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脱装置的热媒水冷却处理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673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溶脱装置的热媒水冷却处理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溶脱装置的热媒水冷却处理器,左、右水泵与沥青油冷却器和下换热器联通,脱沥青油冷却器与右干式冷却器联通,并与板式换热器联通,下换热器与上换热器联通,并通过换热器控制阀与右干式冷却器和板式换热器联通,上换热器与右干式冷却器和板式换热器联通,板式换热器出口与左水泵和右水泵联通,板式换热器入口通入自来水冷水、出口排出自来水热水,右干式冷却器与左干式冷却器联通,左干式冷却器与左湿式冷却器和右湿式冷却器联通,并与循环水冷却器联通,左湿式冷却器、右湿式冷却器、循环水冷却器与左水泵和右水泵联通,除盐水自界区通过下除盐水自控阀与左水泵和右水泵入口联通,热媒水罐通过上除盐水自控阀左水泵和右水泵入口联通。
【专利说明】溶脱装置的热媒水冷却处理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设备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溶脱装置零部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使用的溶脱装置采用低温热水冷却溶剂来控制抽提温度,热水系统回收的低温热无回收利用途径,热媒水系统高温为85°C,低温为45°C,40°C温差需使用装置热媒水湿式冷却器和热媒水干式冷却器进行冷却,一方面造成了装置部分低温热量的损失,另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除盐水及电能,同时加速了设备的腐蚀,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热媒水泵扬程不足,其中叶轮曾做切削处理,排量不足450m3/h,尚未恢复,所以外供热期间单泵无法满足运行需求,容易造成偏流,随着外送水量比例增加,热水温度控制难度增大,由于无自控阀调节热水分配比例,出现意外的可能也相应增加。采用板换,易出现堵塞和泄漏,造成换热效率下降,补水量增加。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装置易造成低温热量损失、消耗大量除盐水及电能、加速装备腐蚀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降低能耗、换热效果良好的溶脱装置的热媒水冷却处理器。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右水泵出口通过阀门与浙青油冷却器和下换热器入口相联通,左水泵出口通过阀门与浙青油冷却器和下换热器入口相联通,右水泵出口通过右水泵控制阀与右水泵入口相联通,左水泵出口通过左水泵控制阀与左水泵入口相联通,脱浙青油冷却器一出口通过阀门与右干式冷却器,入口相联通,下换热器一出口与上换热器入口相联通,并通过换热器控制阀与右干式冷却器入口相联通,上换热器出口通过阀门与右干式冷却器入口相联通,脱浙青油冷却器另一出口与板式换热器一入口相联通,下换热器另一出口通过换热器控制阀与板式换热器一入口相联通,上换热器出口与板式换热器一入口相联通,板式换热器一出口通过阀门与左水泵和右水泵的入口相联通,板式换热器的另一入口通入自来水冷水、另一出口排出换热后的自来水热水,右干式冷却器通过阀门与左干式冷却器入口相联通,左干式冷却器的一出口通过阀门与左湿式冷却器和右湿式冷却器入口相联通,左干式冷却器另一出口与循环水冷却器入口相联通,左湿式冷却器出口通过阀门与左水泵和右水泵入口相联通,右湿式冷却器通过阀门与左水泵和右水泵的入口相联通,循环水冷却器出口通过阀门与左水泵和右水泵的入口相联通,左水泵和右水泵入口通过管道和下除盐水自控阀与除盐水自界区相联通,左水泵和右水泵入口通过管道和上除盐水自控阀与热媒水罐相联通。
[0005]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脱浙青油冷却器出口与板式换热器的入口相联通,下换热器通过设置在管道上的换热器控制阀与板式换热器的入口相联通,上换热器出口与板式换热器的入口相联通,将高温热媒水引入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的一入口通入自来水冷水,通过热交换在板式换热器内将自来水冷水进行升温通过一出口排出板式换热器供给居民取暖,将经过降温的热媒水返回到左水泵和右水泵的入口,降低了下级冷却系统的负担。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能耗、换热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市政取暖设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08]实施例1
[0009]在图1中,本实施例溶脱装置的热媒水冷却处理器由循环水冷却器1、左湿式冷却器2、右湿式冷却器3、左干式冷却器4、右干式冷却器5、板式换热器6、上换热器7、下换热器8、换热器控制阀9、浙青油冷却器10、右水泵11、右水泵控制阀12、左水泵13、左水泵控制阀14、下除盐水自控阀15、上除盐水自控阀16联接构成。
[0010]在图1中,右水泵11出口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阀门与浙青油冷却器10和下换热器8入口相联通,左水泵13出口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阀门与浙青油冷却器10和下换热器8入口相联通,通过阀门的开闭控制溶脱装置中热媒水进入冷却系统,右水泵11出口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右水泵控制阀12与右水泵11入口相联通,左水泵13出口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左水泵控制阀14与左水泵13入口相联通,当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送水系统出现故障或系统不工作时,左水泵控制阀14和右水泵控制阀12打开,加压水流返回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入口,防止系统损坏。脱浙青油冷却器10 —出口与板式换热器6 —入口相联通,另一出口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阀门与右干式冷却器5入口相联通,将经过脱浙青油冷却器10冷却的热媒水送入右干式冷却器5和板式换热器6。下换热器8 —出口与上换热器7入口相联通,另一出口通过安装在管道上换热器控制阀9与板式换热器6 —入口相联通并通过阀门与右干式冷却器5入口相联通,上换热器7出口与板式换热器6 —入口相联通并通过阀门与右干式冷却器5入口相联通,将热媒水送入板式换热器6进行换热冷却,降低下级冷却系统的负担。板式换热器6另一入口通入自来水冷水,板式换热器6—出口排出经过换热升温的自来水热水,另一出口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阀门与左水泵13相联通并通过管道上的阀门与右水泵11的入口相联通,将经过换热降温的热媒水返回冷却系统。
[0011]右干式冷却器5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阀门与左干式冷却器4的入口相联通。左干式冷却器4 一出口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阀门与左湿式冷却器2和右湿式冷却器3入口相联通,左干式冷却器4另一出口与循环水冷却器I入口相联通,对热媒水进行进一步的冷却处理。左湿式冷却器2出口通过安装在管道上阀门与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入口相联通,右湿式冷却器3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阀门与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入口相联通,将经过冷却的热媒水返回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循环水冷却器I出口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阀门与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入口相联通。除盐水自界区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下除盐水自控阀15与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入口相联通,当冷却系统内热媒水量不足的时候,打开下除盐水自控阀15进行补充。热媒水罐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上除盐水自控阀16与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的入口相联通,当冷却系统内热媒水压较高时,打开上除盐水自控阀16将热媒水排出到热媒水罐,节约用水。
[001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0013]通过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出口将热媒水送入脱浙青油冷却器10、下换热器8、上换热器7进行初步的冷却,在下换热器8的一出口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阀门将高温热媒水引入板式换热器6,板式换热器6的一入口通入自来水冷水,通过热交换原理在板式换热器6内将自来水冷水进行升温通过一出口排出板式换热器6供给居民取暖,将经过降温的热媒水返回到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的入口,降低了下级冷却系统的负担,热媒水通过右干式冷却器5和左干式冷却器4进行再次降温,经过降温的热媒水通过循环水冷却器1、左湿式冷却器2和右湿式冷却器3继续降温,降温合格的热媒水返回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的入口。当冷却系统内热媒水量不足的时候,打开下除盐水自控阀15进行补充。当冷却系统内热媒水压较高时,打开上除盐水自控阀16将热媒水排出到热媒水罐,节约用水。
【权利要求】
1.一种溶脱装置的热媒水冷却处理器,右水泵(11)出口通过阀门与浙青油冷却器(10)和下换热器(8)入口相联通,左水泵(13)出口通过阀门与浙青油冷却器(10)和下换热器(8)入口相联通,右水泵(11)出口通过右水泵控制阀(12)与右水泵(11)入口相联通,左水泵(13)出口通过左水泵控制阀(14)与左水泵(13)入口相联通,脱浙青油冷却器(10)一出口通过阀门与右干式冷却器(5)入口相联通,下换热器(8) —出口与上换热器(7)入口相联通,并通过换热器控制阀(9)与右干式冷却器(5)入口相联通,上换热器(7)出口通过阀门与右干式冷却器(5)入口相联通,右干式冷却器(5)通过阀门与左干式冷却器(4)入口相联通,左干式冷却器(4)的一出口通过阀门与左湿式冷却器(2)和右湿式冷却器(3)入口相联通,左干式冷却器(4)另一出口与循环水冷却器(1)入口相联通,左湿式冷却器(2)出口通过阀门与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入口相联通,右湿式冷却器(3)通过阀门与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的入口相联通,循环水冷却器(1)出口通过阀门与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的入口相联通,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入口通过管道和下除盐水自控阀(15)与除盐水自界区相联通,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入口通过管道和上除盐水自控阀(16)与热媒水罐相联通,其特征在于:脱浙青油冷却器(10)另一出口与板式换热器(6)—入口相联通,下换热器(8)另一出口通过换热器控制阀(9)与板式换热器(6) —入口相联通,上换热器(7)出口与板式换热器(6) —入口相联通,板式换热器(6) —出口通过阀门与左水泵(13)和右水泵(11)的入口相联通,板式换热器(6)的另一入口通入自来水冷水、另一出口排出换热后的自来水热水。
【文档编号】F28F27/00GK204085280SQ20142046071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5日
【发明者】张喜文, 岳永年, 尉勇, 高威, 王允, 李振尧, 李二龙, 屈永强, 王岚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