管,包括第一分管100、第二分管200、第三分管 300、第四分管400、合流管500,所述第一分管100包括第一变径段110、第一主体段120,所 述第二分管200包括第二变径段210、第二主体段220,所述第三分管300包括第三变径段 310、第三主体段320,所述第四分管400包括第四变径段410、第四主体段420,第一变径段 110的一端与第一主体段120连通,另一端与合流管500连通,第二变径段210的一端与第 二主体段220连通,另一端与合流管500连通,第三变径段310的一端与第三主体段320连 通,另一端与合流管500连通,第四变径段410的一端与第四主体段420连通,另一端与合 流管500连通,且第一变径段110、第二变径段210、第三变径段310、第四变径段410彼此相 邻侧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主体段120、第二主体段220、第三主体段320、第四主体段420、合 流管500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主体段120的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第 二主体段220的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第三主体段320的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第四主体段 420的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
[0024] 本实施例所述四合一汇流管,通过将第一变径段110、第二变径段210、第三变径 段310、第四变径段410分别与合流管500连通,而且第一变径段110、第二变径段210、第三 变径段310、第四变径段410彼此相邻侧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主体段120、第二主体段220、第 三主体段320、第四主体段420、合流管500的横截面均为圆形,这样烟气从第一主体段120、 第二主体段220、第三主体段320、第四主体段420进入后,可在第一变径段110、第二变径段 210、第三变径段310和第四变径段410直接汇流到合流管500流出,相比传统的四合一汇 流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合一汇流管内烟气充满度高且流场均匀,从而能避免烟风道体 振动产生噪音,通过采用FLUENT流体模拟软件模拟计算得出该四合一汇流管的阻力比较 小,约60Pa,能有效降低能耗,而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合一汇流管相比传统的四合一汇流 管耗材大大减少。
[0025] 所述第一变径段110的轴心线与合流管500的轴心线的夹角为第一角,所述第二 变径段210的轴心线与合流管500的轴心线的夹角为第二角,所述第三变径段310的轴心 线与合流管500的轴心线的夹角为第三角,所述第四变径段410的轴心线与合流管500的 轴心线的夹角为第四角,该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四角相等。所述第一角、第二角、第三 角、第四角为〇°?45°,优选35°,这样设置既能满足工艺设计要求,又能尽可能的减小 对烟气的阻力,实现减小能耗的目的,在电力设计应用中由于除尘器烟气出口高度与引风 机入口高度限定,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四角一般无法做到0°,在60MW单引风机机组 中,其汇流夹角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四角做到约35°时,从除尘器出口至引风机入口 经济综合效果(经济综合效果即是建设投资及运行阻力减少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最好。
[0026] 所述第一主体段120、第二主体段220、第三主体段320、第四主体段420的横截面 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主体段120、第二主体段220、第三主体段320、第四主体段420的横 截面面积之和等于合流管500的横截面面积。
[0027]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烟风道,包括上述的四合一汇流管、第一除尘器管、第二 除尘器管、第三除尘器管、第四除尘器管、引风机管,所述第一除尘器管与第一主体段120 连通,所述第二除尘器管与第二主体段220连通,所述第三除尘器管与第三主体段320连 通,所述第四除尘器管与第四主体段420连通,所述引风机管与合流管500连通。
[0028] 本实施例所述烟风道,烟气由风机排出后通过第一除尘器管、第二除尘器管、第三 除尘器管、第四除尘器管进入第一主体段120、第二主体段220、第三主体段320、第四主体 段420,经第一变径段110、第二变径段210、第三变径段310和第四变径段410直接汇流到 合流管500,然后通过引风机管排出,其烟气汇流处流场均匀,从而能避免烟风道体振动,使 得风机运行更加稳定、安全、噪音也更小,而且本实用新型所述四合一汇流管给烟气的阻力 远小于传统的四合一汇流管,大大降低能源消耗。
[002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四合一汇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第四分管、合 流管,所述第一分管包括第一变径段、第一主体段,所述第二分管包括第二变径段、第二主 体段,所述第三分管包括第三变径段、第三主体段,所述第四分管包括第四变径段、第四主 体段,第一变径段的一端与第一主体段连通,另一端与合流管连通,第二变径段的一端与第 二主体段连通,另一端与合流管连通,第三变径段的一端与第三主体段连通,另一端与合流 管连通,第四变径段的一端与第四主体段连通,另一端与合流管连通,且第一变径段、第二 变径段、第三变径段、第四变径段彼此相邻侧相互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合一汇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径段的轴心线与合 流管的轴心线的夹角为第一角,所述第二变径段的轴心线与合流管的轴心线的夹角为第二 角,所述第三变径段的轴心线与合流管的轴心线的夹角为第三角,所述第四变径段的轴心 线与合流管的轴心线的夹角为第四角,该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四角相等。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合一汇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 四角为〇°?45°。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合一汇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 四角为35°。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合一汇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段、第二主体段、 第三主体段、第四主体段、合流管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主体段、第二主体段、第三主 体段、第四主体段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四合一汇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段、第 二主体段、第三主体段、第四主体段的横截面面积之和等于合流管的横截面面积。
7. -种烟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四合一汇流管、第一除 尘器管、第二除尘器管、第三除尘器管、第四除尘器管、引风机管,所述第一除尘器管与第一 主体段连通,所述第二除尘器管与第二主体段连通,所述第三除尘器管与第三主体段连通, 所述第四除尘器管与第四主体段连通,所述引风机管与合流管连通。
【文档编号】F23J13/04GK203869067SQ201420211431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范旭 申请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