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火盖的限位结构及火盖组件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6911阅读:1382来源:国知局
燃气灶火盖的限位结构及火盖组件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火盖限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燃气灶火盖的限位结构及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家用燃气灶陶瓷中心火盖与内环火盖之间的装配问题,限位装置既要保证限位稳定还要避免燃气从中心火盖流出。但是,现在的限位装置在装配和取下时总是容易伤及人手,操作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燃气灶火盖的限位结构及火盖组件及燃气灶,以解决限位结构操作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灶火盖的限位结构,其为开口的卡环状金属结构,包括:限位段、弯折段和抓握段;所述限位段处于所述卡环状金属结构的中部,设置卡入位,以陷入火盖卡槽;自所述限位段的两端向所述卡环状金属结构的开口端均依次为:弯折段和抓握段;

所述弯折段向所述卡环状金属结构围成的空间弯折;

开口端的所述抓握段向所述限位段所在平面的一侧弯折并卷绕。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开口端的所述抓握段呈螺旋状卷绕。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抓握段的尾端顶住所述抓握段的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开口端的所述抓握段卷绕为“U”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抓握段的尾端设置陶瓷保护套。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弯折段向所述限位段所在平面的另一侧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弯折段设置一个以上的中心火盖接触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弯折段呈V形弯折或波浪形弯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火盖组件,其包括:火盖、中心火盖和所述的燃气灶火盖的限位结构;

所述中心火盖处于所述火盖的内环,二者同中心轴;

所述火盖和所述中心火盖之间通过所述限位结构进行限位;

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段陷入所述火盖的内环侧面的卡槽内,所述限位结构的弯折段顶住所述中心火盖的外侧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其包括所述的火盖组件。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为开口的卡环状金属结构,方便安装到火盖和中心火盖之间的空间中,其限位段设置卡入位,方便将限位结构陷入火盖的卡槽中。限位结构的弯折段向卡环状金属结构围成的空间弯折,能顶住中心火盖的外侧面,通过该限位结构,借助卡环状金属结构的内部结构的弹性效果,将火盖和中心火盖固定住。更重要的是,抓握段处于限位结构的开口端,向限位段所在平面的一侧弯折并卷绕,通过卷绕将开口端卷入,在手持操作时,开口端不会刮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燃气灶火盖的限位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限位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限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火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

1 中心火盖;

2 限位结构;

3 火盖;

21 弯折段;

22 抓握段;

23 限位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对火盖和中心火盖进行位置固定且方便安装,更重要的是安装、拆卸时不伤及皮肤,本发明公开了燃气灶火盖的限位结构及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下面将通过基础设计、扩展设计及替换设计对产品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燃气灶火盖的限位结构,如图1-3所示,用于限制内环火盖3和中心火盖1的位置。为开口的卡环状金属结构,包括:限位段23、弯折段21和抓握段22;限位段23处于卡环状金属结构的中部,设置卡入位,以陷入(内环)火盖卡槽;自限位段23的两端向卡环状金属结构的开口端均依次为:弯折段21和抓握段22;弯折段21向卡环状金属结构围成的空间弯折;开口端的抓握段22向限位段23所在平面的一侧弯折并卷绕。

开口方便打开卡环状金属结构,套在中心火盖1上,且该限位结构2为金属类的卡环,自身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借助形状的改变产生反向作用力,起到固定的作用。将限位结构2设计为三段(限位段23、弯折段21和抓握段22),借助限位段23与火盖3连接,火盖3的内侧面开有卡槽,弧形的限位段23与卡槽的弧度相配,陷入到火盖3的卡槽中;借助弯折段21的内折的折点顶住中心火盖1的外侧面。如果火盖3、中心火盖1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动,火盖3会对限位结构2施加朝向中心区的力量,而中心火盖1对限位结构2时间远离中心区的力量,两个力量促使限位结构2出现微型变化,利用金属的回弹性,抵挡上述的微型变化,起到限位的作用。

开口端是指位于卡环的开口处的两个端。

上文提到将开口端的抓握段22进行卷绕,目的在于将开口端的尖端卷绕,形成一个供抓握的平面,提高手持时的接触面积。在通常情况下,只要达到卷绕的目的,提高接触面积即能够解决不易安装的问题,优选,抓握段22的尾端顶住抓握段22的中部,尽可能避免尾端触碰操作者。装配时人手只需捏住卷绕处,即使卷绕仅是将尾端进行了弯折,在装配时,只需握住折角处就能使限位块变形并将其安装到内环火盖3的凹槽内,避免了尾端金属切面与手的接触,从而防止刮手。

此结构能够有效利用金属变形后的回弹力将中心火盖1固定到内环火盖3上,并且不会对火盖3内的气流造成影响,其次能够保证限位弹簧两端的锋利切面在装配时对人体的伤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卷绕形状的不同对安装的难易以及成品的加工有一定的影响。接下来给出几种卷绕的情况:

情况一,开口端的抓握段22呈螺旋状卷绕。如同彩虹棒棒糖的螺旋状卷绕,如图1、2所示。

情况二,开口端的抓握段22卷绕为“U”形,如图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将金属丝弯曲成带有内凹折角的弹簧限位方式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然,除卷绕之外,还可以再抓握段22的尾端设置陶瓷保护套。借助保护套的流线型过渡,减少对操作者的伤害。而且陶瓷耐高温,能够抵抗火盖3处的较高温度。

基于上述各种方案,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弯折段21顶住中心火盖1的外侧面,限位段23陷入火盖3内侧面的卡槽中,但是,如果火盖3、中心火盖1发生周向的滑动时,限位结构2无法阻止该运动,依然会发生限位不稳定的问题。为此,将弯折段21向限位段23所在平面的另一侧倾斜,将环形金属丝向内折用于对中心火盖1进行限位,然后将该折角处向上弯曲一定的角度使其与环形金属丝所在的平面形成一定的夹角,利用金属弯曲变形后的弹性对中心火盖1形成压力,使其紧密贴合在内环火盖3顶部。如同一种带有内折角度并且内折处向上突起的环形限位弹簧,利用金属弯曲变形后的弹性给中心火盖1施加向上的压力,保证中心火盖1在弹簧内折处的压力下与内环火盖3的紧密配合并且不易松动。

可以理解为,弯折段21设置一个以上的中心火盖1接触位。通过该接触位于中心火盖1接触。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弯折段21的形状可以有多种情况,只要满足于中心火盖1的外侧面接触即可。接下来给出两种情况:

情况一,弯折段21呈V形弯折。

情况二,波浪形弯折,这种情况会产生多个接触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火盖3组件,如图4所示,其主要由火盖3、中心火盖1和上述的燃气灶火盖3的限位结构2组成。其中,中心火盖1处于火盖3的内环,二者同中心轴;火盖3和中心火盖1之间通过限位结构2进行限位;限位结构2的限位段23陷入火盖3的内环侧面的卡槽内,限位结构2的弯折段21顶住中心火盖1的外侧面。

限位结构2从周向、径向、上下方向等对(内环)火盖3和中心火盖1进行位置限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其包括火盖组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